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抗疲劳渐进镜片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8232950 阅读:26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6-16 21:2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抗疲劳渐进镜片,包括远用光区、近用光区、过渡光区和晃动区,所述远用光区与近用光区之间为过渡光区,所述过渡光区两侧为晃动区,所述过渡光区在0.5散光面型弧度镜上的长度为7~11毫米,宽度为8.6~12毫米,所述近用光区在0.5散光面型弧度镜上的宽度为16~18毫米,所述远用光区的度数跟近用光区的度数不相同,度数差量变化在过渡光区内均匀变化,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的一种抗疲劳渐进镜片,可以让视觉平缓舒适,对抗眼睛疲劳,尤其对于近距离用眼时间比较长的人群,使得其在近用时可以在近用光区度数下工作生活,减轻睫状肌的压力,减轻眼睛疲劳。 1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抗疲劳渐进镜片
本技术属于眼镜领域,涉及镜片领域,具体是一种抗疲劳渐进镜片。
技术介绍
人们在眼镜店验光时,验光距离为六米,这个距离测出的实际是看远区域物象的度数。但是实际上我们,对于近距离的物象观看时,我们并不需要那么高的度数,尤其现代人的用眼习惯基本集中在近距离用眼,如果长时间用看远的度数来看近,我们的眼睛会感到发胀、干涩,其根本原因是,长期这种状态下,能保证我们依然看清物象是通过调节眼睛的睫状肌来达到的,而长时间的使用睫状肌,容易导致用眼疲劳。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技术提供了一种抗疲劳渐进镜片,具体技术方案如下:一种抗疲劳渐进镜片,包括远用光区、近用光区、过渡光区和晃动区,所述远用光区与近用光区之间为过渡光区,所述过渡光区两侧为晃动区,所述过渡光区在0.5散光面型弧度镜上的长度为7~11毫米,宽度为8.6~12毫米,所述近用光区在0.5散光面型弧度镜上的宽度为16~18毫米,所述远用光区的度数跟近用光区的度数不相同,度数差量变化在过渡光区内均匀变化。该抗疲劳渐进镜片中,远用光区采用看远时的度数,近用光区采用看近时的度数,中间过渡光区宽度很大,在切换远、中、近三类物象的观看时,眼睛不需要过分集中聚焦就可以方便看清远、中、近的物象,在切换过程中,不会导致眼睛过分疲劳。并且,近用光区的宽度很大,在我们长时间近距离看物时,降低了对眼睛的聚光要求,使得眼睛处于放松状态。长时间用眼时,由于该镜片的远中近多个焦点,减轻了眼睛睫状肌的压力,避免眼睛过度劳累。作为进一步的改进,其特征在于:所述晃动区位于镜片几何中心水平线下端。将晃动区(该区域内为光度变化非常频繁的区域,在该区域内看物象会感到模糊)尽可能控制在镜片两端,且位于镜片几何中心水平线下端,可以尽可能扩大远用光区的范围,在看远时不会存在盲区。作为进一步的改进,其特征在于:当所述远用光区屈光度大于零,所述过渡光区的长度为10~11毫米,宽度为8.6~9.2毫米。作为进一步的改进,其特征在于:当所述远用光区屈光度为零,所述过渡光区的长度为7~10毫米,宽度为9~11毫米。作为进一步的改进,其特征在于:当所述远用光区屈光度小于零,所述过渡光区的长度为7~10毫米,宽度为11~12毫米。该镜片中,看远和看近时,度数不相同,过渡光区作为度数有规律变化的区域,可以看清楚中距离物象,在远近物象切换观看时,也能比较平和过渡,这样可以将远中近的物象观看设有各自合适的度数,减轻睫状肌的压力,减缓疲劳度。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本技术提供的一种抗疲劳渐进镜片,可以让视觉平缓舒适,对抗眼睛疲劳,尤其对于近距离用眼时间比较长的人群,使得其在近用时可以在近用光区度数下工作生活,减轻睫状肌的压力,减轻眼睛疲劳。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其中:1-远用光区,2-近用光区,3-过渡光区,4-晃动区,5-配镜十字中心,6-远用光区参考点,7-近用光区参考点,8-镜片几何中心水平线。具体实施方式为了加深对本技术的理解,下面将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技术做进一步详细描述,该实施例仅用于解释本技术,并不对其保护范围构成限定。实施例一一种抗疲劳渐进镜片,为0.5散光面型镜片,见图1,包括远用光区1、近用光区2、过渡光区3和晃动区4,所述远用光区1与近用光区2之间为过渡光区3,所述过渡光区3两侧为晃动区4,所述晃动区4位于镜片几何中心水平线8下端,远用光区1的光度为+1屈光度,配镜十字中心5位于远用光区1,与镜片几何中心水平线8的距离为4毫米,远用光区参考点6与镜片几何中心水平线8距离为8毫米,近用光区2的光度为-1屈光度,上端宽度为16毫米,下端宽度为18毫米,近用光区参考点7与镜片几何中心水平线8的距离为12毫米,过渡光区3的长度为11毫米,宽度为9.2毫米,该区域内,光度均匀降低。本实施例提供的镜片中,远用光区为老花,近用光区为近视,这样一副眼镜可以当两副眼镜使用,而且将远用和近用区分开来,长时间用眼也不会导致眼睛过度疲劳。实施例二一种抗疲劳渐进镜片,为0.5散光面型镜片,见图1,包括远用光区1、近用光区2、过渡光区3和晃动区4,所述远用光区1与近用光区2之间为过渡光区3,所述过渡光区3两侧为晃动区4,所述晃动区4位于镜片几何中心水平线8下端,远用光区1的光度为零,配镜十字中心5位于远用光区1,与镜片几何中心水平线8的距离为4毫米,远用光区参考点6与镜片几何中心水平线8距离为8毫米,近用光区2的光度为+1屈光度,上端宽度为16毫米,下端宽度为17毫米,近用光区参考点7与镜片几何中心水平线8的距离为12毫米,过渡光区3的长度为10毫米,宽度为11毫米,该区域内,光度均匀增加。本实施例提供的镜片中,远用光区为平光,近用光区为老花,这样在远近切换时,不需要摘下或者戴上眼镜即可满足,提升了用眼的方便性。实施例三一种抗疲劳渐进镜片,为0.5散光面型镜片,见图1,包括远用光区1、近用光区2、过渡光区3和晃动区4,所述远用光区1与近用光区2之间为过渡光区3,所述过渡光区3两侧为晃动区4,所述晃动区4位于镜片几何中心水平线8下端,远用光区1的光度为-3屈光度,配镜十字中心5位于远用光区1,与镜片几何中心水平线8的距离为4毫米,远用光区参考点6与镜片几何中心水平线8距离为8毫米,近用光区2的光度为-2屈光度,上端宽度为16毫米,下端宽度为17毫米,近用光区参考点7与镜片几何中心水平线8的距离为12毫米,过渡光区3的长度为7毫米,宽度为11毫米,该区域内,光度均匀降低。本实施例提供的镜片中,远用光区为高度数近视,近用光区为低度数近视,并且,这种情况非常普遍存在,这样在长时间使用近光区用眼时,使用度数不是验光所得的度数,这样减轻了睫状肌的压力,不会导致过分使用睫状肌二感到眼睛疲劳,而看远时,也不会有影响,切换方便。实施例提供的三个镜片,能够依照不同人群的不同需求配制,过渡光区的宽度控制根据使用者的眼睛散光与否调整,散光比较严重的宽度适当放宽,减轻聚焦压力。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一种抗疲劳渐进镜片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抗疲劳渐进镜片,包括远用光区、近用光区、过渡光区和晃动区,所述远用光区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抗疲劳渐进镜片,包括远用光区、近用光区、过渡光区和晃动区,所述远用光区与近用光区之间为过渡光区,所述过渡光区两侧为晃动区,其特征在于:所述过渡光区在0.5散光面型弧度镜上的长度为7~11毫米,宽度为8.6~12毫米,所述近用光区在0.5散光面型弧度镜上的宽度为16~18毫米,所述远用光区的度数跟近用光区的度数不相同,度数差量变化在过渡光区内均匀变化。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抗疲劳渐进镜片,其特征在于:所述晃动区位于镜片几何...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朝荣
申请(专利权)人:丹阳佰易视光学眼镜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