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便携式眼镜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8284401 阅读:39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6-23 23:2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便携式眼镜,包括两个镜圈,每个所述镜圈内均设置有镜片,每个所述镜圈均连接有桩头,每个所述桩头均连接有镜腿,每个所述桩头均设置有贯穿桩头的通槽,挂绳可穿过通槽并系在通槽上,而挂绳可挂在人的脖颈或包上,在取下眼镜后可将眼镜悬挂在外部,需要再次使用眼镜时直接展开悬挂的眼镜进行佩戴即可,无需再从口袋或包中搜寻眼镜再进行佩戴。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便携式眼镜
本技术涉及一种眼镜,特别涉及一种便携式眼镜。
技术介绍
眼镜是一种矫正视力的工具,人们生活中需要随身携带眼镜,因此眼镜的便携性较为重要。公告号为CN206594385U的中国专利公开了一种便携眼镜,包括镜框、镜腿,以及将镜框与镜腿连接起来的连接结构,所述连接结构包括固定块,所述固定块与镜框一侧固定连接,所述固定块与镜腿铰接,所述镜腿相对应固定块的位置处设置有用于与固定块卡接的弹性片。该便携眼镜的固定块与镜腿的铰接可以使得镜腿围绕铰接柱上下转动,从而将眼镜折叠起来便于携带,但由于眼镜折叠后还需要放置在口袋或包中存放,再次取出佩戴较为麻烦,有待改进。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便携式眼镜,其可在折叠后悬挂在人的脖颈或其他位置,具有再次佩戴较为方便的优点。本技术的上述技术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一种便携式眼镜,包括两个镜圈,每个所述镜圈内均设置有镜片,每个所述镜圈均连接有桩头,每个所述桩头均连接有镜腿,每个所述桩头均设置有贯穿桩头的通槽。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挂绳可穿过通槽并系在通槽上,而挂绳可挂在人的脖颈或包上,在取下眼镜后可将眼镜悬挂在外部,需要再次使用眼镜时直接展开悬挂的眼镜进行佩戴即可,无需再从口袋或包中搜寻眼镜再进行佩戴。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每个所述通槽包括位于桩头中心的方形槽。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方形槽内系上的挂绳仅紧贴方形槽的一个槽壁,而方形槽的四角与桩头对应的四角之间的距离大于方形槽的槽壁与桩头对应的外周之间的距离,从而防止挂绳系在方形槽后从紧贴的槽壁移动至另一个槽壁,因此眼镜在悬挂时不会发生大幅度的转动,进而减少挂绳的磨损。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每个所述通槽包括贯通至对应的镜片的条形槽。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两个镜片卡接在两个镜圈内,当需要更换一个镜片时,通过朝相反方向拉动条形槽的槽壁,从而拉动对应的镜圈,进而增大该镜圈围成的面积,当镜圈围成的面积大于镜片的面积时,该镜片即可从镜圈上取下,从而换上新的镜片。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每个所述镜腿均包括靠近桩头的腿前部和远离桩头的腿后部,每个所述腿前部和对应的腿后部之间均设置有铰链连接组件,每个所述腿后部可通过铰链连接组件转动至紧贴对应的腿前部的位置。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镜腿可通过铰链连接组件进行折叠,缩小眼镜占用的空间,使得眼镜更加便于携带。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两个所述镜圈之间铰接有镜梁,所述镜梁与每个镜圈之间均设置有铰链连接组件,两个所述镜圈均可通过对应的铰链连接组件转动至相互平行的位置。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镜腿折叠后,在将两个镜圈进行转动,当两个镜圈转动至相互平行的位置后,两个镜腿位于两个镜圈之间,缩小眼镜占用的空间,增强眼镜的便携性。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铰链连接组件包括左固定片和右固定片,所述左固定片固定连接有左铰接片,所述右固定片固定连接有右铰接片,所述左铰接片与右铰接片穿设有同一个铰接螺栓。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左铰接片和右铰接片以铰接螺栓为转轴进行转动,从而带动左固定片与右固定片进行转动,而左固定片与右固定片的转动带动与其固定的腿前部、腿后部或镜圈进行转动,进而实现眼镜的折叠。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每个所述腿前部在靠近桩头的位置设置有朝向远离另一个腿前部方向弯折的弯折部。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人的两手分别握持两只镜腿时,每只手的拇指位于对应的弯折部的内侧而食指位于对应的弯折部的外侧,通过弯折部增大握持镜腿时的舒适度。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每个所述镜圈的外周在靠近桩头的位置设置有弧形面。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弧形面在人佩戴眼镜或取下眼镜时经常与人的食指相接触,通过弧形的表面来增大食指接触弧形面时的舒适度。综上所述,本技术具有以下有益效果:通过挂绳穿过通槽来悬挂眼镜,通过方形槽防止眼镜在悬挂时发生旋转,通过铰链连接组件折叠眼镜,从而减小眼镜的占用体积,进而增强眼镜的便携性。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1中A处的放大图;图3为图1中B处的放大图;图4为本技术的折叠后的结构示意图。附图标记:1、镜圈;11、弧形面;2、镜片;3、镜梁;4、桩头;41、通槽;411、方形槽;412、条形槽;5、镜腿;51、腿前部;511、弯折部;52、腿后部;6、铰链连接组件;61、左固定片;62、右固定片;63、左铰接片;64、右铰接片;65、铰接螺栓。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说明。如图1所示,一种便携式眼镜,包括两个镜圈1、每个镜圈1内设置的镜片2、两个镜圈1之间铰接的镜梁3、每个镜圈1在远离另一个镜圈1的一侧固定连接的桩头4、每个桩头4在远离对应的镜圈1的位置铰接的镜腿5。每个镜腿5包括靠近对应的桩头4的腿前部51和远离对应的桩头4的腿后部52。如图1和图2所示,每个桩头4均设置有贯穿桩头4的通槽41,每个通槽41包括位于对应的桩头4中心的方形槽411、从每个方形槽411贯通至对应的镜片2的条形槽412。挂绳可穿过方形槽411后系在方形槽411内并紧贴方形槽411的一个槽壁,且由于方形槽411的四个槽壁与对应的桩头4的四周之间的距离小于方形槽411的四角与对应的桩头4的四角之间的距离,使得挂绳不易从紧贴的槽壁转移至另一个槽壁,从而减少眼镜在通过挂绳悬挂后发生的旋转现象。而条形槽412在需要更换镜片2时可朝向相反方向拉动条形槽412的两个槽壁,从而增大镜圈1围成的面积,当镜圈1围成的面积大于镜片2的面积时,即可将镜片2从镜圈1上取下,从而更换上新的镜片2。如图1和图3所示,每个腿前部51与对应的腿后部52之间、每个腿前部51与对应的桩头4之间、每个镜圈1与镜梁3之间均设置有铰链连接组件6。每个铰链连接组件6包括左固定片61和右固定片62,每个左固定片61固定连接有两个以上的左铰接片63,每个右固定片62固定连接有两个以上的右铰接片64,每个左固定片61对应的所有左铰接片63与每个对应的右固定片62连接的所有右铰接片64穿设有同一个铰接螺栓65,左铰接片63和右铰接片64可绕对应的铰接螺栓65进行转动,从而带动对应的左固定片61和右固定片62进行转动。在每个腿前部51与对应的腿后部52之间的铰链连接组件6的左固定片61与腿后部52固定连接,而对应的右固定片62与对应的腿前部51固定连接。在每个腿前部51与对应的桩头4之间的铰链连接组件6的左固定片61与腿前部51固定连接,而对应的右固定片62与对应的桩头4固定连接。在每个镜圈1与镜梁3之间的铰链连接组件6的左固定片61与镜圈1固定连接,而对应的右固定片62与镜梁3固定连接。为增大佩戴眼镜或取下眼镜过程中手接触眼镜时的舒适度,如图1所示,每个镜圈1的外周在靠近桩头4的位置设置有弧形面11,每个腿前部51在靠近桩头4的位置设置有朝向远离另一个腿前部51方向弯折的弯折部511,弧形面11和弯折部511是人佩戴眼镜或取下眼镜过程中手经常接触的部分,弧形的弧形面11贴合人手指表面的曲线,弯折部511配合人握持镜腿5时的手部姿势,从而增大手部的舒适度。工作原理:挂绳系在方形槽411上,在取下眼镜后,转动两个腿后部52使两个腿后部52紧贴对应的腿前部51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一种便携式眼镜

【技术保护点】
1.一种便携式眼镜,包括两个镜圈(1),每个所述镜圈(1)内均设置有镜片(2),每个所述镜圈(1)均连接有桩头(4),每个所述桩头(4)均连接有镜腿(5),其特征是:每个所述桩头(4)均设置有贯穿桩头(4)的通槽(41)。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便携式眼镜,包括两个镜圈(1),每个所述镜圈(1)内均设置有镜片(2),每个所述镜圈(1)均连接有桩头(4),每个所述桩头(4)均连接有镜腿(5),其特征是:每个所述桩头(4)均设置有贯穿桩头(4)的通槽(41)。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便携式眼镜,其特征是:每个所述通槽(41)包括位于桩头(4)中心的方形槽(411)。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便携式眼镜,其特征是:每个所述通槽(41)包括贯通至对应的镜片(2)的条形槽(412)。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便携式眼镜,其特征是:每个所述镜腿(5)均包括靠近桩头(4)的腿前部(51)和远离桩头(4)的腿后部(52),每个所述腿前部(51)和对应的腿后部(52)之间均设置有铰链连接组件(6),每个所述腿后部(52)可通过铰链连接组件(6)转动至紧贴对应的腿前部(51)的位置。5.根据权利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周建荣
申请(专利权)人:温州恒资眼镜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