静脉留置针保护套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8315773 阅读:97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6-30 20:4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静脉留置针保护套,手掌套形成为两端开口的筒状。食指手指套、中指手指套、无名指手指套和小拇指手指套分别形成为两端开口的筒状,各自的一端与手掌套的另一端连通,各自的另一端形成为手指出口,食指、中指、无名指和小拇指能够分别穿过食指手指套、中指手指套、无名指手指套和小拇指手指套,从手指出口露出,当手插入进静脉留置针保护套中时,大拇指能够穿破手掌套从手掌套露出,静脉留置针保护套形成为网状而形成有网状观察口。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提供一种静脉留置针保护套,能够使得静脉留置针被手掌套覆盖,避免了静脉留置针因皮肤出汗或患者穿脱衣服时,静脉留置针发生脱管以及静脉留置针渗漏、滴入不畅的问题出现。

Venous indwelling needle protective sleeve

The utility model provides a protective sleeve for venous indwelling needle, and the palm sleeve is shaped like a cylinder at both ends. The finger sleeve of the index finger, the finger sleeve of the middle finger, the finger sleeve of the ring finger and the small thumb finger sleeve are formed as the cylindrical shape of the opening at both ends respectively. Each end is connected with the other end of the palm sleeve, and the other end forms the finger exit. The index finger, the middle finger, the ring finger and the small thumb can pass through the index finger, the middle finger, and the finger sleeve respectively. The finger sleeve of the finger and the finger sleeve of the small thumb are exposed from the finger exit. When the hand is inserted into the protective sleeve of the venous indwelling needle, the thumb can be worn out of the palm sleeve from the palm of the hand, and the protective sleeve of the venous indwelling needle becomes reticular and forms a reticulate observation mouth. The utility model provides a venous indwelling needle protection cover, which can make the venous indwelling needle covered by the palm sleeve, and avoid the problem that the venous indwelling needle is perspired by the skin or when the patient is worn out, the venous indwelling needle is removed, the venous indwelling needle is leaking and the drip is not smooth.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静脉留置针保护套
本技术涉及一种静脉留置针保护套。
技术介绍
目前,临床上采用静脉留置针作为输液工具越来越普及,医护人员为患者进行输液治疗时,为避免反复穿刺给患者带来痛苦,通常采用静脉留置针。在临床上,为了固定静脉留置针,通常使用静脉留置针敷贴和胶布对静脉留置针进行固定。但使用静脉留置针敷贴和胶布对静脉留置针进行固定时,会出现如下问题。首先,当皮肤出汗后,会造成静脉留置针敷贴和胶布对皮肤的粘附力下降,造成静脉留置针敷贴和胶布的卷起,进而容易导致静脉留置针脱管。其次,当患者穿脱衣服时,静脉留置针的末端容易被衣袖刮蹭、牵拉,容易导致静脉留置针渗漏、滴入不畅的同时,还会导致静脉留置针脱管。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是鉴于上述问题而产生的,其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结构简单、使用方便且能够防止静脉留置针脱管的静脉留置针保护套。为实现本技术的目的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技术方案1的技术为一种静脉留置针保护套,具有手掌套、食指手指套、中指手指套、无名指手指套和小拇指手指套,所述手掌套形成为两端开口的筒状,所述手掌套的一端形成为手插入口,所述食指手指套、所述中指手指套、所述无名指手指套和所述小拇指手指套分别形成为两端开口的筒状,各自的一端与所述手掌套的另一端连通,各自的另一端形成为手指出口,食指、中指、无名指和小拇指能够分别穿过所述食指手指套、所述中指手指套、所述无名指手指套和所述小拇指手指套,从所述手指出口露出,当手插入进所述静脉留置针保护套中时,大拇指能够穿破所述手掌套从所述手掌套露出,所述静脉留置针保护套形成为网状而形成有网状观察口。另外,技术方案2的技术,在技术方案1的技术的静脉留置针保护套中,所述静脉留置针保护套带有弹性。另外,技术方案3的技术,在技术方案1的技术的静脉留置针保护套中,所述手掌套与所述食指手指套、所述中指手指套、所述无名指手指套以及所述小拇指手指套形成为一体。另外,技术方案4的技术,在技术方案2或3的技术的静脉留置针保护套中,所述手掌套为一体式结构。另外,技术方案5的技术,在技术方案4的技术的静脉留置针保护套中,所述食指手指套、所述中指手指套、所述无名指手指套以及所述小拇指手指套均为一体式结构。另外,技术方案6的技术,在技术方案2或3的技术的静脉留置针保护套中,在所述手掌套上形成有手掌粘接层。另外,技术方案7的技术,在技术方案6的技术的静脉留置针保护套中,在所述食指手指套、所述中指手指套、所述无名指手指套以及所述小拇指手指套上分别形成有手指粘接层,所述手指粘接层用于调节所述食指手指套、所述中指手指套、所述无名指手指套以及所述小拇指手指套的体积。另外,技术方案8的技术,在技术方案2或3的技术的静脉留置针保护套中,在所述手掌套上形成有手掌套按扣。另外,技术方案9的技术,在技术方案8的技术的静脉留置针保护套中,在所述食指手指套、所述中指手指套、所述无名指手指套以及所述小拇指手指套上分别形成有手指套按扣,所述手指套按扣用于调节所述食指手指套、所述中指手指套、所述无名指手指套以及所述小拇指手指套的体积。另外,技术方案10的技术,在技术方案1的技术的静脉留置针保护套中,所述网状观察口形成有多个。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具有如下的有益效果。根据本技术的静脉留置针保护套,在现有技术中,使用静脉留置针敷贴和胶布对静脉留置针进行固定时,当皮肤出汗后,会造成静脉留置针敷贴和胶布对皮肤的粘附力下降,造成静脉留置针敷贴和胶布的卷起,进而容易导致静脉留置针脱管。而且,当患者穿脱衣服时,静脉留置针的末端容易被衣袖刮蹭、牵拉,容易导致静脉留置针渗漏、滴入不畅的同时,还会导致静脉留置针脱管。相对于此,在本实施方式中,由于该静脉留置针保护套具有手掌套、食指手指套、中指手指套、无名指手指套和小拇指手指套。手掌套形成为两端开口的筒状,手掌套的一端形成为手插入口。食指、中指、无名指和小拇指能够分别穿过食指手指套、中指手指套、无名指手指套和小拇指手指套,从手指出口露出。因此,手掌套、食指手指套、中指手指套、无名指手指套和小拇指手指套的设置,能够使得静脉留置针被手掌套覆盖,食指手指套、中指手指套、无名指手指套和小拇指手指套能够固定住食指、中指、无名指和小拇指,从而避免了静脉留置针因皮肤出汗或患者穿脱衣服时,静脉留置针发生脱管以及静脉留置针渗漏、滴入不畅的问题出现。而且,食指手指套、中指手指套、无名指手指套和小拇指手指套的设置,能够达到加固静脉留置针的效果,还能避免手掌套随手掌活动而造成静脉留置针脱管的问题出现。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技术的一些实施方式,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图1是表示本技术的静脉留置针保护套的整体结构的示意图;图2是表示本技术的静脉留置针保护套带有手掌粘接层时的整体结构的示意图;图3是表示本技术的静脉留置针保护套带有手掌套按扣时的整体结构的示意图;图4是表示本技术的静脉留置针保护套使用状态时的整体结构的示意图。图标:10-手掌套;11-手插入口;12-网状观察口;20-食指手指套;30-中指手指套;40-无名指手指套;50-小拇指手指套;60-手指出口;70-手掌粘接层;80-手掌套按扣。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中心”、“上”、“下”、“左”、“右”、“竖直”、“水平”、“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技术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第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技术中的具体含义。图1是表示本技术的静脉留置针保护套的整体结构的示意图;图2是表示本技术的静脉留置针保护套带有手掌粘接层时的整体结构的示意图;图3是表示本技术的静脉留置针保护套带有手掌套按扣时的整体结构的示意图;图4是表示本技术的静脉留置针保护套使用状态时的整体结构的示意图。如图1至图4所示,该静脉留置针保护套具有手掌套10、食指手指套20、中指手指套30、无名指手指套40和小拇指手指套50。具体地说,手掌套10形成为两端开口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静脉留置针保护套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静脉留置针保护套,其特征在于,具有手掌套、食指手指套、中指手指套、无名指手指套和小拇指手指套,所述手掌套形成为两端开口的筒状,所述手掌套的一端形成为手插入口,所述食指手指套、所述中指手指套、所述无名指手指套和所述小拇指手指套分别形成为两端开口的筒状,各自的一端与所述手掌套的另一端连通,各自的另一端形成为手指出口,食指、中指、无名指和小拇指能够分别穿过所述食指手指套、所述中指手指套、所述无名指手指套和所述小拇指手指套,从所述手指出口露出,当手插入进所述静脉留置针保护套中时,大拇指能够穿破所述手掌套从所述手掌套露出,所述静脉留置针保护套形成为网状而形成有网状观察口。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静脉留置针保护套,其特征在于,具有手掌套、食指手指套、中指手指套、无名指手指套和小拇指手指套,所述手掌套形成为两端开口的筒状,所述手掌套的一端形成为手插入口,所述食指手指套、所述中指手指套、所述无名指手指套和所述小拇指手指套分别形成为两端开口的筒状,各自的一端与所述手掌套的另一端连通,各自的另一端形成为手指出口,食指、中指、无名指和小拇指能够分别穿过所述食指手指套、所述中指手指套、所述无名指手指套和所述小拇指手指套,从所述手指出口露出,当手插入进所述静脉留置针保护套中时,大拇指能够穿破所述手掌套从所述手掌套露出,所述静脉留置针保护套形成为网状而形成有网状观察口。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静脉留置针保护套,其特征在于,所述静脉留置针保护套带有弹性。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静脉留置针保护套,其特征在于,所述手掌套与所述食指手指套、所述中指手指套、所述无名指手指套以及所述小拇指手指套形成为一体。4.根据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静脉留置针保护套,其特征在于,所述手掌套为一体式结构。5...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柴媛媛
申请(专利权)人:山东省立医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山东,3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