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郑百乔专利>正文

显示设备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8206730 阅读:33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6-13 07:24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显示设备,包括基板、栅极线、第一驱动晶体管、第二驱动晶体管以及彩色滤光层。基板具有第一出光区、第二出光区和电路区,第一出光区相邻设置于第二出光区,且电路区相邻设置于第一出光区和第二出光区。栅极线设置于电路区且沿第一方向延伸。第一驱动晶体管设置于电路区且具有第一信道区,第一驱动晶体管与第一出光区相对应。第二驱动晶体管设置于电路区且具有第二信道区,第二驱动晶体管与第二出光区相对应。彩色滤光层具有相连的主体部和延伸部,主体部设置于第一出光区,延伸部设置于电路区。延伸部沿第一方向延伸且与第一和第二通道区重叠。本发明专利技术的彩色滤光层可避免通道区受到光影响,因此显示设备具有良好的显示质量。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显示设备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显示设备,尤其涉及一种包括通道区遮蔽构件的显示设备。
技术介绍
一般来说,驱动晶体管需要长时间处于开启状态,且需维持通过的电流以确保出光区的发光亮度一致。然而,当采用诸如氧化铟镓锌(indiumgalliumzincoxide,IGZO)等光敏感材料作为通道层时,由于容易受到光激发,而会产生光漏电或起始电压偏移的情况。如此一来,会严重影响采用此类驱动晶体管的效能。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显示设备,具有通道区遮蔽构件。本专利技术的显示设备包括基板、栅极线、第一驱动晶体管、第二驱动晶体管以及第一彩色滤光层。基板具有第一出光区、第二出光区和电路区,第一出光区邻设于第二出光区,且电路区邻设于第一出光区和第二出光区。栅极线设置于电路区,且栅极线沿第一方向延伸。第一驱动晶体管设置于电路区,第一驱动晶体管具有第一信道区,且第一驱动晶体管对应于第一出光区。第二驱动晶体管设置于电路区,第二驱动晶体管具有第二信道区,且第二驱动晶体管对应于第二出光区。第一彩色滤光层具有主体部和延伸部,主体部与延伸部相连,主体部设置于第一出光区,延伸部设置于电路区。延伸部沿第一方向延伸,且延伸部与第一信道区和第二信道区重叠。本专利技术的显示设备包括基板、第一驱动晶体管、第二驱动晶体管、第三驱动晶体管、第一彩色滤光层、第二彩色滤光层、第三彩色滤光层以及遮光图案。基板具有第一出光区、第二出光区、第三出光区和电路区,第一出光区位于第二出光区与第三出光区之间,且电路区邻设于第一出光区、第二出光区和第三出光区。第一驱动晶体管设置于电路区,第一驱动晶体管具有第一信道区,且第一驱动晶体管对应于第一出光区。第二驱动晶体管设置于电路区,第二驱动晶体管具有第二信道区,且第二驱动晶体管对应于第二出光区。第三驱动晶体管设置于电路区,第三驱动晶体管具有第三信道区,且第三驱动晶体管对应于第三出光区。第一彩色滤光层设置于第一出光区。第二彩色滤光层设置于第二出光区。第三彩色滤光层设置于第三出光区。遮光图案设置于电路区以遮蔽第一信道区、第二信道区和第三信道区,遮光图案邻设于第一彩色滤光层、第二彩色滤光层和第三彩色滤光层,且遮光图案与第一彩色滤光层、第二彩色滤光层和第三彩色滤光层中至少一者的颜色相同。基于上述,本实施例的显示设备例如包括彩色滤光层的延伸部或是遮光图案,以遮蔽驱动晶体管的信道区。如此一来,可以避免通道区受到光的影响,而使驱动晶体管发生光漏电或起始电压偏移等情况。因此,本实施例的显示设备具有良好的显示质量。为让本专利技术的上述特征和优点能还明显易懂,下文特举实施例,并配合所示附图作详细说明如下。附图说明图1A是依照本专利技术的一实施例的显示设备的仰视示意图;图1B为图1A的局部放大示意图;图1C为沿图1B的I-I’线的剖面示意图;图2A是依照本专利技术的一实施例的显示设备的仰视示意图;图2B为图2A的局部放大示意图;图2C与图2D分别为沿图2B的I-I’线与II-II’线的剖面示意图;图3A与图3B为延伸部与重叠区域的重叠比例与电容值之间的关系曲线(曲线1)、前述重叠比例与电容变化率之间的关系曲线(曲线2)以及前述重叠比例与斜率变化率的绝对值之间的关系曲线(曲线3);图4是依照本专利技术的一实施例的显示设备的仰视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以下揭示内容提供用于实施所提供的标的物的不同特征的许多不同实施例或实例。下文描述组件以及布置的具体实例以简化本
技术实现思路
。当然,这些组件和布置仅为实例且并不意欲为限制性的。举例来说,在以下描述中,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上方或第二特征上的形成可包含第一特征和第二特征直接接触地形成的实施例,并且还可包含额外特征可在第一特征与第二特征之间形成使得第一特征和第二特征可不直接接触的实施例。再者,在以下描述中,第一特征与第二特征电连接包含第一特征和第二特征直接电性连接的实施例,并且还可包含第一特征和第二特征间接电性连接的实施例。另外,本专利技术可以在各种实例中重复参考标号和/或字母。此重复是出于简单性和清晰性的目的,且本身并不指定所论述的各种实施例和/或配置之间的关系。此外,为易于描述,空间相对术语(例如“在…下”、“在…下方”、“在…以下”、“下部”、“低于”、“在…上”、“在…上方”、“在…以上”、“上部”、“高于”及类似者)可用于本文中以描述如附图中所说明的一个组件或特征与其它构件的关系。除附图中所描绘的定向之外,空间相对术语意图涵盖在使用或操作中的装置的不同定向。设备可以其它方式定向(旋转90度或处于其它定向),且本文中所使用的空间相关描述词同样可以相应地进行解释。图1A是依照本专利技术的一实施例的显示设备的仰视示意图,图1B为图1A的局部放大示意图,以及图1C为沿图1B的I-I’线的剖面示意图。请同时参照图1A至图1C,在本实施例中,显示设备100a可包括基板110、栅极线120、第一驱动晶体管130a、第二驱动晶体管130b、第三驱动晶体管130c、第一彩色滤光层140、第二彩色滤光层150以及第三彩色滤光层160。基板110可具有第一出光区112a、第二出光区112b、第三出光区112c和电路区114。第一出光区112a可相邻设置于第二出光区112b。在本实施例中,第一出光区112a例如是位于第二出光区112b与第三出光区112c之间,但本专利技术不限于此。在本实施例中,将“出光区”定义为像素定义层(pixeldefinelayer)PDL所定义的区域扣除被诸如金属等遮光构件遮蔽的区域后所得的区域。电路区114可邻设于第一出光区112a、第二出光区112b以及第三出光区112c。详细地说,若将图1A中的第一出光区112a、第二出光区112b以及第三出光区112c视为一列出光区,则电路区114例如是位于相邻两列出光区之间,但本专利技术不限于此。再者,在本实施例中,基板110例如是还包括第四出光区112d,其邻设于第一出光区112a且可配置于第一出光区112a与第三出光区112c之间,但本专利技术不限于此。也就是说,本专利技术未限制出光区的数目,只要至少包括第一出光区112a与第二出光区112b即可。一般来说,显示设备100a可包括多个数组排列的出光区(未显示),其中两列出光区之间的区域可为电路区,但本专利技术不限于此。在本实施例中,栅极线120可设置于电路区114,且栅极线120沿第一方向D1延伸。在本实施例中,显示设备100a还包括电源线122、数据线124以及参考线126,其分别与栅极线120相交,但本专利技术不限于此。在本实施例中,是以栅极线120具有不同宽度的构型为例,但本专利技术不限于此。换言之,在其他实施例中,栅极线120可具有相同宽度且直线延伸,栅极线120也可以具有其他构型,不限于此。第一驱动晶体管130a可设置于电路区114,第一驱动晶体管130a可具有第一通道区132a,且第一驱动晶体管130a可对应于第一出光区112a。第一通道区132a的材料例如是光敏性材料,诸如氧化铟镓锌(Indium-Gallium-ZincOxide,IGZO)、非晶硅(amorphoussilicon,a-Si)、低温多晶硅(lowtemperaturepoly-silicon,LTPS)等,或其他半导体材料,但本专利技术不限于此。在本实施例中,第一驱动晶体管130a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显示设备

【技术保护点】
一种显示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基板,具有第一出光区、第二出光区和电路区,所述第一出光区邻设于所述第二出光区,且所述电路区邻设于所述第一出光区和所述第二出光区;栅极线,设置于所述电路区,且所述栅极线沿第一方向延伸;第一驱动晶体管,设置于所述电路区,所述第一驱动晶体管具有第一信道区,且所述第一驱动晶体管对应于所述第一出光区;第二驱动晶体管,设置于所述电路区,所述第二驱动晶体管具有第二信道区,且所述第二驱动晶体管对应于所述第二出光区;以及第一彩色滤光层,所述第一彩色滤光层具有主体部和延伸部,所述主体部与所述延伸部相连,所述主体部设置于所述第一出光区,所述延伸部设置于所述电路区;其中,所述延伸部沿所述第一方向延伸,且所述延伸部与所述第一通道区和所述第二通道区重叠。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显示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基板,具有第一出光区、第二出光区和电路区,所述第一出光区邻设于所述第二出光区,且所述电路区邻设于所述第一出光区和所述第二出光区;栅极线,设置于所述电路区,且所述栅极线沿第一方向延伸;第一驱动晶体管,设置于所述电路区,所述第一驱动晶体管具有第一信道区,且所述第一驱动晶体管对应于所述第一出光区;第二驱动晶体管,设置于所述电路区,所述第二驱动晶体管具有第二信道区,且所述第二驱动晶体管对应于所述第二出光区;以及第一彩色滤光层,所述第一彩色滤光层具有主体部和延伸部,所述主体部与所述延伸部相连,所述主体部设置于所述第一出光区,所述延伸部设置于所述电路区;其中,所述延伸部沿所述第一方向延伸,且所述延伸部与所述第一通道区和所述第二通道区重叠。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设备,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第三出光区,其中所述第一出光区位于所述第二出光区与所述第三出光区之间;第三驱动晶体管,设置于所述电路区,所述第三驱动晶体管具有第三信道区,且所述第三驱动晶体管对应于所述第三出光区;以及第三彩色滤光层,设置于所述第三出光区。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显示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显示设备包括第一导体层和第二导体层对应所述第一驱动晶体管设置,所述第一导体层和所述第二导体层具有第一重叠区域,所述第一重叠区域形成第一储存电容,所述显示设备包括第三导体层和第四导体层对应所述第二驱动晶体管设置,所述第三导体层和所述第四导体层具有第二重叠区域,所述第二重叠区域形成第二储存电容,且所述显示设备包括第五导体层和第六导体层对应所述第三驱动晶体管设置,所述第五导体层和所述第六导体层具有第三重叠区域,所述第三重叠区域形成第三储存电容。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显示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延伸部与所述第一重叠区域的重叠面积占所述第一重叠区域的比例为大于或等于0%且小于或等于40%。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显示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彩色滤光层是红色彩色滤光层,所述第二彩色滤光层是绿色彩色滤光层,且所述第三彩色滤光层是蓝色彩色滤光层。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显示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重叠区域的面积大于或等于所述第二重叠区域的面积,且所述第三重叠区域的面积大于或等于所述第二重叠区域的面积。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显示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出光区的面积大于或等于所述第二出光区的面积,且所述第三出光区的面积大于或等于所述第二出光区的面积。8.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显示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通道区的宽度大于或等于所述第二通道区的宽度,且所述第三通道区的宽度大于或等于...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郑百乔朱夏青刘敏钻
申请(专利权)人:郑百乔朱夏青刘敏钻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中国台湾,7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