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门锁开锁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8290654 阅读:117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6-24 05:51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一种智能门锁开锁装置,包括主机和副机;其中所述主机安装在外门上,包括第一数据获取装置、第一锁体机构、第一控制装置和信息处理装置;所述副机安装在内门上,包括第二数据获取装置、第二锁体机构和第二控制装置;所述主机上的第一数据获取装置用于获取密码信息并在获取到正确的密码信息后输出开锁指令给第一控制装置,所述第一控制装置用于控制第一锁体机构动作实现外门的开锁,所述信息处理装置用于将开锁信号发送至所述第二数据获取装置,所述第二数据获取装置用于输出开锁指令给第二控制装置,所述第二控制装置用于控制所述第二锁体机构动作实现内门的开锁。本发明专利技术解决了验证一次身份信息开两把锁的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智能门锁开锁装置
本专利技术涉及智能锁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智能门锁开锁装置。
技术介绍
目前商品房一般有两扇门,一扇外门和一扇内门。如果安装智能锁,只换外面一扇门,里面的内门还是机械锁的话,智能锁方便快捷的优势不能体现。目前有两种解决方案:第一种是拆掉一道门,但是费时费力;第二种是装两道智能锁,但是两扇门之间空间狭窄,安装困难,并且成本高。因此如何实现验证一次身份信息开两道门是目前行业内亟待解决的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主要目的是提出一种智能门锁开锁装置,旨在解决现有技术中不能验证一次身份信息开两道门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出一种智能门锁开锁装置,包括主机和副机;其中所述主机安装在外门上,包括第一数据获取装置、第一锁体机构、第一控制装置和信息处理装置;所述副机安装在内门上,包括第二数据获取装置、第二锁体机构和第二控制装置;所述主机上的第一数据获取装置用于获取密码信息并在获取到正确的密码信息后输出开锁指令给第一控制装置,所述第一控制装置用于控制第一锁体机构动作实现外门的开锁,所述信息处理装置用于将开锁信号发送至所述第二数据获取装置,所述第二数据获取装置用于输出开锁指令给第二控制装置,所述第二控制装置用于控制所述第二锁体机构动作实现内门的开锁。优选地,所述信息处理装置包括无线通讯模块,所述无线通讯模块用于与用户端进行无线通讯以及发送开锁信号给第二数据获取装置。优选地,所述信息处理装置还包括存储器,所述存储器用于存储门锁密码信息。优选地,所述第一数据获取装置包括触摸屏、指纹扫描模块、蓝牙接收模块和RFID读取模块,所述触摸屏用于触控操作输入密码信息;所述指纹扫描模块用于获取用户的指纹信息;所述按键模块用于输入密码信息;所述蓝牙接收模块用于与用户端进行蓝牙配对认证;所述RFID读取模块用于读取设置有电子标签的房卡携带的开锁密码信息。优选地,所述第二数据获取装置包括红外接收模块、ZigBee模块或NB-IoT模块,所述红外接收模块、ZigBee模块或NB-IoT模块用于接收所述无线通讯模块发送的开锁信号。本专利技术通过设置主机和副机;其中所述主机安装在外门上,包括第一数据获取装置、第一锁体机构、第一控制装置和信息处理装置;所述副机安装在内门上,包括第二数据获取装置、第二锁体机构和第二控制装置;所述主机上的第一数据获取装置用于获取密码信息并在获取到正确的密码信息后输出开锁指令给第一控制装置,所述第一控制装置用于控制第一锁体机构动作实现外门的开锁,所述信息处理装置用于将开锁信号发送至所述第二数据获取装置,所述第二数据获取装置用于输出开锁指令给第二控制装置,所述第二控制装置用于控制所述第二锁体机构动作实现内门的开锁。本专利技术解决了验证一次身份信息开两把锁的技术问题。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一实施例智能门锁开锁装置的整体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一实施例智能门锁开锁装置的主机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专利技术一实施例智能门锁开锁装置的副机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专利技术一实施例智能门锁开锁装置的第一数据获取装置结构示意图。附图标号说明: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详细描述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实施例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其中自始至终相同或类似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类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元件。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旨在用于解释本专利技术,而不能理解为对本专利技术的限制,基于本专利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专利技术保护的范围。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提出一种智能门锁开锁装置,参照图1,包括主机1和副机2;其中所述主机1安装在外门上,包括第一数据获取装置11、第一锁体机构12、第一控制装置13和信息处理装置14;所述副机2安装在内门上,包括第二数据获取装置21、第二锁体机构22和第二控制装置23;所述主机1上的第一数据获取装置11用于获取密码信息并在获取到正确的密码信息后输出开锁指令给第一控制装置13,所述第一控制装置13用于控制第一锁体机构12动作实现外门的开锁,所述信息处理装置14用于将开锁信号发送至所述第二数据获取装置21,所述第二数据获取装置21用于输出开锁指令给第二控制装置23,所述第二控制装置23用于控制所述第二锁体机构22动作实现内门的开锁。本专利技术所述第一数据获取装置11包括触摸屏111、指纹扫描模块112、蓝牙接收模块113和RFID读取模块114。信息处理装置14包括用于与用户端进行无线通讯的无线通讯模块141,该无线通讯模块141可以是红外发射模块、ZigBee模块或NB-IoT模块等,其作用是与用户端进行无线通讯以及发送开锁信号给第二数据获取装置。信息处理装置14还包括存储器142,其作用是存储门锁密码信息。无线通讯模块141设置在第一锁体机构12相对于内门的一侧,第一扇门开锁同时,触发无线通讯模块141发射带有开锁密码的特定编码信息的开锁信号。第二数据获取装置21可以是红外接收模块、ZigBee模块或NB-IoT模块,所述红外接收模块、ZigBee模块或NB-IoT模块用于接收所述无线通讯模块141发送的开锁信号。第二数据获取装置21的选择可以视无线通讯模块141的选择情况,当无线通讯模块141设置为红外发射模块时,第二数据获取装置21相应设置为红外接收模块,进一步的,无线通讯模块141还要再设置一个ZigBee模块或NB-IoT模块等,用于与用户端无线通讯;当无线通讯模块141设置为ZigBee模块时,第二数据获取装置21也相应的设置为ZigBee模块;当无线通讯模块设置为NB-IoT模块时,第二数据获取装置也相应的设置为NB-IoT模块。用户可通过用户端发送开锁密码给无线通讯模块141,无线通讯模块141输出开锁指令给第一控制装置13,第一控制装置13控制第一锁体机构12动作,完成开锁。上述触摸屏111可以用于触控操作输入密码信息,显示时间、电量等。虚拟按键显示在触摸屏11上,通过系统按键指令调出。用户可通过触摸屏11上的虚拟按键输入开锁密码,第一数据获取装置11接收到用户输入的开锁密码后与存储器142中预置的标准密码信息进行比对,若一致则输出开锁指令给第一控制装置13,第一控制装置13控制第一锁体机构12动作,完成开锁。上述指纹扫描模块112用于获取用户的指纹信息,用户在指纹扫描区域输入自己的指纹信息,第一数据获取装置11会根据扫描到的指纹信息与存储器142中预置的标准指纹信息进行比对,判断是否与标准指纹信息一致,若一致则输出开锁指令给第一控制装置13,第一控制装置13控制第一锁体机构12动作,完成开锁。上述蓝牙接收模块113用于与用户端进行蓝牙配对认证,用户可通过用户端打开蓝牙和蓝牙接收模块113进行配对认证,若一致则发送开锁指令给第一控制装置13,第一控制装置13控制第一锁体机构12动作,完成开锁。上述RFID读取模块114用于读取设置有电子标签的房卡携带的开锁密码信息。当携带有开锁密码信息的电子标签放置在RFID读取模块114的读取区域时,所述RFID读取模块114读取并解码该电子标签携带的开锁密码信息,并与存储器142中预置的标准密码信息进行比对,若一致则输出开锁指令给第一控制装置13,第一控制装置13控制第一锁体机构12动作,完成开锁。本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智能门锁开锁装置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智能门锁开锁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主机和副机;其中所述主机安装在外门上,包括第一数据获取装置、第一锁体机构、第一控制装置和信息处理装置;所述副机安装在内门上,包括第二数据获取装置、第二锁体机构和第二控制装置;所述主机上的第一数据获取装置用于获取密码信息并在获取到正确的密码信息后输出开锁指令给第一控制装置,所述第一控制装置用于控制第一锁体机构动作实现外门的开锁,所述信息处理装置用于将开锁信号发送至所述第二数据获取装置,所述第二数据获取装置用于输出开锁指令给第二控制装置,所述第二控制装置用于控制所述第二锁体机构动作实现内门的开锁。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智能门锁开锁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主机和副机;其中所述主机安装在外门上,包括第一数据获取装置、第一锁体机构、第一控制装置和信息处理装置;所述副机安装在内门上,包括第二数据获取装置、第二锁体机构和第二控制装置;所述主机上的第一数据获取装置用于获取密码信息并在获取到正确的密码信息后输出开锁指令给第一控制装置,所述第一控制装置用于控制第一锁体机构动作实现外门的开锁,所述信息处理装置用于将开锁信号发送至所述第二数据获取装置,所述第二数据获取装置用于输出开锁指令给第二控制装置,所述第二控制装置用于控制所述第二锁体机构动作实现内门的开锁。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智能门锁开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信息处理装置包括无线通讯模块,所述无线通讯模块用于与用户端进行无线通讯以及发送开锁信号给第二数据...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黎勇勇杨先锋钟勇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市融和通信技术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