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水利工程用抗冲耐磨混凝土及其制备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18225082 阅读:30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6-16 16:28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水利工程用抗冲耐磨混凝土及其制备方法,原料按照以下组成成分,陶砂26‑78份、锂云母16‑46份、玻化微珠12‑38份、蒙脱土7‑23份、水泥80‑170份、糠醇泥6‑22份、羟丙基甲基纤维素醚2‑7.5份、甲基丙烯酸羟乙酯1.5‑5份、聚羧酸减水剂1.5‑5.5份、玻璃纤维5‑21份、聚丙烯纤维4‑14份、钢纤维6‑20份、聚丙烯酸钠7‑25份、羧甲基纤维素钠3‑11份,水22‑68份。本发明专利技术可最大程度的避免混凝土产生裂缝,降低结构因收缩产生开裂的可能、可增强混凝土的密实性和耐磨性,大大提升混凝土的耐磨性能力,增加混凝土的韧性,整体抗冲耐磨性能好,值得推广。 1

Abrasion resistant concrete for hydraulic engineering and its preparation method

The invention discloses a kind of anti scouring and wear-resisting concrete for water conservancy project and its preparation method. The raw material is composed of the following components: 26 pottery and 78 copies of pottery sand, 46 copies of lithium-ion mica 16, 38 vitrified microbeads, 7 montmorillonite 23, 80 170 copies of cement, 22 portion of furfuryl alcohol mud, 16 hydroxypropyl methyl cellulose ether 2 7.5, methacrylic acid. 1.5 hydroxyethyl ester 5, Polycarboxylic Water Reducer 1.5, 5.5 glass fiber 5, polypropylene fiber 4 14, steel fiber 6 20, sodium polyacrylate 7 25, sodium carboxymethyl cellulose 3 11 copies. The invention can avoid cracks in concrete to the greatest extent, reduce the possibility of structure cracking due to shrinkage, enhance the compactness and wear resistance of concrete, improve the wear resistance of concrete, increase the toughness of concrete, improve the overall impact resistance and wear resistance, and be worth pushing. On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水利工程用抗冲耐磨混凝土及其制备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建筑材料
,尤其是一种水利工程用抗冲耐磨混凝土及其制备方法。
技术介绍
普通混凝土一般指以水泥为主要胶凝材料,与水、砂、石子,必要时掺入化学外加剂和矿物掺合料,按适当比例配合,经过均匀搅拌、密实成型及养护硬化而成的人造石材。混凝土主要划分为两个阶段与状态:凝结硬化前的塑性状态,即新拌混凝土或混凝土拌合物;硬化之后的坚硬状态,即硬化混凝土或混凝土。然而高速水流、含沙水流、推移质水流对水利工程建筑物的冲刷磨损和气蚀破坏一直是水工泄流建筑物如溢流坝、泄洪洞槽、泄水闸等常见的破坏方式,也一直是水利水电建设中长期关注、有待妥善解决的问题。据调查,我国运行中的大坝泄水建筑物有70%存在不同程度的冲磨破坏问题,有的甚至非常严重,不仅自身遭到破坏,而且危及其他建筑物的安全,针对这些问题,在这里我们提出一种水利工程用抗冲耐磨混凝土及其制备方法。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针对现有的粉底等技术上的不足,提供了一种水利工程用抗冲耐磨混凝土及其制备方法。本专利技术为解决上述技术不足,采用改性的技术方案,一种水利工程用抗冲耐磨混凝土及其制备方法,原料按照以下组成成分,陶砂26-78份、锂云母16-46份、玻化微珠12-38份、蒙脱土7-23份、水泥80-170份、糠醇泥6-22份、羟丙基甲基纤维素醚2-7.5份、甲基丙烯酸羟乙酯1.5-5份、聚羧酸减水剂1.5-5.5份、玻璃纤维5-21份、聚丙烯纤维4-14份、钢纤维6-20份、聚丙烯酸钠7-25份、羧甲基纤维素钠3-11份,水22-68份。作为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优选方式,还包括原料按照以下组成成分,陶砂26份、锂云母16份、玻化微珠12份、蒙脱土7份、水泥80份、糠醇泥6份、羟丙基甲基纤维素醚2份、甲基丙烯酸羟乙酯1.5份、聚羧酸减水剂1.5份、玻璃纤维5份、聚丙烯纤维4份、钢纤维6份、聚丙烯酸钠7份、羧甲基纤维素钠3份,水22份。作为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优选方式,还包括原料按照以下组成成分,陶砂78份、锂云母46份、玻化微珠38份、蒙脱土23份、水泥170份、糠醇泥22份、羟丙基甲基纤维素醚7.5份、甲基丙烯酸羟乙酯5份、聚羧酸减水剂5.5份、玻璃纤维21份、聚丙烯纤维14份、钢纤维20份、聚丙烯酸钠25份、羧甲基纤维素钠11份、水68份。作为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优选方式,制作工艺步骤如下:a.将上述原料按照重量份数称取;b.将陶砂、锂云母、玻化微珠、蒙脱土、水泥、糠醇泥加入到混合容器中进行搅拌,并加入30%的水混合加热至70℃得到混合物A;c.在2MPa的压力下与称取量50%的水,将玻璃纤维、聚丙烯纤维、钢纤维、聚丙烯酸钠、羧甲基纤维素钠混合搅拌均匀,加入一半的羟丙基甲基纤维素醚、甲基丙烯酸羟乙酯、聚羧酸减水剂进行充分的混合,得到混合物B;d.将剩余的水分同时加入混合箱内,并将混合物A和混合物B进行混合,加入高速搅拌机,充分搅拌,混合完成后即可出料。作为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优选方式,步骤d中控制搅拌机的转速200-420r/min。作为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优选方式,步骤c中,在加工混合物B时,在搅拌过程中,可以适当控制加热,加热温度可控制在65-85℃。作为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优选方式,所述玻化微珠堆积密度80-140kg/m3,表面玻化闭孔率大于85%,玻化微珠的平均粒径为0.15-4.5mm。作为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优选方式,所述陶粒的堆积密度320-440kg/m3,所述陶粒的平均粒径为8-22mm。本专利技术可最大程度的避免混凝土产生裂缝,降低结构因收缩产生开裂的可能、可增强混凝土的密实性和耐磨性,大大提升混凝土的耐磨性能力,增加混凝土的韧性,玻璃纤维、聚丙烯纤维、钢纤维、聚丙烯酸钠、羧甲基纤维素钠依靠无数条纤维在混凝土中形成网状的支撑体系来延缓和阻止混凝土由于塑性收缩产生的早期塑性裂缝,并能够在混凝土内部起到牵拉作用,进一步增加混凝土的韧性,整体抗冲耐磨。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对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专利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专利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专利技术保护的范围。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水利工程用抗冲耐磨混凝土及其制备方法,原料按照以下组成成分,陶砂26-78份、锂云母16-46份、玻化微珠12-38份、蒙脱土7-23份、水泥80-170份、糠醇泥6-22份、羟丙基甲基纤维素醚2-7.5份、甲基丙烯酸羟乙酯1.5-5份、聚羧酸减水剂1.5-5.5份、玻璃纤维5-21份、聚丙烯纤维4-14份、钢纤维6-20份、聚丙烯酸钠7-25份、羧甲基纤维素钠3-11份,水22-68份。还包括原料按照以下组成成分,陶砂26份、锂云母16份、玻化微珠12份、蒙脱土7份、水泥80份、糠醇泥6份、羟丙基甲基纤维素醚2份、甲基丙烯酸羟乙酯1.5份、聚羧酸减水剂1.5份、玻璃纤维5份、聚丙烯纤维4份、钢纤维6份、聚丙烯酸钠7份、羧甲基纤维素钠3份,水22份。还包括原料按照以下组成成分,陶砂78份、锂云母46份、玻化微珠38份、蒙脱土23份、水泥170份、糠醇泥22份、羟丙基甲基纤维素醚7.5份、甲基丙烯酸羟乙酯5份、聚羧酸减水剂5.5份、玻璃纤维21份、聚丙烯纤维14份、钢纤维20份、聚丙烯酸钠25份、羧甲基纤维素钠11份、水68份。制作工艺步骤如下:a.将上述原料按照重量份数称取;b.将陶砂、锂云母、玻化微珠、蒙脱土、水泥、糠醇泥加入到混合容器中进行搅拌,并加入30%的水混合加热至70℃得到混合物A;c.在2MPa的压力下与称取量50%的水,将玻璃纤维、聚丙烯纤维、钢纤维、聚丙烯酸钠、羧甲基纤维素钠混合搅拌均匀,加入一半的羟丙基甲基纤维素醚、甲基丙烯酸羟乙酯、聚羧酸减水剂进行充分的混合,得到混合物B;d.将剩余的水分同时加入混合箱内,并将混合物A和混合物B进行混合,加入高速搅拌机,充分搅拌,混合完成后即可出料。步骤d中控制搅拌机的转速200-420r/min。步骤c中,在加工混合物B时,在搅拌过程中,可以适当控制加热,加热温度可控制在65-85℃。所述玻化微珠堆积密度80-140kg/m3,表面玻化闭孔率大于85%,玻化微珠的平均粒径为0.15-4.5mm。所述陶粒的堆积密度320-440kg/m3,所述陶粒的平均粒径为8-22mm。综上,本专利技术可最大程度的避免混凝土产生裂缝,降低结构因收缩产生开裂的可能、可增强混凝土的密实性和耐磨性,大大提升混凝土的耐磨性能力,增加混凝土的韧性,玻璃纤维、聚丙烯纤维、钢纤维、聚丙烯酸钠、羧甲基纤维素钠依靠无数条纤维在混凝土中形成网状的支撑体系来延缓和阻止混凝土由于塑性收缩产生的早期塑性裂缝,并能够在混凝土内部起到牵拉作用,进一步增加混凝土的韧性,整体抗冲耐磨。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所述仅为本专利技术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专利技术,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进行了详细的说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凡在本专利技术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专利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水利工程用抗冲耐磨混凝土及其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原料按照以下组成成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水利工程用抗冲耐磨混凝土及其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原料按照以下组成成分,陶砂26-78份、锂云母16-46份、玻化微珠12-38份、蒙脱土7-23份、水泥80-170份、糠醇泥6-22份、羟丙基甲基纤维素醚2-7.5份、甲基丙烯酸羟乙酯1.5-5份、聚羧酸减水剂1.5-5.5份、玻璃纤维5-21份、聚丙烯纤维4-14份、钢纤维6-20份、聚丙烯酸钠7-25份、羧甲基纤维素钠3-11份,水22-68份。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水利工程用抗冲耐磨混凝土及其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原料按照以下组成成分,陶砂26份、锂云母16份、玻化微珠12份、蒙脱土7份、水泥80份、糠醇泥6份、羟丙基甲基纤维素醚2份、甲基丙烯酸羟乙酯1.5份、聚羧酸减水剂1.5份、玻璃纤维5份、聚丙烯纤维4份、钢纤维6份、聚丙烯酸钠7份、羧甲基纤维素钠3份,水22份。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水利工程用抗冲耐磨混凝土及其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原料按照以下组成成分,陶砂78份、锂云母46份、玻化微珠38份、蒙脱土23份、水泥170份、糠醇泥22份、羟丙基甲基纤维素醚7.5份、甲基丙烯酸羟乙酯5份、聚羧酸减水剂5.5份、玻璃纤维21份、聚丙烯纤维14份、钢纤维20份、聚丙烯酸钠25份、羧甲基纤维素钠11份、水68份。4.一种制备权利要求1至3之一所述的一种水利工程用抗...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玉环
申请(专利权)人:佛山杰致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