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实木地板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8256797 阅读:30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6-20 08:2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实木地板,包括:地板主体,其下表面开设有沿其长度方向依次设置的多个第一燕尾槽及连接相邻两个第一燕尾槽的第二燕尾槽,相邻两个第二燕尾槽对称设置,且相邻的第一燕尾槽与第二燕尾槽之间的夹角为锐角;燕尾榫,其包括分别一一对应嵌设于所述第一燕尾槽和第二燕尾槽的多个第一燕尾榫和第二燕尾榫,每个第二燕尾榫两端分别连接于相邻的两个第一燕尾榫。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在实木地板的地板本体下表面开设第一燕尾槽和第二燕尾槽,在第一燕尾槽和第二燕尾槽内嵌设第一燕尾榫和第二燕尾榫以给予地板本体支撑力,避免其发生瓦变和扭曲,延长其使用寿命。

A solid wood floor

The utility model discloses a solid wood floor, which comprises a floor body, the lower surface of which has a plurality of first swallow tails and second oat grooves connected to two adjacent first swallow tails, and two adjacent second oat grooves symmetrically arranged, and between the adjacent first swallowtail grooves and the second swallowtail grooves. The angle is a sharp angle; the dovetail tenon is composed of a number of first dovetail tenon and second dovetail tenon embedded in the first swallowtail slot and second swallowtail grooves. Each end of the second dovetail tenon is connected to the two adjacent first dovetail tenon respectively. The utility model provides a first swallow tail groove and second swallow tailed grooves on the surface of the floor body of a solid wood floor, and the first swallow tail groove and the second swallow tail groove are embedded with the first swallow tail tenon and the second dovetail tenon to provide the supporting force of the floor body, so as to avoid the occurrence of tile change and distortion and prolong the service life of the floor.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实木地板
本技术涉及家具
,尤其是涉及一种实木地板。
技术介绍
实木地板因其具有耐用性、环保性、舒适性、抗热导性等优点而得到广泛的推崇,但是当其宽度超过一定值时,则容易发生瓦变和扭曲。现有的常规方式一般在地板的下表面设置多条平衡槽,而当其宽度超过150mm时,则平衡槽的防瓦变和扭曲作用极小,甚至产生反作用。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技术不足,提出一种实木地板,解决现有技术中实木地板以发生瓦变和扭曲的技术问题。为达到上述技术目的,本技术的技术方案提供一种实木地板,包括:地板主体,其下表面开设有沿其长度方向依次设置的多个第一燕尾槽及连接相邻两个第一燕尾槽的第二燕尾槽,相邻两个第二燕尾槽对称设置,且相邻的第一燕尾槽与第二燕尾槽之间的夹角为锐角;燕尾榫,其包括分别一一对应嵌设于所述第一燕尾槽和第二燕尾槽的多个第一燕尾榫和第二燕尾榫,每个第二燕尾榫两端分别连接于相邻的两个第一燕尾榫。优选的,所述地板主体下表面还开设有多个平衡槽,每个所述平衡槽均沿地板主体长度方向布置。优选的,多个所述第一燕尾槽平行设置,且第一燕尾槽与平衡槽垂直设置。优选的,所述第一燕尾槽和第二燕尾槽均呈等腰梯形,且其槽口的宽度小于其槽底的宽度。优选的,所述第一燕尾榫包括配合内嵌于所述第一燕尾槽的燕尾部及由所述燕尾部下端延伸形成的矩形部。优选的,所述地板主体外缘开设有呈环状的连接母槽。优选的,所述第一燕尾槽和第二燕尾槽之间的夹角为45°。优选的,所述第一燕尾槽的深度为8mm,槽底宽度为33mm,槽口宽度为17mm。优选的,所述矩形部的宽度为33mm。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在实木地板的地板本体下表面开设第一燕尾槽和第二燕尾槽,并通过在第一燕尾槽和第二燕尾槽内嵌设第一燕尾榫和第二燕尾榫以给予地板本体支撑力,避免其发生瓦变和扭曲,从而延长其使用寿命。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的实木地板的连接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的图1的仰视图;图3是本技术的地板主体的结构示意图;图4是本技术的实木地板的安装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为了使本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技术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技术,并不用于限定本技术。如图1~3所示,本技术的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实木地板1,包括:地板主体11,其下表面开设有沿其长度方向依次设置的多个第一燕尾槽111及连接相邻两个第一燕尾槽111的第二燕尾槽112,相邻两个第二燕尾槽112对称设置,且相邻的第一燕尾槽111与第二燕尾槽112之间的夹角为锐角;燕尾榫12,其包括分别一一对应嵌设于所述第一燕尾槽111和第二燕尾槽112的多个第一燕尾榫121和第二燕尾榫122,每个第二燕尾榫122两端分别连接于相邻的两个第一燕尾榫121。如图1~3所示,在实际应用时,本实施例在地板主体11的下表面开设第一燕尾槽111和第二燕尾槽112,并在第一燕尾槽111和第二燕尾槽112内分别嵌设第一燕尾榫121和第二燕尾榫122,由于第一燕尾槽111和第二燕尾槽112之间的夹角为锐角,则相邻的第一燕尾榫121和第二燕尾榫122可呈三角形支撑设置,其提高了地板主体11的防瓦变和防扭曲能力,从而延长地板主体11的使用寿命。第一燕尾槽111和第二燕尾槽112之间的夹角可根据实际需要进行适度的调整,本实施例第一燕尾槽111和第二燕尾槽112之间的夹角优选设置为45°,其可最大限度的避免地板主体11发生瓦变或扭曲变形。具体设置时,也可设置现有的防瓦变和防扭曲方式,即在所述地板主体11下表面还开设有多个平衡槽113,每个所述平衡槽113均沿地板主体11长度方向布置,当地板宽度小于150mm时平衡槽113能够一定程度的防瓦变和防扭曲。而为了保证燕尾榫12与平衡槽113能够起到双层保护作用,本实施例多个所述第一燕尾槽111平行设置,且第一燕尾槽111与平衡槽113垂直设置,即平衡槽113沿地板主体11长度方向设置,而第一燕尾槽111沿地板主体11宽度方向设置。而为了便于燕尾榫12的嵌设,本实施例所述第一燕尾槽111和第二燕尾槽112均呈等腰梯形,且其槽口的宽度小于其槽底的宽度,具体设置时,第一燕尾槽111的深度为8mm,槽底宽度为33mm,槽口宽度为17mm,也可根据需要进行适度调整。其中,第二燕尾槽112的深度、槽口宽度、槽底宽度可与第一燕尾槽111相同设置。为了提高防瓦变的效果,本实施例所述第一燕尾榫121包括配合内嵌于所述第一燕尾槽111的燕尾部121a及由所述燕尾部121a下端延伸形成的矩形部121b,燕尾部121a与第一燕尾槽111相配合设置,矩形部121b的宽度与第一燕尾槽111的槽底大致相同,即矩形部121b的宽度与燕尾部121a上端面的宽度相同,使得矩形部121b与燕尾部121a的侧面之间形成有一夹角,第一燕尾槽111的槽壁配合抵接于矩形部121b与燕尾部121a之间的夹角,其可极好的对底板主体11进行支撑,以避免底板主体11发生瓦变。矩形部121b的厚度可设置10mm、宽度设置为33mm,其有利于提高第一燕尾榫121的横截面积,进而提高其支撑力,进而提高防瓦变效果。其中,第二燕尾榫122与第二燕尾槽112相配合。同时,本实施例第一燕尾榫121的矩形部121b突出于地板主体11的下表面,故相邻两个第一燕尾榫121之间的间距一般设置450mm,也可根据需要进行适度的调整,以避免安装时第一燕尾榫121接触安装板,第二燕尾榫122则与地板主体11的下表面平齐,以便于安装时与地板主体11同时支撑于安装板。由于实木地板具有较长的使用年限,故在使用过程不可避免发生碰撞或收缩,其易导致地板主体11与安装板2之间发生偏移,从而导致地板主体11损坏,使得地板主体11无法二次利用,如图1、图4所示,本实施例在所述地板主体11外缘开设有呈环状的连接母槽114,当地板主体11呈矩形时,则连接母槽114为矩形环状,同时设置与连接母槽114相契合的连接销3,当进行实木地板安装时,将连接销3的中部通过螺钉4固定于安装板2上,将相邻两个地板主体11的连接母槽114分别配合卡套于连接销3的两端,当地板主体11发生碰撞或收缩时,由于地板主体11并未与安装板2连接,损坏的仅仅是与安装板2连接的连接销3,当拆卸二次使用时,只要更换连接销3即可将实木地板再次铺装安装板2上,其实现了实木地板的无损坏二次铺装,提高了实木地板的二次利用率和使用寿命。其中,在具体设置时,为了便于固定连接销3的螺钉4不影响相邻两个实木地板连接的契合度,一般地板主体11的连接母槽114的上凸起突出的长度下凸起突出的长度,从而便于相邻两个地板主体11的下凸起之间的间隙能够容纳螺钉4。具体上凸起可设置为8mm,下凸起设置为6mm。经过试验验证,对于宽度在150mm以内的实木底板,常规的实木地板并不会发生明显的瓦变和扭曲,故本实施例的实木地板与常规实木底板的防瓦变和防扭曲效果大致相同;当其度宽度超过150mm之后,现有的实木地板在1~5年内即发生不同程度的瓦变和扭曲,而本实施例的实木底板则能够起到明显的防瓦变和防扭曲效果,其在15年后依然未发生明显瓦变和扭曲,其明显的延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一种实木地板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实木地板,其特征在于,包括:地板主体,其下表面开设有沿其长度方向依次设置的多个第一燕尾槽及连接相邻两个第一燕尾槽的第二燕尾槽,相邻两个第二燕尾槽对称设置,且相邻的第一燕尾槽与第二燕尾槽之间的夹角为锐角;燕尾榫,其包括分别一一对应嵌设于所述第一燕尾槽和第二燕尾槽的多个第一燕尾榫和第二燕尾榫,每个第二燕尾榫两端分别连接于相邻的两个第一燕尾榫。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实木地板,其特征在于,包括:地板主体,其下表面开设有沿其长度方向依次设置的多个第一燕尾槽及连接相邻两个第一燕尾槽的第二燕尾槽,相邻两个第二燕尾槽对称设置,且相邻的第一燕尾槽与第二燕尾槽之间的夹角为锐角;燕尾榫,其包括分别一一对应嵌设于所述第一燕尾槽和第二燕尾槽的多个第一燕尾榫和第二燕尾榫,每个第二燕尾榫两端分别连接于相邻的两个第一燕尾榫。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实木地板,其特征在于,所述地板主体下表面还开设有多个平衡槽,每个所述平衡槽均沿地板主体长度方向布置。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实木地板,其特征在于,多个所述第一燕尾槽平行设置,且第一燕尾槽与平衡槽垂直设置。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杨建华
申请(专利权)人:武汉木香居硬木家俱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湖北,4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