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潘德举专利>正文

一种盾构机支架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8332798 阅读:92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7-01 07:10
一种盾构机支架,由基块和与所述基块一边直接相连的承压板组成,还包括弹性固件及弹性围挡,所述弹性固件由安装在所述承压板下表面并向下延伸的上下滑动杆和缠绕在上下滑动杆周围的弹簧组成,所述承压板的另外三边通过弹性围挡与所述基块上对应的三边连接形成储油空间,所述储油空间内装有润滑流体,所述基块上表面开有向下延伸的与所述上下滑动杆对应的滑动孔,所述承压板上开有多个通孔溢油孔。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设置由基块、承压板、弹性围挡组成的储油空间和放置在储油空间的润滑流体,避免盾构机在进出洞施工时前端机架悬空,损坏刀盘及主轴承,防止盾构机行进时轨迹发生偏移,提高工作效率,增加施工安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盾构机支架
本技术适用于地铁隧道施工盾构机临时支撑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新型的盾构机支架。
技术介绍
盾构机,是一种使用盾构法的隧道掘进机。盾构的施工法是掘进机在掘进的同时构建(铺设)隧道之“盾”(指支撑性管片),它区别于敞开式施工法。盾构机的基本工作原理是一个圆柱体的钢组件沿隧洞轴线边向前推进边对土壤进行挖掘。该圆柱体组件的壳体即护盾,它对挖掘出的还未衬砌的隧洞段起着临时支撑的作用,承受周围土层的压力,有时还承受地下水压以及将地下水挡在外面。挖掘、排土、衬砌等作业在护盾的掩护下进行。盾构机安装工作时,从机身前端至加固土体间有1.5米左右的距离无法用轨道连接,盾构机在进(出)洞过程中在这段距离内处于悬空状态,由于盾构机前端较重在这段距离内易造成盾构机“磕头”现象。“磕头”对盾构机进出洞施工危害极大,在出洞过程中发生“磕头”情况,易使盾构机行进轨迹走偏,严重时会造成盾构机刀盘及主轴承的损坏;在进洞过程中“磕头”,使盾构机无法爬上机架,进洞困能。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旨在提供一种新型的盾构机支架。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所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盾构机支架,由基块和与所述基块一边直接相连的承压板组成;还包括弹性固件及弹性围挡,所述弹性固件由安装在所述承压板下表面并向下延伸的上下滑动杆和缠绕在上下滑动杆周围的弹簧组成,所述弹簧上端与所述承压板下表面接触;所述承压板的另外三边通过弹性围挡与所述基块上对应的三边连接形成储油空间,所述储油空间内装有润滑流体;所述基块上表面开有向下延伸的与所述上下滑动杆对应的滑动孔,所述上下滑动杆深入至滑动孔内可在所述承压板盖合或离开所述基块上表面时在滑动孔内上下滑动,所述弹簧深入至滑动孔内与底边接触;所述承压板上开有多个通孔溢油孔。进一步优选方案为,在所述基块与所述承压板直接相连处设有缓冲坡,所述承压板上与所述缓冲坡相对应位置设有承压坡。进一步优选方案为,所述所述基块材质为钢,形状为长方形。进一步优选方案为,所述承压板为钢板,尺寸与所述基块上表面尺寸相同。进一步优选方案为,所述弹性围挡材质为橡胶。进一步优选方案为,所述弹性固件和滑动孔至少各有两个。进一步优选方案为,所述润滑流体为黄油或润滑油。本技术相对现有技术具有以下有益效果:通过设置由基块、承压板、弹性围挡组成的储油空间和放置在储油空间的润滑流体,避免盾构机在进出洞施工时前端机架悬空,损坏刀盘及主轴承,防止盾构机行进时轨迹发生偏移,提高工作效率,增加施工安全。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第一实施例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第一实施例内部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第二实施例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第二实施例内部结构示意图。图5为本技术工作示意图。其中,1.基块;2.滑动孔;3.弹性围挡;4.承压板;5.储油空间;6.上下滑动杆;7.弹簧;8.润滑流体;9.溢油孔;10.缓冲坡;11.承压坡;12.盾构机;13.洞口。具体实施方式第一实施例。将基块1固定在洞口13上,当盾构机12离开轨道进洞时,前端机架与承压板4直接接触。承压板4在盾构机12重力的作用下向基块1上表面盖合,上下滑动杆6在滑动孔2内向下滑动,弹簧7被压缩。由基块1、承压板4、弹性围挡3组成的储油空间5也被压缩,润滑流体8从溢油孔9溢出涂抹在承压板4上表面从而减少盾构机12与承压板4上表面的摩擦阻力,便于盾构机12快速通过。弹性围挡3因其弹性特质,在承压板4向基块1上表面盖合时压缩变形,保证了储油空间5内的润滑流体8只会从溢油孔9溢出而不会从周围溢出。待盾构机12离开承压板4,压缩的弹簧7伸展将承压板4弹起,上下滑动杆6在承压板4的带动下在滑动孔2内向上滑动,由基块1、承压板4、弹性围挡3组成的储油空间5恢复原状。进一步优选方案所述基块材质为钢,形状为长方形。进一步优选方案为,所述承压板为钢板,尺寸与所述基块上表面尺寸相同。进一步优选方案为,所述弹性围挡材质为橡胶。进一步优选方案为,所述弹性固件和滑动孔各有两个。进一步优选方案为,所述润滑流体为黄油或润滑油。第二实施例将基块1固定在洞口13上,当盾构机12离开轨道进洞时,前端机架与承压板4接触。基块1与承压板4直接相连处设有缓冲坡10,面向盾构机12,承压板4上与缓冲坡10相对应位置设有承压坡11,使盾构机12在快速前进过程中与承压板4柔性接触,避免出现直接接触损坏前端机架的情况。承压板4在压力的作用下向基块1上表面盖合,上下滑动杆6在滑动孔2内向下滑动,弹簧7被压缩。由基块1、承压板4、弹性围挡3组成的储油空间5也被压缩,润滑流体8从溢油孔9溢出涂抹在承压板4上表面从而减少盾构机12与承压板4上表面的摩擦阻力,便于盾构机12快速通过。弹性围挡3因其弹性特质,在承压板4向基块1上表面盖合时压缩变形,保证了储油空间5内的润滑流体8只会从溢油孔9溢出而不会从周围溢出。待盾构机12离开承压板4,压缩的弹簧7伸展将承压板4弹起,上下滑动杆6在承压板4的带动下在滑动孔2内向上滑动,由基块1、承压板4、弹性围挡3组成的储油空间5恢复原状。进一步优选方案所述基块材质为钢,形状为长方形。进一步优选方案为,所述承压板为钢板,尺寸与所述基块上表面尺寸相同。进一步优选方案为,所述弹性围挡材质为橡胶。进一步优选方案为,所述弹性固件和滑动孔各有四个。进一步优选方案为,所述润滑流体为黄油或润滑油。盾构机支架也可放置在洞口13的另一端,待盾构机离开洞口13时使用。储油空间5内的润滑流体8用尽时,可通过溢油孔9向储油空间5内添加润滑流体8。尽管上面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技术的实施例,可以理解的是,上述实施例是示例性的,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在本技术的范围内可以对上述实施例进行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一种盾构机支架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盾构机支架,由基块(1)和与所述基块(1)一边直接相连的承压板(4)组成,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弹性固件及弹性围挡(3),所述弹性固件由安装在所述承压板(4)下表面并向下延伸的上下滑动杆(6)和缠绕在上下滑动杆(6)周围的弹簧(7)组成,所述弹簧(7)上端与所述承压板(4)下表面接触;所述承压板(4)的另外三边通过弹性围挡(3)与所述基块(1)上对应的三边连接形成储油空间(5),所述储油空间(5)内装有润滑流体(8);所述基块(1)上表面开有向下延伸的与所述上下滑动杆(6)对应的滑动孔(2),所述上下滑动杆(6)深入至滑动孔(2)内可在所述承压板(4)盖合或离开所述基块(1)上表面时在滑动孔(2)内上下滑动,所述弹簧(7)深入至滑动孔(2)内与底边接触;所述承压板(4)上开有多个通孔溢油孔(9)。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盾构机支架,由基块(1)和与所述基块(1)一边直接相连的承压板(4)组成,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弹性固件及弹性围挡(3),所述弹性固件由安装在所述承压板(4)下表面并向下延伸的上下滑动杆(6)和缠绕在上下滑动杆(6)周围的弹簧(7)组成,所述弹簧(7)上端与所述承压板(4)下表面接触;所述承压板(4)的另外三边通过弹性围挡(3)与所述基块(1)上对应的三边连接形成储油空间(5),所述储油空间(5)内装有润滑流体(8);所述基块(1)上表面开有向下延伸的与所述上下滑动杆(6)对应的滑动孔(2),所述上下滑动杆(6)深入至滑动孔(2)内可在所述承压板(4)盖合或离开所述基块(1)上表面时在滑动孔(2)内上下滑动,所述弹簧(7)深入至滑动孔(2)内与底边接触;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潘德举
申请(专利权)人:潘德举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安徽,3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