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遥控器用控制板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8234764 阅读:32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6-16 22: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遥控器用控制板结构,包括遥控器、遥控灯、屏幕、感应按键、摩擦面、前盖、盖板、杆槽、支撑架、凹槽、功能识别发光件、控制板、电源线、插头、继电器、散热孔、数据连接器、基板、端口和卡扣,屏幕的下方设置有感应按键,前盖上设置有摩擦面,前盖的背面位于遥控器上设置有盖板,盖板的一端设置有卡扣,卡扣的左右两侧均设置有杆槽,杆槽上连接有支撑架,遥控器的内部靠近底端位置设置有基板,基板的上方设置有控制板,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丰富了遥控器的功能,具有操作便捷,结构紧揍、设计合理、性能可靠、美观实用、成本低廉、超薄轻巧等的特点,传递信息的效率高,利于遥控器小型化制造,适用性广。 1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遥控器用控制板结构
本技术涉及控制板结构,具体为一种遥控器用控制板结构。
技术介绍
随着科技的进步,各种各样的电气设备实现了遥控化,在生成遥控器控制板时需要进行校验,现有的遥控器用控制板结构的质量校验过程中,采用人工校验的方法,用遥控器对准机器,每个按键进行测试看机器的画面有无变化,校验比较麻烦,控制板结构合格率低,较少感应面积、不适用于多种生产工艺,同时遥控器用控制板的材料生产成本高、产品性能不可靠,控制板表面凹凸不平,整体外观松垮不美观,装配工艺复杂,存放及运输不方便,功能较为单一,在居家中摆放易凌乱。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遥控器用控制板结构,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遥控器用控制板结构,包括遥控器、遥控灯、屏幕、感应按键、摩擦面、前盖、盖板、杆槽、支撑架、凹槽、功能识别发光件、控制板、电源线、插头、继电器、散热孔、数据连接器、基板、端口和卡扣,所述遥控器的外部靠近上方安装有屏幕,所述屏幕的下方设置有感应按键,所述遥控器的外部靠近下方设置有前盖,所述前盖上设置有摩擦面,所述前盖的背面位于遥控器上设置有盖板,所述盖板的一端设置有卡扣,所述卡扣的左右两侧均设置有杆槽,所述杆槽上连接有支撑架,所述遥控器的内部靠近底端位置设置有基板,所述基板的上方设置有控制板,所述控制板上安装有数据连接器,所述数据连接器的右侧安装有继电器,所述继电器的两侧均设置有功能识别发光件,所述功能识别发光件的一侧设置有凹槽,所述凹槽的右侧位于基板上安装有遥控灯,所述控制板的左侧靠近功能识别发光件位置设置有插头,所述插头的端部连接有电源线。进一步的,所述功能识别发光件通过焊接固定安装在控制板上。进一步的,所述控制板的输入端通过插头与电源线电连接。进一步的,所述摩擦面呈条形结构,且摩擦面上设置有弹性凸点。进一步的,所述支撑架的个数为两个,且支撑架与盖板之间通过铰链相连接。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所达到的有益效果是:该种遥控器用控制板结构,屏幕的下方设置有感应按键,前盖上设置有摩擦面,盖板的一端设置有卡扣,杆槽上连接有支撑架,遥控器的内部靠近底端位置设置有基板,基板的上方设置有控制板,丰富了遥控器的功能,具有操作便捷,结构紧揍、设计合理、性能可靠、美观实用、成本低廉、超薄轻巧等的特点,有利于遥控器的小型化制造,简化生产工艺,工作效率高,真正实现遥控器的超薄超轻化设计。附图说明附图用来提供对本技术的进一步理解,并且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与本技术的实施例一起用于解释本技术,并不构成对本技术的限制。在附图中:图1是本技术的整体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的控制板的结构示意图;图中标号:1、遥控器;2、遥控灯;3、屏幕;4、感应按键;5、摩擦面;6、前盖;7、盖板;8、杆槽;9、支撑架;10、凹槽;11、功能识别发光件;12、控制板;13、电源线;14、插头;15、继电器;16、散热孔;17、数据连接器;18、基板;19、端口;20、卡扣。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优选实施例进行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优选实施例仅用于说明和解释本技术,并不用于限定本技术。实施例请参阅图1-2,本技术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遥控器用控制板结构,包括遥控器1、遥控灯2、屏幕3、感应按键4、摩擦面5、前盖6、盖板7、杆槽8、支撑架9、凹槽10、功能识别发光件11、控制板12、电源线13、插头14、继电器15、散热孔16、数据连接器17、基板18、端口19和卡扣20,遥控器1的外部靠近上方安装有屏幕3,屏幕3的下方设置有感应按键4,遥控器1的外部靠近下方设置有前盖6,前盖6上设置有摩擦面5,前盖6的背面位于遥控器1上设置有盖板7,盖板7的一端设置有卡扣20,卡扣20的左右两侧均设置有杆槽8,杆槽8上连接有支撑架9,遥控器1的内部靠近底端位置设置有基板18,基板18的上方设置有控制板12,控制板12上安装有数据连接器17,数据连接器17的右侧安装有继电器15,继电器15的两侧均设置有功能识别发光件11,功能识别发光件11的一侧设置有凹槽10,凹槽10的右侧位于基板18上安装有遥控灯2,控制板12的左侧靠近功能识别发光件11位置设置有插头14,插头14的端部连接有电源线13。进一步的,功能识别发光件11通过焊接固定安装在控制板12上,便于使得连接牢靠、稳定。进一步的,控制板12的输入端通过插头14与电源线13电连接,提高了结构的一体化。进一步的,摩擦面5呈条形结构,且摩擦面5上设置有弹性凸点,便于形成的防滑面,方便打开前盖6。进一步的,支撑架9的个数为两个,且支撑架9与盖板7之间通过铰链相连接,增强连接的稳定性,方便使用、操作简洁。工作原理:该种遥控器用控制板结构,首先,在遥控器1的外部靠近上方安装有屏幕3,便于观察对电器使用功能的设定,屏幕3的下方设置有感应按键4,便于操作,前盖6上设置有摩擦面5,摩擦面5呈条形结构,且摩擦面5上设置有弹性凸点,便于形成的防滑面,方便打开前盖6,其次,盖板7的一端设置有卡扣20,当不需要使用遥控器时,便于对其保护、放置,杆槽8上连接有支撑架9,能够根据需要,支撑架9的个数为两个,且支撑架9与盖板7之间通过铰链相连接,增强连接的稳定性,方便使用、操作简洁,调整支撑架9与杆槽8之间的距离,使得使用更加方便,摆放美观,基板18的上方设置有控制板12,便于对遥控器的使用功能进行操作、控制,数据连接器17的右侧安装有继电器15,接收信号、处理信息,继电器15的两侧均设置有功能识别发光件11,功能识别发光件11通过焊接固定安装在控制板12上,便于使得连接牢靠、稳定,最后,凹槽10的右侧位于基板18上安装有遥控灯2,通过传递光线,提高对电器状态的控制效率,插头14的端部连接有电源线13,控制板12的输入端通过插头14与电源线13电连接,提高了结构的一体化,丰富了遥控器的功能,具有操作便捷,结构紧揍、设计合理、性能可靠、美观实用、成本低廉、工作效率高的优点。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所述仅为本技术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技术,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技术进行了详细的说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凡在本技术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一种遥控器用控制板结构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遥控器用控制板结构,包括遥控器(1)、遥控灯(2)、屏幕(3)、感应按键(4)、摩擦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遥控器用控制板结构,包括遥控器(1)、遥控灯(2)、屏幕(3)、感应按键(4)、摩擦面(5)、前盖(6)、盖板(7)、杆槽(8)、支撑架(9)、凹槽(10)、功能识别发光件(11)、控制板(12)、电源线(13)、插头(14)、继电器(15)、散热孔(16)、数据连接器(17)、基板(18)、端口(19)和卡扣(20),其特征在于:所述遥控器(1)的外部靠近上方安装有屏幕(3),所述屏幕(3)的下方设置有感应按键(4),所述遥控器(1)的外部靠近下方设置有前盖(6),所述前盖(6)上设置有摩擦面(5),所述前盖(6)的背面位于遥控器(1)上设置有盖板(7),所述盖板(7)的一端设置有卡扣(20),所述卡扣(20)的左右两侧均设置有杆槽(8),所述杆槽(8)上连接有支撑架(9),所述遥控器(1)的内部靠近底端位置设置有基板(18),所述基板(18)的上方设置有控制板(12),所述控制板(12)上安装有数据连接器(17),...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庆海
申请(专利权)人:东莞市宇方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