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旋转式茶水杯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8212363 阅读:29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6-16 08:5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旋转式茶水杯,包括茶水杯,茶水杯包括杯体,茶水杯还包括旋转组件、第一和第二过滤网,杯体包括上、下容器;第一过滤网固定于上容器的上部,第二过滤网固定于旋转组件,旋转组件包括上、下组件;上组件与上容器连接,上组件转动固定于下组件,下组件与下容器连接,上组件的下表面与下组件的上表面相抵,上、下组件内均设有通孔,其通孔对应连通;当上组件旋转一角度时,两者的通孔不连通。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旋转组件将杯体分隔为上、下容器,上容器为冲泡区,下容器为保温区;旋转上组件的下表面与旋转下组件的上表面相抵,并在旋转上、下组件之间保持一定的粗糙度,可以保证分体式茶水杯上容器和下容器之间的密封性。 1

A kind of rotating tea cup

The utility model discloses a rotary tea water cup, including a tea water cup, a tea water cup including a cup body, the tea cup also includes a rotating component, a first and second filter nets, the cup body includes an upper and a lower container; the first filter net is fixed on the upper part of the upper container, the second filter is fixed to the rotating assembly, and the rotation component includes the upper and the lower groups. The upper component is connected with the upper container, the upper component is fixed to the lower component, the lower component is connected with the lower container, the lower surface of the upper component is counterbalanced to the upper surface of the lower component, and the upper and lower components are provided with through holes, and the through holes are connected. When the upper component rotates one angle, the through holes are not connected. The utility model separates the cup body into the upper and lower container through the rotating assembly, the upper container is the bubble area, the lower container is the heat preservation zone, the lower surface of the rotating component is counterbalanced to the upper surface of the rotating component, and maintains a certain roughness between the rotating and the lower components, and the container and the lower container on the split cup tea cup can be guaranteed. The sealing property of the room. On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旋转式茶水杯
本技术涉及一种茶水杯,尤其涉及一种可使茶和水上下分离的旋转式茶水杯。
技术介绍
茶水杯是生活中一种常见的泡茶用器皿。目前茶和水上下分离的茶水杯大多数都是一体式保温杯体,喝水时会感觉很烫,需要花费太长时间;而仅有少数的分体式茶水杯的杯体可分为上容器和下容器,先在下容器内放茶叶再从上杯口倒入热开水,而上容器和下容器之间由于密封不严密容易出现严重的漏水问题;打开杯盖从上杯口倒入热开水,或者盖上杯盖后将茶水杯倒过来放置使茶叶和热开水充分混合以及杯中水热交换时,往往因为上容器和下容器之间过水口的设计不合理,杯体内存在空气的阻隔,从而导致热开水不能在上容器和下容器之间顺畅地流动,茶水混合及热交换效果欠佳;一般泡茶时间不宜过长,沸水加盖3~5分钟为佳,也不宜用保温杯或保温区泡茶,现有一体式或分体式茶水杯均采用保温杯或保温区泡茶,持续高温会破坏茶叶里面的营养素。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本技术提供了一种旋转式茶水杯,其主要目的在于保证分体式茶水杯上容器和下容器之间的密封性;另一个目的在于以及解决热开水不能在上容器和下容器之间顺畅地流动等问题;还有一个目的在于解决目前采用保温杯或保温区泡茶时持续高温会破坏茶叶里面的营养素的问题。本技术的目的采用以下技术方案实现:一种旋转式茶水杯,包括一上端设有杯盖的茶水杯,所述茶水杯包括杯体,所述茶水杯还包括旋转组件、第二过滤网,所述杯体包括上容器、下容器;所述第二过滤网固定于所述旋转组件上,所述旋转组件包括旋转上组件、旋转下组件;所述旋转上组件与所述上容器固定连接,所述旋转上组件转动固定于所述旋转下组件,所述旋转下组件与所述下容器固定连接,所述旋转上组件的下表面与所述旋转下组件的上表面相抵,所述旋转上组件与所述旋转下组件之间保持一定的粗糙度,所述旋转上组件、所述旋转下组件内均设有至少1通孔,所述旋转上组件的通孔和所述旋转下组件的通孔对应连通;所述旋转上组件旋转一角度时,所述旋转上组件的通孔与所述旋转下组件的通孔错位闭合。优选的,所述旋转上组件包括旋转上壳、第一旋转阀门,所述旋转下组件包括第二旋转阀门、旋转下壳,所述第二过滤网固定于所述旋转上壳的上表面,所述上容器与所述旋转上壳固定连接,所述第一旋转阀门固定于所述旋转上壳,所述旋转下壳与所述下容器固定连接,所述第二旋转阀门固定于所述旋转下壳,所述第一旋转阀门的下表面与所述第二旋转阀门的上表面相抵,所述第一旋转阀门与所述第二旋转阀门之间保持一定的表面粗糙度,所述旋转上壳、所述旋转下壳内均设有通孔,所述第一旋转阀门、所述第二旋转阀门内均设有至少1过水孔,所述通孔、过水孔相互连通形成通道;所述旋转下壳的上表面设有至少1凸起块,所述旋转上壳的下表面设有至少1滑槽,所述凸起块与所述滑槽相配合;所述旋转上壳旋转一角度,所述凸起块与所述滑槽相抵,所述第一旋转阀门的过水孔与所述第二旋转阀门的过水孔错位闭合。优选的,所述旋转组件还包括旋转轴,所述旋转上壳固定套设于所述旋转轴上,所述旋转轴内设有通孔,所述第一旋转阀门的上表面固定于所述旋转轴的一端。优选的,所述第一旋转阀门、所述第二旋转阀门内的过水孔的个数均为2个,所述过水孔的形状为扇形或三角形。优选的,所述过水孔旁设有导水部,所述导水部与水平面之间成一夹角。优选的,所述旋转组件还包括密封件,所述上容器与所述旋转上壳的连接处设有所述密封件;所述旋转轴与所述旋转上壳之间设有所述密封件;所述旋转轴与所述旋转下壳之间设有所述密封件;所述旋转轴与所述第一旋转阀门之间设有所述密封件;所述旋转上壳与所述旋转下壳之间设有所述密封件;所述阀门固定座与所述第二旋转阀门之间设有所述密封件。优选的,所述旋转上组件的下表面与所述旋转下组件的上表面的表面粗糙度范围为0.01μm~0.06μm。优选的,所述第二过滤网的内表面与所述旋转轴的上表面之间的距离为5mm~10mm。优选的,所述扇形的夹角为70~90度,所述滑槽为圆弧形滑槽,所述圆弧形滑槽的弧度为70~90度。优选的,所述旋转组件还包括阀门固定座,所述第二旋转阀门的下表面固定于所述阀门固定座的上表面,所述旋转下壳固定于所述阀门固定座,所述第一旋转阀门、所述第二旋转阀门均位于所述旋转下壳的通孔内。优选的,所述上容器的杯壁为实心结构,所述下容器的杯壁内设有保温空腔。优选的,所述茶水杯还包括第一过滤网,所述第一过滤网固定于所述上容器的上部。相比现有技术,本技术的有益效果在于:(1)本技术提供了一种旋转式茶水杯,通过所述旋转组件将杯体分隔为上容器和下容器,当旋转组件关闭时可用于储放茶叶,当旋转组件关闭时可用于平时储存热水或茶水;所述旋转上组件的下表面与所述旋转下组件的上表面相抵,并在所述旋转上组件与所述旋转下组件之间保持一定的粗糙度,可以保证分体式茶水杯上容器和下容器之间的密封性。(2)本技术中所述旋转轴内的通孔使得热水的过流面积局部集中,内部形成较大的压强和压力梯度,将茶水杯倒过来放置时,有利于热水迅速地从保温区进入冲泡区,热水快速在冲泡区得到冷却;两个扇形过水孔的设计可以增大过流面积,便于在旋转所述旋转上壳时同时打开和关闭两个扇形过水孔,使得热水能够顺畅地从下容器流入到上容器中去;将导水部设置有一定斜度,是为了在出水部位形成一定的压力梯度,进一步的使得热水能够顺畅地从下容器流入到上容器中去,进一步地解决了热开水不能在上容器和下容器之间顺畅地流动等问题。(3)本技术中所述旋转组件内各零部件之间、所述旋转组件与上下容器之间均采用密封件连接,是用于密封所述旋转组件内各零部件之间、所述旋转组件与上下容器之间的间隙从而防止漏水,为了解决分体式茶水杯上容器和下容器之间的密封性问题;所述第一旋转阀门的下表面与所述第二旋转阀门的上表面必须保持足够光滑锁住水分,它们的表面粗糙度范围均可为0.01μm~0.06μm,可进一步地解决上容器与下容器之间的密封问题。(4)本技术中所述第二过滤网的内表面与所述旋转轴的上表面之间的距离可设计为5mm~10mm,由于所述第二过滤网的阻隔和保温区较大的空气压力,可保证当旋转阀门还是处于打开状态时,冲泡区的热水不会向下流入到保温区。(5)本技术中所述上容器的杯壁为实心结构,所述下容器的杯壁内设有保温空腔,即可以保证所述上容器为冲泡区,也是快速冷却区,所述下容器为保温区。在所述上容器内冲泡茶叶,一方面可以解决目前采用保温杯或保温区泡茶时持续高温会破坏茶叶里面的营养素的问题,另一方面当使用者泡茶时不用花费太长时间就能喝到温度适宜的热水,基本能达到即泡即饮的效果。上述说明仅是本技术技术方案的概述,为了能够更清楚了解本技术的技术手段,并可依照说明书的内容予以实施,以下以本技术的较佳实施例并配合附图详细说明如后。本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由以下实施例及其附图详细给出。附图说明此处所说明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技术的进一步理解,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本技术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技术,并不构成对本技术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图1为本技术一种旋转式茶水杯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一种旋转式茶水杯的内部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中旋转组件的内部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实用新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一种旋转式茶水杯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旋转式茶水杯,包括一上端设有杯盖(11)的茶水杯(1),所述茶水杯(1)包括杯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旋转式茶水杯,包括一上端设有杯盖(11)的茶水杯(1),所述茶水杯(1)包括杯体,其特征在于:所述茶水杯(1)还包括旋转组件(16)、第二过滤网(15),所述杯体包括上容器(12)、下容器(13);所述第二过滤网(15)固定于所述旋转组件(16)上,所述旋转组件(16)包括旋转上组件、旋转下组件;所述旋转上组件与所述上容器(12)固定连接,所述旋转上组件转动固定于所述旋转下组件,所述旋转下组件与所述下容器(13)固定连接,所述旋转上组件的下表面与所述旋转下组件的上表面相抵,所述旋转上组件与所述旋转下组件之间保持一定的粗糙度,所述旋转上组件、所述旋转下组件内均设有至少1通孔,所述旋转上组件的通孔和所述旋转下组件的通孔对应连通;所述旋转上组件旋转一角度时,所述旋转上组件的通孔与所述旋转下组件的通孔错位闭合。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旋转式茶水杯,其特征在于:所述旋转上组件包括旋转上壳(161)、第一旋转阀门(164),所述旋转下组件包括第二旋转阀门(165)、旋转下壳(166),所述第二过滤网(15)固定于所述旋转上壳(161)的上表面,所述上容器(12)与所述旋转上壳(161)固定连接,所述第一旋转阀门(164)固定于所述旋转上壳(161),所述旋转下壳(166)与所述下容器(13)固定连接,所述第二旋转阀门(165)固定于所述旋转下壳(166),所述第一旋转阀门(164)的下表面与所述第二旋转阀门(165)的上表面相抵,所述第一旋转阀门(164)与所述第二旋转阀门(165)之间保持一定的表面粗糙度,所述旋转上壳(161)、所述旋转下壳(166)内均设有通孔,所述第一旋转阀门(164)、所述第二旋转阀门(165)内均设有至少1过水孔(168),所述通孔、过水孔(168)相互连通形成通道;所述旋转下壳(166)的上表面设有至少1凸起块(170),所述旋转上壳(161)的下表面设有至少1滑槽,所述凸起块(170)与所述滑槽(171)相配合;所述旋转上壳(161)旋转一角度,所述凸起块(170)与所述滑槽(171)相抵,所述第一旋转阀门(164)的过水孔(168)与所述第二旋转阀门(165)的过水孔(168)错位闭合。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旋转式茶水杯,其特征在于:所述旋转组件(16)还包括旋转轴(162),所述旋转上壳(161)固定...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徐结根
申请(专利权)人:恒福茶文化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