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赵璐专利>正文

一种用于羽毛球转体练习的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8215989 阅读:28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6-16 10:55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用于羽毛球转体练习的装置,属于运动器材的技术领域。其技术方案为:一种用于羽毛球转体练习的装置,包括练习台,练习台底部设置有支架,支架一侧设置有旋转机构,另一侧设置有驱动机构。本发明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为:本发明专利技术解决了训练者转体动作不合理的问题,能有效的提高训练质量,在练习台上设置指针,转体角度可控,最大化的实现锻炼的目的。 1

A device used for the turning practice of badminton

The invention provides a device for rotary practice of badminton, which belongs to the technical field of sports equipment. The technical scheme is as follows: a device for turning the shuttlecock body, including an exercise table, a bracket at the bottom of the exercise table, a rotating mechanism on one side of the bracket, and a driving mechanism on the other side. The beneficial effect of the invention is as follows: the invention solves the problem of unreasonable movement of the trainer, and can effectively improve the training quality, set the pointer on the exercise table, control the angle of the turning body, and maximize the realization of the exercise. On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用于羽毛球转体练习的装置
本专利技术涉及运动器材的
,尤其涉及一种用于羽毛球转体练习的装置。
技术介绍
半转体起跳杀球技术分为四步,第一步在右手执拍的情况下,准备杀球之前先转体,身体半侧对球网。第二步是屈膝降低重心,准备起跳。第三步在球开始下落的时候起跳,双腿要先保持微曲的姿势,靠脚尖蹬地的力量起跳杀球。第四步杀球后右脚在后且先着地,左脚落地后即回到场地重心位置。目前市场上没有针对训练转体动作的设备,练习者转体动作不合理,给教学及练习者带来一定的困难,不利于羽毛球的普及和推广。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控制转体角度的用于羽毛球转体练习的装置。本专利技术是通过如下措施实现的:一种用于羽毛球转体练习的装置,包括练习台,所述练习台底部设置有支架,所述支架一侧设置有旋转机构,另一侧设置有驱动机构;所述驱动机构包括底板,所述底板上设置有支撑架,所述支撑架上设置有异形齿轮,所述异形齿轮包括套筒,所述套筒一端设置有圆柱齿轮,另一端设置有凸缘,沿所述凸缘直径方向设置有滑槽,所述凸缘与所述滑槽结合部设置有通孔,所述套筒设置在所述支撑架内,所述滑槽设置在所述支撑架上端面,所述圆柱齿轮设置在所述支撑架的下端面,所述套筒内设置有第一齿条,所述第一齿条贯穿所述套筒,一端设置在所述支撑架上部,另一端设置在所述支撑架下部,所述套筒内设置有小齿轮,所述小齿轮一端设置有丝杆,所述丝杆穿过所述通孔设置在所述滑槽内,设置在所述滑槽内的所述丝杆上设置有滑块,所述滑块上设置有与所述丝杆外螺纹对应的内螺纹,设置在所述支撑架上部的所述第一齿条与所述小齿轮啮合,所述底板上设置有第一电机,所述第一电机的输出轴上设置有第一齿轮,所述第一齿轮与设置在所述支撑架下部的所述第一齿条啮合,用于驱动所述第一齿条在所述套筒内升降运动,所述底板上设置有第二电机,所述第二电机的输出轴上设置有第二齿轮,所述第二齿轮与所述圆柱齿轮啮合,用于驱动所述滑槽圆周运动;所述旋转机构包括基板,所述基板上设置有基座,所述基座上设置有支撑杆,所述基座可以围绕所述支撑杆做圆周运动,所述基座底部设置有通道,所述通道内设置有第二齿条,所述基板上设置有第一导轨和第二导轨,所述第一导轨与所述第二导轨设置在同一平面内,且所述第一导轨与所述第二导轨垂直设置,所述第一导轨内设置有第一直角滑尺,所述第二导轨内设置有第二直角滑尺,所述第一直角滑尺上设置有长条孔A,所述第一直角滑尺上设置有长条孔B,所述长条孔A与所述长条孔B重叠的长条孔内设置有小滑块,所述小滑块上设置有圆孔,所述第二齿条的一端设置在所述通道内,另一端设置有小圆柱,所述小圆柱设置在所述圆孔内,所述基座侧边设置有旋转轴,所述旋转轴一端设置有第三齿轮,另一端设置有第三电机,所述第三齿轮偏心位置设置有偏心轴,所述支撑杆上设置有滑动套,所述滑动套与所述偏心轴之间设置有连接杆,所述支撑杆顶端设置有顶帽,所述顶帽的圆周边上设置有指针;所述练习台上设置有通孔,所述通孔圆周上设置有刻度线,所述顶帽设置在所述通孔内,所述指针与所述刻度线相对应。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基于运动员转体练习不到位的宗旨,研发了本专利技术的设计方案,本专利技术中的驱动机构能提供三个运动状态,滑块在X方向上直线运动、滑槽在XY平面内的圆周运动以及第一齿条在Z方向上的升降运动,利用丝杆的回转运动转化成滑块的直线运动,传动轴向力大,可自锁,定位精度高,丝杆的回转运动的动力来源于小齿轮的旋转,小齿轮旋转的动力来源于第一齿条的升降运动,间接的滑块的直线运动来源于齿条与齿轮的传动动力,齿条与齿轮的传动的优点是承载力大,传动精度高,可以无限长度对接延续,传动速度可以很高,第一齿条的升降运动也是采用齿轮与齿条的传动方式驱动,滑槽在XY平面内做圆周运动是第二电机提动动力,第二电机驱动第二齿轮,第二齿轮与圆柱齿轮啮合,因而驱动滑槽在XY平面内运动,齿轮与齿轮啮合从原理上讲,对任意齿轮,不管时渐开线齿轮还是双圆弧齿轮,它们正确啮合,则满足啮合条件,它们接触点处的法矢垂直于它们之间的相对运动速度,则它们之间就是正确啮合,对于我们常见的渐开线外啮合齿轮,任意两条渐开线都是相互啮合的,因此它们只需要满足公法线处的齿距相等就可以正确啮合了,齿轮传动的优点是使用的圆周速度和功率范围广,效率较高,传动比稳定,寿命长,工作可靠性高,可实现平行轴、任意角相交轴和任意角交错轴之间传动,本专利技术中的旋转机构能够提供三个工作状态,第二齿条在X方向的直线运动,第二齿条在XY方向的旋转运动以及滑动套在Z方向上的升降运动,第三电机转动提供第三齿轮旋转的动力,第三齿轮旋转通过连接杆传递给滑动套在支撑杆上升降运动,此工作状态的转变是通过连接杆的作用完成的,连杆传动不易磨损,形状简单,易加工,容易获得较高的制造精度,基座可以围绕支撑杆做圆周运动,为第二齿条旋转运动提供保障,进而可以控制顶帽的旋转。本专利技术解决了训练者转体动作不合理的问题,能有效的提高训练质量,在练习台上设置指针,转体角度可控,最大化的实现锻炼的目的。进一步的,所述底板上设置有弹簧,所述弹簧设置在所述第一齿条底部。采用上述进一步的有益效果:设置弹簧一是可以防止第一齿条滑落造成损坏,二是可以给第一齿条一个缓冲力,能快速的实现第一齿条的上升运动。进一步的,所述第一齿条设置在圆柱体上,上部所述第一齿条与下部所述第一齿条倾斜设置。采用上述进一步的有益效果:将第一齿条分成两段设置在圆柱体上,圆柱体的形状与套筒的形状吻合,可以有效的防止设置在圆柱体上的第一齿条滑落,将第一齿条设置在圆柱体上,根据实际需要可以将第一齿条的宽度设计的比套筒的内径的尺寸小一些,能有效防止套筒与第一齿条之间的摩擦,造成齿条或者套筒的损坏,提高了使用寿命。进一步的,所述基板上设置有柱销,所述支撑杆底部设置有与所述柱销对应的圆孔,所述圆孔与所述柱销之间设置有轴承。采用上述进一步的有益效果:基座可以围绕支撑杆做圆周运动,在基板上设置柱销和在支撑杆底部设置圆孔,通过轴孔的配合实现基座的圆周运动,在轴孔之间设置轴承的优点是低摩擦,低能源消耗,机械效率高,易启动,易于安装和拆卸以及维修,结构紧凑,重量轻,轴向尺寸为零,高精度高速度,使用寿命长。进一步的,所述滑槽与所述第一直角滑尺连接。采用上述进一步的有益效果:滑槽旋转运动给第一直角滑尺一个作用力,第一直角滑尺推动第二齿条做圆周运动,进而实现顶帽做圆周运动,滑槽在XY平面内做圆周运动,能给第一直角滑尺一个稳定的作用力,且此作用力由大到小再由小变大,不会给第一直角滑尺冲撞力,能保证设备稳定的工作。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1的A处的局部放大图。图3为旋转机构的结构示意图。图4为驱动机构的结构示意图。图5为异形齿轮的结构示意图。图6为小齿轮以及丝杆的结构示意图。其中,附图标记为:1、练习台;11、刻度线;2、旋转机构;21、基板;211、第一导轨;212、第二导轨;22、基座;221、支撑杆;2211、滑动套;2212、顶帽;2213、指针;222、通道;223、旋转轴;23、第二齿条;24、第一直角滑尺;25、第二直角滑尺;26、小滑块;27、第三齿轮;271、偏心轴;28、第三电机;29、连接杆;3、驱动机构;31、底板;32、支撑架;33、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一种用于羽毛球转体练习的装置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用于羽毛球转体练习的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练习台(1),所述练习台(1)底部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羽毛球转体练习的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练习台(1),所述练习台(1)底部设置有支架(4),所述支架(4)一侧设置有旋转机构(2),另一侧设置有驱动机构(3);所述驱动机构(3)包括底板(31),所述底板(31)上设置有支撑架(32),所述支撑架(32)上设置有异形齿轮(33),所述异形齿轮(33)包括套筒(331),所述套筒(331)一端设置有圆柱齿轮(332),另一端设置有凸缘(333),沿所述凸缘(333)直径方向设置有滑槽(334),所述凸缘(333)与所述滑槽(334)结合部设置有通孔(335),所述套筒(331)设置在所述支撑架(32)内,所述滑槽(334)设置在所述支撑架(32)上端面,所述圆柱齿轮(332)设置在所述支撑架(32)的下端面,所述套筒(331)内设置有第一齿条(336),所述第一齿条(336)贯穿所述套筒(331),一端设置在所述支撑架(32)上部,另一端设置在所述支撑架(32)下部,所述套筒(331)内设置有小齿轮(337),所述小齿轮(337)一端设置有丝杆(338),所述丝杆(338)穿过所述通孔(335)设置在所述滑槽(334)内,设置在所述滑槽(334)内的所述丝杆(338)上设置有滑块(339),所述滑块(339)上设置有与所述丝杆(338)外螺纹对应的内螺纹,设置在所述支撑架(32)上部的所述第一齿条(336)与所述小齿轮(337)啮合,所述底板(31)上设置有第一电机(3310),所述第一电机(3310)的输出轴上设置有第一齿轮(3311),所述第一齿轮(3311)与设置在所述支撑架(32)下部的所述第一齿条(336)啮合,用于驱动所述第一齿条(336)在所述套筒(331)内升降运动,所述底板(31)上设置有第二电机(3312),所述第二电机(3312)的输出轴上设置有第二齿轮(3313),所述第二齿轮(3313)与所述圆柱齿轮(332)啮合,用于驱动所述滑槽(334)圆周运动;所述旋转机构(2)包括基板(21),所述基板(21)上设置有基座(22),所述基座(22)上设置有支撑杆(221),所述基座(22)可以围绕所述支撑杆(221)做...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赵璐
申请(专利权)人:赵璐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山东,3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