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调室内机和空调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8336257 阅读:22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7-01 09:2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一种空调室内机和空调器,其中,该空调室内机包括:壳体,壳体内形成有风道,风道具有相对的前壁面和后壁面;第一导风板,以第一枢轴可转动设于壳体上,第一导风板的迎风侧朝向风道凸设有挡风板;第二导风板,以第二枢轴可转动设于壳体上;以及第三导风板,以第三枢轴可转动设于壳体上,第三导风板的沿其宽度方向的两边缘处分别适于与挡风板及第二导风板之间形成出风间隙,第三导风板及挡风板上均设有若干散风孔。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空调室内机通过多个导风板之间的协同作用,实现了无风感模式的多样化,满足了用户多样化的需求,同时还能够实现空调器在切换至无风感模式时的平稳过渡。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空调室内机和空调器
本技术涉及空调
,特别涉及一种空调室内机和空调器。
技术介绍
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空调器已经成为众多家庭不可或缺的家用电器之一。现有的空调器大多同时具有制冷及制热功能,以使室内环境温度维持在舒适的范围内。当空调器长时间处于制冷或制热模式时,由于冷风或热风长时间直吹人体,会给用户造成不适感。为了克服上述不足,市面上出现了具有无风感功能的空调器,但现有的空调器在切换至无风感模式时,风力输出骤减,不能很好地实现平稳过渡,从而给用户带来不好的体验。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主要目的是提出一种空调室内机,旨在解决现有的空调器在切换至无风感模式时风力衰减过快,不能实现平稳过渡的技术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出的空调室内机包括:壳体,所述壳体内形成有风道,所述风道的出风口处具有相对的前壁面和后壁面;第一导风板,以邻近所述后壁面设置的第一枢轴可转动设于所述壳体上,所述第一导风板的迎风侧朝向所述风道凸设有挡风板;第二导风板,以位于所述第一枢轴与所述前壁面之间的第二枢轴可转动设于所述壳体上;以及第三导风板,以位于所述第一枢轴与所述第二枢轴之间的第三枢轴可转动设于所述壳体上,所述第三导风板的沿其宽度方向的两边缘处分别适于与所述挡风板及所述第二导风板之间形成出风间隙,所述第三导风板及挡风板上均设有若干散风孔。优选地,所述第二导风板包括导风部、及设于所述导风部的靠近所述第二枢轴的一侧的尾翼,所述尾翼与所述导风部之间呈阶梯设置而形成有凹腔,所述第一导风板的远离所述第一枢轴的一端可转动至所述凹腔内。优选地,所述导风部的远离所述第二枢轴的侧边与所述导风部的靠近所述第二枢轴的侧边之间的宽度范围为:[100mm~300mm]。优选地,所述出风间隙的范围为:[3mm~5mm]。优选地,所述挡风板上的多个散风孔呈矩阵布置,且在所述挡风板的宽度方向上相邻的两列散风孔在长度方向呈交错设置;或/及所述第三导风板上的多个散风孔呈矩阵布置,且在所述第三导风板的宽度方向上相邻的两列散风孔在长度方向呈交错设置。优选地,所述空调室内机还包括第四导风板,所述第四导风板以邻近所述前壁面设置的第四枢轴可转动地设于所述壳体上,所述第四导风板上设有若干散风孔。优选地,所述第四导风板上的多个散风孔呈矩阵布置,且在所述第四导风板的宽度方向上相邻的两列散风孔在长度方向呈交错设置。优选地,所述第三导风板上的散风孔的孔径小于所述第四导风板上的散风孔的孔径。优选地,所述前壁面凹设有容置槽,所述第四导风板转动连接于所述前壁面、并可收容于所述容置槽内。本技术还提出一种空调器,该空调器包括空调室内机,所述空调室内机包括:壳体,所述壳体内形成有风道,所述风道的出风口处具有相对的前壁面和后壁面;第一导风板,以邻近所述后壁面设置的第一枢轴可转动设于所述壳体上,所述第一导风板的迎风侧朝向所述风道凸设有挡风板;第二导风板,以位于所述第一枢轴与所述前壁面之间的第二枢轴可转动设于所述壳体上;以及第三导风板,以位于所述第一枢轴与所述第二枢轴之间的第三枢轴可转动设于所述壳体上,所述第三导风板的沿其宽度方向的两边缘处分别适于与所述挡风板及所述第二导风板之间形成出风间隙,所述第三导风板及挡风板上均设有若干散风孔。本技术技术方案通过在空调室内机的壳体上设置第一导风板、第二导风板及第三导风板,空调器在切换至无风感模式时,第一导风板、第二导风板及第三导风板相互配合以使风力输出能够逐步减小,从而实现无风感模式的平稳过渡。具体地,在无风感模式时,第一导风板及第二导风板均转动至与水平面大体平行的位置以将气流水平导出,第三导风板可转动地设于第一导风板及第二导风板之间,分别与挡风板及第二导风板配合形成有出风间隙,通过调整第三导风板的转动位置,即可实现风力输出的逐步减小,从而给用户更好的无风感体验。本技术空调室内机通过多个导风板之间的协同作用,实现了无风感模式的多样化,满足了用户多样化的需求,同时还能够实现空调器在切换至无风感模式时的平稳过渡。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示出的结构获得其他的附图。图1为本技术空调室内机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1中空调室内机在无风感第一阶段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图1中空调室内机在无风感第二阶段的结构示意图;图4为图1中空调室内机在无风感第三阶段的结构示意图;图5为图4中A处局部区域的气流流向示意图;图6为第一导风板一实施例的局部结构示意图;图7为第三导风板一实施例的局部结构示意图;图8为第四导风板一实施例的局部结构示意图。附图标号说明:标号名称标号名称标号名称100壳体122挡风板141第三枢轴110风道130第二导风板150出风间隙111前壁面131第二枢轴160散风孔112后壁面132导风部170第四导风板113容置槽133尾翼171第四枢轴120第一导风板134凹腔121第一枢轴140第三导风板本技术目的的实现、功能特点及优点将结合实施例,参照附图做进一步说明。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需要说明,若本技术实施例中有涉及方向性指示(诸如上、下、左、右、前、后……),则该方向性指示仅用于解释在某一特定姿态(如附图所示)下各部件之间的相对位置关系、运动情况等,如果该特定姿态发生改变时,则该方向性指示也相应地随之改变。另外,若本技术实施例中有涉及“第一”、“第二”等的描述,则该“第一”、“第二”等的描述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其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至少一个该特征。另外,各个实施例之间的技术方案可以相互结合,但是必须是以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能够实现为基础,当技术方案的结合出现相互矛盾或无法实现时应当认为这种技术方案的结合不存在,也不在本技术要求的保护范围之内。本技术提出一种空调室内机。在本技术实施例中,如图1至图4所示,该空调室内机具体涉及一挂壁式空调室内机,该空调室内机可为单冷机也可为冷暖机。以下主要以同时具有制冷模式及制热模式的空调室内机进行说明。该空调室内机包括壳体100、第一导风板120、第二导风板130及第三导风板140。其中,壳体100内形成有风道110,风道110的出风口处具有相对的前壁面111和后壁面112。第一导风板120以邻近后壁面112设置的第一枢轴121可转动设于壳体100上,第一导风板120的迎风侧朝向风道110凸设有挡风板122。第二导风板130以位于第一枢轴121与前壁面111之间的第二枢轴131可转动设于壳体100上。第三导风板140以位于第一枢轴121与第二枢轴131之间的第三枢轴14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空调室内机和空调器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空调室内机,其特征在于,包括:壳体,所述壳体内形成有风道,所述风道的出风口处具有相对的前壁面和后壁面;第一导风板,以邻近所述后壁面设置的第一枢轴可转动设于所述壳体上,所述第一导风板的迎风侧朝向所述风道凸设有挡风板;第二导风板,以位于所述第一枢轴与所述前壁面之间的第二枢轴可转动设于所述壳体上;以及第三导风板,以位于所述第一枢轴与所述第二枢轴之间的第三枢轴可转动设于所述壳体上,所述第三导风板的沿其宽度方向的两边缘处分别适于与所述挡风板及所述第二导风板之间形成出风间隙,所述第三导风板及挡风板上均设有若干散风孔。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空调室内机,其特征在于,包括:壳体,所述壳体内形成有风道,所述风道的出风口处具有相对的前壁面和后壁面;第一导风板,以邻近所述后壁面设置的第一枢轴可转动设于所述壳体上,所述第一导风板的迎风侧朝向所述风道凸设有挡风板;第二导风板,以位于所述第一枢轴与所述前壁面之间的第二枢轴可转动设于所述壳体上;以及第三导风板,以位于所述第一枢轴与所述第二枢轴之间的第三枢轴可转动设于所述壳体上,所述第三导风板的沿其宽度方向的两边缘处分别适于与所述挡风板及所述第二导风板之间形成出风间隙,所述第三导风板及挡风板上均设有若干散风孔。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空调室内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导风板包括导风部、及设于所述导风部的靠近所述第二枢轴的一侧的尾翼,所述尾翼与所述导风部之间呈阶梯设置而形成有凹腔,所述第一导风板的远离所述第一枢轴的一端可转动至所述凹腔内。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空调室内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导风部的远离所述第二枢轴的侧边与所述导风部的靠近所述第二枢轴的侧边之间的宽度范围为:[100mm~300mm]。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空调室内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出...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行
申请(专利权)人:芜湖美智空调设备有限公司美的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安徽,3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