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基于内循环模式的窗载新风净化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8232762 阅读:58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6-16 21:20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基于内循环模式的窗载新风净化器,包括壳体,壳体内部顶端分布有上密封固定件,壳体内部底端分布有下密封固定件,壳体外侧面分布有室外进风口,壳体内侧面分布有出风口盖板,壳体表面分布有室内出风口;上密封固定件与下密封固定件之间竖直安装有密封隔板,密封隔板内侧面两端安装有导热鳍片,密封隔板内侧面中央安装有气流导向件;壳体底部分布有内循环腔体,内循环腔体与外腔体之间通过第一风道阀相连通,内循环腔体两侧分别分布有室外出风口和室内进风口。本发明专利技术充分利用了整个滤芯,大大提高了设备的适应性,充分保护设备及用户安全,安装过程方便快捷。 1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基于内循环模式的窗载新风净化器
本专利技术属于净化器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基于内循环模式的窗载新风净化器。
技术介绍
现有的空气净化器多为直接放置在室内的装置,仅能对室内的原有空气进行净化,而无法从进入室内空气的源头开始净化处理,它不能增加室内空气含氧量及降低二氧化碳含量,没有良好的杀菌能力,无法提高、优化室内空气质量,且净化器本身的设计无法满足大空间的室内空气净化工作。现有的新风系统多为管道式安装,需要穿墙过梁,会破坏房屋结构,使用时间长后管道容易污染且不易于清理,造成室内空气二次污染。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存在的以上问题,提供一种基于内循环模式的窗载新风净化器,能够快速对室内空气质量进行改善。为实现上述技术目的,达到上述技术效果,本专利技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一种基于内循环模式的窗载新风净化器,包括壳体,壳体内部顶端分布有上密封固定件,壳体内部底端分布有下密封固定件,壳体外侧面分布有室外进风口,壳体内侧面分布有出风口盖板,壳体表面分布有室内出风口;上密封固定件与下密封固定件之间竖直安装有密封隔板,密封隔板与壳体外侧面之间形成外腔体,密封隔板与出风口盖板之间竖直安装有滤芯,密封隔板与滤芯之间形成中间腔体,滤芯与出风口盖板之间形成内腔体;所述上密封固定件顶部安装有第一离心风扇,下密封固定件底部安装有第二离心风扇;所述上密封固定件上分别设有第一风扇进风口和第一风扇出风口,下密封固定件上分别设有第二风扇进风口和第二风扇出风口;第一离心风扇输入端通过第一风扇进风口与外腔体底端相连通,第一离心风扇输出端通过第一风扇出风口与中间腔体顶端相连通;第二离心风扇输入端通过第二风扇进风口与外腔体底端相连通,第二离心风扇输出端通过第二风扇出风口与中间腔体底端相连通;所述密封隔板内侧面两端安装有导热鳍片,密封隔板内侧面中央安装有气流导向件;所述壳体底部分布有内循环腔体,内循环腔体与外腔体之间通过第一风道阀相连通,内循环腔体两侧分别分布有室外出风口和室内进风口,内循环腔体通过室外出风口与室外相连通,内循环腔体通过室内进风口与室内相连通;所述室外出风口处安装有第二风道阀,第二风道阀与外循环风扇相连;所述外腔体顶端通过挡板驱动器竖直安装有风口挡板。进一步地,所述气流导向件为V字型结构的冲压板。进一步地,所述上密封固定件与下密封固定件结构相同且呈镜像分布,上密封固定件由相互垂直的侧板和底板构成,侧板上分布有第一风扇进风口,底板上分布有第二风扇出风口,底板内表面设有与滤芯固定相连的定位凸起。进一步地,所述室外进风口处分布有防水百叶。进一步地,所述壳体外侧面底端安装有水滴传感器。进一步地,所述壳体内侧面底端安装有控制面板。进一步地,所述下密封固定件上分布有传感器通风口,下密封固定件底部安装有颗粒物传感器。进一步地,所述壳体顶部安装有滑动壳体,滑动壳体上安装有伸缩壳体,滑动壳体与伸缩壳体之间通过伸缩调节机构相连。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1、本专利技术通过风扇摆放位置的调整,充分利用了内部空间结构,同类设备的风扇、滤芯采用层叠方式摆放,影响了滤芯的利用率,本结构将风扇置于滤芯两端,风扇气流对吹,并设有气流导向件,充分利用了整个滤芯。2、本专利技术具备升缩功能,大大提高了设备的适应性。3、本专利技术通过水滴传感器、颗粒物传感器的设置,充分保护设备及用户安全,风口检测更方便用户了解何时更换滤芯。4、本专利技术通过升缩调节结构伸长抵紧上下窗框用于设备固定,全程无需其他安装步骤,安装过程方便快捷,同时并未影响窗框结构及外观。5、本专利技术通过导热鳍片的设置,有效防止冬季使用时影响室内温度。附图说明此处所说明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理解,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本专利技术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专利技术,并不构成对本专利技术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图1是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专利技术的内循环工作原理示意图;图3是本专利技术的外循环工作原理示意图;图4是本专利技术在平开窗上的应用结构主视图;图5是本专利技术在平开窗上的应用结构侧视图;图6是本专利技术在推拉窗上的应用结构主视图;图7是本专利技术在推拉窗上的应用结构侧视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专利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专利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它实施例,都属于本专利技术保护的范围。在本专利技术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开孔”、“上”、“下”、“厚度”、“顶”、“中”、“长度”、“内”、“四周”等指示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专利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组件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专利技术的限制。如图1所示的一种基于内循环模式的窗载新风净化器,包括壳体1,壳体1内部顶端分布有上密封固定件2,壳体1内部底端分布有下密封固定件3,壳体1外侧面分布有室外进风口10,壳体1内侧面分布有出风口盖板16,壳体1表面分布有室内出风口14;上密封固定件2与下密封固定件3之间竖直安装有密封隔板4,密封隔板4与壳体1外侧面之间形成外腔体,密封隔板4与出风口盖板16之间竖直安装有滤芯15,密封隔板4与滤芯15之间形成中间腔体,滤芯15与出风口盖板16之间形成内腔体;上密封固定件2顶部安装有第一离心风扇5,下密封固定件3底部安装有第二离心风扇6;上密封固定件2上分别设有第一风扇进风口7和第一风扇出风口8,下密封固定件3上分别设有第二风扇进风口和第二风扇出风口;第一离心风扇5输入端通过第一风扇进风口7与外腔体底端相连通,第一离心风扇5输出端通过第一风扇出风口8与中间腔体顶端相连通;第二离心风扇6输入端通过第二风扇进风口与外腔体底端相连通,第二离心风扇6输出端通过第二风扇出风口与中间腔体底端相连通;密封隔板4内侧面两端安装有导热鳍片20,密封隔板4内侧面中央安装有气流导向件21,气流导向件21为V字型结构的冲压板;壳体1底部分布有内循环腔体,内循环腔体与外腔体之间通过第一风道阀24相连通,内循环腔体两侧分别分布有室外出风口26和室内进风口28,内循环腔体通过室外出风口26与室外相连通,内循环腔体通过室内进风口28与室内相连通;室外出风口26处安装有第二风道阀25,第二风道阀25与外循环风扇27相连;外腔体顶端通过挡板驱动器23竖直安装有风口挡板22,风口挡板22表面分布有与室外进风口10相对应的挡板孔。上密封固定件2与下密封固定件3结构相同且呈镜像分布,上密封固定件2由相互垂直的侧板和底板构成,侧板上分布有第一风扇进风口7,底板上分布有第二风扇出风口8,底板内表面设有与滤芯15固定相连的定位凸起;室外进风口10处分布有防水百叶9,用于防止降雨打入设备内;壳体1外侧面底端安装有水滴传感器11,用于检测是否在降雨,防止气流将雨水带入设备内;壳体1内侧面底端安装有控制面板12;下密封固定件3上分布有传感器通风口,下密封固定件3底部安装有颗粒物传感器13,用于检测过滤后的空气质量,也用于更换滤芯提醒;壳体1顶部安装有滑动壳体17,滑动壳体17上安装有伸缩壳体19,滑动壳体17与伸缩壳体19之间通过伸缩调节机构18相连。工作原理为:如图2所示的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一种基于内循环模式的窗载新风净化器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基于内循环模式的窗载新风净化器,其特征在于:包括壳体(1),壳体(1)内部顶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基于内循环模式的窗载新风净化器,其特征在于:包括壳体(1),壳体(1)内部顶端分布有上密封固定件(2),壳体(1)内部底端分布有下密封固定件(3),壳体(1)外侧面分布有室外进风口(10),壳体(1)内侧面分布有出风口盖板(16),壳体(1)表面分布有室内出风口(14);上密封固定件(2)与下密封固定件(3)之间竖直安装有密封隔板(4),密封隔板(4)与壳体(1)外侧面之间形成外腔体,密封隔板(4)与出风口盖板(16)之间竖直安装有滤芯(15),密封隔板(4)与滤芯(15)之间形成中间腔体,滤芯(15)与出风口盖板(16)之间形成内腔体;所述上密封固定件(2)顶部安装有第一离心风扇(5),下密封固定件(3)底部安装有第二离心风扇(6);所述上密封固定件(2)上分别设有第一风扇进风口(7)和第一风扇出风口(8),下密封固定件(3)上分别设有第二风扇进风口和第二风扇出风口;第一离心风扇(5)输入端通过第一风扇进风口(7)与外腔体底端相连通,第一离心风扇(5)输出端通过第一风扇出风口(8)与中间腔体顶端相连通;第二离心风扇(6)输入端通过第二风扇进风口与外腔体底端相连通,第二离心风扇(6)输出端通过第二风扇出风口与中间腔体底端相连通;所述密封隔板(4)内侧面两端安装有导热鳍片(20),密封隔板(4)内侧面中央安装有气流导向件(21);所述壳体(1)底部分布有内循环腔体,内循环腔体与外腔体之间通过第一风道阀(24)相连通,内循环腔体两侧分别分布有室外出风口(26)和室内进风口(28),内循环腔体通过室外出风口(26)与室外相连通,内循环腔...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松
申请(专利权)人:安徽宸智物联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安徽,3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