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体化污水处理设备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8297569 阅读:63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6-28 09:26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体化污水处理设备,包括厌氧池,所述厌氧池的右侧设置有缺氧池,所述缺氧池的右侧设置有好氧池,所述好氧池的右侧设置有沉淀池。本发明专利技术通过设置厌氧池、缺氧池、好氧池、沉淀池、弹性填料、厌氧池入口、厌氧池进水口、缺氧池入口、斜板、好氧池循环泵、输出管、好氧池入口、曝气风机放置口、曝气风机、沉淀池入口、斜管、沉淀池污泥泵、输送管、污泥排出口和沉淀池排出口的配合使用,解决了现有的污水处理设备在处理的时候处理效果差的问题,该一体化污水处理设备,具备处理效果好的优点,降低了处理时间,提升了使用者的工作效率,降低了使用者的劳动力。

Integrated sewage treatment equipment

The invention discloses an integrated sewage treatment equipment, including an anaerobic pool, the right side of the anaerobic pool is provided with an anoxic pool, an aerobic pool is arranged on the right side of the anoxic pool, and a sedimentation tank is arranged on the right side of the aerobic pool. By setting up an anaerobic pool, anoxic pool, aerobic pool, sedimentation tank, elastic filler, anaerobic pool entrance, anaerobic pool inlet, anoxic pool entrance, inclined plate, aerobic pool circulating pump, output pipe, aerator inlet, aerator outlet, aerator, sedimentation tank entrance, inclined tube, sedimentation tank sludge pump, transport pipe, and conveying pipe. The combined use of sewage sludge discharge port and sedimentation tank outlet solves the problem of poor treatment effect when the existing sewage treatment equipment is treated. The integrated sewage treatment equipment has the advantages of good treatment effect, reduces the treatment time, improves the working efficiency of the user and reduces the labor force of the user.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体化污水处理设备
本专利技术涉及污水处理
,具体为一体化污水处理设备。
技术介绍
污水处理为使污水达到排水某一水体或再次使用的水质要求对其进行净化的过程。污水处理被广泛应用于建筑、农业、交通、能源、石化、环保、城市景观、医疗、餐饮等各个领域,也越来越多地走进寻常百姓的日常生活。在对生活污水进行处理的时候需要使用到污水处理设备,但是现有的污水处理设备在处理的时候处理效果差,反复处理提升了处理时间,降低了使用者的工作效率,提升了使用者的劳动力。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体化污水处理设备,具备处理效果好的优点,解决了现有的污水处理设备在处理的时候处理效果差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体化污水处理设备,包括厌氧池,所述厌氧池的右侧设置有缺氧池,所述缺氧池的右侧设置有好氧池,所述好氧池的右侧设置有沉淀池,所述厌氧池、缺氧池和好氧池的内部均固定连接有弹性填料,所述厌氧池的顶部连通有厌氧池入口,所述厌氧池左侧的顶部连通有厌氧池进水口,所述缺氧池的顶部连通有缺氧池入口,所述好氧池内壁的底部从左至右依次固定连接有斜板和好氧池循环泵,所述好氧池循环泵的输出端连通有输出管,所述输出管远离好氧池循环泵的一端贯穿好氧池并延伸至缺氧池的内部,所述好氧池的顶部连通有好氧池入口和曝气风机放置口,所述曝气风机放置口内壁的后侧固定安装有曝气风机,所述沉淀池的顶部连通有沉淀池入口,所述沉淀池的内部固定连接有斜管,所述沉淀池内壁的底部固定安装有沉淀池污泥泵,所述沉淀池污泥泵的输出端连通有输送管,所述沉淀池的顶部连通有污泥排出口,所述输送管远离沉淀池污泥泵的一端与污泥排出口的底部连通,所述沉淀池污泥泵的一端从右至左依次贯穿沉淀池和好氧池并延伸至缺氧池的内部,所述沉淀池右侧的顶部连通有沉淀池排出口。优选的,所述厌氧池入口、缺氧池入口、好氧池入口、曝气风机放置口和沉淀池入口的顶部均设置有不锈钢顶盖,所述不锈钢顶盖顶部的横截面积大于厌氧池入口、缺氧池入口、好氧池入口、曝气风机放置口和沉淀池入口顶部的横截面积。优选的,所述斜板呈倾斜设置,所述斜板靠近好氧池循环泵的一侧与好氧池内壁的底部焊接,所述斜板远离好氧池循环泵的一侧与好氧池内壁的左侧焊接。优选的,所述好氧池循环泵的输出端通过第一法兰与输出管固定连接,所述沉淀池污泥泵的输出端通过第二法兰与输送管连通。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如下:1、本专利技术通过设置厌氧池、缺氧池、好氧池、沉淀池、弹性填料、厌氧池入口、厌氧池进水口、缺氧池入口、斜板、好氧池循环泵、输出管、好氧池入口、曝气风机放置口、曝气风机、沉淀池入口、斜管、沉淀池污泥泵、输送管、污泥排出口和沉淀池排出口的配合使用,解决了现有的污水处理设备在处理的时候处理效果差的问题,该一体化污水处理设备,具备处理效果好的优点,降低了处理时间,提升了使用者的工作效率,降低了使用者的劳动力。2、本专利技术通过不锈钢顶盖的设置,起到遮挡厌氧池入口、缺氧池入口、好氧池入口、曝气风机放置口和沉淀池入口的作用,通过焊接斜板,增加了斜板使用时的稳定性,避免斜板在使用的时候出现掉落的现象,通过第一法兰的设置,起到连接输出管的作用,增加了输出管使用时的稳定,通过第二法兰的设置,起到连接输送管的作用,增加了输送管使用时的稳定。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结构示意图。图中:1厌氧池、2缺氧池、3好氧池、4沉淀池、5弹性填料、6厌氧池入口、7厌氧池进水口、8缺氧池入口、9斜板、10好氧池循环泵、11输出管、12好氧池入口、13曝气风机放置口、14曝气风机、15沉淀池入口、16斜管、17沉淀池污泥泵、18输送管、20污泥排出口、21沉淀池排出口、22不锈钢顶盖。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专利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专利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专利技术保护的范围。请参阅图1,一体化污水处理设备,包括厌氧池1,厌氧池1的右侧设置有缺氧池2,缺氧池2的右侧设置有好氧池3,好氧池3的右侧设置有沉淀池4,厌氧池1、缺氧池2和好氧池3的内部均有弹性填料5,厌氧池1的顶部连通有厌氧池入口6,厌氧池入口6、缺氧池入口8、好氧池入口12、曝气风机放置口13和沉淀池入口15的顶部均设置有不锈钢顶盖22,通过不锈钢顶盖22的设置,起到遮挡厌氧池入口6、缺氧池入口8、好氧池入口12、曝气风机放置口13和沉淀池入口15的作用,不锈钢顶盖22顶部的横截面积大于厌氧池入口6、缺氧池入口8、好氧池入口12、曝气风机放置口13和沉淀池入口15顶部的横截面积,厌氧池1左侧的顶部连通有厌氧池进水口7,缺氧池2的顶部连通有缺氧池入口8,好氧池3内壁的底部从左至右依次固定连接有斜板9和好氧池循环泵10,好氧池循环泵10定时运行,将一部分好氧池3中的污水回流到缺氧池2,为反硝化做准备,斜板9呈倾斜设置,斜板9靠近好氧池循环泵10的一侧与好氧池3内壁的底部焊接,通过焊接斜板9,增加了斜板9使用时的稳定性,避免斜板9在使用的时候出现掉落的现象,斜板9远离好氧池循环泵10的一侧与好氧池3内壁的左侧焊接,好氧池循环泵10的输出端通过第一法兰与输出管11固定连接,通过第一法兰的设置,起到连接输出管11的作用,增加了输出管11使用时的稳定,沉淀池污泥泵17的输出端通过第二法兰与输送管18连通,通过第二法兰的设置,起到连接输送管18的作用,增加了输送管18使用时的稳定,好氧池循环泵10的输出端连通有输出管11,输出管11远离好氧池循环泵10的一端贯穿好氧池3并延伸至缺氧池2的内部,好氧池3的顶部连通有好氧池入口12和曝气风机放置口13,曝气风机放置口13内壁的后侧固定安装有曝气风机14,沉淀池4的顶部连通有沉淀池入口15,沉淀池15的内部固定连接有斜管16,斜管16主要为澄清接触氧化池出水,为此沉淀池4的设计采用合理的设计参数,从而提高了澄清效果,沉淀池4内壁的底部固定安装有沉淀池污泥泵17,沉淀池污泥泵17定时运行,一部分污泥回流入缺氧池2,一部分排出到污泥池,沉淀池污泥泵17的输出端连通有输送管18,沉淀池4的顶部连通有污泥排出口20,输送管18远离沉淀池污泥泵17的一端与污泥排出口20的底部连通,沉淀池污泥泵17的一端从右至左依次贯穿沉淀池4和好氧池3并延伸至缺氧池2的内部,沉淀池4右侧的顶部连通有沉淀池排出口21。使用时,污水通过厌氧池进水口7进入到厌氧池1的内部,在好氧池3,硝化细菌将入流中的氨氮及有机氮氨化成的氨氮,通过生物硝化作用,转化成硝酸盐,在缺氧池2,反硝化细菌将内回流带入的硝酸盐通过生物反硝化作用,转化成氮气逸入到大气中,从而达到脱氮的目的,在厌氧池1,聚磷菌释放磷,并吸收低级脂肪酸等易降解的有机物,而在好氧池3,聚磷菌超量吸收磷,并通过剩余污泥的排放,将磷除去。综上所述:该一体化污水处理设备,通过设置厌氧池1、缺氧池2、好氧池3、沉淀池4、弹性填料5、厌氧池入口6、厌氧池进水口7、缺氧池入口8、斜板9、好氧池循环泵10、输出管11、好氧池入口12、曝气风机放置口13、曝气风机14、沉淀池入口15、斜管16、沉淀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一体化污水处理设备

【技术保护点】
1.一体化污水处理设备,包括厌氧池(1),其特征在于:所述厌氧池(1)的右侧设置有缺氧池(2),所述缺氧池(2)的右侧设置有好氧池(3),所述好氧池(3)的右侧设置有沉淀池(4),所述厌氧池(1)、缺氧池(2)和好氧池(3)的内部均固定连接有弹性填料(5),所述厌氧池(1)的顶部连通有厌氧池入口(6),所述厌氧池(1)左侧的顶部连通有厌氧池进水口(7),所述缺氧池(2)的顶部连通有缺氧池入口(8),所述好氧池(3)内壁的底部从左至右依次固定连接有斜板(9)和好氧池循环泵(10),所述好氧池循环泵(10)的输出端连通有输出管(11),所述输出管(11)远离好氧池循环泵(10)的一端贯穿好氧池(3)并延伸至缺氧池(2)的内部,所述好氧池(3)的顶部连通有好氧池入口(12)和曝气风机放置口(13),所述曝气风机放置口(13)内壁的后侧固定安装有曝气风机(14),所述沉淀池(4)的顶部连通有沉淀池入口(15),所述沉淀池(15)的内部固定连接有斜管(16),所述沉淀池(4)内壁的底部固定安装有沉淀池污泥泵(17),所述沉淀池污泥泵(17)的输出端连通有输送管(18),所述沉淀池(4)的顶部连通有污泥排出口(20),所述输送管(18)远离沉淀池污泥泵(17)的一端与污泥排出口(20)的底部连通,沉淀池污泥泵(17)的一端从右至左依次贯穿沉淀池(4)和好氧池(3)并延伸至缺氧池(2)的内部,所述沉淀池(4)右侧的顶部连通有沉淀池排出口(21)。...

【技术特征摘要】
1.一体化污水处理设备,包括厌氧池(1),其特征在于:所述厌氧池(1)的右侧设置有缺氧池(2),所述缺氧池(2)的右侧设置有好氧池(3),所述好氧池(3)的右侧设置有沉淀池(4),所述厌氧池(1)、缺氧池(2)和好氧池(3)的内部均固定连接有弹性填料(5),所述厌氧池(1)的顶部连通有厌氧池入口(6),所述厌氧池(1)左侧的顶部连通有厌氧池进水口(7),所述缺氧池(2)的顶部连通有缺氧池入口(8),所述好氧池(3)内壁的底部从左至右依次固定连接有斜板(9)和好氧池循环泵(10),所述好氧池循环泵(10)的输出端连通有输出管(11),所述输出管(11)远离好氧池循环泵(10)的一端贯穿好氧池(3)并延伸至缺氧池(2)的内部,所述好氧池(3)的顶部连通有好氧池入口(12)和曝气风机放置口(13),所述曝气风机放置口(13)内壁的后侧固定安装有曝气风机(14),所述沉淀池(4)的顶部连通有沉淀池入口(15),所述沉淀池(15)的内部固定连接有斜管(16),所述沉淀池(4)内壁的底部固定安装有沉淀池污泥泵(17),所述沉淀池污泥泵(17)的输出端连通有输送管(18),所述沉淀池(4)的顶部连通有污泥排出...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宋德全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弘泱机械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上海,3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