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具有多区域分析功能的智能农业调控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18290503 阅读:32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6-24 05:38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具有多区域分析功能的智能农业调控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将待检测土地划分为n个目标区域,并采集n个目标区域土地的氮含量、磷含量、钾含量;采集n个目标区域内植株的图像信息,并基于上述图像信息分析出n个目标区域内植株的实际叶面积指数和最大高度值;根据n个目标区域内植株的实际叶面积指数和最大高度值选择出优质目标区域,并基于优质目标区域土地的氮含量、磷含量、钾含量确定优质氮含量、优质磷含量、优质钾含量并反馈。本发明专利技术方便种植户根据上述三个元素的最优值去调整种植区域土地的氮含量、磷含量、钾含量,使种植区域能够为植株生长提供全面、充足的元素补给,从而提高植株的生长效率和种植区域的产量。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具有多区域分析功能的智能农业调控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农业调控方法
,尤其涉及一种具有多区域分析功能的智能农业调控方法。
技术介绍
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随着土地退化的不断加剧和土地持续利用管理理念的提出,土地质量问题日益受到人们的关注。事实上,土地质量指标不是单纯指土地某一方面或某一属性的指标,而是综合自然与社会经济因素综合反映土地资源和相关生态环境变化的指标。我国作为农业大国,种植业的蔓延区域非常广泛。在农作物的生长过程中,土地中的氮、磷、钾含量是影响植物生长的很重要的因素,在现有的施肥过程中,往往根据人工判断和经验去进行,不仅降低了施肥的有效性,而且难以维持植物的优质生长状态。且不同区域的土地的氮、磷、钾含量存在差异,采用统一的施肥方法会造成某种元素含量过高或过低的情况,从而影响农作物的生长过程和收成。
技术实现思路
基于
技术介绍
存在的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提出了一种具有多区域分析功能的智能农业调控方法。本专利技术提出的具有多区域分析功能的智能农业调控方法,包括以下步骤:S1、将待检测土地划分为n个目标区域,并采集n个目标区域土地的氮含量、磷含量、钾含量;S2、采集n个目标区域内植株的图像信息,并基于上述图像信息分析出n个目标区域内植株的实际叶面积指数和最大高度值;S3、根据n个目标区域内植株的实际叶面积指数和最大高度值选择出优质目标区域,并基于优质目标区域土地的氮含量、磷含量、钾含量确定优质氮含量、优质磷含量、优质钾含量并反馈。优选地,步骤S2具体包括:采集n个目标区域内植株的图像信息,并对上述图像信息进行特征提取,以分析出n个目标区域内植株的实际叶面积指数,记为S1、S2、S3……Sn,以及,最大高度值,记为H1、H2、H3……Hn。优选地,步骤S3具体包括:获取n个目标区域内植株的实际叶面积指数S1、S2、S3……Sn,并将S1、S2、S3……Sn中大于预设叶面积指数S0的目标区域的序号列入第一集合;获取n个目标区域内植株的最大高度值H1、H2、H3……Hn,并将H1、H2、H3……Hn中大于预设高度值H0的目标区域的序号列入第二集合;将同时出现在第一集合内和第二集合内的序号对应的m个目标区域作为优质目标区域;获取m个目标区域土地的氮含量、磷含量、钾含量,并将m个目标区域土地的氮含量的平均值作为优质氮含量、磷含量的平均值作为优质磷含量、钾含量的平均值作为优质钾含量;其中,0≤m≤n。优选地,步骤S1中,采用n个第一采集单元分别采集n个目标区域土地的氮含量、磷含量、钾含量,n个第一采集单元与n个目标区域一一对应。优选地,所述n个第一采集单元中,任一个第一采集单元均包括多个采集子单元,多个采集子单元的安装位置均不相同。优选地,步骤S2中,采用n个第二采集单元分别采集n个目标区域内植株的图像信息,n个第二采集单元与n个目标区域一一对应。优选地,所述n个第二采集单元中,任一个第二采集单元元均包括多个采集子单元,多个采集子单元的安装位置均不相同。本专利技术提出的具有多区域分析功能的智能农业调控方法,通过采集不同区域内植株的实际叶面积指数来分析每一个区域内植株的繁茂程度,以及,采集不同区域内植株的最大高度值来分析每一个区域内植株的生长速度和生长效果,从而根据上述两个参数来综合判断每一个区域内植株的实际长势,并基于其实际长势挑选出长势良好的区域作为示范区域,并统计示范区域内土地中氮含量、磷含量、钾含量且计算出上述三个元素的最优值,方便种植户根据上述三个元素的最优值去调整种植区域土地的氮含量、磷含量、钾含量,使种植区域能够为植株生长提供全面、充足的元素补给,从而提高植株的生长效率和种植区域的产量。本专利技术从植株的实际生长状态出发为植株选择适宜的生长参数,保证选择的生长参数具有良好的使用基础,在确保生长参数选择的有效性的基础上促进植株的生长过程,从而提高植株的生长效果和产量。附图说明图1为一种具有多区域分析功能的智能农业调控方法的步骤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如图1所示,图1为本专利技术提出的一种具有多区域分析功能的智能农业调控方法。参照图1,本专利技术提出的具有多区域分析功能的智能农业调控方法,包括以下步骤:S1、将待检测土地划分为n个目标区域,并采集n个目标区域土地的氮含量、磷含量、钾含量;本实施方式中,采用n个第一采集单元分别采集n个目标区域土地的氮含量、磷含量、钾含量,n个第一采集单元与n个目标区域一一对应;为每一个目标区域均配设一个采集单元对其土地的氮含量、磷含量、钾含量进行采集,有利于提高每一个采集单元的采集精度,为后续操作过程中分析每一个目标区域土地的氮含量、磷含量、钾含量提供准确可靠的参考依据。进一步地,所述n个第一采集单元中,任一个第一采集单元均包括多个采集子单元,多个采集子单元的安装位置均不相同,以从不同位置和不同角度对每一个目标区域土地的氮含量、磷含量、钾含量进行采集,有利于进一步提高每一个第一采集单元的采集结果的有效性。S2、采集n个目标区域内植株的图像信息,并基于上述图像信息分析出n个目标区域内植株的实际叶面积指数和最大高度值;步骤S2具体包括:采集n个目标区域内植株的图像信息,并对上述图像信息进行特征提取,以分析出n个目标区域内植株的实际叶面积指数,记为S1、S2、S3……Sn,以及,最大高度值,记为H1、H2、H3……Hn;其中实际叶面积指数是指单位土地面积上植物叶片总面积占土地面积的的倍数,在田间试验中,实际叶面积指数是反映植物群体生长状况的一个重要指标,其大小直接与最终产量高低密切相关;因此,通过采集n个目标区域内植株的实际叶面积指数有利于精确的对每一个目标区域内植株的实际生长状态进行分析和判断;本实施方式中,采用n个第二采集单元分别采集n个目标区域内植株的图像信息,n个第二采集单元与n个目标区域一一对应;为每一个目标区域设置一个特定的采集单元,有利于提高对每一个目标区域内植株的图像信息采集的针对性和有效性。进一步地,所述n个第二采集单元中,任一个第二采集单元元均包括多个采集子单元,多个采集子单元的安装位置均不相同,以从不同角度和不同位置对每一个目标区域内植株的图像信息进行采集,有利于提高采集精度,从而提高对每一个目标区域内植株的实际生长状态分析的有效性。S3、根据n个目标区域内植株的实际叶面积指数和最大高度值选择出优质目标区域,并基于优质目标区域土地的氮含量、磷含量、钾含量确定优质氮含量、优质磷含量、优质钾含量并反馈。本实施方式中,步骤S3具体包括:获取n个目标区域内植株的实际叶面积指数S1、S2、S3……Sn,并将S1、S2、S3……Sn中大于预设叶面积指数S0的目标区域的序号列入第一集合;以统计长势茂盛的植株所处的目标区域,便于后续步骤中对第一集合内的优质区域的土地质量进行分析;获取n个目标区域内植株的最大高度值H1、H2、H3……Hn,并将H1、H2、H3……Hn中大于预设高度值H0的目标区域的序号列入第二集合;以统计长势快速的植株所处的目标区域,为后续步骤中分析优质区域的土地质量提供准确的参考依据;将同时出现在第一集合内和第二集合内的序号对应的m个目标区域作为优质目标区域;获取m个目标区域土地的氮含量、磷含量、钾含量,并将m个目标区域土地的氮含量的平均值作为优质氮含量、磷含量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一种具有多区域分析功能的智能农业调控方法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具有多区域分析功能的智能农业调控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S1、将待检测土地划分为n个目标区域,并采集n个目标区域土地的氮含量、磷含量、钾含量;S2、采集n个目标区域内植株的图像信息,并基于上述图像信息分析出n个目标区域内植株的实际叶面积指数和最大高度值;S3、根据n个目标区域内植株的实际叶面积指数和最大高度值选择出优质目标区域,并基于优质目标区域土地的氮含量、磷含量、钾含量确定优质氮含量、优质磷含量、优质钾含量并反馈。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具有多区域分析功能的智能农业调控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S1、将待检测土地划分为n个目标区域,并采集n个目标区域土地的氮含量、磷含量、钾含量;S2、采集n个目标区域内植株的图像信息,并基于上述图像信息分析出n个目标区域内植株的实际叶面积指数和最大高度值;S3、根据n个目标区域内植株的实际叶面积指数和最大高度值选择出优质目标区域,并基于优质目标区域土地的氮含量、磷含量、钾含量确定优质氮含量、优质磷含量、优质钾含量并反馈。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具有多区域分析功能的智能农业调控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S2具体包括:采集n个目标区域内植株的图像信息,并对上述图像信息进行特征提取,以分析出n个目标区域内植株的实际叶面积指数,记为S1、S2、S3……Sn,以及,最大高度值,记为H1、H2、H3……Hn。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具有多区域分析功能的智能农业调控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S3具体包括:获取n个目标区域内植株的实际叶面积指数S1、S2、S3……Sn,并将S1、S2、S3……Sn中大于预设叶面积指数S0的目标区域的序号列入第一集合;获取n个目标区域内植株的最大高度值H1、H2、H3……Hn,并将H1、H2、H3...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武昌张玉庭
申请(专利权)人:定远县宏源农业机械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安徽,3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