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元文学专利>正文

一种鞋用粘接剂和处理液及其制备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182608 阅读:234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制鞋行业所需的粘接材料及其制备方法。粘接剂由聚氨酯颗粒、聚氨酯增粘树脂、聚烯烃树脂、丁酮、乙酯、丙酮、环己酮等主要成分组成,处理液由丁苯橡胶、过氧化苯甲酰、甲基丙烯酸甲酯、对苯二酚、甲苯等成分组成,其特点是粘接时,不用打磨、粘接牢固,成本低。可广泛地在制鞋行业中应用。(*该技术在2015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制鞋行业粘接工序,所需的原材料及其生产方法。国内制鞋行业采用的氯丁胶、聚氨酯单组份或双组份等传统的粘接剂,只适用于冷粘接工艺,因粘接牢度差,成品鞋帮、底开裂的现象屡见不鲜。进口胶或由日本、德国、韩国等国家和地区引进的新工艺生产的胶粘剂,粘接时,必须在涂刷处理液前进行机械打磨,才能涂胶粘合;且对于牛筋底和热塑弹性橡胶底粘合,为防止面料和鞋底开裂,还必须采用线绳缝合;另外进口胶耐冷冻性差,在3℃到-5℃时,即凝聚。在寒冷的北方使用困难。本专利技术的目的,针对上述缺陷,专利技术了一种可以冷粘接,亦能进行热粘接的粘接剂,牢度大幅度提高,在零下15℃以上温度条件下不凝聚,特别适合寒冷的北方使用。本专利技术,粘接剂的成分为聚氨酯颗粒、乙酯、甲苯、聚氨脂增粘树脂、聚烯烃树脂、丁酮、丙酮和环己酮等主要成分,其重量配比(%)聚氨酯颗粒10.20~10.54,聚氨酯增粘树脂1.00~1.58,聚烯烃树脂0.75~0.80, 丁 酮19.80~20.98,乙 酯16.50~17.30,丙 酮6.00~6.59,甲 苯40.15~42.19,环己酮0.02~0.05。适用于热塑弹性鞋用底材的处理液,由丁苯橡胶、甲苯、甲基丙烯酸甲酯、过氧化甲酰和对苯二酚等主要成分组成,重量配比(%)丁 苯 橡 胶7.00~7.60, 过氧化苯甲酰0.80~1.0,甲基丙烯酸甲酯21.00~22.90,对 苯 二 酚0.30~0.60,甲 苯67.00~68.20;适用于橡胶、牛筋鞋用底材的处理液,由丁酮、丙酮、乙酯、甲苯、丁酯、邻苯二甲酸二丁酯、甲酸和橡胶中间体等主要成分组成,重量配比(%)丁酮60.10~60.50, 丙酮2.50~3.05,乙酯6.00~6.80,甲苯13.00~14.10,丁酯0.10~0.50,邻苯二甲酸二丁酯0.30~0.50,甲酸1.00~1.60,橡 胶 中 间 体12.00~13.35。粘接剂的制备方法,先将丁酮和甲苯加入反应釜内,应启动搅拌器,再投入聚氨酯颗粒和聚氨酯增粘树脂,并升温到30℃左右,保温5小时后,再加入聚烯烃树脂和环己酮,继续加温到40℃左右,须再搅拌5小时,停止加温需继续搅拌12小时,投料结束,再用乙酯、丙酮调节粘稠度,在27℃条件下,粘度=1400±100cps;适用于热塑弹性鞋用底材的处理液的制取方法,将甲苯投入釜内,即可启动搅拌器,当加温到40~50℃,使投入的丁苯橡胶全部溶解后,再加入甲基丙烯酸甲酯和过氧化苯甲酰,并加温到75~85℃,持续3小时后,再投入对苯二酚,继续在75~80℃条件下,保温0.5~1小时投料结束,再用甲苯、乙酯、丙酮调节粘稠度,在27℃条件下,粘度=100±30cps;适用于橡胶或牛筋鞋用底材的处理液的制取方法,将丁酮、丙酮、乙酯、甲苯、丁酯先投入釜内,搅拌2小时后,再将邻苯二甲酸二丁酯、甲酸、橡胶中间体投入釜内,在20~30℃条件下,保温1小时。鞋面和鞋底材的粘接,用处理液处理后,可在室温下粘接,亦可以进行热粘接,3~6小时固化。制取粘接剂工艺流程制取处理液工艺流程→入库。本专利技术的积极效果是粘接剂粘接牢固,与各种材料的面料和底材粘接,其剥离强度均大幅度超过标准强度;耐低温性能好,在零下15℃以上均无凝聚现象产生;处理液可以在不经过打磨工序的条件下,直接使用;剥离强度不降低;成本与现在聚氨酯胶的生产成本相当。按本专利技术所述的工艺制备粘接剂和处理液产品,用于鞋面和鞋底的粘接,并说明其性能。实施例1(a)制取粘接剂采用上海产CE-220聚氨酯颗粒40kg,常州产900#聚氨酯增粘树脂6kg,拜耳公司产TD-1聚烯烃树脂3kg,以及丁酮79.6kg,乙酯65.6kg,丙酮25kg,甲苯160kg,环己酮0.2kg;先将丁酮、甲苯投入反应釜内,启动搅拌器后,再投入聚氨酯颗粒和聚氨酯增粘树脂,加温到30℃左右,保温5小时,再投入聚烯烃树脂和环己酮,加温到40℃左右,保温5小时,停止加温后,再搅拌12小时后,再用乙酯,丙酮调节粘度,在27℃条件下,使粘度=1400±100CPS,装桶即为成品。(b)制取适用于热塑弹性鞋底材用处理液采用吉化产1500#丁苯橡胶3kg、甲苯26.6kg、甲基丙烯酸甲酯8.8kg、过氧化苯甲酰0.35kg、对苯二酚0.2kg;先将甲苯投入反应釜内,启动搅拌器后,再投入丁苯橡胶,加温40~50℃,固体料全溶解后,投入甲基丙烯酸甲酯和过氧化苯甲酰,升温到75~85℃,保温3小时,再投入对苯二酚,并在75~80℃温度下,保温0.5~1小时,最后在27℃条件下,用乙酯、丙酮调粘度,使粘度=100±30CPS,装桶即为成品。(c)制取适用于橡胶、牛筋鞋用底材的处理液首先,称量原材料,丁酮7.74kg、丙酮0.39kg、乙酯0.87kg、甲苯1.8kg、丁酯0.06kg、邻苯二甲酸二丁酯0.05kg、甲酸0.2kg、橡胶中间体1.7kg;先将丁酮、丙酮、乙酯、甲苯、丁酯投入反应釜内,启动搅拌器搅拌2小时,再投入邻苯二甲酸二丁酯、甲酸、橡胶中间体,加温20~30℃,保温1小时后,装桶即为成品。实施例2采用本专利技术的粘接剂,以及适用于热塑弹性鞋底材用处理液,粘接面革为牛皮、鞋底为热塑弹性橡胶(TPR)材料,不需要打磨,先涂刷处理液处理后,再涂上粘接剂,进行热压粘合,经过6小时即可固化,不需要线绳缝合,检测结果,剥离强度=80N/cm,而标准剥离强度=54N/cm,超过标准148%;粘接剂为5kg的桶装产品,在零下10~15℃房间内,存放10天,未发现凝聚现象。实施例3采用本专利技术的粘接剂,以及适用于橡胶、牛筋鞋用底材的处理液,粘接面革为猪皮革、鞋底为牛筋底,直接用处理液处理后,涂刷粘接剂,热压粘接5小时固化。检测结果剥离强度=85N/cm,标准剥离强度=54N/cm,超标准157%。权利要求1.本专利技术,粘接剂的成分为聚氨酯颗粒、乙酯、甲苯、聚氨脂增粘树脂、聚烯烃树脂、丁酮、丙酮和环己酮等主要成分,其重量配比(%)聚氨酯颗粒10.20~10.54,聚氨酯增粘树脂1.00~1.58,聚烯烃树脂0.75~0.80, 丁 酮19.80~20.98,乙 酯16.50~17.30,丙 酮6.00~6.59,甲 苯40.15~42.19,环己酮0.02~0.05。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a)适用于热塑弹性鞋用底材的处理液,由丁苯橡胶、甲苯、甲基丙烯酸甲酯、过氧化甲酰和对苯二酚等主要成分组成,重量配比(%)丁 苯 橡 胶7.00~7.60, 过氧化苯甲酰0.80~1.00,甲基丙烯酸甲酯21.00~22.90,对 苯 二 酚0.30~0.60,甲 苯67.00~68.20;(b)适用于橡胶、牛筋鞋用底材的处理液,由丁酮、丙酮、乙酯、甲苯、丁酯、邻苯二甲酸二丁酯、甲酸和橡胶中间体等主要成分组成,重量配比(%)丁酮60.10~60.50, 丙酮2.50~3.05,乙酯6.00~6.80,甲苯13.00~14.10,丁酯0.10~0.50,邻苯二甲酸二丁酯 0.30~0.50,甲酸1.00~1.60,橡 胶 中 间 体12.00~13.35。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本专利技术,其特征是粘接剂的成分丁酮和甲苯加入反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本专利技术一种鞋用粘接剂和处理液及其制备方法,粘接剂的成分为聚氨酯颗粒、乙酯、甲苯、聚氨脂增粘树脂、聚烯烃树脂、丁酮、丙酮和环已酮等主要成分,其重量配比(%):聚氨酯颗粒:10.20~10.54, 聚氨酯增粘树脂:1.00~1.58,聚 烯烃树脂:0.75~0.80, 丁酮:19.80~20.98,乙酯:16.50~17.30, 丙酮:6.00~6.59,甲苯:40.15~42.19, 环已酮:0.02~0.05。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元文学
申请(专利权)人:元文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89[中国|沈阳]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