一种主变压器注油设备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8341810 阅读:65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7-01 13:2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主变压器注油设备,包括用于与主变压器注油法兰相配合的注油连接机构,与所述注油连接机构的滤油管机构,与所述滤油管机构相连通的滤油机构,与所述滤油机构相配合的排油机构;采用注油连接机构,实现对一定直径范围内注油管的高效对接,减少了接头的数量,同时采用新型轻质材料,能够减轻重量,且不会降低结构强度,并通过滤油机构对主变压器中的油进行高效过滤,通过排油机构能够将主变压器中的油排入至滤油机构中进行循环,实现了高效过滤。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主变压器注油设备
本技术涉及变压器辅助设备
,具体涉及一种主变压器注油设备。
技术介绍
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全社会对于电力系统的安全优质服务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变电站内的主变压器经常会进行例行换油,注油管与变压器进油口处采取法兰连接。由于主变压器型号多种多样,厂家不同,进油口的形状规格各不相同,而注油机连接的注油管的直径却是一定的,这也给工作人员带来了诸多不便。在平时工作中,工作人员在对某一台主变压器进行注油前,要先去现场测量接口直径以及连接法兰穿孔的孔间距,然后再回去后进行加工,先要切割一个钢板,在钢板上钻孔,然后在中间进油孔上还要焊接一个和接油管相适应的套管,制作起来非常费时费力。制作出来的成品比较笨重,不便于携带。在与主变压器进油口进行对接时,在对接处为防止漏油,还要制作一个与进油孔相适应的密封垫。整个装置虽然可以重复使用,却因为该接口接置较为笨重且大小不一,用后清洗困难等原因被遗弃或不小心丢失,等下次使用时又要重复同样的工作。在申请公布号CN102568764A中公开了一种油浸式变压器的注油方法,打开抽真空机组,将真空管路与油浸式变压器连接,并且将油箱的真空度均匀的提升至130~135Pa,保持一段时间后关闭抽空真空机组,检查油浸式变压器密封情况;打开油加热器,对真空注油进行预加热;开启干燥罐加热器,调整控温温度至70~90℃;当干燥罐加热器上的“器身温度”达到60℃时,开启注油阀门,对油浸式变压器以7~9L/min的速度进行注油;当油面达到油浸式变压器的规定值时,停止注油。该方式虽然能够获得很好的注油效果,但其并未针对不同口径注油法兰进行工作,依然需要携带很多笨重的接头。在授权公告号CN202230834U中公开了一种电力机车主变压器注油设备。其包括注油连接器和主变压器,注油连接器与主变压器密封连接,所述注油连接器的主管路两侧各设有一支油管,所述主管路与油管之间通过钢制卡箍牢固连接,所述注油连接器与主变压器的活门之间通过螺栓和螺母紧固。该技术虽然是一种注油装置,但其实为电力机车的注油方式,并未解决主变压器注油的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所要解决的问题是提供一种主变压器注油设备,针对现有技术中由于主变压器的型号注油管型号众多,使得在进行连接时,往往需要携带不同类型的接油管头来实现接触,这种方式造成运维人员需要储备大量的接头来应对不同型号的注油器法兰,且现有技术中该接头多为钢件,造成结构笨重,使得运维人员不便于携带。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主变压器注油设备,包括用于与主变压器注油法兰相配合的注油连接机构,与所述注油连接机构的滤油管机构,与所述滤油管机构相连通的滤油机构,与所述滤油机构相配合的排油机构;所述注油连接机构包括与主变压器注油法兰相配合的注油盘,设置在所述注油盘上且与所述滤油管桥接管,设置在所述注油盘下表面上且与注油法兰相配合的支撑框,设置在所述支撑框内且与所述注油盘相配合的压紧板,设置在所述压紧板上且与所述注油盘和注油法兰相配合的多个压紧孔,设置在所述压紧孔内的压紧件,设置在所述支撑框上的圆孔,设置在所述圆孔内的压紧件,以及设置在注油盘上的多个环型密封圈。所述滤油管机构包括滤油管支架,设置在所述滤油管支架上的支撑转轴,设置在所述支撑转轴上滤油管。所述滤油机构包括滤油架体,设置在所述滤油架体上的滤油泵,所述滤油泵的入口端通过管道和排油机构相连通,所述滤油泵的出口与过滤器相连接,所述过滤器后部连通所述滤油管。所述排油机构包括与所述主变压器相连通的排油管。本技术针对现有技术中由于主变压器的型号注油管型号众多,使得在进行连接时,往往需要携带不同类型的接油管头来实现接触,这种方式造成运维人员需要储备大量的接头来应对不同型号的注油器法兰,且现有技术中该接头多为钢件,造成结构笨重,使得运维人员不便于携带,而本技术采用注油连接机构,实现对一定直径范围内注油管的高效对接,减少了接头的数量,同时采用新型轻质材料,能够减轻重量,且不会降低结构强度,并通过滤油机构对主变压器中的油进行高效过滤,通过排油机构能够将主变压器中的油排入至滤油机构中进行循环,实现了高效过滤。另外,采用的注油连接机构包括与主变压器注油法兰相配合的注油盘,在注油盘上中心部位设置滤油管桥接管,用于将过滤过的油在重新注入其中,而在注油盘下表面上设置与注油法兰相配合的支撑框,设置在所述支撑框内且与所述注油盘相配合的压紧板,设置在所述压紧板上且与所述注油盘和注油法兰相配合的多个压紧孔,设置在所述压紧孔内的压紧件,设置在所述支撑框上的圆孔,设置在所述圆孔内的压紧件,以及设置在注油盘上的多个环型密封圈;在使用时先将注油盘放置在注油法兰面上,然后将压紧板插入支撑框中,并将压紧件进行初步压紧,实现对注油法兰下端面的固定,然后通过支撑框上的压紧件进行进一步的压紧,进而实现进一步的压紧,而在注油盘上设置多个密封圈,能够保证注油盘与法兰面的密封效果,避免漏油的现象发生。另外,采用的滤油管机构包括滤油管支架,设置在所述滤油管支架上的支撑转轴,设置在所述支撑转轴上滤油管;将滤油管通过支撑转轴缠绕其上,能够对滤油管实现收纳与舒展,而采用滤油机构包括滤油架体,且在滤油架体的底面上设置行走轮,来保证本装置的行走,而在滤油架体上设置滤油泵,通过滤油泵能够对变压器中的油进行强制循环,而采用的过滤器为多个纸质滤油器构成的过滤器,来确保过滤的质量,同时可以在滤油管上设置油质检测仪来依次来实现可以远程进行检测。附图说明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描述:图1是本技术主变压器注油设备的系统结构图;图2是本技术注油连接机构的侧面结构示意图;图3是本技术注油连接机构的俯视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为使本技术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的附图1-3,对本技术实施例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技术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所描述的本技术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实施例一参阅图1~3,一种主变压器注油设备,包括用于与主变压器的注油法兰14相配合的注油连接机构1,与所述注油连接机构1的滤油管机构,与所述滤油管机构相连通的滤油机构,与所述滤油机构相配合的排油机构;所述注油连接机构包括与主变压器注油法兰相配合的注油盘11,设置在所述注油盘11上且与所述滤油管桥接管13,设置在所述注油盘11下表面上且与注油法兰相配合的支撑框15,设置在所述支撑框15内且与所述注油盘11相配合的压紧板16,设置在所述压紧板16上且与所述注油盘11和注油法兰14相配合的多个压紧孔,设置在所述压紧孔内的压紧件,设置在所述支撑框上的圆孔,设置在所述圆孔内的压紧件18,以及设置在注油盘11上的多个环型密封圈12;所述滤油管机构包括滤油管支架5,设置在所述滤油管支架5上的支撑转轴8,设置在所述支撑转轴上滤油管2。所述滤油机构包括滤油架体3,设置在所述滤油架体3上的滤油泵6,所述滤油泵6的入口端通过管道和排油机构7相连通,所述滤油泵6的出口与过滤器4相连接,所述过滤器4后部连通所述滤油管2。该实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一种主变压器注油设备

【技术保护点】
1.一种主变压器注油设备,包括用于与主变压器注油法兰相配合的注油连接机构,与所述注油连接机构的滤油管机构,与所述滤油管机构相连通的滤油机构,与所述滤油机构相配合的排油机构;所述注油连接机构包括与主变压器注油法兰相配合的注油盘,设置在所述注油盘上且与所述滤油管桥接管,设置在所述注油盘下表面上且与注油法兰相配合的支撑框,设置在所述支撑框内且与所述注油盘相配合的压紧板,设置在所述压紧板上且与所述注油盘和注油法兰相配合的多个压紧孔,设置在所述压紧孔内的压紧件,设置在所述支撑框上的圆孔,设置在所述圆孔内的压紧件,以及设置在注油盘上的多个环型密封圈;所述滤油管机构包括滤油管支架,设置在所述滤油管支架上的支撑转轴,设置在所述支撑转轴上滤油管。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主变压器注油设备,包括用于与主变压器注油法兰相配合的注油连接机构,与所述注油连接机构的滤油管机构,与所述滤油管机构相连通的滤油机构,与所述滤油机构相配合的排油机构;所述注油连接机构包括与主变压器注油法兰相配合的注油盘,设置在所述注油盘上且与所述滤油管桥接管,设置在所述注油盘下表面上且与注油法兰相配合的支撑框,设置在所述支撑框内且与所述注油盘相配合的压紧板,设置在所述压紧板上且与所述注油盘和注油法兰相配合的多个压紧孔,设置在所述压紧孔内的压紧件,设置在所述支撑框上...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红卫任永杰王付杰赵涛陈士平刘二伟王群营田果
申请(专利权)人:国网河南省电力公司漯河供电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河南,4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