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五金塑胶制品防磨损夹具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8271169 阅读:25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6-23 15:0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五金塑胶制品防磨损夹具,包括机箱、顶板、背板、第一电机、第二电机、左夹具、底板、右夹具、滑条、放置口、传动轴、卡槽、内夹具、固定板、第一平面夹板、大内凹夹槽、小内凹夹槽、滑槽、卡合槽和第二平面夹板。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通过在左夹具与右夹具一侧外壁中部均设置内凹形结构的卡槽,并且卡槽规格与圆柱形的传动轴规格相适配,使得左夹具与右夹具在安装时能够在传动轴与卡槽对接后直接抵入机箱内部,通过在左夹具与右夹具顶部一侧边缘处设置滑槽,在顶板一侧安装被螺母固定的滑条,滑条的作用不仅仅限于固定两个夹具,并且能够利用滑槽来限定两个夹具的前进方向,能够有效防止启动时前进位置发生偏移。

A wear proof fixture for hardware and plastic products

The utility model discloses an anti wear jig for hardware and plastic products, including a chassis, a top board, a back plate, a first motor, a second motor, a left clamp, a bottom plate, a right fixture, a slide bar, a placement mouth, a drive shaft, a groove, an inner fixture, a fixed plate, a first plane splint, a large inner concave slot, a small inner recess slot, a slide groove, and a card. Grooves and second plane splints. The beneficial effect of the utility model is that the slot of the inner concave structure is arranged in the middle of the outer wall of the left clamp and the right fixture, and the slot specification is fit to the cylindrical transmission shaft specification, so that the left clamp and the right fixture can be directly inward to the inside of the chassis after the transmission shaft is butted with the slot, and through the left clip. A slider is set at the edge of the top side of the right fixture and a slide bar fixed by the nut on one side of the top plate. The slide bar is not limited to two fixtures, and can use the slot to limit the direction of the two jig.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五金塑胶制品防磨损夹具
本技术涉及一种夹具,具体为一种五金塑胶制品防磨损夹具,属于五金加工机械领域。
技术介绍
五金塑胶制品在加工时往往有一些列的加工步骤,如塑形、打磨、打孔、修边等,而这些加工步骤在进行时均需要使用到夹具来夹固,从而方便加工,并且能够确保加工位置的准确性。但是现有的用于金塑胶制品的夹具在使用时仍存在一定缺陷,由于五金塑胶制品的外观、造型不一,需要使用到不同种类的夹具才能够完成加工,而且在夹固过程中容易出现因加固不牢靠而导致塑胶件与夹具之间相互摩擦而受损的情况,为加工带来不必要的损失。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就在于为了解决上述问题而提供一种五金塑胶制品防磨损夹具。本技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上述目的,一种五金塑胶制品防磨损夹具,包括机箱、左夹具和右夹具,所述机箱一侧外壁上安装第一电机,所述机箱另一侧外壁上安装第二电机,所述第一电机通过传动轴与所述第二电机连接,所述第一电机与所述第二电机连接的传动轴延伸进入所述机箱内部,且所述机箱一侧外壁中部设置放置口,所述放置口两侧顶部均安装顶板,两块所述顶板底部分别安装左夹具与右夹具,且两块所述顶板一侧均安装滑条,所述左夹具与所述右夹具底部安装底板;所述左夹具与所述右夹具规格相同且对称放置,所述左夹具与所述右夹具顶部一侧边沿处均设置滑槽,且所述左夹具与所述右夹具靠近所述机箱内壁的那一侧外壁中部均置卡槽,所述左夹具与所述右夹具另一侧外壁中部设置内凹形结构的卡合槽,所述卡合槽上下两侧均设置第二平面夹板,所述卡合槽内部卡接内夹具,所述内夹具一侧外壁上设置大内凹夹槽,所述大内凹夹槽上下两侧均设置第一平面夹板,所述大内凹夹槽中部设置小内凹夹槽,所述内夹具一端安装固定板,且所述固定板卡接在所述卡合槽一端外壁上。优选的,所述机箱位于所述放置口的那一侧的外壁上固定安装两个背板。优选的,所述卡槽为凸型结构,且卡槽的规格与传动轴末端相适配。优选的,所述左夹具与右夹具的高度与顶板底部到底板顶部之间的距离大小匹配,且滑条底部规格与左夹具和右夹具顶部的滑槽规格相适配。优选的,所述左夹具与所述右夹具分别通过两个传动轴与底板外壁之间呈活动连接。优选的,所述内夹具卡接在大内凹夹槽内部之后,第一平面夹板与第二平面夹板位于同一水平线上。优选的,所述内夹具通过其一端连接的固定板上下两端上安装的螺母与卡合槽一端的外壁之间固定连接。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通过在左夹具与右夹具一侧外壁中部均设置内凹形结构的卡槽,并且卡槽规格与圆柱形的传动轴规格相适配,使得左夹具与右夹具在安装时能够在传动轴与卡槽对接后直接抵入机箱内部,通过在左夹具与右夹具顶部一侧边缘处设置滑槽,在顶板一侧安装被螺母固定的滑条,滑条的作用不仅仅限于固定两个夹具,并且能够利用滑槽来限定两个夹具的前进方向,能够有效防止启动时前进位置发生偏移。通过在左夹具与右夹具与卡槽相反的那一侧外壁中部设置内凹形结构的卡合槽,卡合槽上下两侧为光滑的第二平面夹板,卡合槽内部卡接内夹具,当夹具在夹固圆柱形直径较宽的五金塑胶件时能够直接利用卡合槽直接进行夹固,当夹固直径较小的五金塑胶件时能够利用内夹具来夹固,由于在内夹具侧壁中部设置大内凹夹槽,大内凹夹槽中部有设置小内凹夹槽,使得夹具适用于不同规格的五金塑胶件,并且在大内凹夹槽上下两侧为光滑的第一平面夹板,在需要夹固面板状的五金塑料件时能够利用两个平面夹板来进行夹固,由于左夹具与右夹具均依靠内凹形结构的夹槽进行夹固,圆弧形结构的面板设计不仅仅增加了抓附面积,而且弧形结构更能够满足五金塑料件的外形结构,使得夹具在夹取时五金苏胶件的磨损程度大大降低,而且夹固牢靠,并且大槽内设小槽的结构,不仅在夹固时不影响物件的夹取而且能够适用于不同规格的五金塑胶件。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整体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爆炸图。图3为本技术右夹具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右夹具爆炸图。图中:1、机箱,2、顶板,3、背板,4、第一电机,5、第二电机,6、左夹具,7、底板,8、右夹具,9、滑条,10、放置口,11、传动轴,12、卡槽,13、内夹具,14、固定板,15、第一平面夹板,16、大内凹夹槽,17、小内凹夹槽,18、滑槽,19、卡合槽,20、第二平面夹板。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请参阅图1-4所示,一种五金塑胶制品防磨损夹具,包括机箱1、左夹具6和右夹具8,机箱1一侧外壁上安装第一电机4,机箱1另一侧外壁上安装第二电机5,第一电机4与第二电机5连接的传动轴11延伸进入机箱1内部,且机箱1一侧外壁中部设置放置口10,放置口10两侧顶部均安装顶板2,两块顶板2底部分别安装左夹具6与右夹具8,且两块顶板2一侧均安装滑条9,左夹具6与右夹具8底部安装底板7;左夹具6与右夹具8规格相同且对称放置,左夹具6与右夹具8顶部一侧边沿处均设置滑槽18,且左夹具6与右夹具8靠近机箱1内壁的那一侧外壁中部均置卡槽12,左夹具6与右夹具8另一侧外壁中部设置内凹形结构的卡合槽19,卡合槽19上下两侧均设置第二平面夹板20,卡合槽19内部卡接内夹具13,内夹具13一侧外壁上设置大内凹夹槽16,大内凹夹槽16上下两侧均设置第一平面夹板15,大内凹夹槽16中部设置小内凹夹槽17,内夹具13一端安装固定板14,且固定板14卡接在卡合槽19一端外壁上。作为本技术的一种技术优化方案,机箱1位于放置口10的那一侧的外壁上固定安装两个背板3,使得左夹具6与右夹具8在安装过后其背面能够被背板3抵挡而稳定。作为本技术的一种技术优化方案,卡槽12为凸型结构,且卡槽12的规格与传动轴11末端相适配,使得左夹具6与右夹具8在安装时能够在卡槽12与传动轴11对准位置的情况下直接推入机箱1内部,安装、拆卸均更加方便,并且传动轴11在带动夹具时能够保证两个夹具的稳定性。作为本技术的一种技术优化方案,左夹具6与右夹具8的高度与顶板2底部到底板7顶部之间的距离大小匹配,且滑条9底部规格与左夹具6和右夹具8顶部的滑槽18规格相适配,使得左夹具6与右夹具8的前进方向被限定,从而在夹固时不会出现位置偏移的情况。作为本技术的一种技术优化方案,左夹具6与右夹具8分别通过两个传动轴11与底板7外壁之间呈活动连接,使得左夹具6与右夹具8在夹固时有足够的动力来源。作为本技术的一种技术优化方案,内夹具13卡接在大内凹夹槽16内部之后,第一平面夹板15与第二平面夹板20位于同一水平线上,使得第一平面夹板15与第二平面夹板20二者能够并列共同使用。作为本技术的一种技术优化方案,内夹具13通过其一端连接的固定板14上下两端上安装的螺母与卡合槽19一端的外壁之间固定连接,使得内夹具13在安装后更加安全稳定。本技术在使用时,通过在左夹具6与右夹具8一侧外壁中部均设置内凹形结构的卡槽12,并且卡槽12规格与圆柱形的传动轴11规格相适配,使得左夹具6与右夹具8在安装时能够在传动轴11与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一种五金塑胶制品防磨损夹具

【技术保护点】
1.一种五金塑胶制品防磨损夹具,包括机箱(1)、左夹具(6)和右夹具(8),其特征在于:所述机箱(1)一侧外壁上安装第一电机(4),所述机箱(1)另一侧外壁上安装第二电机(5),所述第一电机(4)通过传动轴(11)与所述第二电机(5)连接,所述第一电机(4)与所述第二电机(5)连接的传动轴(11)延伸进入所述机箱(1)内部,且所述机箱(1)一侧外壁中部设置放置口(10),所述放置口(10)两侧顶部均安装顶板(2),两块所述顶板(2)底部分别安装左夹具(6)与右夹具(8),且两块所述顶板(2)一侧均安装滑条(9),所述左夹具(6)与所述右夹具(8)底部安装底板(7);所述左夹具(6)与所述右夹具(8)规格相同且对称放置,所述左夹具(6)与所述右夹具(8)顶部一侧边沿处均设置滑槽(18),且所述左夹具(6)与所述右夹具(8)靠近所述机箱(1)内壁的那一侧外壁中部均置卡槽(12),所述左夹具(6)与所述右夹具(8)另一侧外壁中部设置内凹形结构的卡合槽(19),所述卡合槽(19)上下两侧均设置第二平面夹板(20),所述卡合槽(19)内部卡接内夹具(13),所述内夹具(13)一侧外壁上设置大内凹夹槽(16),所述大内凹夹槽(16)上下两侧均设置第一平面夹板(15),所述大内凹夹槽(16)中部设置小内凹夹槽(17),所述内夹具(13)一端安装固定板(14),且所述固定板(14)卡接在所述卡合槽(19)一端外壁上。...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五金塑胶制品防磨损夹具,包括机箱(1)、左夹具(6)和右夹具(8),其特征在于:所述机箱(1)一侧外壁上安装第一电机(4),所述机箱(1)另一侧外壁上安装第二电机(5),所述第一电机(4)通过传动轴(11)与所述第二电机(5)连接,所述第一电机(4)与所述第二电机(5)连接的传动轴(11)延伸进入所述机箱(1)内部,且所述机箱(1)一侧外壁中部设置放置口(10),所述放置口(10)两侧顶部均安装顶板(2),两块所述顶板(2)底部分别安装左夹具(6)与右夹具(8),且两块所述顶板(2)一侧均安装滑条(9),所述左夹具(6)与所述右夹具(8)底部安装底板(7);所述左夹具(6)与所述右夹具(8)规格相同且对称放置,所述左夹具(6)与所述右夹具(8)顶部一侧边沿处均设置滑槽(18),且所述左夹具(6)与所述右夹具(8)靠近所述机箱(1)内壁的那一侧外壁中部均置卡槽(12),所述左夹具(6)与所述右夹具(8)另一侧外壁中部设置内凹形结构的卡合槽(19),所述卡合槽(19)上下两侧均设置第二平面夹板(20),所述卡合槽(19)内部卡接内夹具(13),所述内夹具(13)一侧外壁上设置大内凹夹槽(16),所述大内凹夹槽(16)上下两侧均设置第一平面夹板(15),所述大内凹夹槽(16)中部设置小内凹夹槽(1...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黄荣周
申请(专利权)人:惠州市立辉塑料五金制品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