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具有旋转收放机构的琴架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8310018 阅读:22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6-28 20:1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具有旋转收放机构的琴架,左支架由左第一支架杆和左第二支架杆通过左第一销轴铰接并形成“X”形状,在左第一支架杆上部设有可旋转收放的左第一支撑杆,在左第二支架杆上部设有可旋转收放的左第二支撑杆;右支架由右第一支架杆和右第二支架杆通过右第一销轴铰接并形成“X”形状,在右第一支架杆上部设有可旋转收放的右第一支撑杆,在右第二支架杆上部设有可旋转收放的右第二支撑杆;左第一支撑杆和右第一支撑杆形成第一支撑平台支撑一台琴,左第二支撑杆和右第二支撑杆形成第二支撑平台支撑另一台琴。

A harp frame with a rotating mechanism

The utility model relates to a piano frame with a rotating and releasing mechanism. The left bracket is hinged by the left first pin and the Zuo Dier support rod through the left first pin shaft and forms a \X\ shape. The left first support rod with rotatable retractable on the upper left of the left first support rod is provided with a left second on the upper left second support poles. The right bracket is articulated by right first pin and right second stents to form a \X\ shape by right first pin shaft, and a right first support rod with rotatable retractable on the upper right first bracket is provided on the right of the right first bracket rod, and the right second support rod with rotatable retractable on the upper right second bracket; the first left pole and the right first support bar. A first supporting platform is formed to support a piano, and the left second supporting rods and the right second supporting rods form a second supporting platform to support another piano.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具有旋转收放机构的琴架
本技术涉及一种琴架,尤其是涉及一种具有旋转收放机构的琴架。
技术介绍
现有琴架通常使用一个X型的支架,该X型支架上部两端支撑一台电子琴。如果需要支撑两台电子琴时,则需要在该X型支架上部两端再组装一支撑平台用于放置第二台电子琴。但是,现有琴架存在以下技术缺陷:(1)现有放置电子琴的琴架在张开角度一定的情况下,不方便不同身材高度的使用者使用。(2)现有放置电子琴的琴架两侧的支撑部位在水平方向不易调节,无法适用于不同长度的电子琴,即使可以调节也会降低琴的高度,不方便使用。(3)现有放置电子琴的琴架占用空间大,不方便携带和组装。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设计了一种具有旋转收放机构的琴架,其解决的技术问题是:(1)现有放置电子琴的琴架高度在张开角度一定的情况下,不方便不同身材高度的使用者使用。(2)现有放置电子琴的琴架两侧的支撑部位在水平方向不易调节,无法适用于不同长度的电子琴,即使可以调节也会降低琴的高度不方便使用。(3)现有放置电子琴的琴架无法对放置其上的电子琴进行限位,使用者在弹奏时,电子琴容易发生移动并容易出现事故。(4)现有放置电子琴的琴架占用空间大,不方便携带和组装。为了解决上述存在的技术问题,本技术采用了以下方案:一种具有旋转收放机构的琴架,包括左支架和右支架,左支架与右支架之间通过连接杆连接,其特征在于:所述左支架由左第一支架杆(11)和左第二支架杆(12)通过左第一销轴(13)铰接并形成“X”形状,在左第一支架杆(11)上部设有可旋转收放的左第一支撑杆(16),在左第二支架杆(12)上部设有可旋转收放的左第二支撑杆(14);所述右支架由右第一支架杆(21)和右第二支架杆(22)通过右第一销轴(23)铰接并形成“X”形状,在右第一支架杆(21)上部设有可旋转收放的右第一支撑杆(26),在右第二支架杆(22)上部设有可旋转收放的右第二支撑杆(24);左第一支撑杆(16)和右第一支撑杆(26)同时打开形成第一支撑平台支撑一台琴,左第二支撑杆(14)和右第二支撑杆(24)同时打开形成第二支撑平台支撑另一台琴。进一步,第一支撑平台与第二支撑平台相向而设,以减少两者之间的空间距离,方便使用者弹奏两台琴。进一步,左第一支架杆(11)为可伸缩结构,右第一支架杆(21)也为可伸缩结构,两者的伸缩结构使得第一支撑平台的高度为可调节的。进一步,左第二支架杆(12)为可伸缩结构,右第二支架杆(22)也为可伸缩结构,两者的伸缩结构使得第二支撑平台的高度为可调节的。进一步,左第一支撑杆(16)通过左第三销轴(18)与左第一支架杆(11)上部的连接件进行铰接,连接件上的左U型支撑槽(17)使得左第一支撑杆(16)水平定位于该槽中;右第一支撑杆(26)通过右第三销轴(28)与右第一支架杆(21)上部的连接件进行铰接,连接件上的右U型支撑槽(27)使得右第一支撑杆(26)水平定位于该槽中。进一步,左第一支撑杆(16)端部设有防止琴滑落的左挡片(19);左挡片(19)为可拆卸结构,其通过左固定螺栓(10)固定成不同的角度,避免左第一支撑杆(16)收起时与左第一支架杆(11)发生干涉;右第一支撑杆(26)端部设有防止琴滑落的右挡片(29);右挡片(29)为可拆卸结构,其通过右固定螺栓(20)固定成不同的角度,避免右第一支撑杆(26)收起时与右第一支架杆(21)发生干涉。进一步,所述连接杆为伸缩连接杆(31),伸缩连接杆(31)使得左支架和右支架之间的间距为可调节的,伸缩连接杆(31)通过长度调节固定装置(32)将自身与左支架和右支架进行锁定。进一步,所述伸缩连接杆(31)连接在左第一支架杆(11)与右第一支架杆(21)之间或连接在左第二支架杆(12)与右第二支架杆(22)之间,所述伸缩连接杆(31)两端分别通过左侧调节固定装置(33)和右侧调节固定装置(34)实现在不同高度的固定。进一步,还包括第一辅助连接杆,其两端也连接在左第一支架杆(11)与右第一支架杆(21)之间或连接在左第二支架杆(12)与右第二支架杆(22)之间,第一辅助连接杆与伸缩连接杆(31)通过中间连接杆连接形成“工”字结构,以增加琴架的牢固性。进一步,还包括第二辅助连接杆和第三辅助连接杆,第二辅助连接杆一端连接在所述伸缩连接杆(31)上,第二辅助连接杆另一端连接在左第一支架杆(11)或左第二支架杆(12)上,形成稳定的三角固定结构;第三辅助连接杆一端连接在所述伸缩连接杆(31)上,第三辅助连接杆另一端连接在右第一支架杆(21)或右第二支架杆(22)上,也形成稳定的三角固定结构。该具有旋转收放机构的琴架与传统折叠琴架相比,具有以下有益效果:(1)本技术具有旋转收放机构的琴架可以在琴架收起时将琴架收到最小,占用空间最小,方便携带和运输。(2)本技术由于两个琴的支撑平台高度可以随意调节,因而可以满足不同演奏者的演奏要求,提高演奏者的演奏感受。(3)本技术由于左右支架之间的间距可以调整,因而可以适用于不同长度的琴,增加了琴架的使用范围。(4)本技术在琴的支撑平台上设置挡片可以避免演奏者演奏时琴脱离支撑平台,避免了演奏事故的发生。(5)本技术由于增加了加固结构,增加琴架的稳定性。附图说明图1:本技术具有旋转收放机构的琴架收起状态结构示意图;图2:本技术具有旋转收放机构的琴架打开状态结构示意图;图3:图2中左、右第一支撑杆打开示意图;图4:图2中左、右第二支撑杆打开示意图。附图标记说明:10—左固定螺栓;11—左第一支架杆;12—左第二支架杆;13—左第一销轴;14—左第二支撑杆;15—左第二销轴;16—左第一支撑杆;17—左U型支撑槽;18—左第三销轴;19—左挡片;20—右固定螺栓;21—右第一支架杆;22—右第二支架杆;23—右第一销轴;24—右第二支撑杆;25—右第二销轴;26—右第一支撑杆;27—右U型支撑槽;28—右第三销轴;29—右挡片;31—伸缩连接杆;32—长度调节固定装置;33—左侧调节固定装置;34—右侧调节固定装置。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图1至图4,对本技术做进一步说明:如图1是具有旋转收放机构的琴架一侧收起时的结构,左第一支架杆11和左第二支架杆12收起后成为一字型,左第一支撑杆16和左第二支撑杆14收起后也不占据额外空间,方便携带和装运。如图2-4所示,一种具有旋转收放机构的琴架打开状态下,其包括左支架和右支架,左支架与右支架之间通过连接杆连接,左支架由左第一支架杆11和左第二支架杆12通过左第一销轴13铰接并形成“X”形状,在左第一支架杆11上部设有可旋转收放的左第一支撑杆16,在左第二支架杆12上部设有可旋转收放的左第二支撑杆14。右支架由右第一支架杆21和右第二支架杆22通过右第一销轴23铰接并形成“X”形状,在右第一支架杆21上部设有可旋转收放的右第一支撑杆26,在右第二支架杆22上部设有可旋转收放的右第二支撑杆24;左第一支撑杆16和右第一支撑杆26同时打开形成第一支撑平台支撑一台琴,左第二支撑杆14和右第二支撑杆24同时打开形成第二支撑平台支撑另一台琴。第一支撑平台与第二支撑平台相向而设以减少两者之间的空间距离方便使用者弹奏两台琴。如果第一支撑平台与第二支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一种具有旋转收放机构的琴架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具有旋转收放机构的琴架,包括左支架和右支架,左支架与右支架之间通过连接杆连接,其特征在于:所述左支架由左第一支架杆(11)和左第二支架杆(12)通过左第一销轴(13)铰接并形成“X”形状,在左第一支架杆(11)上部设有可旋转收放的左第一支撑杆(16),在左第二支架杆(12)上部设有可旋转收放的左第二支撑杆(14);所述右支架由右第一支架杆(21)和右第二支架杆(22)通过右第一销轴(23)铰接并形成“X”形状,在右第一支架杆(21)上部设有可旋转收放的右第一支撑杆(26),在右第二支架杆(22)上部设有可旋转收放的右第二支撑杆(24);左第一支撑杆(16)和右第一支撑杆(26)同时打开形成第一支撑平台支撑一台琴,左第二支撑杆(14)和右第二支撑杆(24)同时打开形成第二支撑平台支撑另一台琴。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具有旋转收放机构的琴架,包括左支架和右支架,左支架与右支架之间通过连接杆连接,其特征在于:所述左支架由左第一支架杆(11)和左第二支架杆(12)通过左第一销轴(13)铰接并形成“X”形状,在左第一支架杆(11)上部设有可旋转收放的左第一支撑杆(16),在左第二支架杆(12)上部设有可旋转收放的左第二支撑杆(14);所述右支架由右第一支架杆(21)和右第二支架杆(22)通过右第一销轴(23)铰接并形成“X”形状,在右第一支架杆(21)上部设有可旋转收放的右第一支撑杆(26),在右第二支架杆(22)上部设有可旋转收放的右第二支撑杆(24);左第一支撑杆(16)和右第一支撑杆(26)同时打开形成第一支撑平台支撑一台琴,左第二支撑杆(14)和右第二支撑杆(24)同时打开形成第二支撑平台支撑另一台琴。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具有旋转收放机构的琴架,其特征在于:第一支撑平台与第二支撑平台相向而设,以减少两者之间的空间距离、方便使用者弹奏两台琴。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具有旋转收放机构的琴架,其特征在于:左第一支架杆(11)为可伸缩结构,右第一支架杆(21)也为可伸缩结构,两者的伸缩结构使得第一支撑平台的高度为可调节的。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具有旋转收放机构的琴架,其特征在于:左第二支架杆(12)为可伸缩结构,右第二支架杆(22)也为可伸缩结构,两者的伸缩结构使得第二支撑平台的高度为可调节的。5.根据权利要求1、2或4所述具有旋转收放机构的琴架,其特征在于:左第一支撑杆(16)通过左第三销轴(18)与左第一支架杆(11)上部的连接件进行铰接,连接件上的左U型支撑槽(17)使得左第一支撑杆(16)水平定位于该槽中;右第一支撑杆(26)通过右第三销轴(28)与右第一支架杆(21)上部的连接件进行铰接,连接件上的右U型支撑槽(27)使得右第一支撑杆(26)水平定位于该槽中。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具有旋...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伟浩孙晗
申请(专利权)人:音王电声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