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天然碱性矿泉水处理工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8333386 阅读:21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7-01 07:33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天然碱性矿泉水处理工艺,降温处理,将采集的热碱泉水输送至冷却车间,先利用热量回收系统,对泉水中的热量进行回收利用,等到温度降至30~35℃时,利用冷凝系统对降温后的泉水再进行降温处理,通过冷凝系统的作用,可以将泉水降温至10~15℃,得到降温后的泉水A;曝气处理,将泉水A输送至膜反应池中,而膜反应池中设有臭氧曝气器;在泉水A中添加2~3ppm臭氧,运行臭氧曝气器,臭氧残留的操作限值为水中臭氧残留浓度0.10~0.20mg/L。本发明专利技术的矿泉水处理工艺可以生产热水,从而可以利用热碱泉水中的热量,节约能源,降低生产成本,热水的用途很广,因此,本工艺适合推广。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天然碱性矿泉水处理工艺
本专利技术涉及碱性矿泉水处理
,尤其涉及一种天然碱性矿泉水处理工艺。
技术介绍
矿泉水是从地下深处自然涌出的或者是经人工揭露的、未受污染的地下矿水;含有一定量的矿物盐、微量元素或二氧化碳气体;在通常情况下,其化学成分、流量、水温等动态在天然波动范围内的相对稳定。矿泉水是在地层深部循环形成的,含有国家标准规定的矿物质及限定指标。矿泉水是含有溶解的矿物质或较多气体的水,国家标准中规定的九项界限指标包括锂、锶、锌、硒、溴化物、碘化物、偏硅酸、游离二氧化碳和溶解性总固体,矿泉水中必须有一项或一项以上达到界限指标的要求,其要求含量分别为(单位:mg/L):锂、锶,锌、碘化物均≥0.2,硒≥0.01,溴化物≥1.0,偏硅酸≥25,游离二氧化碳≥250和溶解性总固体≥1000。市场上大部分矿泉水属于锶(Sr)型和偏硅酸型,同时也有其他矿物质成份的矿泉水。随着中国经济社会的发展,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消费的品牌意识越来越强。重视品牌,反映了消费者生活理念的转变。在生产设备和工艺水平不断提高,矿泉水产品日趋同质化的今天,产品的物理属性相差不大,惟有具有深厚内涵的品牌能给消费者以精神寄托。同质同价的矿泉水,消费者更青睐品牌产品。当商品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企业竞争不再停留在降价促销上,而是品牌层面的竞争。树立了著名品牌,就掌握了占领市场的主动权。未来的矿泉水企业竞争,无品牌或弱势品牌的企业将成为强势品牌的贴牌加工厂,失掉自己的终端市场和竞争的根基。现有的碱性矿泉水的加工成本高,特别是热水在降温时,会损失大量的热量,为此,本专利技术提出一种天然碱性矿泉水处理工艺。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点,而提出的一种天然碱性矿泉水处理工艺。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天然碱性矿泉水处理工艺,包括以下步骤:S1,降温处理,将采集的热碱泉水输送至冷却车间,先利用热量回收系统,对泉水中的热量进行回收利用,等到温度降至30~35℃时,利用冷凝系统对降温后的泉水再进行降温处理,通过冷凝系统的作用,可以将泉水降温至10~15℃,得到降温后的泉水A;S2,曝气处理,将泉水A输送至膜反应池中,而膜反应池中设有臭氧曝气器;S3,第一次投加臭氧及浓度控制,在泉水A中添加2~3ppm臭氧,运行臭氧曝气器,之后再将矿泉水装入容器中密封,臭氧残留的操作限值为水中臭氧残留浓度0.10~0.20mg/L;S4,过滤处理;S5,第二次投加臭氧及浓度控制,在泉水A中添加1~2ppm臭氧,运行臭氧曝气器,之后再将矿泉水装入容器中密封,臭氧残留的操作限值为水中臭氧残留浓度0.14~0.22mg/L;S6,灌注包装,采用无菌灌装设备进行灌装,然后通过压盖设备进行压盖处理,从而得到包装好的天然碱性矿泉水。优选的,所述热量回收系统包括水箱和换热管,换热管设置在水箱的内部,水箱中盛装有自来水,水箱上设有进水口和出水口,从而包边自来水的输入与输出,换热管的两端均延伸至水箱的外部,换热管的一端连接有热碱泉水的进水端,另一端连接在冷凝系统的输入端。优选的,所述冷凝系统包括压缩机、冷凝器、蒸发器和节流阀,形成制冷系统。优选的,所述S4中过滤处理分为五道工序:第一道由多介质砂石过滤器过滤,第二道由活性炭吸附器过滤,第三道由锰砂过滤器过滤,第四道由精密过滤器过滤,第五道由超滤器过滤。优选的,所述S3中,在泉水A中添加2.5ppm臭氧,运行臭氧曝气器,之后再将矿泉水装入容器中密封,臭氧残留的操作限值为水中臭氧残留浓度0.15mg/L。优选的,所述S4中,在泉水A中添加1.5ppm臭氧,运行臭氧曝气器,之后再将矿泉水装入容器中密封,臭氧残留的操作限值为水中臭氧残留浓度0.20mg/L。本专利技术提出的一种天然碱性矿泉水处理工艺,本专利技术的矿泉水处理工艺可以生产热水,从而可以利用热碱泉水中的热量,节约能源,降低生产成本,热水的用途很广,因此,本工艺适合推广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对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专利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实施例一本专利技术提出的一种天然碱性矿泉水处理工艺,包括以下步骤:S1,降温处理,将采集的热碱泉水输送至冷却车间,先利用热量回收系统,对泉水中的热量进行回收利用,等到温度降至35℃时,利用冷凝系统对降温后的泉水再进行降温处理,通过冷凝系统的作用,可以将泉水降温至15℃,得到降温后的泉水A;S2,曝气处理,将泉水A输送至膜反应池中,而膜反应池中设有臭氧曝气器;S3,第一次投加臭氧及浓度控制,在泉水A中添加3ppm臭氧,运行臭氧曝气器,之后再将矿泉水装入容器中密封,臭氧残留的操作限值为水中臭氧残留浓度0.20mg/L;S4,过滤处理;S5,第二次投加臭氧及浓度控制,在泉水A中添加2ppm臭氧,运行臭氧曝气器,之后再将矿泉水装入容器中密封,臭氧残留的操作限值为水中臭氧残留浓度0.22mg/L;S6,灌注包装,采用无菌灌装设备进行灌装,然后通过压盖设备进行压盖处理,从而得到包装好的天然碱性矿泉水。实施例二本专利技术提出的一种天然碱性矿泉水处理工艺,包括以下步骤:S1,降温处理,将采集的热碱泉水输送至冷却车间,先利用热量回收系统,对泉水中的热量进行回收利用,等到温度降至30℃时,利用冷凝系统对降温后的泉水再进行降温处理,通过冷凝系统的作用,可以将泉水降温至10℃,得到降温后的泉水A;S2,曝气处理,将泉水A输送至膜反应池中,而膜反应池中设有臭氧曝气器;S3,第一次投加臭氧及浓度控制,在泉水A中添加2ppm臭氧,运行臭氧曝气器,之后再将矿泉水装入容器中密封,臭氧残留的操作限值为水中臭氧残留浓度0.10mg/L;S4,过滤处理;S5,第二次投加臭氧及浓度控制,在泉水A中添加1ppm臭氧,运行臭氧曝气器,之后再将矿泉水装入容器中密封,臭氧残留的操作限值为水中臭氧残留浓度0.14mg/L;S6,灌注包装,采用无菌灌装设备进行灌装,然后通过压盖设备进行压盖处理,从而得到包装好的天然碱性矿泉水。实施例三本专利技术提出的一种天然碱性矿泉水处理工艺,包括以下步骤:S1,降温处理,将采集的热碱泉水输送至冷却车间,先利用热量回收系统,对泉水中的热量进行回收利用,等到温度降至33℃时,利用冷凝系统对降温后的泉水再进行降温处理,通过冷凝系统的作用,可以将泉水降温至12.5℃,得到降温后的泉水A;S2,曝气处理,将泉水A输送至膜反应池中,而膜反应池中设有臭氧曝气器;S3,第一次投加臭氧及浓度控制,在泉水A中添加2.5ppm臭氧,运行臭氧曝气器,之后再将矿泉水装入容器中密封,臭氧残留的操作限值为水中臭氧残留浓度0.15mg/L;S4,过滤处理;S5,第二次投加臭氧及浓度控制,在泉水A中添加1.5ppm臭氧,运行臭氧曝气器,之后再将矿泉水装入容器中密封,臭氧残留的操作限值为水中臭氧残留浓度0.20mg/L;S6,灌注包装,采用无菌灌装设备进行灌装,然后通过压盖设备进行压盖处理,从而得到包装好的天然碱性矿泉水。将上述三组实施例生产出来的热水收集,并对比现有技术,其中,每生产一顿矿泉水,得出如下结果:由上表可知,本专利技术的矿泉水处理工艺可以生产热水,从而可以利用热碱泉水中的热量,节约能源,降低生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天然碱性矿泉水处理工艺,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S1,降温处理,将采集的热碱泉水输送至冷却车间,先利用热量回收系统,对泉水中的热量进行回收利用,等到温度降至30~35℃时,利用冷凝系统对降温后的泉水再进行降温处理,通过冷凝系统的作用,可以将泉水降温至10~15℃,得到降温后的泉水A;S2,曝气处理,将泉水A输送至膜反应池中,而膜反应池中设有臭氧曝气器;S3,第一次投加臭氧及浓度控制,在泉水A中添加2~3ppm臭氧,运行臭氧曝气器,之后再将矿泉水装入容器中密封,臭氧残留的操作限值为水中臭氧残留浓度0.10~0.20mg/L;S4,过滤处理;S5,第二次投加臭氧及浓度控制,在泉水A中添加1~2ppm臭氧,运行臭氧曝气器,之后再将矿泉水装入容器中密封,臭氧残留的操作限值为水中臭氧残留浓度0.14~0.22mg/L;S6,灌注包装,采用无菌灌装设备进行灌装,然后通过压盖设备进行压盖处理,从而得到包装好的天然碱性矿泉水。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天然碱性矿泉水处理工艺,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S1,降温处理,将采集的热碱泉水输送至冷却车间,先利用热量回收系统,对泉水中的热量进行回收利用,等到温度降至30~35℃时,利用冷凝系统对降温后的泉水再进行降温处理,通过冷凝系统的作用,可以将泉水降温至10~15℃,得到降温后的泉水A;S2,曝气处理,将泉水A输送至膜反应池中,而膜反应池中设有臭氧曝气器;S3,第一次投加臭氧及浓度控制,在泉水A中添加2~3ppm臭氧,运行臭氧曝气器,之后再将矿泉水装入容器中密封,臭氧残留的操作限值为水中臭氧残留浓度0.10~0.20mg/L;S4,过滤处理;S5,第二次投加臭氧及浓度控制,在泉水A中添加1~2ppm臭氧,运行臭氧曝气器,之后再将矿泉水装入容器中密封,臭氧残留的操作限值为水中臭氧残留浓度0.14~0.22mg/L;S6,灌注包装,采用无菌灌装设备进行灌装,然后通过压盖设备进行压盖处理,从而得到包装好的天然碱性矿泉水。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天然碱性矿泉水处理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热量回收系统包括水箱和换热管,换热管设置在水...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东晖刘定许榕榕
申请(专利权)人:广东画景饮料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