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物联港跨厂商设备通讯平台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8208662 阅读:51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6-13 08:17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物联港跨厂商设备通讯平台,包括物体安全侧和物体发现侧,其中:物体安全侧包括了物体层、描述层、网络层、交互层和应用层;所述物体层还包括了网站服务器、物理实体、能力信息和位置信息,所述应用层还至少包括了智慧城市应用、智能家居应用、智慧农业应用、智慧医疗应用和智能制造应用;物体发现侧至少包括了公共基础设施,所述公共基础设施内包含能力知识图谱和多个物体发现服务器;通过将不同物理实体的属性、状态、动作和能力信息进行提取获得虚拟实体,并抽象出该类设备的共同虚拟实体模板,从而将相同的物体功能合并,制作出唯一性的虚拟能力。本发明专利技术实现了跨厂商设备间的通讯,使用过程简单明了,无需关心具体设备型号。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物联港跨厂商设备通讯平台
本专利技术涉及物联网
,尤其涉及一种物联港跨厂商设备通讯平台。
技术介绍
物联网是新一代信息技术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信息化”时代的重要标志。物联网按照一定的协议,将各种传感器、控制器以及RFID等终端物体连接,通过物联信息的交换、分析、处理和挖掘,实现人与物、物与物之间信息交互和无缝连接,达到对物理世界的精确感知,实时控制和科学决策的目的。随着物联网技术和产业的发展,接入物联网系统的终端越来越多。一般终端的生厂厂家各不相同,各厂家生产的终端类型就多种多样,不同终端对外通信接口和数据传输协议也就千差万别。各厂家设备通讯都使用私有通讯协议,无法与其他厂商设备通讯,即便是同一种通信传输技术,由于缺乏统一标准,各个厂家生产的终端物体的数据传输协议一般以自定义为主,这导致因通讯协议不公开,无法与其他协议兼容,导致厂商间设备无法互联互通。因此,如何克服现有技术中在物联网下跨厂商设备间无法通讯的问题,对行业的发展具有重要的影响。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物联港跨厂商设备通讯平台,本专利技术实现了跨厂商设备间的通讯,使用过程简单明了,无需关心具体设备型号。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物联港跨厂商设备通讯平台,包括物体安全侧和物体发现侧,其中:所述物体安全侧包括了物体层、描述层、网络层、交互层和应用层;所述物体层还包括了网站服务器、物理实体、能力信息和位置信息,所述描述层用于提取描述物理实体的属性、状态、动作和能力信息;所述交互层采用了以下交互技术:中间件技术、P2P连接技术、智能网关技术以及云平台技术;所述应用层还至少包括了智慧城市应用、智能家居应用、智慧农业应用、智慧医疗应用和智能制造应用;所述物体发现侧至少包括了公共基础设施,所述公共基础设施内包含能力知识图谱和多个物体发现服务器,所述能力知识图谱向物体发现服务器进行能力名称的注册,所述能力知识图谱与描述层之间进行能力数据的互通,所述物体发现服务器与交互层之间进行物体注册的搜索,所述物体发现服务器还与应用层之间进行物体、能力或位置的搜索;通过将不同物理实体的属性、状态、动作和能力信息进行提取获得虚拟实体,并抽象出该类设备的共同虚拟实体模板,从而将相同的物体功能合并,制作出唯一性的虚拟能力。进一步地,所述交互层和应用层之间通过统一接口格式,采用语义互通的能力描述连通。进一步地,所述多个物体发现服务器之间相互连接。进一步地,所述物体发现服务器采用TRS物体标识解析的方法搜索物体、能力或位置。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至少具有以下优点:通过上述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本专利技术的工作过程和原理是:通过将不同物体实体的属性、状态、动作和能力信息进行提取获得虚拟实体,抽象出该类设备的共同虚拟实体模板,从而将相同的物体功能合并,制作出具有唯一性的虚拟能力,本专利技术实现了跨厂商设备间的通讯,使用过程简单明了,无需关心具体设备型号。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提供的一种物联港跨厂商设备通讯平台的结构框架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提供的一种物联港跨厂商设备通讯平台的工作流程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专利技术中的附图,对本专利技术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专利技术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专利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专利技术保护的范围。如图1所示,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一种物联港跨厂商设备通讯平台,包括物体安全侧和物体发现侧,其中:物体安全侧包括了物体层、描述层、网络层、交互层和应用层;物体层还包括了网站服务器、物理实体、能力信息和位置信息,描述层用于提取描述物理实体的属性、状态、动作和能力信息;交互层采用了以下交互技术:中间件技术、P2P连接技术、智能网关技术以及云平台技术;应用层还至少包括了智慧城市应用、智能家居应用、智慧农业应用、智慧医疗应用和智能制造应用;物体发现侧至少包括了公共基础设施,公共基础设施内包含能力知识图谱和多个物体发现服务器,能力知识图谱向物体发现服务器进行能力名称的注册,能力知识图谱与描述层之间进行能力数据的互通,物体发现服务器与交互层之间进行物体注册的搜索,物体发现服务器还与应用层之间进行物体、能力或位置的搜索。如图2所示,通过将不同物理实体的属性、状态、动作和能力信息进行提取获得虚拟实体,并抽象出该类设备的共同虚拟实体模板,从而将相同的物体功能合并,制作出唯一性的虚拟能力。作为本专利技术一种可选或优选地实施方式,交互层和应用层之间通过统一接口格式,采用语义互通的能力描述连通。进一步地,多个物体发现服务器之间相互连接。进一步地,物体发现服务器采用TRS物体标识解析的方法搜索物体、能力或位置。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至少具有以下优点:通过上述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本专利技术的工作过程和原理是:通过将不同物体实体的属性、状态、动作和能力信息进行提取获得虚拟实体,抽象出该类设备的共同虚拟实体模板,从而将相同的物体功能合并,制作出具有唯一性的虚拟能力,本专利技术实现了跨厂商设备间的通讯,使用过程简单明了,无需关心具体设备型号。以上所述,仅为本专利技术较佳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专利技术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
的技术人员在本专利技术揭露的技术范围内,可轻易想到的变化或替换,都应涵盖在本专利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因此,本专利技术的保护范围应该以权利要求书的保护范围为准。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一种物联港跨厂商设备通讯平台

【技术保护点】
一种物联港跨厂商设备通讯平台,其特征在于:包括物体安全侧和物体发现侧,其中:所述物体安全侧包括了物体层、描述层、网络层、交互层和应用层;所述物体层还包括了网站服务器、物理实体、能力信息和位置信息,所述描述层用于提取描述物理实体的属性、状态、动作和能力信息;所述交互层采用了以下交互技术:中间件技术、P2P连接技术、智能网关技术以及云平台技术;所述应用层还至少包括了智慧城市应用、智能家居应用、智慧农业应用、智慧医疗应用和智能制造应用;所述物体发现侧至少包括了公共基础设施,所述公共基础设施内包含能力知识图谱和多个物体发现服务器,所述能力知识图谱向物体发现服务器进行能力名称的注册,所述能力知识图谱与描述层之间进行能力数据的互通,所述物体发现服务器与交互层之间进行物体注册的搜索,所述物体发现服务器还与应用层之间进行物体、能力或位置的搜索;通过将不同物理实体的属性、状态、动作和能力信息进行提取获得虚拟实体,并抽象出该类设备的共同虚拟实体模板,从而将相同的物体功能合并,制作出唯一性的虚拟能力。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物联港跨厂商设备通讯平台,其特征在于:包括物体安全侧和物体发现侧,其中:所述物体安全侧包括了物体层、描述层、网络层、交互层和应用层;所述物体层还包括了网站服务器、物理实体、能力信息和位置信息,所述描述层用于提取描述物理实体的属性、状态、动作和能力信息;所述交互层采用了以下交互技术:中间件技术、P2P连接技术、智能网关技术以及云平台技术;所述应用层还至少包括了智慧城市应用、智能家居应用、智慧农业应用、智慧医疗应用和智能制造应用;所述物体发现侧至少包括了公共基础设施,所述公共基础设施内包含能力知识图谱和多个物体发现服务器,所述能力知识图谱向物体发现服务器进行能力名称的注册,所述能力知识图谱与描述层之间进行能力数据的互...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袁宁
申请(专利权)人:北京物联港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北京,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