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析强排系统接河分布的方法及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18341731 阅读:36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7-01 13:21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分析强排系统接河分布的方法及系统,其中方法包括以下几个步骤:S1、管道分组并安装液位计;S2、筛选检查井液位数据;S3、预判断雨水管道是否接河;S4、判断雨水管道是否接河,若接河,则判断接河位置。本技术方案通过在检查井内设置液位计,长期收集液位数据,结合水力计算分析,以一种更经济更安全的方式判断管道接河位置的水流条件,为管道更新改造提供数据支持。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分析强排系统接河分布的方法及系统
本专利技术涉及雨水管道接河技术,特别涉及一种分析强排系统接河分布的方法及系统。
技术介绍
雨水通过管道收集排入河道或倚靠水泵排入后续管网。随着雨水管道服务年限增长,河道液位变化,或是由于管网沉降等原因,雨水管道接入河道时可能发生河水倒灌现象。雨水管道接入河流是雨水管网日常运行管理中面临的重要问题。河水倒灌会导致管网内积水长时间停留,无法排出,降低管道输水能力,缩短管道使用寿命,恶化水质。甚至在雨水泵开启后,河水很快又重新进入管网,导致雨水泵频繁开启,缩短水泵使用寿命,浪费电能。目前用于判断雨水管道接河位置的常见方法为人工排查和CCTV检测(排水管道电视检测):人工排查是通过人员进入大管径管道直接检查记录,人工排查方法的缺点是排水管道内情况复杂,存在一定浓度的有毒有害气体,可能对工作人员的安全和健康造成威胁。对于人员无法进入的管道,可使用CCTV检测。CCTV检测系统由三部分组成,即主控器、操纵线缆架、带摄像镜头的机器人爬行器,主控器安装在爬行器上,操作员通过主控器控制爬行器在管道内的前进速度和方向,并控制摄像头将管道内部的视频图象通过线缆传输到主控器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分析强排系统接河分布的方法及系统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分析强排系统接河分布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几个步骤:S1、管道分组并安装液位计;S2、筛选检查井液位数据;S3、预判断雨水管道是否接河;S4、判断雨水管道是否接河,若接河,则判断接河位置。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分析强排系统接河分布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几个步骤:S1、管道分组并安装液位计;S2、筛选检查井液位数据;S3、预判断雨水管道是否接河;S4、判断雨水管道是否接河,若接河,则判断接河位置。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分析强排系统接河分布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步骤S1中,雨水管网中的每一条支管上间隔设置若干检查井,将每一条支管分为一组管道,每组管道的上游检查井编号记为i,下游管道编号记为i+1,在每组管道上的若干检查井内以及河道和集水池上分别安装液位计。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分析强排系统接河分布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步骤S2中,选取连续多日晴天且下游水泵未开启时检查井液位数据。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分析强排系统接河分布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步骤S3中,检查井i-1、i、i+1的液位记为Hi-1、Hi、Hi+1,河道内的液位记为Hhe,当雨水管网接河时,液位满足Hi-1=Hi=Hi+1=Hhe,所以当雨水管网内的检查井液位与附近河道水位相等或液位曲线符合潮汐特征时,该片区雨水管道有接河可能。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分析强排系统接河分布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步骤S4中,计算未接河时,晴天泵站集水池抽水,理论雨水管道上下游液位差为最大值ΔHmax,理;当晴天时,用水泵从集水池中抽水,假设雨水管网未接河,则检查井内理论液位变化如下:阶段一,从水泵开启时刻开始计时,当t=0时,管网内液位仍为初始状态,此时所有检查井与集水池液位Hji相同,为Hi-1,0=Hi,0=Hi+1,0=Hji,0=Hhe,0;阶段二:水泵开启后,雨水管网和集水池液位开始变化,检查井i-1、i、i+1的液位记为Hi-1、Hi、Hi+1,以检查井i和i+1为上下游检查井的管段流量记为Qi,液位差记为ΔHi=Hi-Hi+1,以检查井i为例,T1、T2时刻的液位记为Hi,1、Hi,2,以此类推;只考虑沿程水头损失,而忽略管道中局部水头损失,管道上下游液位差ΔHi如下计算:式中,λ——沿程水头损失系数,查表可得;l——管段长度,m;d——管段管径,m;v——管段流速,m/s;g——重力加速度,9.8m/s2;由此可得管道上下游液位差ΔHi和管道内流量Qi之间的关系为:对于同一管段来说,管道上下游液位差ΔHi和管道内流量Qi的平方成正比关系;当水泵开启,t=T1时,水泵以流量Qpump从集水池中抽水,集水池液位下降,检查井i+1的上下游产生液位差,因此产生流量Qi+1,1,继而检查井i+1液位也将下降,检查井及集水池液位Hi-1,1=Hi,1>Hi+1,1>Hji,1,流量Qpump>Qi+1,1>Qi,1>Qi-1,1=0;当水泵开启,t=T2时,水泵继续以流量Qpump从集水池中抽水,集水池和检查井液位继续下降,与T1时段相同,最终导致检查井i液位下降,检查井及集水池液位Hi-1,2>Hi,2>Hi+1,2>Hji,2,流量Qpump>Qi+1,2>Qi,2>Qi-1,2,离集水池越近的检查井液位下降越快;管道内流量由0开始变大,且离集水池越近的管道内流量越大;管道上下游液位差由0开始变大;阶段三:检查井内液位以相同的速度下降,管道上下游液位差和流量保持不变,当管道内流量增大至Qpump后保持不变,管道上下游液位差由0增大至最大值后保持不变,最大值满足下式:阶段四:雨水管网内积水由满管流向非满管流转变,当t=T4时,水泵以Qpump向集水池抽水,集水池液面下降,检查井i+...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余十平谢予婕梁怿祯顾强黄天翔蒋玲玲陈林马仁海肖伟民祝敏刘广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水顿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上海,3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