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臂式跳绳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8244433 阅读:122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6-20 01:0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臂式跳绳,其包括可套设在使用者左右手臂上的臂套,该臂套设有底座臂(1)、手柄(2)、绑带(3)、绑带扣座(4)、球形调节器(5)、连接端座(6)、连接销(7)、平衡块(9),所述的连接销(7)连接重绳(8)的起始端。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穿戴在小臂上使用,较仅由手握手柄操控重绳更易于控制、更稳定,而不至于影响跳绳速度;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将手腕上承受的力分散到手臂上,降低了操控重绳的使用门槛,使用者无需过高的手腕力量要求即可提高跳绳的训练强度,并且在加强锻炼强度的同时不至于损伤手腕。

A kind of arm skipping rope

The utility model discloses an arm type skip rope, which includes an arm sleeve that can be set on the left and right arm of a user. The arm sleeve is provided with a base arm (1), a handle (2), a bandage (3), a binding seat (4), a spherical regulator (5), a connecting end seat (6), a connecting pin (7), a balance block (9), and the starting end of the connecting pin (7) connecting the heavy rope (8). The utility model is used on the small arm, which is more easily controlled and stable than the handle manipulated by the handle, without affecting the speed of rope skipping; the utility model dispersing the force on the wrist to the arm, reducing the use threshold for manipulating the heavy rope, and increasing the rope skipping without the need for high wrist force. Training intensity and intensity of exercise without damaging the wrist.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臂式跳绳
本技术涉及健身器材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臂式跳绳。
技术介绍
跳绳作为一项全民普及的健身运动,其简单易行,相较于大多数运动受时间地点天气的束缚少;其健身成本低,无需昂贵的健身器材;其健身效果显著,乃至对不同年龄阶段的人都有极强的健身功效,因此受到普罗大众的喜爱。对于日益追求更强的身体素质的人群,如运动员、健身爱好者、体育事业从事者等,传统的跳绳已经无法满足他们锻炼强度的要求。为此,重绳跳绳逐渐进入他们的视野。相较于传统的“细”绳,重绳的质量可达1.5KG,约为传统跳绳的10倍,直径可达20mm,约为传统跳绳的2‐3倍。重绳具有的更大的质量与直径可提供更大的阻力,其锻炼强度也就随之而上升。但是,用传统的手柄跳绳器操控重绳对手腕力量要求较高,其并不适用于大多数人。操控重绳时绳子的重心实时变化明显,使用者仅手握手柄跳绳器不易对其掌控,跳绳速度受到限制。据资料记载,跳绳速度是决定跳绳训练强度和有效锻炼肌群的主要因素之一。使用传统的手柄跳绳器操控重绳时,手柄内的绳头与绳子形成近似90°的夹角,不利于绳子端头的转动,易出现拧绳现象,同时也增加了其控制难度,所锻炼的肌群的范围和数量也较少。因此,现有跳绳器还有待改进和发展,使其更加便于操控重绳。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针对现有技术的上述缺陷,提供一种便于操控重绳的臂式跳绳,其将手腕上承受的力量分散到手臂上,在加强训练强度的同时不至于损伤手腕,同时可以锻炼使用者的手臂及胸部肌群。本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针对现有技术的上述缺陷,提供一种便于操控重绳的臂式跳绳,其因重绳限定端与连接销的特殊连接方式,以及球形调节器的可调节性,使重绳端头的转动更加灵活,不会出现拧绳现象,提高了跳绳的稳定性。本技术解决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臂式跳绳,其特征在于,其包括可套设在使用者左右手臂上的臂套,该臂套设有底座臂、手柄、绑带、绑带扣座、球形调节器、连接端座、连接销、平衡块,所述的连接销连接重绳的起始端。其还包括底座臂、防止臂式跳绳沿手臂轴向以及圆周方向滑动的手柄、绑带、用于放松、紧固绑带的绑带扣座、可沿AB方向以及CD方向转动的球形调节器、连接端座、连接销、重绳、平衡块,所述底座臂作为骨架部分,其还包括前伸臂、主臂、后伸臂;所述手柄安装于所述前伸臂前端,用于穿戴臂式跳绳后防止跳绳器沿手臂轴向以及圆周方向滑动;所述绑带设置于绑带扣座上,用于将手臂与跳绳器绑紧,与所述手柄共同作用将跳绳器固定在手臂上;所述绑带扣座安装于所述主臂末端,用于放松、紧固所述绑带;所述球形调节器安装于所述后伸臂,用于AB或CD方向调节所述连接端座的方向;所述连接端座用于连接所述球形调节器与所述连接销,其包括与所述球形调节器固定连接的固定端座以及与所述固定端座螺旋连接的活动端盖;所述连接销用于连接所述连接端座与重绳,其包括销前段、销后段以及紧固螺纹圈,所述销前段与销后段通过紧固螺纹圈锁紧;所述重绳提供肌肉锻炼所需的阻力,其两头包括用于防止重绳脱离的限定端头,所述限定端头与重绳通过螺钉连接;所述平衡块安装于所述后伸臂,用于平衡所述重绳侧的重力,可根据重绳重量的变化而更换,以减少所述手柄处承受的扭力。作为本技术进一步改进,所述底座臂前伸臂及后伸臂的长度可沿平行于主臂的方向调节,通过调节改变所述底座臂的总长度,以适应不同使用者的手臂;还包括,所述主臂设有贴合手臂的凹槽,其有助于防止手臂与跳绳器上下间的滑动;所述凹槽设有吸汗纸的安装夹缝,设有用于排汗、通风的细小沟槽。作为本技术进一步改进,所述手柄由U形护柄、握柄、指环套组成;所述U形护柄固定于所述前伸臂前端,所述握柄固定于所述U形护柄上部,所述指环套设于所述U形护柄底部,其数量为4个,且呈半圆形波浪状相连;所述握柄为直棱柱,有助于使用者握紧握柄。作为本技术进一步改进,所述绑带扣座包括第一绑带端座、第二绑带端座、带扣,所述第一绑带端座、第二绑带端座分别安装在所述主臂的两侧,其平面距所述主臂、后伸臂连接处截面相等;所述第一绑带端座由U形底座、直圆柱组成,U形底座限定所述绑带沿直圆柱轴向的位移,光滑圆柱为所述绑带提供折返的支柱;所述第二绑带端座与所述带扣安装在所述主臂同一侧,且所述带扣固定相连于所述第二绑带端座上部,所述绑带的一端固定连接于第二绑带端座下部,绑带另一端由所述第一绑带端座折返后穿过所述带扣;所述带扣设有可供所述绑带一端穿过的通道、活动扣紧盖、便于打开活动扣紧盖的第一凹槽面、便于打开活动扣紧盖的第二凹槽面,所述活动扣紧盖上设有若干圆锥形挤压头,当活动扣紧盖扣紧时,圆锥形挤压头挤压所述绑带,在圆锥形挤压头与所述带扣底部的共同作用下夹紧绑带。作为本技术进一步改进,所述球形调节器还包括水平调节旋钮、竖直调节旋钮;所述水平调节旋钮、竖直调节旋钮分别控制球形调节器AB与CD方向的转动;所述水平调节旋钮控制所述球形调节器AB方向的转动,当水平调节旋钮转至活动状态时,球形调节器可在AB方向转动,并且带动所述连接端座转动;当水平调节旋钮转至锁死状态时,球形调节器在AB方向不可转动;所述竖直调节旋钮控制所述球形调节器CD方向的转动,当竖直调节旋钮转至活动状态时,球形调节器可在CD方向转动,并且带动所述连接端座转动;当竖直调节旋钮转至锁死状态时,球形调节器在CD方向不可转动。所述球形调节器可调节所述连接销的方向,在通过转动手肘跳绳时,使所述连接销与使用者身体两侧保持垂直,使连接销可灵活转动。作为本技术进一步改进,所述连接端座由固定端座、活动端盖组成;所述固定端座内刻有内螺纹,其与刻有外螺纹的活动端盖可内外螺纹配合连接;所述活动端盖无外螺纹的一端为限定端,其直径较外螺纹的大径大,限定内外螺纹配合的最大程度;所述活动端盖还开有一圆柱形通孔,其直径较所述连接销的销前段的螺纹端的直径略大,即所述销前段可完全脱离、装入所述活动端盖,其过程如下:在所述销前段与所述销后段分离后,将所述销前段的紧固螺纹圈旋离销前段,再将所述活动端盖旋离所述固定端座,最后可将所述销前段取出;装入的过程与脱离的过程相反。作为本技术进一步改进,所述连接销销前段直径较大的一端为限定端,刻有外螺纹的一端为螺纹端,其内设有球形凹槽、圆柱形颈槽;所述连接销销后段由E、F两部分组成,其设有球形凸头、圆柱形颈部;所述连接销紧固螺纹圈在销前段与销后段分离后可旋转脱离所述销前段,其外径大小在所述销后段直径大小与所述销前段的限定端直径大小之间,其外还设有若干便于旋转的突起部分。作为本技术进一步改进,所述连接销销前段限定端的直径大小在所述活动端盖通孔的直径的大小与所述活动端盖的内径的大小之间,其限定端的长度较所述固定端座内孔深度略小,因此所述连接销的限定端只能在通过螺纹连接的所述连接端座内小范围运动;所述螺纹端的直径较所述销后段的直径小,其内的球形凹槽、圆柱形颈槽可与所述销后段的球形凸头、圆柱形颈部相匹配,所述螺纹端留有“V”形缺口,使缺口两侧部分可言径向移动一定距离,为所述销后段的球形凸头进入螺纹端内的球形凹槽提供空间,销前段与销后段的连接、分离过程如下:将所述紧固螺纹圈往G方向旋转直到完全脱离外螺纹,所述销前段的螺纹端“V”形缺口两侧分离,将所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一种臂式跳绳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臂式跳绳,其特征在于,其包括可套设在使用者左右手臂上的臂套,该臂套设有底座臂(1)、手柄(2)、绑带(3)、绑带扣座(4)、球形调节器(5)、连接端座(6)、连接销(7)、平衡块(9),所述的连接销(7)连接重绳(8)的起始端。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臂式跳绳,其特征在于,其包括可套设在使用者左右手臂上的臂套,该臂套设有底座臂(1)、手柄(2)、绑带(3)、绑带扣座(4)、球形调节器(5)、连接端座(6)、连接销(7)、平衡块(9),所述的连接销(7)连接重绳(8)的起始端。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臂式跳绳,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臂(1)作为骨架部分,其包括前伸臂(101)、主臂(102)、后伸臂(103);所述手柄(2)安装于所述前伸臂(101)前端,用于穿戴臂式跳绳后防止跳绳器沿手臂轴向以及圆周方向滑动;所述绑带(3)设置于绑带扣座(4)上,用于将手臂与跳绳器绑紧,与所述手柄(2)共同作用将跳绳器固定在手臂上;所述绑带扣座(4)安装于所述主臂(102)末端,用于放松、紧固所述绑带;所述球形调节器(5)安装于所述后伸臂(103),用于沿AB或CD方向调节所述连接端座(6)的方向;所述连接端座(6)用于连接所述球形调节器(5)与所述连接销(7),其包括与所述球形调节器(5)固定连接的固定端座(601)以及与所述固定端座(601)螺旋连接的活动端盖(602);所述连接销(7)用于连接所述连接端座(6)与重绳(8),其包括销前段(701)、销后段(702)以及紧固螺纹圈(703),所述销前段(701)与销后段(702)通过紧固螺纹圈(703)锁紧;所述重绳(8)提供肌肉锻炼所需的阻力,其两头包括用于防止重绳脱离的限定端头,所述限定端头与重绳(8)通过螺钉连接;所述平衡块(9)安装于所述后伸臂(103),用于平衡所述重绳侧的重力,可根据重绳(8)重量的变化而更换,以减少所述手柄处承受的扭力。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臂式跳绳,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臂前伸臂(101)及后伸臂(103)的长度可沿平行于主臂(102)的方向调节,通过调节改变所述底座臂(1)的总长度,以适应不同使用者的手臂;所述底座臂主臂(102)上设有贴合手臂的凹槽,其有助于防止手臂与跳绳器上下间的滑动;所述凹槽设有吸汗纸的安装夹缝,设有用于排汗、通风的细小沟槽。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臂式跳绳,其特征在于,所述手柄(2)包括U形护柄、握柄(201)、指环套(202);所述U形护柄固定于所述前伸臂(101)前端,所述握柄(201)固定于所述U形护柄上部,所述指环套(202)设于所述U形护柄底部,其数量为4个,呈半圆形波浪状相连;所述握柄(201)为直棱柱,有助于使用者握紧握柄。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臂式跳绳,其特征在于,所述绑带扣座(4)包括第一绑带端座(401)、第二绑带端座(402)、带扣(403),所述第一绑带端座(401)、第二绑带端座(402)分别安装在所述主臂(102)的两侧,其平面距所述主臂(102)、后伸臂(103)连接处截面相等;所述第一绑带端座(401)由U形底座、直圆柱组成,U形底座限定所述绑带沿直圆柱轴向的位移,光滑圆柱为所述绑带提供折返的支柱;所述第二绑带端座(402)与所述带扣(403)安装在所述主臂同一侧,且所述带扣(403)固定相连于所述第二绑带端座上部,所述绑带的一端固定连接于第二绑带端座下部,绑带另一端由所述第一绑带端座折返后穿过所述带扣;所述带扣(403)设有可供所述绑带(3)一端穿过的通道、...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佰满邱庆辉陈广进廖文波肖汉敏左远志徐勇军杨敏林
申请(专利权)人:东莞理工学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