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动式升降平台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8328417 阅读:27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7-01 04:21
移动式升降平台,其特征在于:包括移动底架、支撑组件、升降梯、液压缸和电机箱,所述支撑组件底部与移动底架焊接连接,所述支撑组件顶部与升降梯焊接连接,所述升降梯包括底板、顶板和位于底板和顶板之间的X形升降杆,所述液压缸一端安装于支撑组件上,另一端与X形升降杆连接,所述移动底架包括底框和底框左右两侧的轮胎,该移动式升降平台,伸缩支撑杆通过水平伸缩杆进行水平拉伸,从而扩大底部支撑区域,有利于底部的平稳性。

Mobile lifting platform

The movable platform is characterized in that it includes a moving frame, a supporting component, a lifting ladder, a hydraulic cylinder, and a motor box. The bottom of the support component is welded with a moving frame, and the top of the support component is welded with the elevator, which includes a floor, a roof, and a X shaped lift between the floor and the top plate. One end of the hydraulic cylinder is installed on the support component and the other end is connected with the X - shaped lift bar. The moving bottom frame includes the tires on both sides of the bottom frame and the bottom frame, and the movable lifting platform is stretched horizontally through a horizontal telescopic rod, thus expanding the bottom support area, which is beneficial to the stability of the bottom.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移动式升降平台
本技术涉及升降平台
,具体涉及移动式升降平台。
技术介绍
移动式升降平台是一种垂直运送人或物的起重机械,也指在工厂、自动仓库等物流系统中进行垂直输送的设备,升降台上往往还装有各种平面输送设备,作为不同高度输送线的连接装置,目前的移动式升降平台底部支撑平稳性能差,操作人员在高空操作时候存在摇晃,且不具备防护栏,存在安全隐患,在升降平台上升或者下降的时候遇到突然间的停顿可能会造成操作人员的受伤。
技术实现思路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技术提供了移动式升降平台。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取的技术方案为:移动式升降平台,其特征在于:包括移动底架、支撑组件、升降梯、液压缸和电机箱,所述支撑组件底部与移动底架焊接连接,所述支撑组件顶部与升降梯焊接连接,所述升降梯包括底板、顶板和位于底板和顶板之间的X形升降杆,所述液压缸一端安装于支撑组件上,另一端与X形升降杆连接,所述移动底架包括底框和底框左右两侧的轮胎,所述底框四角位置均通过焊接连接伸缩支撑杆,所述底框一端底部焊接连接一块三角牵引板,所述三角牵引板上通过螺栓与电机箱连接,顶点上安装有牵引拉杆,一侧腰边安装有一个支撑滑轮。优选的,所述支撑组件由前后两个直角三角形支撑架和用于连接支撑架的槽钢构成,所述液压缸数量设置为2个,分别安装于支撑架斜边上,所述底板两侧与前后两个所述支撑架焊接连接。优选的,所述顶板上左右两侧设置有防护栏,所述防护栏与顶板通过折叠铰链连接。优选的,所述伸缩支撑杆包括水平伸缩杆和竖直伸缩杆,所述水平伸缩杆和竖直伸缩杆通过90°铰链连接,所述竖直伸缩杆底部焊接连接有支撑块。优选的,所述液压缸与X形升降杆连接端设置有减震弹簧。本技术具有以下有益效果:该移动式升降平台,伸缩支撑杆通过水平伸缩杆进行水平拉伸,从而扩大底部支撑区域,有利于底部的平稳性,支撑组件由前后两个直角三角形支撑架和用于连接支撑架的槽钢构成,利用直角三角形有利于更佳稳定的对升降梯进行支撑,以防止升降梯在高空作业时的摇晃,安全性能高,顶板两侧设置的防护栏能够为高空作业人员提供防护,液压缸与X形升降杆连接端设置有减震弹簧,在上下移动时候具有减震功能,防止作业人员在突然停顿时候受伤。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提出的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提出的技术的支撑组件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提出的技术的顶板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提出的技术的伸缩支撑杆的结构示意图。图中:1、移动底架,11、底框,12、轮胎,13、伸缩支撑杆,14、三角牵引板,15、牵引拉杆,16、支撑滑轮,2、支撑组件,21、支撑架,22、槽钢,3、升降梯,31、顶板,311、防护栏,32、X形升降杆,33、底板,4、液压缸,5、电机箱。具体实施方式为了使本技术的目的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实施例对本技术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技术,并不用于限定本技术。如图1-图4所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移动式升降平台,包括移动底架1、支撑组件2、升降梯3、液压缸4和电机箱5,支撑组件2底部与移动底架1焊接连接,支撑组件2顶部与升降梯3焊接连接,升降梯3包括底板33、顶板31和位于底板和顶板之间的X形升降杆32,液压缸4一端安装于支撑组件2上,另一端与X形升降杆32连接,移动底架1包括底框11和底框左右两侧的轮胎12,底框11四角位置均通过焊接连接伸缩支撑杆13,底框11一端底部焊接连接一块三角牵引板14,三角牵引板14上通过螺栓与电机箱5连接,顶点上安装有牵引拉杆15,一侧腰边安装有一个支撑滑轮16,支撑组件2由前后两个直角三角形支撑架21和用于连接支撑架21的槽钢22构成,液压缸4数量设置为2个,分别安装于支撑架21斜边上,底板33两侧与前后两个支撑架21焊接连接,顶板31上左右两侧设置有防护栏311,防护栏311与顶板31通过折叠铰链连接,伸缩支撑杆13包括水平伸缩杆131和竖直伸缩杆132,水平伸缩杆131和竖直伸缩杆132通过90°铰链连接,竖直伸缩杆132底部焊接连接有支撑块133,液压缸4与X形升降杆32连接端设置有减震弹簧。本具体实施的工作原理为:利用车辆通过三角牵引板14上的牵引拉杆15将本技术装置拉至使用位置,使用时,伸缩支撑杆13先通过水平伸缩杆131进行水平拉伸,从而扩大底部支撑区域,有利于底部的平稳性,利用90°铰链将竖直伸缩杆132拉向竖直方向通过支撑块133与地面进行支撑,底框11四角位置均设置有支撑,提高底部牢固和稳定性,支撑组件2由前后两个直角三角形支撑架21和用于连接支撑架21的槽钢22构成,利用直角三角形有利于更佳稳定的对升降梯3进行支撑,以防止升降梯3在高空作业时的摇晃,安全性能高,电机箱5为液压缸4提供液压动力,液压缸4推动X形升降杆32运动,从而带动升降梯3上顶板31的上下移动,顶板31两侧设置的防护栏311能够为高空作业人员提供防护,液压缸4与X形升降杆32连接端设置有减震弹簧,在上下移动时候具有减震功能,防止作业人员在突然停顿时候受伤。以上所述仅是本技术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
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技术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作出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应视为本技术的保护范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移动式升降平台

【技术保护点】
1.移动式升降平台,其特征在于:包括移动底架、支撑组件、升降梯、液压缸和电机箱,所述支撑组件底部与移动底架焊接连接,所述支撑组件顶部与升降梯焊接连接,所述升降梯包括底板、顶板和位于底板和顶板之间的X形升降杆,所述液压缸一端安装于支撑组件上,另一端与X形升降杆连接,所述移动底架包括底框和底框左右两侧的轮胎,所述底框四角位置均通过焊接连接伸缩支撑杆,所述底框一端底部焊接连接一块三角牵引板,所述三角牵引板上通过螺栓与电机箱连接,顶点上安装有牵引拉杆,一侧腰边安装有一个支撑滑轮。

【技术特征摘要】
1.移动式升降平台,其特征在于:包括移动底架、支撑组件、升降梯、液压缸和电机箱,所述支撑组件底部与移动底架焊接连接,所述支撑组件顶部与升降梯焊接连接,所述升降梯包括底板、顶板和位于底板和顶板之间的X形升降杆,所述液压缸一端安装于支撑组件上,另一端与X形升降杆连接,所述移动底架包括底框和底框左右两侧的轮胎,所述底框四角位置均通过焊接连接伸缩支撑杆,所述底框一端底部焊接连接一块三角牵引板,所述三角牵引板上通过螺栓与电机箱连接,顶点上安装有牵引拉杆,一侧腰边安装有一个支撑滑轮。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移动式升降平台,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吴当
申请(专利权)人:杭州美全机械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