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智能低压动态无功调节器的散热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8288764 阅读:49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6-24 02:2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出了一种智能低压动态无功调节器的散热结构,解决了常见无功调节器因散热性能不好,导致使用寿命短的问题,其技术方案要点是,包括:壳体,所述壳体内部安装有电源装置;固定装配在所述壳体外部的散热片;安装在所述壳体内、用于感测所述壳体温度的温度传感器;与所述温度传感器电连接的控制器;以及,与所述控制器电连接的、用于当所述温度传感器所得感应信号指示所述壳体的温度高于温度上限阀值时、受所述控制器控制开启、实现所述壳体温度逐渐下降的散热风扇,达到提高无功调节器散热效果好和使用寿命的目的。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智能低压动态无功调节器的散热结构
本技术涉及电力设备
,特别涉及一种智能低压动态无功调节器的散热结构。
技术介绍
无功调节器是低压无功补偿装置中电容器的投切开关,是一种智能化的环保节能型控制执行部件。无功调节器的基本工作原理是将可控硅与磁保持继电器并接,实现电压过零导通和电流过零切断,使无功调节器在接通和断开的瞬间具有可控硅开关过零投切的优点,而在正常接通期间又具有接触器开关无功耗的优点。目前,市场上的无功调节器,它包括壳体、电路结构和接线柱,接线柱与电路结构电连接,壳体开有散热孔,散热孔由若干个栅片构成,栅片呈一定角度倾斜设置。壳体上的散热孔的设置虽然能够起到一定的散热效果,但是在无功调节器处于高负荷状态时,单位时间内产生的热量较大,通过散热孔散发热量的方式难以满足无功调节器的散热需求,壳体内部的温度会不断升高,从而容易导致无功调节器内部器件被烧坏,无功调节器的使用寿命短的问题,固有待改进。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智能低压动态无功调节器的散热结构,具有散热效果好、使用寿命长的优点。本技术的上述技术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一种智能低压动态无功调节器的散热结构,包括:壳体,所述壳体内部安装有电源装置;固定装配在所述壳体外部的散热片;安装在所述壳体内、用于感测所述壳体温度的温度传感器;与所述温度传感器电连接的控制器;以及,与所述控制器电连接的、用于当所述温度传感器所得感应信号指示所述壳体的温度高于温度上限阀值时、受所述控制器控制开启、实现所述壳体温度逐渐下降的散热风扇。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散热片能将壳体内电源装置工作过程中产生的热量更多地传到到散热片上,再经散热片散发到周围空气中,使壳体的散热速率更快;另一方面,当温度传感器感应到壳体的温度高于温度上限阀值,温度传感器向控制器发出感应信号指示,控制器控制散热风扇开启,进一步加快了壳体的散热速率,通过散热片和散热风扇的配合作用,提高了无功调节器的散热效果和使用寿命。本技术的进一步设置,所述散热风扇安装在所述散热片相对所述壳体的一侧面。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由于散热片能将壳体的热量更多地传导到散热片上,散热风扇通过对散热片进行散热、间接达到对壳体进行散热的目的,这种结构设置,更能发挥散热风扇的散热功能。本技术的进一步设置,所述散热片为多片状结构。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多片状结构的散热片的表面积较大,相应的散热面积也较大,通过空气对流方式散发热量的速率也更快。本技术的进一步设置,所述散热片由铝合金材料制成。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铝合金制成的散热片具有较好的热传导能力,能满足无功调节器的散热需求,而且重量轻,价格便宜。本技术的进一步设置,所述散热片与所述壳体之间设置有用于将所述壳体的热量导向所述散热片的散热硅胶片。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一般而言,散热片和壳体之间的接触面上会有空气,而空气是热的不良导体,会严重阻碍热量在接触面之间的传递,散热硅胶片能很好地填充在壳体与散热片接触面之间并把空气挤出接触面,而散热硅胶片本身的导热性能较好,使壳体表面与散热片接触面之间的热传递效果更好。本技术的进一步设置,所述壳体包括供所述电源装置安装的壳本体、以及,与所述壳本体相装配并将所述电源装置罩住的壳盖体,所述壳本体与所述壳盖体的侧壁均设有若干组散热孔组。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多组散热孔组的设置,进一步提高了壳体的散热性能。本技术的进一步设置,所述壳本体的侧壁上设有插槽,所述壳盖体上设有可插入所述插槽内的、用于防止水气从所述壳本体和所述壳盖体的连接间隙处进入所述壳体内部的插块。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壳盖体上的插块插入壳本体侧壁的插槽内的结构,使壳本体与壳盖体之间的密闭性更好,不易出现因壳体内部进入水气使得内部电路短路并短时间产生热量、最终导致无功调节器内部器件被烧坏的现象。综上所述,本技术具有以下有益效果:其一、散热片能将壳体内电源装置工作过程中产生的热量更多地传到到散热片上,再经散热片散发到周围空气中,使壳体的散热速率更快;其二,当温度传感器感应到壳体的温度高于温度上限阀值,温度传感器向控制器发出感应信号指示,控制器控制散热风扇开启,进一步加快了壳体的散热速率,通过散热片和散热风扇的配合作用,提高了无功调节器的散热效果和使用寿命。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实施例的爆炸图。附图标记:1、壳体;2、电源装置;3、散热片;4、散热风扇;5、散热硅胶片;6、壳本体;7、壳盖体;8、散热孔组;9、插槽;10、插块。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说明。本具体实施例仅仅是对本技术的解释,其并不是对本技术的限制,本领域技术人员在阅读完本说明书后可以根据需要对本实施例做出没有创造性贡献的修改,但只要在本技术的权利要求范围内都受到专利法的保护。实施例:一种智能低压动态无功调节器的散热结构,如图1和图2所示,包括壳体1,壳体1内安装有电源装置2,壳体1外部固定有散热片3,散热片3相对壳体1的一端通过多枚螺丝固定有散热风扇4。散热片3能将壳体1内电源装置2工作过程中产生的热量更多地传到到散热片3上,再经散热片3散发到周围空气中;散热风扇4通过对散热片3进行散热,间接达到对壳体1进行散热的目的,这种结构设置,更能发挥散热风扇4的散热功能。壳体1内安装有用于感应壳体1内部温度的温度传感器,温度传感器电连接有控制器,当温度传感器感应到壳体1的温度高于温度上限阀值,温度传感器向控制器发出感应信号指示,控制器控制散热风扇4开启,散热风扇4加快散热片3周边的空气流动,使散热片3的散热速率更快,进而使壳体1的温度逐渐下降,减少了无功调节器因温度过高而导致内部器件被烧坏的现象。散热片3为多片状复合结构,且由铝合金材料制作而成。多片状结构的散热片3的表面积较大,相应的散热面积也较大,散热片3通过空气对流方式散发热量的速率也更快;铝合金制成的散热片3具有较好的热传导能力,能满足无功调节器的散热需求,而且重量轻,价格便宜。散热片3与壳体1之间的间隙填充有散热硅胶片5,散热硅胶片5能很好地将处在壳体1与散热片3接触面内的空气挤出接触面,减少壳体1表面与散热片3接触面之间产生的接触热阻,提高两者之间的热传递速率,进而使得壳体1的散热速度更快。壳体1包括供电源装置2安装的壳本体6、以及,与壳本体6相装配并将电源装置2罩住的壳盖体7。壳本体6与壳盖体7两个相对的侧壁上均开设有两组散热孔组8,进一步提高了壳体1的散热性能。壳本体6的相对的两侧壁上开设有插槽9,壳盖体7相对的两侧壁的下端一体成型有插块10,插块10插入相应插槽9的内部,可以防止水气从壳本体6和壳盖体7的连接间隙处进入壳体1内部,壳体1不易因水气使内部电路短路导致壳体1温度急剧上升从而最终导致无功调节器内部器件被烧坏的现象。工作过程与原理:散热片3能将壳体1内电源装置2工作过程中产生的热量更多地传到到散热片3上,再经散热片3散发到周围空气中,使壳体1的散热速率更快;当温度传感器感应到壳体1的温度高于温度上限阀值,温度传感器向控制器发出感应信号指示,控制器控制散热风扇4开启,进一步加快了壳体1的散热速率,通过散热片3和散热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一种智能低压动态无功调节器的散热结构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智能低压动态无功调节器的散热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壳体(1),所述壳体(1)内部安装有电源装置(2);固定装配在所述壳体(1)外部的散热片(3);安装在所述壳体(1)内、用于感测所述壳体(1)温度的温度传感器;与所述温度传感器电连接的控制器;以及,与所述控制器电连接的、用于当所述温度传感器所得感应信号指示所述壳体(1)的温度高于温度上限阀值时、受所述控制器控制开启、实现所述壳体(1)温度逐渐下降的散热风扇(4)。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智能低压动态无功调节器的散热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壳体(1),所述壳体(1)内部安装有电源装置(2);固定装配在所述壳体(1)外部的散热片(3);安装在所述壳体(1)内、用于感测所述壳体(1)温度的温度传感器;与所述温度传感器电连接的控制器;以及,与所述控制器电连接的、用于当所述温度传感器所得感应信号指示所述壳体(1)的温度高于温度上限阀值时、受所述控制器控制开启、实现所述壳体(1)温度逐渐下降的散热风扇(4)。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智能低压动态无功调节器的散热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散热风扇(4)安装在所述散热片(3)相对所述壳体(1)的一侧面。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智能低压动态无功调节器的散热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散热片(3)为多片状结构。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智能低压动态无功调节器的散热结构,其特征在于,...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国栋易玉根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市瑞智电力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