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可穿戴设备用绑带连接结构及可穿戴设备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8313618 阅读:49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6-30 19:3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实施例公开一种可穿戴设备用绑带连接结构及可穿戴设备,绑带连接结构,包括:用于连接绑带的卡接件及用于连接设备本体的固定件;其中,卡接件包括形成凸字形结构的卡接部及操作部,其中,凸字形结构上的凸起为操作部;沿第一移动方向,在固定件上开设出入槽;沿第二移动方向,在固定件上开设与出入槽连通的卡槽,卡槽包括与卡接件的凸字形结构适配的内槽;沿第一移动方向移动操作部将卡接部置入出入槽并沿出入槽移动至连通处时,操作部部分显露于外;沿第二移动方向移动操作部将卡接部移动至卡槽内,卡槽将卡接部限制于内。根据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可简单方便地,实现设备主体与绑带之间的灵活拆装。操作简单、灵活。

A wearable device binding structure and wearable device

An embodiment of the utility model discloses a bandage connection structure and a wearable device for a wearable device, a bandage connection structure, including a clip joint for connecting a bandage and a fixed part for connecting the body of a device, wherein the connector includes a joint and an operation part forming a convex shape structure, in which the convex shaped structure is made. The protruding is the operation part; a slot is opened on the fixed part along the first moving direction; a card slot connected with the exit slot is opened on the fixed part along the second moving direction, and the slot includes an inner groove suitable for the convex shaped structure of the adapter; and the clamping part is placed in the exit slot and moved along the exit slot along the first moving direction. When the connecting part is connected, the operation part is exposed outside; the operation part moves along the second moving direction to the card slot, and the clamping slot restricts the clamping part to the inner part. According to the technical proposal provided by the embodiment of the utility model, the flexible disassembly and assembly between the main body and the binding belt can be carried out simply and conveniently. The operation is simple and flexibl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可穿戴设备用绑带连接结构及可穿戴设备
本技术实施例属于可穿戴设备
,具体地说,涉及一种可穿戴设备用绑带连接结构及可穿戴设备。
技术介绍
当前,人们在生活中会用到多种穿戴类电子产品,例如手表、手环、VR(virtualreality,虚拟现实)/AR(AugmentedReality,增强现实)设备等。大多数的穿戴类电子产品都设计有绑带或变形绑带(头套)结构,且多数的绑带与电子产品本体之间的绑缚为永久性不可拆卸的。例如,市面上出现的VR/AR头戴设备大多是通过绑带或头盔等方式佩戴在使用者的头部。但是,用户在使用此类产品的时候,不管是佩戴过程和取下过程都非常麻烦,而且对于绑带更换也很难实现。以绑带为例,当用户需要将电子产品佩戴或者取下时,需要对绑带进行绑缚或者拆解等动作,操作不方便且浪费时间,降低了产品的用户体验。
技术实现思路
有鉴于此,本技术实施例提供一种可穿戴设备用绑带连接结构及可穿戴设备,可简单方便地在设备本体上拆装绑带。为解决现有技术中的技术问题,本技术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可穿戴设备用绑带连接结构,包括:用于连接绑带的卡接件及用于连接设备本体的固定件;其中,所述卡接件包括形成凸字形结构的卡接部及操作部,其中,所述凸字形结构上的凸起为所述操作部;沿第一移动方向,在所述固定件上开设出入槽;沿第二移动方向,在所述固定件上开设与所述出入槽连通的卡槽,所述卡槽包括与所述卡接件的凸字形结构适配的内槽;沿第一移动方向移动所述操作部将所述卡接部置入所述出入槽并沿所述出入槽移动至连通处时,所述操作部部分显露于外;沿所述第二移动方向移动所述操作部将所述卡接部移动至所述卡槽内,所述卡槽将所述卡接部限制于内。可选地,还包括:第一磁铁及第二磁铁;其中,所述第一磁铁设置在卡接部上;所述第二磁铁设置在所述卡槽的在所述卡接部沿所述第二移动方向移动至终点处时与所述卡接部相对的槽壁上;所述第一磁体与所述第二磁铁吸合将所述卡接部固定在所述卡槽的第二移动方向上的终点处。可选地,所述卡接部上设置有安装槽,所述第一磁铁嵌合在所述安装槽内。可选地,所述安装槽设置在所述卡接部朝向所述卡槽槽壁的一侧。可选地,所述第二磁铁上设有容置开口,所述容置开口与所述卡槽贯通。可选地,所述第一磁铁为环形磁铁;所述绑带穿过所述第一磁铁与所述卡接部连接。可选地,所述固定件包括固定主体及设置在所述固定主体上的固定部;所述固定件通过所述固定件与所述设备本体固定连接;所述出入槽及所述卡槽均设置在所述固定主体上,其中,所述固定部沿第二方向盖合所述出入槽。可选地,还包括出入弹片;所述出入弹片设置在所述出入槽的槽壁上,自所述出入槽的槽口沿所述第一移动方向伸入所述出入槽内,且伸入出入槽的一端朝所述卡槽方向翘起。可选地,还包括滑动弹片;所述滑动弹片设置在所述卡槽的槽壁上,自所述出入槽与所述卡槽的连通处沿所述第二移动方向输入所述卡槽内,且处于所述连通处的一端朝所述出入槽方向翘起。相应地,本技术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可穿戴设备,包括设备本体、绑带及如上述中任一项所述的绑带连接结构;所述设备本体与所述固定件连接;所述绑带与所述卡接件连接。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中,在连接时,将卡接件从固定件的出入槽进入固定件,并卡接在卡槽内,即可完成卡接件及固定件的连接。在拆卸时,将卡接件沿卡槽滑出进入出入槽,再从出入槽抽出,即可完成卡接件与固定件的拆卸。操作简单、灵活,应用范围广,适用于多种场合,例如,可将连接结构应用在可穿戴设备上,实现设备本体与绑带之间的灵活拆装。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一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技术实施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此处所说明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技术实施例的进一步理解,构成本技术实施例的一部分,本技术实施例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技术实施例,并不构成对本技术实施例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图1为本技术实施例的绑带连接结构的分解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实施例的绑带连接结构的平面示意图;图3为沿图2中A-A方向的剖面图;图4为沿图2中B-B方向的剖面图;图5为本技术实施例的可穿戴设备的结构示意图。附图标记说明10:绑带;11:设备本体;20:卡接件;21:卡接部;22:操作部;23:安装槽;30:固定件;31:出入槽;32:卡槽;33:固定主体;34:固定部;40:第一磁铁;41:第二磁铁;42:容置开口;50:出入弹片;51:滑动弹片。具体实施方式为使本技术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技术实施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实施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实施例保护的范围。在本技术的说明书、权利要求书及上述附图中描述的一些流程中,包含了按照特定顺序出现的多个操作,这些操作可以不按照其在本文中出现的顺序来执行或并行执行。操作的序号如101、102等,仅仅是用于区分各个不同的操作,序号本身不代表任何的执行顺序。另外,这些流程可以包括更多或更少的操作,并且这些操作可以按顺序执行或并行执行。需要说明的是,本文中的“第一”、“第二”等描述,是用于区分不同的消息、设备、模块等,不代表先后顺序,也不限定“第一”和“第二”是不同的类型。专利技术人在实现本技术的过程中发现,目前,用户在使用绑缚类产品的时候,不管是佩戴过程和取下过程都非常麻烦。以绑带为例,当用户需要将电子产品佩戴或者取下时,需要对绑带进行绑缚或者拆解等动作,操作不方便且浪费时间。而且,多数的绑带与设备主体之间的绑缚为永久性不可拆卸的,对于绑带更换也很难实现因此,为解决现有技术中的缺陷,本技术实施例提供一种连接结构及可穿戴设备,可简单方便地在设备主机上拆装绑缚部件。以下将配合附图及实施例来详细说明本技术实施例的实施方式,藉此对本技术实施例如何应用技术手段来解决技术问题并达成技术功效的实现过程能充分理解并据以实施,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结构做进一步说明。本技术实施例的附图中相同或相似的标号对应相同或相似的部件;在本技术实施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若有术语“上”、“下”、“左”、“右”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技术实施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附图中描述位置关系的用语仅用于示例性说明,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实施例的限制,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的具体含义。实施例1图1为本技术实施例的绑带10连接结构的分解结构示意图,如图1所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可穿戴设备用绑带10连接结构,包括:用于连接绑带10的卡接件20及用于连接设备本体11的固定件30。其中,卡接件20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一种可穿戴设备用绑带连接结构及可穿戴设备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可穿戴设备用绑带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用于连接绑带的卡接件及用于连接设备本体的固定件;其中,所述卡接件包括形成凸字形结构的卡接部及操作部,其中,所述凸字形结构上的凸起为所述操作部;沿第一移动方向,在所述固定件上开设出入槽;沿第二移动方向,在所述固定件上开设与所述出入槽连通的卡槽,所述卡槽包括与所述卡接件的凸字形结构适配的内槽;沿第一移动方向移动所述操作部将所述卡接部置入所述出入槽并沿所述出入槽移动至连通处时,所述操作部部分显露于外;沿所述第二移动方向移动所述操作部将所述卡接部移动至所述卡槽内,所述卡槽将所述卡接部限制于内。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可穿戴设备用绑带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用于连接绑带的卡接件及用于连接设备本体的固定件;其中,所述卡接件包括形成凸字形结构的卡接部及操作部,其中,所述凸字形结构上的凸起为所述操作部;沿第一移动方向,在所述固定件上开设出入槽;沿第二移动方向,在所述固定件上开设与所述出入槽连通的卡槽,所述卡槽包括与所述卡接件的凸字形结构适配的内槽;沿第一移动方向移动所述操作部将所述卡接部置入所述出入槽并沿所述出入槽移动至连通处时,所述操作部部分显露于外;沿所述第二移动方向移动所述操作部将所述卡接部移动至所述卡槽内,所述卡槽将所述卡接部限制于内。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绑带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第一磁铁及第二磁铁;其中,所述第一磁铁设置在卡接部上;所述第二磁铁设置在所述卡槽的在所述卡接部沿所述第二移动方向移动至终点处时与所述卡接部相对的槽壁上;所述第一磁铁与所述第二磁铁吸合将所述卡接部固定在所述卡槽的第二移动方向上的终点处。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绑带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卡接部上设置有安装槽,所述第一磁铁嵌合在所述安装槽内。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绑带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槽设置在所述卡接部朝向所述卡槽槽壁的一侧。5.根...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进
申请(专利权)人:歌尔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山东,3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