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基于太阳轮驱动的两档传动机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8252619 阅读:22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6-20 05:49
本发明专利技术属于传动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基于太阳轮驱动的两档传动机构,它包括总固定板、输入轴、输出轴、第一旋转机构、第二旋转机构、太阳轮、第一限位块、第一单向离合环、第二齿圈环、第二齿圈等,其中输入轴在不同旋转速度下可以根据的第一旋转机构或第二旋转机构进行档位调节,使输出轴在档位切换下可以传递不同的旋转速度;相对于传统的传动技术,本发明专利技术用简单机构实现了根据速度自动调节的两档传动机构,并且将传统的机械摩擦变档位传动更换为液体摩擦变档位传动,从而大大减少了摩擦损失,实现了传动机构的高效传动;其结构紧凑,具有较好的实用效果。

A two gear drive mechanism based on the drive of the sun wheel

The invention belongs to the field of transmission technology, in particular to a two gear drive mechanism based on the sun wheel drive, which includes a total fixed plate, an input shaft, an output shaft, a first rotating mechanism, a second rotating mechanism, a sun wheel, a first limit block, a first unidirectional clutch ring, a second ring ring ring, a second gear ring, etc., in which the input shaft is in the shaft. At different rotational speeds, the first rotation mechanism or the second rotating mechanism can be adjusted by the gear position to make the output shaft transfer different rotational speeds under the shift of the gear position. Compared with the traditional transmission technology, the invention realizes the two gear transmission mechanism automatically adjusted according to the speed with a simple mechanism, and the traditional machine is used. The mechanical friction variable gear transmission is replaced by the fluid friction variable gear transmission, which greatly reduces the friction loss and realizes the efficient transmission of the transmission mechanism; its structure is compact and has good practical effect.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基于太阳轮驱动的两档传动机构所属
本专利技术属于传动
,尤其涉及一种基于太阳轮驱动的两档传动机构。
技术介绍
目前传统的传动机构主要通过恒档位传动或者变档位传动,在变档位传动过程中主要是根据速度来自动调节档位。在根据离心力来调节档位的传动机构中,一般都是通过离心块驱动一个变档装置移动来实现,在移动的过程中不可避免会有机械摩擦力的存在,而机械摩擦往往会降低传动机构的传动效率;为了提高传动机构的传动效率,所以需要设计一种小摩擦力的高效传动机构。本专利技术设计一种基于太阳轮驱动的两档传动机构解决如上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为解决现有技术中的上述缺陷,本专利技术公开一种基于太阳轮驱动的两档传动机构,它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的。一种基于太阳轮驱动的两档传动机构,其特征在于:它包括总固定板、第二限位固定板、输入轴、第二空心轴固定板、齿圈支撑、第一空心轴固定板、第一限位固定板、齿圈固定板、输出轴、第一旋转机构、第一齿圈环、第一齿圈、第二旋转机构、第一L型限位板、太阳轮、第二L型限位板、第一空心轴、第一圆盘、第一行星齿轮、第二空心轴、第一限位块、第二行星齿轮、第一单向离合环、第二齿圈环、第二齿圈、L型限位板孔、第一导槽、第一导块、第一弹簧、第二限位块、第二单向离合环、第一转换固定板、转换轴、第三转换齿轮、第四转换齿轮、第二圆盘、连接圆环、第一转换齿轮、第二转换齿轮、第二转换固定板,其中总固定板上安装有第二限位固定板、第二空心轴固定板、第一空心轴固定板、第一限位固定板、齿圈固定板、齿圈支撑、第一转换固定板、第二转换固定板;第一齿圈环通过齿圈支撑安装在总固定板上;第一齿圈环的内圆面上安装有第一齿圈;第一空心轴穿过第一空心轴固定板,第一空心轴的一端安装有第一圆盘;第一圆盘具有中心孔;两个第一行星齿轮通过轴对称地安装在第一圆盘上;输入轴嵌套在第一空心轴的内圆面上,输入轴的一端安装有太阳轮,另一端安装有第一旋转机构且穿过第一旋转机构;连接圆环的一端安装在第一齿圈上,另一端安装有第二圆盘;第二空心轴穿过第二空心轴固定板,第二空心轴的一端安装在第二圆盘上,另一端安装有第二单向离合环;第二空心轴的外圆面上安装有多个第二限位块;第二限位块位于第二空心轴固定板和第二限位固定板之间;第二旋转机构安装在第二单向离合环上;输出轴安装在第二旋转机构中;太阳轮位于第一旋转机构和第二旋转机构之间且太阳轮位于第一齿圈中。转换轴一端安装在第一转换固定板上,另一端安装在第二转换固定板上;第二转换齿轮安装在转换轴靠近第一转换固定板的外圆面上;第三转换齿轮安装在转换轴靠近第二转换固定板的外圆面上;第一转换齿轮通过轴安装在第一转换固定板上;第一转换齿轮位于第二转换齿轮与第一旋转机构之间;第一转换齿轮与第二转换齿轮相啮合;第一齿轮与第一旋转机构相配合;第四转换齿轮通过轴安装在第二转换固定板上;第四转换齿轮与第三转换齿轮相啮合;第四转换齿轮与第二旋转机构相配合。第二行星齿轮通过轴安装在第一限位固定板上;第二齿圈环通过齿圈固定板安装在总固定板上;第二齿圈环的内圆面上安装有第二齿圈;第一单向离合环的一端安装在第二齿圈上,另一端安装在第一旋转机构上;第一空心轴未连接第一圆盘的一端位于第二齿圈中;第一空心轴未连接第一圆盘的一端的外圆面上具有啮齿;第二行星齿轮分别与第一空心轴和第二齿圈相啮合;第一空心轴的外圆面上安装有多个第一限位块;第一限位块位于第一空心轴固定板和第一限位固定板之间。第一限位固定板与第二限位固定板内所具有的结构相同;对于第一限位固定板,第一限位固定板上切有限位板孔;限位板孔的两侧面上对称地切有两个第一导槽。第一L型限位板的一端穿过第一限位固定板的限位板孔和齿圈固定板与第一旋转机构相配合,另一端与第一限位块相配合;第二L型限位板的一端穿过第二限位固定板的限位板孔与第二旋转机构相配合,另一端与第二限位块相配合。第一L型限位板和第二L型限位板上所安装的结构相同;对于第一L型限位板,第一L型限位板的两侧面对称地安装有两个第一导块;两个第一导块分别滑动于两个第一导槽中;两个第一弹簧的一端分别安装在相应的第一导块上,另一端分别安装在相应的第一导槽的槽面上。第一旋转机构和第二旋转机构结构相同。上述第一旋转机构包括旋转圆盘、第二导槽、环形橡胶囊腔、第三导槽、调节块腔、触发环槽、环形橡胶囊、调节块孔、调节块、第三导块、第三弹簧、轴孔、触发环、第二弹簧、第二导块、钢丝绳孔、离心块腔、第四导槽、钢丝绳、离心块、第四导块、第四弹簧;其中旋转圆盘上切有轴孔;旋转圆盘中切有环形橡胶囊腔;旋转圆盘的外圆面上具有啮齿;环形橡胶囊腔由环形圆腔和环形矩形腔所构成;旋转圆盘一侧面上切有触发环槽;触发环槽与环形矩形腔相通;触发环槽的内槽面上沿周向方向均匀地切有四个第二导槽;环形圆腔到轴孔之间沿周向方向均匀地切有四个调节块腔;每一个调节块腔的两侧面上对称地切有两个第三导槽;环形橡胶囊安装在环形橡胶囊腔中;环形橡胶囊由环形矩形囊和环形圆囊构成且环形矩形囊和环形圆囊内部相通;环形圆囊的内圆面上沿周向方面均有地切有四个调节块孔;同一位置的调节块孔和调节块腔组成了一个调节块滑动通道;旋转圆盘中沿周向方向均匀地切有四个离心块腔;每一个离心块腔的两侧面对称地切有两个第四导槽;同一位置的离心块腔与调节块腔通过钢丝绳孔相通;调节块的两侧对称地安装有两个第三导块;四个调节块分别通过第三导块与第三导槽的配合滑动于相应的调节块滑动通道中;第三导块与相应的第三导槽的槽壁之间安装有第三弹簧;离心块的两侧对称地安装有两个第四导块;四个离心块分别通过第四导块与第四导槽的配合滑动于相应的离心块腔中;第四导块与相应的第四导槽的槽壁之间安装有第四弹簧;离心块与相应的调节块之间通过钢丝绳相连接;触发环滑动于触发环槽中;触发环的内圆面上沿周向方向均匀地安装有四个第二导块;四个第二导块分别滑动于四个第二导槽中;第二导块与相应的第二导槽的槽壁之间安装有第二弹簧;触发环分别与环形橡胶囊和第一L型限位板相配合;第一单向离合环安装在旋转圆盘切有触发环槽的侧面上;第一旋转齿轮与旋转圆盘相啮合;输入轴穿过旋转圆盘的轴孔。上述第二旋转机构中,触发环分别与环形橡胶囊和第二L型限位板相配合;第二单向离合环连接在旋转圆盘切有触发环槽的侧面上;输出轴安装在旋转圆盘的轴孔中且穿出旋转圆盘;第四旋转齿轮与第二旋转机构的旋转圆盘相啮合。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当第一旋转机构旋转速度为零时,第一L型限位板与第一限位块周向接触;第二L型限位板与第二限位块轴向错位。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上述触发环的轴向移动行程大于第一限位块或第二限位块的轴向厚度。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上述第一L型限位板与第一限位块配合的一端的轴向厚度等于第一限位块的轴向厚度。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上述第二L型限位板与第二限位块配合的一端的轴向厚度等于第二限位块的轴向厚度。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上述钢丝绳与钢丝绳孔之间涂有润滑材料。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上述环形橡胶囊腔中所装液体为水银。相对于传统的传动技术,本专利技术用简单机构实现了根据速度自动调节的两档传动机构,并且将传统的机械摩擦变档位传动更换为液体摩擦变档位传动,从而大大减少了摩擦损失,实现了传动机构的高效传动;其结构紧凑,具有较好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一种基于太阳轮驱动的两档传动机构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基于太阳轮驱动的两档传动机构,其特征在于:其特征在于:它包括总固定板、第二限位固定板、输入轴、第二空心轴固定板、齿圈支撑、第一空心轴固定板、第一限位固定板、齿圈固定板、输出轴、第一旋转机构、第一齿圈环、第一齿圈、第二旋转机构、第一L型限位板、太阳轮、第二L型限位板、第一空心轴、第一圆盘、第一行星齿轮、第二空心轴、第一限位块、第二行星齿轮、第一单向离合环、第二齿圈环、第二齿圈、L型限位板孔、第一导槽、第一导块、第一弹簧、第二限位块、第二单向离合环、第一转换固定板、转换轴、第三转换齿轮、第四转换齿轮、第二圆盘、连接圆环、第一转换齿轮、第二转换齿轮、第二转换固定板,其中总固定板上安装有第二限位固定板、第二空心轴固定板、第一空心轴固定板、第一限位固定板、齿圈固定板、齿圈支撑、第一转换固定板、第二转换固定板;第一齿圈环通过齿圈支撑安装在总固定板上;第一齿圈环的内圆面上安装有第一齿圈;第一空心轴穿过第一空心轴固定板,第一空心轴的一端安装有第一圆盘;第一圆盘具有中心孔;两个第一行星齿轮通过轴对称地安装在第一圆盘上;输入轴嵌套在第一空心轴的内圆面上,输入轴的一端安装有太阳轮,另一端安装有第一旋转机构且穿过第一旋转机构;连接圆环的一端安装在第一齿圈上,另一端安装有第二圆盘;第二空心轴穿过第二空心轴固定板,第二空心轴的一端安装在第二圆盘上,另一端安装有第二单向离合环;第二空心轴的外圆面上安装有多个第二限位块;第二限位块位于第二空心轴固定板和第二限位固定板之间;第二旋转机构安装在第二单向离合环上;输出轴安装在第二旋转机构中;太阳轮位于第一旋转机构和第二旋转机构之间且太阳轮位于第一齿圈中;转换轴一端安装在第一转换固定板上,另一端安装在第二转换固定板上;第二转换齿轮安装在转换轴靠近第一转换固定板的外圆面上;第三转换齿轮安装在转换轴靠近第二转换固定板的外圆面上;第一转换齿轮通过轴安装在第一转换固定板上;第一转换齿轮位于第二转换齿轮与第一旋转机构之间;第一转换齿轮与第二转换齿轮相啮合;第一齿轮与第一旋转机构相配合;第四转换齿轮通过轴安装在第二转换固定板上;第四转换齿轮与第三转换齿轮相啮合;第四转换齿轮与第二旋转机构相配合;第二行星齿轮通过轴安装在第一限位固定板上;第二齿圈环通过齿圈固定板安装在总固定板上;第二齿圈环的内圆面上安装有第二齿圈;第一单向离合环的一端安装在第二齿圈上,另一端安装在第一旋转机构上;第一空心轴未连接第一圆盘的一端位于第二齿圈中;第一空心轴未连接第一圆盘的一端的外圆面上具有啮齿;第二行星齿轮分别与第一空心轴和第二齿圈相啮合;第一空心轴的外圆面上安装有多个第一限位块;第一限位块位于第一空心轴固定板和第一限位固定板之间;第一限位固定板与第二限位固定板内所具有的结构相同;对于第一限位固定板,第一限位固定板上切有限位板孔;限位板孔的两侧面上对称地切有两个第一导槽;第一L型限位板的一端穿过第一限位固定板的限位板孔和齿圈固定板与第一旋转机构相配合,另一端与第一限位块相配合;第二L型限位板的一端穿过第二限位固定板的限位板孔与第二旋转机构相配合,另一端与第二限位块相配合;第一L型限位板和第二L型限位板上所安装的结构相同;对于第一L型限位板,第一L型限位板的两侧面对称地安装有两个第一导块;两个第一导块分别滑动于两个第一导槽中;两个第一弹簧的一端分别安装在相应的第一导块上,另一端分别安装在相应的第一导槽的槽面上;第一旋转机构和第二旋转机构结构相同;上述第一旋转机构包括旋转圆盘、第二导槽、环形橡胶囊腔、第三导槽、调节块腔、触发环槽、环形橡胶囊、调节块孔、调节块、第三导块、第三弹簧、轴孔、触发环、第二弹簧、第二导块、钢丝绳孔、离心块腔、第四导槽、钢丝绳、离心块、第四导块、第四弹簧;其中旋转圆盘上切有轴孔;旋转圆盘中切有环形橡胶囊腔;旋转圆盘的外圆面上具有啮齿;环形橡胶囊腔由环形圆腔和环形矩形腔所构成;旋转圆盘一侧面上切有触发环槽;触发环槽与环形矩形腔相通;触发环槽的内槽面上沿周向方向均匀地切有四个第二导槽;环形圆腔到轴孔之间沿周向方向均匀地切有四个调节块腔;每一个调节块腔的两侧面上对称地切有两个第三导槽;环形橡胶囊安装在环形橡胶囊腔中;环形橡胶囊由环形矩形囊和环形圆囊构成且环形矩形囊和环形圆囊内部相通;环形圆囊的内圆面上沿周向方面均有地切有四个调节块孔;同一位置的调节块孔和调节块腔组成了一个调节块滑动通道;旋转圆盘中沿周向方向均匀地切有四个离心块腔;每一个离心块腔的两侧面对称地切有两个第四导槽;同一位置的离心块腔与调节块腔通过钢丝绳孔相通;调节块的两侧对称地安装有两个第三导块;四个调节块分别通过第三导块与第三导槽的配合滑动于相应的调节块滑动通道中;第三导块与相应的第三导槽的槽壁之间安装有第三弹簧;离心块的两侧对称地安装有两个第四导块;四个离心块分别通过...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基于太阳轮驱动的两档传动机构,其特征在于:其特征在于:它包括总固定板、第二限位固定板、输入轴、第二空心轴固定板、齿圈支撑、第一空心轴固定板、第一限位固定板、齿圈固定板、输出轴、第一旋转机构、第一齿圈环、第一齿圈、第二旋转机构、第一L型限位板、太阳轮、第二L型限位板、第一空心轴、第一圆盘、第一行星齿轮、第二空心轴、第一限位块、第二行星齿轮、第一单向离合环、第二齿圈环、第二齿圈、L型限位板孔、第一导槽、第一导块、第一弹簧、第二限位块、第二单向离合环、第一转换固定板、转换轴、第三转换齿轮、第四转换齿轮、第二圆盘、连接圆环、第一转换齿轮、第二转换齿轮、第二转换固定板,其中总固定板上安装有第二限位固定板、第二空心轴固定板、第一空心轴固定板、第一限位固定板、齿圈固定板、齿圈支撑、第一转换固定板、第二转换固定板;第一齿圈环通过齿圈支撑安装在总固定板上;第一齿圈环的内圆面上安装有第一齿圈;第一空心轴穿过第一空心轴固定板,第一空心轴的一端安装有第一圆盘;第一圆盘具有中心孔;两个第一行星齿轮通过轴对称地安装在第一圆盘上;输入轴嵌套在第一空心轴的内圆面上,输入轴的一端安装有太阳轮,另一端安装有第一旋转机构且穿过第一旋转机构;连接圆环的一端安装在第一齿圈上,另一端安装有第二圆盘;第二空心轴穿过第二空心轴固定板,第二空心轴的一端安装在第二圆盘上,另一端安装有第二单向离合环;第二空心轴的外圆面上安装有多个第二限位块;第二限位块位于第二空心轴固定板和第二限位固定板之间;第二旋转机构安装在第二单向离合环上;输出轴安装在第二旋转机构中;太阳轮位于第一旋转机构和第二旋转机构之间且太阳轮位于第一齿圈中;转换轴一端安装在第一转换固定板上,另一端安装在第二转换固定板上;第二转换齿轮安装在转换轴靠近第一转换固定板的外圆面上;第三转换齿轮安装在转换轴靠近第二转换固定板的外圆面上;第一转换齿轮通过轴安装在第一转换固定板上;第一转换齿轮位于第二转换齿轮与第一旋转机构之间;第一转换齿轮与第二转换齿轮相啮合;第一齿轮与第一旋转机构相配合;第四转换齿轮通过轴安装在第二转换固定板上;第四转换齿轮与第三转换齿轮相啮合;第四转换齿轮与第二旋转机构相配合;第二行星齿轮通过轴安装在第一限位固定板上;第二齿圈环通过齿圈固定板安装在总固定板上;第二齿圈环的内圆面上安装有第二齿圈;第一单向离合环的一端安装在第二齿圈上,另一端安装在第一旋转机构上;第一空心轴未连接第一圆盘的一端位于第二齿圈中;第一空心轴未连接第一圆盘的一端的外圆面上具有啮齿;第二行星齿轮分别与第一空心轴和第二齿圈相啮合;第一空心轴的外圆面上安装有多个第一限位块;第一限位块位于第一空心轴固定板和第一限位固定板之间;第一限位固定板与第二限位固定板内所具有的结构相同;对于第一限位固定板,第一限位固定板上切有限位板孔;限位板孔的两侧面上对称地切有两个第一导槽;第一L型限位板的一端穿过第一限位固定板的限位板孔和齿圈固定板与第一旋转机构相配合,另一端与第一限位块相配合;第二L型限位板的一端穿过第二限位固定板的限位板孔与第二旋转机构相配合,另一端与第二限位块相配合;第一L型限位板和第二L型限位板上所安装的结构相同;对于第一L型限位板,第一L型限位板的两侧面对称地安装有两个第一导块;两个第一导块分别...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金龙
申请(专利权)人:东莞市松研智达工业设计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