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影镜头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8262089 阅读:108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6-20 13:03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投影镜头,该投影镜头沿光轴由像源侧至成像侧依序包括:具有正光焦度的第一透镜;以及具有正光焦度的第二透镜。第一透镜和第二透镜中的至少一个透镜为玻璃材质的透镜。投影镜头的总有效焦距f与第二透镜的有效焦距f2满足1<f/f2<1.5。

Projection lens

The present application discloses a projection lens which consists of a first lens with a positive focal degree and a second lens with a positive focal degree from the image source side to the imaging side in a sequence. At least one lens in the first lens and the second lens is a glass lens. The total effective focal length f of the projection lens and the effective focal length of the second lens F2 satisfy 1 < f/f2 < 1.5.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投影镜头
本申请涉及一种投影镜头,更具体地,本申请涉及一种包括两片透镜的投影镜头。
技术介绍
近年,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三维深度应用逐步兴起,投影镜头的应用范围也越来越广。如今,芯片技术与智能算法发展迅速,利用光学投影镜头向空间物体投射图像并接收该图像信号,即可计算出具有物体位置深度信息的三维图像。具有深度信息的三维图像可进一步用于生物识别等多种深度应用开发。用于成像的传统投影镜头,通常通过采用增加透镜数量的方式来消除各种像差并提高分辨率。但是,增加透镜数量会导致投影镜头的光学总长度增加,从而不利于实现镜头的小型化。另外,一般的大视场角投影镜头还会存在畸变量大,成像质量差等诸多问题,且无法与光学衍射元件(DOE)搭配来精确实现投影光束在目标物体上的重新分布。
技术实现思路
本申请提供了可适用于便携式电子产品的、可至少解决或部分解决现有技术中的上述至少一个缺点的投影镜头。本申请的一个方面提供了这样一种投影镜头,该投影镜头沿着光轴由像源侧至成像侧依序包括:具有正光焦度的第一透镜;以及具有正光焦度的第二透镜。其中,第一透镜和第二透镜中的至少一个透镜可为玻璃材质的透镜;以及投影镜头的总有效焦距f与第二透镜的有效焦距f2可满足1<f/f2<1.5。在一个实施方式中,第一透镜的像源侧表面可为凸面,成像侧表面可为凹面;第二透镜的像源侧表面可为凹面,成像侧表面可为凸面。在一个实施方式中,第一透镜的热膨胀系数和第二透镜的热膨胀系数中的较小的值TCEMIN可满足TCEMIN<15×10-6/℃。在一个实施方式中,投影镜头的最大半视场角HFOV可满足0<TAN(HFOV)<0.35。在一个实施方式中,在800nm至1000nm的光波波段中,投影镜头的光线透过率可大于85%。在一个实施方式中,第一透镜于光轴上的中心厚度CT1与第二透镜于光轴上的中心厚度CT2可满足0.6<CT1/CT2<1.2。在一个实施方式中,第一透镜于光轴上的中心厚度CT1、第二透镜于光轴上的中心厚度CT2与投影镜头的光学总长度TTL可满足0.4<(CT1+CT2)/TTL<0.8。在一个实施方式中,第一透镜的像源侧表面的曲率半径R1与第二透镜的成像侧表面的曲率半径R4可满足-1.2<R1/R4<-0.8。在一个实施方式中,第一透镜的像源侧表面的有效半口径DT11与第二透镜的成像侧表面的有效半口径DT22可满足0.7<DT11/DT22<1。在一个实施方式中,投影镜头的总有效焦距f、第一透镜的有效焦距f1与第二透镜的有效焦距f2可满足0.5<f/(f1+f2)<0.8。本申请的一个方面提供了这样一种投影镜头,该投影镜头沿着光轴由像源侧至成像侧依序包括:具有正光焦度的第一透镜;以及具有正光焦度的第二透镜。其中,第一透镜和第二透镜中的至少一个透镜可为玻璃材质的透镜;以及投影镜头的总有效焦距f、第一透镜的有效焦距f1与第二透镜的有效焦距f2可满足0.5<f/(f1+f2)<0.8。本申请的一个方面提供了这样一种投影镜头,该投影镜头沿着光轴由像源侧至成像侧依序包括:具有正光焦度的第一透镜;以及具有正光焦度的第二透镜。其中,第一透镜和第二透镜中的至少一个透镜可为玻璃材质的透镜;以及第一透镜的像源侧表面的有效半口径DT11与第二透镜的成像侧表面的有效半口径DT22可满足0.7<DT11/DT22<1。本申请采用了多片(例如,两片)透镜,通过合理选用透镜材质以及合理分配各透镜的光焦度、面型、各透镜的中心厚度以及各透镜之间的轴上间距等,使得上述投影镜头具有高性能、小型化、低温漂、高成像品质等至少一个有益效果,且上述投影镜头能够与光学衍射元件(DOE)配合使用。附图说明结合附图,通过以下非限制性实施方式的详细描述,本申请的其他特征、目的和优点将变得更加明显。在附图中:图1示出了根据本申请实施例1的投影镜头的结构示意图;图2示出了实施例1的投影镜头的畸变曲线;图3示出了根据本申请实施例2的投影镜头的结构示意图;图4示出了实施例2的投影镜头的畸变曲线;图5示出了根据本申请实施例3的投影镜头的结构示意图;图6示出了实施例3的投影镜头的畸变曲线;图7示出了根据本申请实施例4的投影镜头的结构示意图;图8示出了实施例4的投影镜头的畸变曲线;图9示出了根据本申请实施例5的投影镜头的结构示意图;图10示出了实施例5的投影镜头的畸变曲线;图11示出了根据本申请的投影镜头与衍射元件配合使用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为了更好地理解本申请,将参考附图对本申请的各个方面做出更详细的说明。应理解,这些详细说明只是对本申请的示例性实施方式的描述,而非以任何方式限制本申请的范围。在说明书全文中,相同的附图标号指代相同的元件。表述“和/或”包括相关联的所列项目中的一个或多个的任何和全部组合。应注意,在本说明书中,第一、第二等的表述仅用于将一个特征与另一个特征区分开来,而不表示对特征的任何限制。因此,在不背离本申请的教导的情况下,下文中讨论的第一透镜也可被称作第二透镜,第二透镜也可被称作第一透镜。在附图中,为了便于说明,已稍微夸大了透镜的厚度、尺寸和形状。具体来讲,附图中所示的球面或非球面的形状通过示例的方式示出。即,球面或非球面的形状不限于附图中示出的球面或非球面的形状。附图仅为示例而并非严格按比例绘制。在本文中,近轴区域是指光轴附近的区域。若透镜表面为凸面且未界定该凸面位置时,则表示该透镜表面至少于近轴区域为凸面;若透镜表面为凹面且未界定该凹面位置时,则表示该透镜表面至少于近轴区域为凹面。每个透镜中最靠近像源侧的表面称为像源侧表面,每个透镜中最靠近成像侧的表面称为成像侧表面。还应理解的是,用语“包括”、“包括有”、“具有”、“包含”和/或“包含有”,当在本说明书中使用时表示存在所陈述的特征、元件和/或部件,但不排除存在或附加有一个或多个其它特征、元件、部件和/或它们的组合。此外,当诸如“...中的至少一个”的表述出现在所列特征的列表之后时,修饰整个所列特征,而不是修饰列表中的单独元件。此外,当描述本申请的实施方式时,使用“可”表示“本申请的一个或多个实施方式”。并且,用语“示例性的”旨在指代示例或举例说明。除非另外限定,否则本文中使用的所有用语(包括技术用语和科学用语)均具有与本申请所属领域普通技术人员的通常理解相同的含义。还应理解的是,用语(例如在常用词典中定义的用语)应被解释为具有与它们在相关技术的上下文中的含义一致的含义,并且将不被以理想化或过度正式意义解释,除非本文中明确如此限定。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申请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下面将参考附图并结合实施例来详细说明本申请。以下对本申请的特征、原理和其他方面进行详细描述。根据本申请示例性实施方式的投影镜头可包括例如两片具有光焦度的透镜,即,第一透镜和第二透镜。这两片透镜沿着光轴由像源侧至成像侧依序排列。在示例性实施方式中,第一透镜可具有正光焦度,第二透镜可具有正光焦度。合理分配各透镜的光焦度与面型,有利于提高投影镜头的性能;同时,有利于减小镜头总长,保证镜头的小型化。在示例性实施方式中,第一透镜的像源侧表面可为凸面,成像侧表面可为凹面;第二透镜的像源侧表面可为凹面,成像侧表面可为凸面。合理分配和透镜的面型,有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投影镜头

【技术保护点】
1.投影镜头,其特征在于,沿着光轴由像源侧至成像侧依序包括:具有正光焦度的第一透镜;具有正光焦度的第二透镜;所述第一透镜和所述第二透镜中的至少一个透镜为玻璃材质的透镜;以及所述投影镜头的总有效焦距f与所述第二透镜的有效焦距f2满足1<f/f2<1.5。

【技术特征摘要】
1.投影镜头,其特征在于,沿着光轴由像源侧至成像侧依序包括:具有正光焦度的第一透镜;具有正光焦度的第二透镜;所述第一透镜和所述第二透镜中的至少一个透镜为玻璃材质的透镜;以及所述投影镜头的总有效焦距f与所述第二透镜的有效焦距f2满足1<f/f2<1.5。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投影镜头,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透镜的像源侧表面为凸面,成像侧表面为凹面。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投影镜头,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透镜的像源侧表面为凹面,成像侧表面为凸面。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投影镜头,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透镜的热膨胀系数和所述第二透镜的热膨胀系数中的较小的值TCEMIN满足TCEMIN<15×10-6/℃。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投影镜头,其特征在于,所述投影镜头的最大半视场角HFOV满足0<TAN(HFOV)<0.35。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投影镜头,其特征在于,在800nm至1000nm的光波波段中,所述投影镜头的光线透过率大于85%。7.根据权利要求1至6中任一项所述的投影镜头,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透镜于所述光轴上的中心厚度CT1与所述第二透镜于所述光轴上的中心厚度CT2满足0.6<CT1/CT2<1.2。8.根据权利要求1至6中任一项所述的投影镜头,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透镜于所述光轴上的中心厚度CT1、所述第二透镜于所述光轴上的中心厚度CT2与所述投影镜头的光学总长度TTL满足0.4<(CT1+CT2)/TTL<0.8。9.根据权利要求1至6中任一项所述的投影镜头,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透镜的像源侧表面的曲率半径R1与所述第二透镜的成像侧表面的曲率半径R4满足-1.2<R1/R4<-0.8。10.根据权利要求1至6中任一项所述的投影镜头,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透镜的像源侧表面的有效半口径DT11与所述第二透镜的成像侧表面的有效半口径DT22满足0.7<DT11/DT22<1。11.根据权利要求1至6中任一项所述的投影镜头,其特征在于,所述投影镜头的总有效焦距f、所述第一透镜的有效焦距f1与所述第二透镜的有效焦距f2满足0.5<f/(f1+f2)<0.8。12.投...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黄林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舜宇光学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