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氧化碳浓度测定仪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8309055 阅读:27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6-28 18:5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二氧化碳浓度测定仪,包括箱体、气泵尾管、小型气泵、手提架与连接板,所述箱体一侧设置有安装板,所述安装板一侧设置有固定件,所述固定件一侧设置有进气管,所述进气管通过气泵尾管与小型气泵活动连接,且小型气泵一侧中心处设置有吸气管,所述出气管一侧下端设置有二氧化碳红外分析器,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所述的二氧化碳浓度测定仪,设有固定件、第一集气瓶、第二集气瓶和二氧化碳红外分析器,能够对收集的气体先干燥处理后降低检测误差,过滤处理降低杂质对为二氧化碳浓度测定的影响,可以定期拆卸集气瓶检查和更换瓶内物品并且经过红外检测处理提高了测定精度,扩大检测范围并可以实时检测,带来更好的使用前景。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二氧化碳浓度测定仪
本技术涉及二氧化碳浓度检测领域,特别涉及二氧化碳浓度测定仪。
技术介绍
目前,市场上虽然已有用于检测大气中二氧化碳浓度装置,它们能够实时检测指定检测点处的二氧化碳浓度,但是若需要在区域范围检测,则首先需要额外配备GPS接收机通过测量确定部分点位置信息,而后进行二氧化碳检测;现有的二氧化碳浓度测定仪存在一定的弊端,无法实现连续移动随时检测,且在对气体检测装置处理时,没有使用成本低的集气瓶处理气体装置,现有的装置处理分析碳来源时,没有使用较精准的红外二氧化碳分析器,使得测定数据有一定误差,并且往往需要很好的了解检测环境与实验现场条件,不可以随时检测出结果且与检测二氧化碳浓度无法实现时间同步分析,给人们的使用过程带来了一定的影响,为此,我们提出二氧化碳浓度测定仪。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二氧化碳浓度测定仪,可以有效解决
技术介绍
中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取的技术方案为:二氧化碳浓度测定仪,包括箱体、气泵尾管、小型气泵、手提架与连接板,所述箱体一侧设置有安装板,所述安装板一侧设置有固定件,所述固定件一侧设置有进气管,所述进气管通过气泵尾管与小型气泵活动连接,且小型气泵一侧中心处设置有吸气管,所述箱体上端外表面靠近安装板设置有凹槽,所述凹槽一侧中心处设置有出气管,所述出气管一侧下端设置有二氧化碳红外分析器,所述箱体通过连接板与手提架固定连接,且箱体下端外表面设置有底座,所述安装板一侧固定安装有显示屏,所述安装板另一侧设置有第一集气瓶,所述第一集气瓶一侧设置有第二集气瓶,所述第二集气瓶一侧设置有功能按键,所述功能按键下端设置有控制开关,所述控制开关一侧固定安装有指示灯。优选的,所述安装板设置有三组,且每一组表面等距设置有三个螺钉,且安装板通过螺钉与箱体活动连接。优选的,所述固定件是半圆形结构,内部设置有螺纹通孔,且螺纹通孔的直径大小与第一集气瓶和第二集气瓶瓶口直径大小相等。优选的,所述进气管和出气管均是塑料软管密,且出气管的直径大小略大于进气管的直径大小。优选的,所述控制开关的输出端通过内部导线与二氧化碳红外分析器输入端电性连接。优选的,所述第一集气瓶和第二集气瓶的大小相等,形状相同,且第一集气瓶外表面设置有挡光磨砂胶套,且第一集气瓶的高度略低于箱体的高度。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具有如下有益效果:该二氧化碳浓度测定仪,通过设置的第一集气瓶和第二集气瓶,在小型气泵对待检测区域进行抽气检测时,将待检测的气体通过吸气管抽进第一集气瓶,第一集气瓶内部的干燥物品能有效的对待检测气体进行干燥处理,防止因空气湿度影响而降低检测的准确性,第二集气瓶内部的过滤层在气体经过过滤层后可以对气体进行有效过滤,提高了之后进入仪器检测的精准性,通过设置的固定件是螺纹可拆卸结构,可以定期更换瓶内的干燥物和过滤层,通过设置的二氧化碳红外分析器,根据二氧化碳对特定波段红外辐射的吸收作用,对比光谱检测可以进一步提高二氧化碳的测量浓度,扩大检测范围,检测二氧化碳浓度可以实现时间同步分析,比较实用,整个二氧化碳浓度测定仪结构简单,操作方便,使用的效果相对于传统方式更好。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二氧化碳浓度测定仪的整体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二氧化碳浓度测定仪的局部视图。图3为本技术二氧化碳浓度测定仪中A的放大图。图4为本技术二氧化碳浓度测定仪的集气瓶结构图。图中:1、箱体;2、安装板;3、进气管;4、固定件;5、气泵尾管;6、小型气泵;7、吸气管;8、出气管;9、显示屏;10、底座;11、手提架;12、凹槽;13、连接板;14、功能按键;15、控制开关;16、指示灯;17、第一集气瓶;18、第二集气瓶;19、二氧化碳红外分析器。具体实施方式为使本技术实现的技术手段、创作特征、达成目的与功效易于明白了解,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进一步阐述本技术。如图1-4所示,二氧化碳浓度测定仪,包括箱体1、气泵尾管5、小型气泵6、手提架11与连接板13,箱体1一侧设置有安装板2,安装板2一侧设置有固定件4,固定件4是螺纹可拆卸结构,可以定期更换瓶内的干燥物和过滤层,固定件4一侧设置有进气管3,进气管3通过气泵尾管5与小型气泵6活动连接,且小型气泵6一侧中心处设置有吸气管7,箱体1上端外表面靠近安装板2设置有凹槽12,凹槽12一侧中心处设置有出气管8,出气管8一侧下端设置有二氧化碳红外分析器19,二氧化碳红外分析器19可根据二氧化碳对特定波段红外辐射的吸收作用,对比光谱检测可以进一步提高二氧化碳的测量浓度,扩大检测范围,检测二氧化碳浓度可以实现时间同步分析,比较实用,箱体1通过连接板13与手提架11固定连接,且箱体1下端外表面设置有底座10,安装板2一侧固定安装有显示屏9,安装板2另一侧设置有第一集气瓶17,第一集气瓶17一侧设置有第二集气瓶18,第一集气瓶17和第二集气瓶18,在小型气泵6对待检测区域进行抽气检测时,将待检测的气体通过吸气管抽进第一集气瓶17,第一集气瓶17内部的干燥物品能有效的对待检测气体进行干燥处理,防止因空气湿度影响而降低检测的准确性,第二集气瓶18内部的过滤层在气体经过过滤层后可以对气体进行有效过滤,提高了之后进入仪器检测的精准性,第二集气瓶18一侧设置有功能按键14,功能按键14下端设置有控制开关15,控制开关15一侧固定安装有指示灯16。安装板2设置有三组,且每一组表面等距设置有三个螺钉,且安装板2通过螺钉与箱体1活动连接;固定件4是半圆形结构,内部设置有螺纹通孔,且螺纹通孔的直径大小与第一集气瓶17和第二集气瓶18瓶口直径大小相等;进气管3和出气管8均是塑料软管密,且出气管8的直径大小大于进气管3的直径大小;控制开关15的输出端通过内部导线与二氧化碳红外分析器19输入端电性连接;第一集气瓶17和第二集气瓶18的大小相等,形状相同,且第一集气瓶17外表面设置有挡光磨砂胶套,且第一集气瓶17的高度略低于箱体1的高度。需要说明的是,本技术为二氧化碳浓度测定仪,在使用时,首先使用人员通过按下箱体1前表面设置的控制开关15,指示灯16亮起,仪器正常工作,之后使用人员将进气管3放入指定待测气体区域,按下设置在小型气泵6表面的开关,气泵抽气,通过吸气管8进入第一集气瓶17,第一集气瓶17内部设置有干燥物,可以对气体干燥处理,之后气体通过管道进入第二集气瓶18,第二集气瓶18内部设置有过滤层,可以气体中的杂质进行有效过滤,使得气体进入箱体1内部的反应检测层,在箱体1内部的测定装置中,可根据气体中二氧化碳的量进行实时比对,之后使用者可通过功能按键14控制仪器,使得相关数据显示在显示屏9上,为使用者提供数据,在需要更换第一集气瓶17和第二集气瓶18的内部物品时,可通过螺纹通孔拆卸集气瓶,在需要拆卸装置的部件时,可通过拧动安装板2上的螺钉,使得部件间分离在使用者使用完毕时,按下控制开关15,电源关闭,同时二氧化碳红外分析器19停止分析工作,并通过手提架11移动至指定存放位置,较为实用。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技术的基本原理和主要特征和本技术的优点。本行业的技术人员应该了解,本技术不受上述实施例的限制,上述实施例和说明书中描述的只是说明本技术的原理,在不脱离本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二氧化碳浓度测定仪

【技术保护点】
1.二氧化碳浓度测定仪,包括箱体(1)、气泵尾管(5)、小型气泵(6)、手提架(11)与连接板(13),其特征在于:所述箱体(1)一侧设置有安装板(2),所述安装板(2)一侧设置有固定件(4),所述固定件(4)一侧设置有进气管(3),所述进气管(3)通过气泵尾管(5)与小型气泵(6)活动连接,且小型气泵(6)一侧中心处设置有吸气管(7),所述箱体(1)上端外表面靠近安装板(2)处设置有凹槽(12),所述凹槽(12)一侧中心处设置有出气管(8),所述出气管(8)一侧下端设置有二氧化碳红外分析器(19),所述箱体(1)通过连接板(13)与手提架(11)固定连接,且箱体(1)下端外表面设置有底座(10),所述安装板(2)一侧固定安装有显示屏(9),所述安装板(2)另一侧设置有第一集气瓶(17),所述第一集气瓶(17)一侧设置有第二集气瓶(18),所述第二集气瓶(18)一侧设置有功能按键(14),所述功能按键(14)下端设置有控制开关(15),所述控制开关(15)一侧固定安装有指示灯(16)。

【技术特征摘要】
1.二氧化碳浓度测定仪,包括箱体(1)、气泵尾管(5)、小型气泵(6)、手提架(11)与连接板(13),其特征在于:所述箱体(1)一侧设置有安装板(2),所述安装板(2)一侧设置有固定件(4),所述固定件(4)一侧设置有进气管(3),所述进气管(3)通过气泵尾管(5)与小型气泵(6)活动连接,且小型气泵(6)一侧中心处设置有吸气管(7),所述箱体(1)上端外表面靠近安装板(2)处设置有凹槽(12),所述凹槽(12)一侧中心处设置有出气管(8),所述出气管(8)一侧下端设置有二氧化碳红外分析器(19),所述箱体(1)通过连接板(13)与手提架(11)固定连接,且箱体(1)下端外表面设置有底座(10),所述安装板(2)一侧固定安装有显示屏(9),所述安装板(2)另一侧设置有第一集气瓶(17),所述第一集气瓶(17)一侧设置有第二集气瓶(18),所述第二集气瓶(18)一侧设置有功能按键(14),所述功能按键(14)下端设置有控制开关(15),所述控制开关(15)...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林珊玫
申请(专利权)人:广州艾莱伯仪器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