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隧洞、涵洞多功能检测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8231210 阅读:36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6-16 20:2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隧洞、涵洞多功能检测装置,包括船体,分别设在船体上运输机构、检测机构以及控制系统;所述控制系统包括主控制装置、遥控装置、光纤线,遥控装置通过光纤线与装于船体上的主控制装置相连;所述检测机构包括存储装置、探测装置和摄像装置,所述摄像装置包括摄像机和摄像机一侧的照明灯具,所述探测装置包括安装于船体底部的流速仪,与存储装置相连,流速仪获取的探测数据存储于存储装置,所述运输机构包括蓄电池和与蓄电池相连的电机。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能在有水隧洞、涵洞封闭环境下实现检测作业,且能测量洞内涌水流量和流速,遥控装置通过光纤线远程控制该多功能检测装置作业,大大提高检测的准确性和效率。 1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隧洞、涵洞多功能检测装置
本技术属于检测装置,具体涉及一种隧洞、涵洞多功能检测装置。
技术介绍
随着隧洞、涵洞等地下工程的广泛应用,对有水隧洞、涵洞洞壁剥落、裂缝、缺陷等问题的检测越来越重要,目前,对隧洞、涵洞的检测一般采用人工检测。但由于隧洞、涵洞空间狭小,底部常伴有积水、坑洼、碎石、淤泥等障碍,水下封闭环境中,人工检测不仅效率低下、危险性高,且洞内局部恶劣环境下人工难以实施检测作业。此外,有时可能还需施测水下隧洞、涵洞的涌水流速和流量,在水下封闭狭窄环境下人工作业有时难以实施。现有技术中也有相关研究人员尝试利用介质差式或蠕动式机器人、和有轨车检测隧洞、涵洞,但以上机器人存在移动速度慢或不适宜在有水环境中运行的问题或缺陷;此外,隧洞、涵洞水下情况复杂,难以做到长距离铺设轨道供检测车使用。
技术实现思路
技术目的:为了克服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不足,本技术提供一种隧洞、涵洞多功能检测装置。技术方案: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的一种隧洞、涵洞多功能检测装置,包括船体,分别设在船体上运输机构、检测机构以及控制系统;所述控制系统包括主控制装置、遥控装置、光纤线,遥控装置通过光纤线与装于船体上的主控制装置相连;所述检测机构包括存储装置、探测装置和摄像装置,所述摄像装置包括摄像机和摄像机一侧的照明灯具,所述探测装置包括安装于船体底部的流速仪,与存储装置相连,流速仪获取的探测数据存储于存储装置,所述运输机构包括蓄电池和与蓄电池相连的电机,蓄电池为主控制装置、探测装置和摄像装置提供电源。进一步地,所述摄像装置包括透明的保护罩,保护罩内为摄像机和照明灯具。进一步地,所述照明灯具通过支架与船体相连。进一步地,所述遥控装置包括遥控器、设在遥控器上的操作杆、通过显示器支架与遥控器相连的显示器。进一步地,所述该摄像装置设于船体前部。进一步地,所述电机设在船体后部。进一步地,所述照明灯具设于摄像机后上方。进一步地,所述流速仪安装于船体底部。有益效果:本技术相对于现有技术而言,具有以下特征:本技术能在有水隧洞、涵洞封闭环境下实现检测作业,且能测量洞内涌水流量和流速,遥控装置通过光纤线远程控制该多功能检测装置作业,大大提高检测的准确性和效率。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隧洞、涵洞多功能检测装置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的遥控装置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的隧洞、涵洞多功能检测装置原理框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作更进一步的说明。如图1所示,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隧洞、涵洞多功能检测装置,包括运输机构、检测机构、控制系统三部分,所述运输机构主要包括船体11、蓄电池8、电机9,所述蓄电池8与电机9相连,位于船体11尾部;所述检测机构主要由摄像装置、探测装置5和存储装置7组成,所述摄像装置设于船体11前部,主要包括摄像机4、照明灯具3、保护罩2、支架1,所述探测装置5是指流速仪5,其安装于船体11底部,与存储装置7相连,获取的探测数据存储于存储装置7;所述控制系统由主控制装置6、遥控装置、光纤线10组成,遥控装置通过光纤线10与装于船体11上的主控制装置6相连,所述遥控装置由遥控器13、操作杆14、显示器15、显示器支架12、卡梢16组成;所述主控制装置6接到遥控器13发出的指令后将执行任务推送至摄像装置和探测装置5,获取数据存储于存储装置7,并通过光纤10发送或传输至显示器15。本实施例突破了传统的水下隧洞、涵洞人工检测方式,能在有水隧洞、涵洞等封闭环境下作业,准确地检测洞内裂缝、缺陷情况,并测量出洞内涌水流速和流量。本实施例中,所述隧洞、涵洞多功能检测装置在船体前方设有摄像装置,其包括摄像机4、照明灯具3、保护罩2、支架1,可在弱光或无光条件下清晰拍摄隧洞或涵洞内部情况,获取影像数据存储于摄像机4自带内存卡,并通过光纤10将船体11航行影像实时传输至显示器15,检测操作人员在洞外清晰的观察到洞内检测实况。本实施例中,所述流速仪5与主控制装置6相连,通过流速仪5可获取洞内涌水水流流速,洞外检测操作人员通过遥控装置结合实时拍摄影像调整船体11于设定位置,测出洞内涌水流速。测量数据存储于存储装置6,并通过光纤线10传输至显示器15。本实施例中,根据所述流速仪5获取的洞内涌水流速,检测人员测出洞口处水面深度,参考隧洞、涵洞设计尺寸可测算出洞内涌水流量。本实施例中,所述遥控装置与主控制装置6相连,控制船体11的前进、停止、返航,监控所述蓄电池8电量,洞外检测人员可通过显示器15实时查看所述蓄电池8电量,当蓄电池8电量低于设定下限值时,遥控装置可一键操作使所述多功能检测装置按照原航行路线自动返航。本实施例中,所述遥控装置能通过显示器15显示的图像视频调整洞内船体11航姿,遇障碍物时控制船体11转向,规避水中障碍物;当完成检测作业后,可设置相应指令使船体11沿原检测路线自动返航。因此,本多功能检测装置能在有水隧洞、涵洞等封闭环境下实施多种检测作业,突破了传统人工检测的局限性,其不仅可以较准确地检测隧洞或涵洞内裂缝、缺陷情况,还能测量出洞内涌水流速和流量,极大地提高了有水隧洞、涵洞检测的效率和准确性。以上所述仅是本技术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
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技术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应视为本技术的保护范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一种隧洞、涵洞多功能检测装置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隧洞、涵洞多功能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船体,分别设在船体上运输机构、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隧洞、涵洞多功能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船体,分别设在船体上运输机构、检测机构以及控制系统;所述控制系统包括主控制装置、遥控装置、光纤线,遥控装置通过光纤线与装于船体上的主控制装置相连;所述检测机构包括存储装置、探测装置和摄像装置,所述摄像装置包括摄像机和摄像机一侧的照明灯具,所述探测装置包括安装于船体底部的流速仪,与存储装置相连,流速仪获取的探测数据存储于存储装置,所述运输机构包括蓄电池和与蓄电池相连的电机,蓄电池为主控制装置、探测装置和摄像装置提供电源。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隧洞、涵洞多功能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摄像装置包括透明的保护罩,保护罩内为摄像机和照明灯具。3.根据...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业伟吕辉蒋勇许小华彭月平雷声付佳伟
申请(专利权)人:江西省水利科学研究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西,36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