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医药生产用吩噻嗪混合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8321238 阅读:30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6-30 23:52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医药生产用吩噻嗪混合装置,包括第一支撑柱和第二支撑柱,所述第一支撑柱和第二支撑柱均竖直设置,且第一支撑柱和第二支撑柱相对的一侧顶部分别固定连接有第一原料箱和第二原料箱,所述第一原料箱和第二原料箱之间固定连接有水平柱,所述水平柱的顶部固定连接有转动电机,所述第一支撑柱和第二支撑柱之间固定连接有搅拌箱,所述搅拌箱的顶部固定连接有下料箱。本发明专利技术结构简单,设计巧妙,可以在吩噻嗪和药物下落的过程中对其进行预混合,使其预混合后再进入搅拌箱搅拌,大大加强了混合的效果,还可以防止底部沉淀导致混合效果不佳,解决了以往吩噻嗪和药物混合时效果不佳、效率低的问题,实用性强,易于推广。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医药生产用吩噻嗪混合装置
本专利技术涉及混合装置
,尤其涉及一种医药生产用吩噻嗪混合装置。
技术介绍
吩噻嗪,又称夹硫氮(杂)蒽,分子式为C12H9NS。黄色结晶粉末,颗粒或片状,易氧化变色。溶于苯、醚、热乙酸,微溶于醇,不溶于石油醚、氯仿,不溶于水。久贮色变深,在日光下易氧化,能升华。噻嗪环上的取代反应复杂而无规律。主要作为烯基单体的优良阻聚剂广泛地应用于丙烯酸、丙烯酸酯、甲基丙烯酸酯、醋酸乙烯酯的生产中。也用于药物、染料的合成、聚醚、抗氧剂及橡胶防老剂。还用于牲畜驱虫药、果树杀虫剂。在医药生产中,需要使用吩噻嗪与其他药物进行混合,继而生产制造药物,以往的混合装置仅通过搅拌的方式对吩噻嗪和药物进行混合,其搅拌的效果差,且搅拌时底部容易堆积沉淀,给药物的进一步生产带来不便,为此我们设计出一种医药生产用吩噻嗪混合装置,来解决上述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点,而提出的一种医药生产用吩噻嗪混合装置。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医药生产用吩噻嗪混合装置,包括第一支撑柱和第二支撑柱,所述第一支撑柱和第二支撑柱均竖直设置,且第一支撑柱和第二支撑柱相对的一侧顶部分别固定连接有第一原料箱和第二原料箱,所述第一原料箱和第二原料箱之间固定连接有水平柱,所述水平柱的顶部固定连接有转动电机,所述第一支撑柱和第二支撑柱之间固定连接有搅拌箱,所述搅拌箱的顶部固定连接有下料箱,所述下料箱为圆柱体状中空结构,且下料箱的底部和搅拌箱的顶部设置有下料口,所述下料箱的中部侧壁上水平设置有连接杆,所述连接杆共设置有四个且四个所述连接杆远离下料箱的内壁一端固定连接有下料斗,所述下料斗为两端贯通的圆台状中空结构,所述转动电机的底部输出轴连接有转动杆,且转动杆的底部贯穿下料箱延伸至搅拌箱内,所述转动杆位于下料斗内的外壁上设置有挡料板,所述转动杆位于搅拌箱内的外壁上设置有搅拌桨,所述转动杆的底部相对两侧外壁上均设置有固定杆,两个所述固定杆均倾斜设置且底部连接有刮板。优选的,所述挡料板共设置有十个且分层错开分布于转动杆的侧壁上。优选的,所述第一原料箱和第二原料箱的底部均呈圆锥状设置。优选的,所述刮板的底部设置有滚珠,且滚珠底部接触搅拌箱的底部设置。优选的,所述搅拌箱的底部中心设置有出料口,且通料管的顶部均设置有阀门。优选的,所述第一原料箱和第二原料箱的底部均设置有通料管,且通料管的底部贯穿下料箱延伸至下料斗内。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1、通过下料箱、下料斗、转动电机、转动杆、挡料板和搅拌桨的设计,可以在吩噻嗪和药物下落的过程中对其进行预混合,利用转动杆上的挡料板,使其混合后再进入搅拌箱搅拌,大大加强了混合的效果。2、通过固定杆、刮板和滚珠的设计,可以对搅拌箱的底部进行搅拌,防止底部沉淀导致混合效果不佳。本专利技术结构简单,设计巧妙,解决了以往吩噻嗪和药物混合时效果不佳、效率低的问题,实用性强,易于推广。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提出的一种医药生产用吩噻嗪混合装置的整体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1中A部分的放大图;图3为本专利技术提出的一种医药生产用吩噻嗪混合装置的刮板和固定杆的结构示意图。图中:1第一支撑柱、2第二支撑柱、3第一原料箱、4第二原料箱、5水平柱、6转动电机、7搅拌箱、8下料箱、9下料口、10连接杆、11下料斗、12转动杆、13挡料板、14通料管、15搅拌桨、16固定杆、17刮板、18滚珠。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专利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参照图1-3,一种医药生产用吩噻嗪混合装置,包括第一支撑柱1和第二支撑柱2,第一支撑柱1和第二支撑柱2均竖直设置,且第一支撑柱1和第二支撑柱2相对的一侧顶部分别固定连接有第一原料箱3和第二原料箱4,第一原料箱3和第二原料箱4之间固定连接有水平柱5,水平柱5的顶部固定连接有转动电机6,第一支撑柱1和第二支撑柱2之间固定连接有搅拌箱7,搅拌箱7的顶部固定连接有下料箱8,下料箱8为圆柱体状中空结构,且下料箱8的底部和搅拌箱7的顶部设置有下料口9,下料箱8的中部侧壁上水平设置有连接杆10,连接杆10共设置有四个且四个连接杆10远离下料箱8的内壁一端固定连接有下料斗11,下料斗11为两端贯通的圆台状中空结构,转动电机6的底部输出轴连接有转动杆12,且转动杆12的底部贯穿下料箱8延伸至搅拌箱7内,转动杆12位于下料斗11内的外壁上设置有挡料板13,转动杆12位于搅拌箱7内的外壁上设置有搅拌桨15,转动杆12的底部相对两侧外壁上均设置有固定杆16,两个固定杆16均倾斜设置且底部连接有刮板17,挡料板13共设置有十个且分层错开分布于转动杆12的侧壁上,第一原料箱3和第二原料箱4的底部均呈圆锥状设置,刮板17的底部设置有滚珠,且滚珠底部接触搅拌箱7的底部设置,搅拌箱7的底部中心设置有出料口,且通料管14的顶部均设置有阀门,第一原料箱3和第二原料箱4的底部均设置有通料管14,且通料管14的底部贯穿下料箱8延伸至下料斗11内。本专利技术中,使用者将吩噻嗪和药物分别放置于第一原料箱3和第二原料箱4中,开启通料管14上的阀门,吩噻嗪和药物同时经通料管14进入下料斗11中,开启转动电机6带动转动杆12转动,吩噻嗪和药物都掉落在多层错开分布的挡料板13上,经转动后又掉落经下料口9至搅拌箱7中,此时搅拌桨15对其进行搅拌,而刮板17由于和转动杆12通过固定杆16连接,刮板17也在转动,底部的滚珠18则在搅拌箱7的内底部滚动,可以防止底部产生沉淀,本专利技术结构简单,设计巧妙,易于推广。以上所述,仅为本专利技术较佳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专利技术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
的技术人员在本专利技术揭露的技术范围内,根据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及其专利技术构思加以等同替换或改变,都应涵盖在本专利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一种医药生产用吩噻嗪混合装置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医药生产用吩噻嗪混合装置,包括第一支撑柱(1)和第二支撑柱(2),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支撑柱(1)和第二支撑柱(2)均竖直设置,且第一支撑柱(1)和第二支撑柱(2)相对的一侧顶部分别固定连接有第一原料箱(3)和第二原料箱(4),所述第一原料箱(3)和第二原料箱(4)之间固定连接有水平柱(5),所述水平柱(5)的顶部固定连接有转动电机(6),所述第一支撑柱(1)和第二支撑柱(2)之间固定连接有搅拌箱(7),所述搅拌箱(7)的顶部固定连接有下料箱(8),所述下料箱(8)为圆柱体状中空结构,且下料箱(8)的底部和搅拌箱(7)的顶部设置有下料口(9),所述下料箱(8)的中部侧壁上水平设置有连接杆(10),所述连接杆(10)共设置有四个且四个所述连接杆(10)远离下料箱(8)的内壁一端固定连接有下料斗(11),所述下料斗(11)为两端贯通的圆台状中空结构,所述转动电机(6)的底部输出轴连接有转动杆(12),且转动杆(12)的底部贯穿下料箱(8)延伸至搅拌箱(7)内,所述转动杆(12)位于下料斗(11)内的外壁上设置有挡料板(13),所述转动杆(12)位于搅拌箱(7)内的外壁上设置有搅拌桨(15),所述转动杆(12)的底部相对两侧外壁上均设置有固定杆(16),两个所述固定杆(16)均倾斜设置且底部连接有刮板(17)。...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医药生产用吩噻嗪混合装置,包括第一支撑柱(1)和第二支撑柱(2),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支撑柱(1)和第二支撑柱(2)均竖直设置,且第一支撑柱(1)和第二支撑柱(2)相对的一侧顶部分别固定连接有第一原料箱(3)和第二原料箱(4),所述第一原料箱(3)和第二原料箱(4)之间固定连接有水平柱(5),所述水平柱(5)的顶部固定连接有转动电机(6),所述第一支撑柱(1)和第二支撑柱(2)之间固定连接有搅拌箱(7),所述搅拌箱(7)的顶部固定连接有下料箱(8),所述下料箱(8)为圆柱体状中空结构,且下料箱(8)的底部和搅拌箱(7)的顶部设置有下料口(9),所述下料箱(8)的中部侧壁上水平设置有连接杆(10),所述连接杆(10)共设置有四个且四个所述连接杆(10)远离下料箱(8)的内壁一端固定连接有下料斗(11),所述下料斗(11)为两端贯通的圆台状中空结构,所述转动电机(6)的底部输出轴连接有转动杆(12),且转动杆(12)的底部贯穿下料箱(8)延伸至搅拌箱(7)内,所述转动杆(12)位于下料斗(11)内的外壁上设置有挡料板...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沈源朱文明徐伟
申请(专利权)人:响水县现代化工有限责任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