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张宇琛专利>正文

一种套、伞一体的伞及其操作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18212965 阅读:44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6-16 09:15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套、伞一体的伞,包括伞套(202),其上部开口,下部有底及套底孔(20208),伞套(202)被伞杆(104)从孔心穿过并可沿其相对滑动;伞套定位机构(201),与伞龙骨滑动环(103)连接,伞套定位部(20104)与伞套(202)关联;开伞时,伞套(202)整体上移,脱离伞柄执手(105),通过伞套定位机构(201)的作用停留在伞杆(104)中上部;在收伞并密封后,可把伞面(101)残留的雨水密封在套内。操作方法,步骤一,打开伞套拉出伞杆;步骤二,下拉伞套(202)直至其上口离开伞龙骨折叠处最远端;步骤三,撑开伞面。收伞时反之。 1

An umbrella with an umbrella and an umbrella and its operating method

The invention discloses an umbrella covering an umbrella, including an umbrella cover (202), an upper opening, a bottom and a bottom hole (20208), an umbrella sleeve (202) passing through the hole core (104) and relative sliding along it; the umbrella sleeve positioning mechanism (201) is connected with the umbrella keel slip ring (103), the umbrella sleeve positioning part (20104) is associated with the umbrella sheath (202), and an umbrella opening. When the umbrella cover (202) is moved up, the umbrella handle (105) is separated from the umbrella handle (105), and the role of the umbrella sleeve positioning mechanism (201) stays in the upper part of the umbrella rod (104); after the umbrella is collected and sealed, the rainwater remaining in the parachute surface (101) can be sealed inside the sleeve. Operation method, step one, open the umbrella to pull out the umbrella rod; step two, pull down the umbrella cover (202) until its upper mouth leaves the end of the umbrella keel folding place at the far end; step three, open the umbrella surface. Vice versa when receiving an umbrella. On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套、伞一体的伞及其操作方法
本专利技术属于日用品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套、伞一体的伞及其操作方法。
技术介绍
现有技术中的伞通常都配有伞套,伞与伞套为分体结构,在日常生活使用中,额外携带伞套经常会发生丢失或弃之不用的情况,另外,作为一种单一功能的收纳套,其材料本身并不防水或材料本身有防水能力而套子收口没有做密封处理,从而不具备防止伞面上的残余雨水滴落到地面或弄湿其他物品的功能,通过查阅相关专利文献,有一些相应的解决方案,目前最相近的技术为申请号201710406524.4,其伞套与与伞执手为一体件,伞撑开后伞套兼作手柄用,好像举着一个棒子,和人们平时的使用的习惯不同,使用感受不佳,本专利技术的主要解决在伞套和伞一体的情况下伞套位置问题,使之更接近使人们平时的持伞习惯,进一步解决防水滴落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根据本专利技术实施例基本构造,提供一种套、伞一体的伞,包括:伞面101,龙骨102,伞龙骨滑动环103,伞杆104,伞柄执手105,伞套定位机构201,伞套202。所述一种套、伞一体的伞包括伞套定位机构201,所述伞套定位机构201包括伞套定位部20104、自身定位部20102和中间连接部20103,自身定位部20102有轴向通腔20101,腔最小孔径大于伞杆104外径,伞套定位机构201被伞杆104从孔心穿过并可沿其相对滑动,伞套定位机构201包括自身定位构造。所述伞套202包括套底孔20208,孔径大于伞杆104外径,伞套202被伞杆104从孔心穿过并可沿其相对滑动。所述伞套定位机构201的伞套定位部20104置于滑动腔20205内,与伞套202关联;所述伞套202可整体上移,远离伞柄执手105,通过伞套定位机构201的作用停留在伞杆104中上部,靠近伞龙骨102处。在某些实施方式中,所述伞套定位机构201其自身定位部20102与伞龙骨滑动环103下部连接,用于其定位。在某些实施方式中,所述伞套定位机构201轴向通腔20101内壁有伞杆夹紧装置20105,用于其自身定位。在某些实施方式中,所述伞套定位机构201中间连接部20103为可伸缩构造。在某些实施方式中,所述伞套202包含内凸的套台肩20204,开伞时,伞套定位机构201的伞套定位部20104作用于套台肩20204处牵引伞套202。在某些实施方式中,所述伞套定位机构201底部与套底部20203连接,开伞时,伞套定位机构201的伞套定位部20103作用于套底部20203牵引伞套202。在某些实施方式中,所述套底孔20208包括内侧套底孔立边20209,形成底部集水槽。在某些实施方式中,所述套底孔20208包括外侧套底孔立边20206,在收伞状态所述外侧套底孔立边20206与伞柄执手105可封闭。在某些实施方式中,所述伞套202的套上口部20201与套盖203可封闭。根据本专利技术实施例基本构造,一种套、伞一体的伞使用方法:开伞时,向下拉伞套202直至其上口离开伞龙骨102末端或其最远端,撑开伞面101,伞套202沿伞杆104上移并定位于伞杆104中上部靠近伞龙骨102下方处。收伞时,向下拉伞套202使之下移,当其上口离开伞龙骨102末端或其最远端时,收拢伞面101,向上推动伞套202,把伞面101包裹在伞套202内。在某些实施方式中,对于一些可密封的伞套,开伞时,首先打开伞套202两端的密封连接,收伞时最后密封伞套202两端。附图说明:这里将详细地对示例性实施例进行说明,其示例表示在附图中。下面的描述涉及附图时,除非另有表示,不同附图中的相同数字表示相同或相似的要素。以下所描述的实施方式并不代表与本公开相一致的所有实施方式。相反,它们仅是与如所附权利要求书中所详述的、本公开的一些方面相一致的装置和方法的例子。本领域技术人员应该理解的是,相关技术中的伞杆、龙骨、伞面的结构均可应用于本公开的技术方案中,本公开并不对此进行限制。在本专利技术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纵向″、″长度″、″宽度″、″厚度″、″上下″、″竖直″、″水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专利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专利技术的限制。在本专利技术的描述中,为便于理解以下术语应不限于作如下解释,且应作更宽泛的理解:“连接”:可以是固定连接,或活动连接;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件;可以是机械连接包括不限于焊接、铆接、热合连接,或化学粘结或磁性吸引;可以是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也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关联”:包括“连接”,也包括两个元件间力的传递。“封闭”:包括实质性的密封,如通过螺纹旋压、栓塞挤压产生的流动阻碍,也包括一种简单的、可以有缝隙的合围。“开伞时”:包括开伞的同时,也包括开伞之后的状态。“轴向通腔”:即可指实体的孔,也可指所形成具有孔的作用的一个空间。“叠加套件构造”:指包括两个以上管状元件依次套叠在一起,所有外层上下口分别有向内突出的环状台肩,所有内层元件上口或下口有向外突出的台肩,且位于相邻外层元件上下口内凸台肩之间,所述的内层外突台肩和相邻外层元件两内凸台肩的突出区域轮廓相、尺寸相同,当内外两元件相对滑动时相互限位,上下两个方向都不会脱出。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专利技术中的具体含义。图1实施例一:配倒“漏斗”状伞套定位机构201的单节伞套202之折叠伞开伞状态剖面图图2实施例一:配倒“漏斗”状伞套定位机构201的单节伞套202之折叠伞收合状态剖面图图3倒“漏斗”状伞套状附属机构201图4单节伞套202之套本体图5带柱状密封塞伞柄执手105图6带滑动环螺纹伞龙骨滑动环103图7实施例二:配倒“T”型伞套定位机构201的单节伞套202之折叠伞开伞状态剖面图图8实施例二:配倒“T”型伞套定位机构201的单节伞套202之折叠伞收合状态剖面图图9“T”型伞套状附属机构201图10“T”型伞套状附属机构201俯视图图11实施例三:配“锚”状伞套定位机构201的两节叠加套件构造伞套202之折叠伞开伞状态剖面图图12实施例三:配“锚”状伞套定位机构201的两节叠加套件构造伞套202之折叠伞收合状态剖面图图13“锚”状伞套状附属机构201图14两节叠加套件构造伞套202之套本体图15带内螺纹伞柄执手105图16带滑动环槽口伞龙骨滑动环103图17实施例四:配三节叠加套件构造伞套定位机构201的三节叠加套件构造伞套202之折叠伞开伞状态剖面图图18图17中A部分放大图19实施例四:配三节叠加套件构造伞套定位机构201的三节叠加套件构造伞套202之折叠伞收合状态剖面图图20三节叠加套件构造伞套202之套本体图21实施例五:配“圆锥螺旋弹簧”伞套定位机构201的柔性伞套202之折叠伞开伞状态剖面图图22图21中B部分放大图23实施例五:配“圆锥螺旋弹簧”伞套定位机构201的柔性伞套202之折叠伞收合状态剖面图图24:柔性伞套202之套本体图25实施例六:配“圆锥螺旋弹簧”伞套定位机构201的柔性伞套202之直伞开伞状态剖面图图26图25中D部分放大图27实施例六:配“圆锥螺旋弹簧”伞套定位机构201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一种套、伞一体的伞及其操作方法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套、伞一体的伞,包括:伞面(101),伞龙骨(102),伞龙骨滑动环(103),伞杆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套、伞一体的伞,包括:伞面(101),伞龙骨(102),伞龙骨滑动环(103),伞杆(104),伞柄执手(105),套体(202),所述套体(202)柱状中空,上部开口,下部有底,其特征在于:包括伞套定位机构(201),所述伞套定位机构(201)包括轴向通腔(20101),腔孔最小处大于伞杆(104)外径,伞套定位机构(201)被伞杆(104)从孔心穿过并可沿其相对滑动,伞套定位机构(201)包括自身定位构造;所述套体(202)包括套底孔(20208),孔径大于伞杆(104)外径,套体(202)被伞杆(104)从孔心穿过并可沿其相对滑动;所述伞套定位机构(201)的伞套定位部(20104)置于滑动腔(20205)内,与套体(202)关联;开伞时,套体(202)可整体上移,脱离伞柄执手(105),通过伞套定位机构(201)的作用停留在伞杆(104)中上部。2.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套、伞一体的伞,其特征在于:所述伞套定位机构(201)其自身定位部(20102)与伞龙骨滑动环(103)下部连接,用于其定位。3.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套、伞一体的伞,其特征在于:所述伞套定位机构(201)轴向通腔(20101)内壁有伞杆夹紧装置(20105),用于其定位。4.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套、伞一体的伞,其特征在于:所述伞套定位机构(201)中间连接部(20103)为可伸缩构造。5.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套、伞一体的伞,其特征在于:所述套体(202)的滑动腔(20205)包含内凸的套台肩(202...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翼张宇琛齐慧文
申请(专利权)人:张宇琛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上海,3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