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吴尽生专利>正文

一种微型电极的密封构件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8332764 阅读:41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7-01 07:0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微型电极的密封构件,所述微型电极的密封构件包括基体、绝缘套、电极以及密封圈,所述基体上开设有第一通孔,且在第一通孔内沿着基体的内壁加工第一双台阶孔,所述绝缘套和密封圈分别安装在第一双台阶孔内,并在绝缘套上开设有第二通孔,且在第二通孔内沿着绝缘套的内壁加工有第二双台阶孔,所述电极和密封圈分别安装在第二双台阶孔内。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微型电极的密封构件,可在高压高温下有效预防地层水的渗漏,便于应用于石油地质测量设备在高温度、高压力的工况下电阻率的测量。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微型电极的密封构件
本技术涉及微型电极密封的
,具体涉及一种微型电极的密封构件。
技术介绍
石油又被称为“工业的血液”,作为近百年来文明发展的重要动力,是地质勘探的主要对象之一,而在对石油的地质勘探中,往往需要通过一些石油地质测量设备对不同地质内是否蕴含有石油进行测量,而随着油气勘探开发难度的增加和测井技术的发展,测井技术在地层评价、地质、钻井以及采油工程方面得到越来越广泛的应用。目前的测井方法主要采用自然电位测井、微电极测井以及自然伽马测井等,利用测井设备深入地质当中进行测量。但是目前的微小电极电阻率测井设备由于电极间距尺寸小,不容易加工安装密封圈等密封措施,当测井设备在深入地质中进行测量时,由于地质深处的高压以及可能存在的地层水,在高压的作用下,地层水很容易渗漏到设备当中。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微型电极的密封构件,用以解决现有微型电极测量时容易渗漏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的技术方案为提供一种微型电极的密封构件,所述密封构件包括基体、绝缘套、电极以及密封圈,所述密封圈包括第一密封圈和第二密封圈,所述基体上开设有第一通孔,且在第一通孔内沿着基体的内壁加工有第一双台阶孔,所述绝缘套安装在第一通孔内,所述第一密封圈安装在第一双台阶孔内,且第一密封圈套在绝缘套上,在绝缘套上开设有第二通孔,且在第二通孔内沿着绝缘套的内壁加工有第二双台阶孔,所述电极安装在第二通孔内,所述第二密封圈安装在第二双台阶孔内,且第二密封圈套在电极上。作为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第一双台阶孔包括相互连接的第一台阶孔和第二台阶孔,且第二台阶孔的直径大于第一台阶孔的直径,所述第一密封圈固定在第一台阶孔内,所述绝缘套固定在第二台阶孔内。作为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第二双台阶孔包括相互连接的第三台阶孔和第四台阶孔,且第四台阶孔的直径大于第三台阶孔的直径,所述第二密封圈固定在第三台阶孔内,所述电极固定在第四台阶孔内。作为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基体上开设多个第一通孔,且第一通孔内均安装由电极和绝缘套构成的密封构件并组成阵列。作为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绝缘套为聚醚醚酮复合塑料制成。作为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绝缘套为压注成型。作为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密封圈为O型圈。作为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第一通孔的内壁、绝缘套、第二通孔的内壁以及电极均加工成相互配合的锥度。本技术还提供一种密封构件的安装方法,所述安装方法包括:将第一密封圈放置在第一台阶孔内,将绝缘套沿第一通孔放入基体内,且绝缘套固定在第二台阶孔上,使绝缘套的外壁紧贴在基体上第一通孔的内壁上,由第一密封圈、基体和绝缘套构成第一组密封防漏结构;将第二密封圈放置在第三台阶孔内,将电极沿第二通孔放入绝缘套内,且电极固定在第四台阶孔上,使电极的外壁紧贴在绝缘套上第二通孔的内壁上,由第二密封圈与绝缘套和电极构成第二组密封防漏结构。本技术方法具有如下优点:通过将第一密封圈安装在第一台阶孔内,绝缘套安装在第二台阶孔内,使基体和绝缘套之间形成一个完整的O型密封圈安装沟槽,将第二密封圈安装在第三台阶孔内,电极安装在第四台阶孔内,使绝缘套和电极之间也形成一个完整的O型密封圈安装沟槽,在两个沟槽处均由密封圈构成密封防漏结构,在方便密封圈安装的同时,利用双重密封的结构能够确保地质测量设备在测量时地质中的地层水不容易渗漏进电极中。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的密封构件的整体示意图;图2是密封构件的装配示意图;图3是电极与绝缘套的配合示意图。图中,1、基体;11、第一通孔;2、绝缘套;21、第二通孔;3、电极;4、密封圈;41、第一密封圈;42、第二密封圈;5、第一双台阶孔;51、第一台阶孔;52、第二台阶孔;6、第二双台阶孔;61、第三台阶孔;62、第四台阶孔。具体实施方式以下实施例用于说明本技术,但不用来限制本技术的范围。实施例1如图1和图2所示,本技术提供了一种微型电极的密封构件,包括基体1、绝缘套2、电极3以及密封圈4。在基体1上开设有多个第一通孔11,且第一通孔11沿着基体1的长度方向贯穿基体1,在第一通孔11内沿着基体1的内壁加工有第一双台阶孔5,绝缘套2安装在第一通孔11内,密封圈4呈O型(参考图3),包括第一密封圈41和第二密封圈42,第一密封圈41安装在第一双台阶孔5内,且第一密封圈41套在绝缘套2上。在绝缘套2上开设有第二通孔21,且在第二通孔21内沿着绝缘套2的内壁上加工有第二双台阶孔6,电极3安装在第二通孔21内,第二密封圈42安装在第二双台阶孔6内,且第二密封圈42套在电极3上,使基体1与绝缘套2之间和绝缘套2与电极3之间通过安装密封圈4能够形成密封防漏结构,且第一通孔11的内壁、绝缘套2、第二通孔21的内壁以及电极3均按1:20的比例加工为紧密配合的锥度。测量时,在第一通孔11内均安装由电极3和绝缘套2构成的密封构件,并组成阵列,并确保电极3相互之间的间距在5.08mm,利用构件间紧凑的结构,使电极3在地质深处进行测量时,地质深处的地层水在高压下不容易渗漏入电极3中。第一双台阶孔5包括相互连接的第一台阶孔51和第二台阶孔52,且第二台阶孔52的直径大于第一台阶孔51的直径,第一密封圈41安装在第一台阶孔51上,并将绝缘套2固定在第二台阶孔52上。第二双台阶孔6包括相互连接的第三台阶孔61和第四台阶孔62,且第四台阶孔62的直径大于第三台阶孔61,第二密封圈42安装在第三台阶孔61上,并将电极3固定在第四台阶孔62上。由于地质深处存在高压,为了使电极在深入地质测量时,密封构件不容易损坏,绝缘套2为聚醚醚酮复合塑料压注成型,使密封构件具有耐高温、高强度的特点,并能确保基体1与电极2之间的电绝缘大于500兆欧。由于电极3之间的间距尺寸较小,公制的国标以及美标的密封圈4均不容易安装在密封构件上,为了便于密封圈4的安装,将密封圈4加工成小截面且非标准尺寸。本技术公开的密封构件的安装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先将第一密封圈41放置在第一台阶孔51内,再将绝缘套2沿第一通孔11放入基体1内,并在第二台阶孔52上将绝缘套2固定住,使绝缘套2的外壁紧贴在基体1上第一通孔11的内壁上,由第一密封圈41、基体1和绝缘套2构成构成第一组密封防漏结构;然后将第二密封圈42放置在第三台阶孔61内,再将电极3沿第二通孔21放入绝缘套2内,并在第四台阶孔62上将电极3固定住,使电极3的外壁紧贴在绝缘套2上第二通孔21的内壁上,由第二密封圈42、绝缘套2和电极3构成第二组密封防漏结构。本技术的微型电极的密封构件及其安装方法,利用绝缘套2加工工艺的特点,通过两个密封圈4分别在绝缘套2的外壁和内壁处形成防漏结构,确保石油地质测量设备在高温度、高压力的工况下,密封构件不容易损坏,进而保证地质深处的地层水在高压下不容易渗漏入电极3中。虽然,上文中已经用一般性说明及具体实施例对本技术作了详尽的描述,但在本技术基础上,可以对之作一些修改或改进,这对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是显而易见的。因此,在不偏离本技术精神的基础上所做的这些修改或改进,均属于本技术要求保护的范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一种微型电极的密封构件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微型电极的密封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密封构件包括基体(1)、绝缘套(2)、电极(3)以及密封圈(4),所述密封圈(4)包括第一密封圈(41)和第二密封圈(42),所述基体(1)上开设有第一通孔(11),且在第一通孔(11)内沿着基体(1)的内壁加工有第一双台阶孔(5),所述绝缘套(2)安装在第一通孔(11)内,所述第一密封圈(41)安装在第一双台阶孔(5)内,且第一密封圈(41)套在绝缘套(2)上,在绝缘套(2)上开设有第二通孔(21),且在第二通孔(21)内沿着绝缘套(2)的内壁加工有第二双台阶孔(6),所述电极(3)安装在第二通孔(21)内,所述第二密封圈(42)安装在第二双台阶孔(6)内,且第二密封圈(42)套在电极(3)上。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微型电极的密封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密封构件包括基体(1)、绝缘套(2)、电极(3)以及密封圈(4),所述密封圈(4)包括第一密封圈(41)和第二密封圈(42),所述基体(1)上开设有第一通孔(11),且在第一通孔(11)内沿着基体(1)的内壁加工有第一双台阶孔(5),所述绝缘套(2)安装在第一通孔(11)内,所述第一密封圈(41)安装在第一双台阶孔(5)内,且第一密封圈(41)套在绝缘套(2)上,在绝缘套(2)上开设有第二通孔(21),且在第二通孔(21)内沿着绝缘套(2)的内壁加工有第二双台阶孔(6),所述电极(3)安装在第二通孔(21)内,所述第二密封圈(42)安装在第二双台阶孔(6)内,且第二密封圈(42)套在电极(3)上。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微型电极的密封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双台阶孔(5)包括相互连接的第一台阶孔(51)和第二台阶孔(52),且第二台阶孔(52)的直径大于第一台阶孔(51)的直径,所述第一密封圈(41)固定在第一台阶孔(51)内,所述绝缘套(2)固定在第二...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吴尽生
申请(专利权)人:吴尽生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湖北,4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