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防掉线的机架式PDU电源分配单元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8206149 阅读:28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6-13 07:0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防掉线的机架式PDU电源分配单元,包括壳体,所述壳体上长度方向的侧面设有与所述壳体相互垂直的导线管,所述导线管截面为圆形,且所述导线管上端沿导线管长度方向开口设置,所述导线管底部沿其长度方向设有导向杆,所述导向杆上设有抵接在导线管外壁上的连接杆,所述导向杆滑移设置在壳体侧壁;在进行插座安装时,通过滑移导向杆将导向杆上的导线管滑移到合适的位置,将导线通过导线管上端沿其长度方向设置的开口,通过导线管对导线进行容纳,使得导线固定放置在导向管内,从而使得导线不会由于外力作用而脱落插孔,使得在进行机架式PDU电源分配单元使用过程中,导线始终保持插设在导线管内。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防掉线的机架式PDU电源分配单元
本技术涉及服务器机柜的零部件,特别涉及一种防掉线的机架式PDU电源分配单元。
技术介绍
随着IT技术的迅猛发展和业务需求提高,数据中心规模不断扩大、云计算带来的虚拟化不断深入,服务器、交换机、各种电子设备的需求也日益增加,其承担的业务越来越关键,对设备所处的环境要求也越高,所有参与设备运行的设施都必须具有高可靠性与可用性。电源分配单元是所有设备用电的一个很重要的关口,如果它不够稳定,将很有可能导致设备被毁,甚至导致整个系统的崩溃。传统单一规格的插座很难避免因接触不良、负荷小造成频繁断电、烧毁、火灾等安全隐患。授权公告号为“CN203812166”的中国专利公开了一种机架式PDU电源分配单元,其包括壳体,上面板、中面板和下面板,上面板的尾端具有限位卡条,限位卡条伸入中面板与壳体之间的空腔内,首端开有方孔,方孔上安装有卡扣;上面板的中部设有透明窗,两个侧边上设有直角板;壳体的首端具有与卡扣连接的平板。上述技术方案披露的一种机架式PDU电源分配单元,在固定时,首先将限位卡条插入空腔内,然后将卡扣扣合在壳体上端的平板上,即完成安装;在拆卸时,将卡扣下拉,使卡扣内的弹簧向下,带动卡扣上的卡扣部向下,从而脱离壳体,拆卸上面板。但是,在进行导线及导线端子插接时,会由于外力作用导致插头从插孔内脱落,从而影响电源分配单元的使用效果。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防掉线的机架式PDU电源分配单元,具有可以防止插头从插孔上脱落的特点。本技术的上述技术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一种防掉线的机架式PDU电源分配单元,包括壳体,所述壳体上长度方向的侧面设有与所述壳体相互垂直的导线管,所述导线管截面为圆形,且所述导线管上端沿导线管长度方向开口设置,所述导线管底部沿其长度方向设有导向杆,所述导向杆上设有抵接在导线管外壁上的连接杆,所述导向杆滑移设置在壳体侧壁。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进行插座安装时,通过滑移导向杆将导向杆上的导线管滑移到合适的位置,将导线通过导线管上端沿其长度方向设置的开口,通过导线管对导线进行容纳,使得导线固定放置在导向管内,从而使得导线不会由于外力作用而脱落插孔,使得在进行机架式PDU电源分配单元使用过程中,导线始终保持插设在导线管内。优选的,所述壳体上设有与其长度方向相互平行的定位杆,所述定位杆上设有保持定位杆与壳体固定连接的固定装置,所述定位杆上设有贯穿所述定位杆长度方向的滑槽,所述导向杆底部设有与所述滑槽相匹配的滑块。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定位杆上滑槽与导向杆底部设置的滑块之间的相互配合使得,在进行插座安装时,可以通过将定位杆滑移至合适的位置,使得导线能够得到更加合理的摆放。优选的,所述壳体上转动设有盖合壳体上表面的顶盖,所述顶盖上设有供导线穿过的让位孔。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转动设置的顶盖,当导线安装完成后,通过转动顶盖将壳体上表面进行覆盖,使得顶盖可以有效地将壳体表面进行保护,可以有效地避免外界灰尘进入到壳体上的插孔内,影响导电效果。优选的,所述滑块贯穿所述滑槽设置,且所述滑块螺纹连接在所述导线管底部的导向杆上,所述滑块底部设有长宽均大于所述滑槽宽度的凸块。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进行滑移时,通过螺纹连接在盖板上的滑块,使得当进行滑移时,将滑块旋松,使得滑移过程更加顺畅,当活页夹滑移到合适位置时,旋紧滑块,使得滑块底部的凸块的顶端与定位杆底部相互贴合,使得通过旋紧的螺纹及滑块与定位杆的贴合设置完成对导向杆位置的固定,使得在进行导线的固定时,导向杆的位置不会由于外界作用力而导致位置的偏移。优选的,所述定位杆两端向下延伸设有L形杆,所述L形杆水平段端部与所述壳体固定连接。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L形杆将定位杆与壳体侧边固定连接,使得在进行活页夹位置的固定时,定位杆始终与壳体侧壁通过L形杆固定连接,保证在进行固定导线过程中,活页夹的位置保持稳定。优选的,所述L形杆水平段端部设有延伸板,所述固定装置包括设置在所述延伸板上螺纹连接的若干定位螺栓,所述延伸板通过定位螺栓与壳体固定连接。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L形杆端部的延伸板及螺纹连接在延伸板上的定位螺栓,使得定位杆可拆卸的连接在壳体侧壁上,当壳体上导线较少时,可以通过将定位螺栓旋松,并通过将定位杆取出,使得壳体整体体积减小,有效地避免了在进行壳体使用过程中,体积过大二占用较大空间。优选的,所述定位杆不止一个,且所述定位杆位于同一水平面。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不止一根的定位杆使得在进行滑移活页夹的过程中,活页夹始终与壳体相互垂直,避免由于活页夹倾斜,导致活页夹之间相互交错,从而导致活页夹端部的导线绕卷,导致乱线。优选的,所述导线管包括设置在两侧的两层PET薄膜和两层PET薄膜中间的网状骨架层。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利用两侧的PET薄膜使得在导线管对导线进行容纳时,可以起到更好的保护作用,同时通过设置在两侧PET薄膜中间的网状骨架层,使得将导线放入到导线管内后可以得到进一步的保护。综上所述,本技术具有以下有益效果:1、通过导线管的设置,在导线插接完成后,通过导线管对导线进行容纳,使得导线固定放置在导向管内,从而使得导线不会由于外力作用而脱落插孔;2、通过定位杆的设置,使得在进行固定完成后,通过将导线管在定位杆上滑移至合适的位置,完成对导线的固定;3、通过两侧PET薄膜及薄膜中间的网状骨架层,使得在进行导线固定后,可以对导线管内的导线起到一定的保护作用,防止在使用过程中,由于外力作用导致导线破损。附图说明图1是一种防掉线的机架式PDU电源分配单元的整体示意图;图2是一种防掉线的机架式PDU电源分配单元上导向管的示意图;图3是图1中A部分的放大示意图。图中,1、壳体;11、导线管;111、PET薄膜;112、网状骨架层;12、定位杆;121、滑槽;122、L形杆;1221、延伸板;1222、定位螺栓;21、连接杆;22、导向杆;221、滑块;2211、凸块;3、顶盖;31、让位孔。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说明。一种防掉线的机架式PDU电源分配单元,如图1和图2所示,包括壳体1,壳体1一侧沿其长度方向设有可拆卸连接的定位杆12,本实施例中,定位杆12数量为两个,且两个定位杆12处于同一水平面,定位杆12上滑移设有导线管11,导线管11底部沿其长度方向设有导向杆22,导向杆22上设有连接杆21,通过连接杆21将导向杆22与导线管11连接,导线管11通过导向杆22与定位杆12滑移连接,通过底部导向杆22保证在导线管11滑移过程中始终保持与定位杆12相互垂直。在进行安装时,通过导线管11对插接完成的插头上的导线进行安置,使得插接完成后的导线得以有序地排列在壳体1外侧,防止导线由于外力作用导致脱落。如图2所示,导线管11截面为圆弧形,且导线管11上端沿其长度方向开口设置,通过开口对导线进行放置,本实施例中,导线管11包括设置在内外两侧的两层PET薄膜111和两层PET薄膜111中间的网状骨架层112。通过将两侧PET薄膜111及两层PET薄膜111中间的网状骨架层112,使得在导线管11对导线进行容纳的同时起到保护作用,避免导线由于外力作用而造成损坏。如图1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一种防掉线的机架式PDU电源分配单元

【技术保护点】
一种防掉线的机架式PDU电源分配单元,包括壳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1)一侧垂直于所述壳体(1)设有导线管(11),所述导线管(11)截面呈圆弧形,且其开口向上,所述导线管(11)与所述壳体(1)滑移连接。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防掉线的机架式PDU电源分配单元,包括壳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1)一侧垂直于所述壳体(1)设有导线管(11),所述导线管(11)截面呈圆弧形,且其开口向上,所述导线管(11)与所述壳体(1)滑移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防掉线的机架式PDU电源分配单元,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1)上设有与其长度方向相互平行的定位杆(12),所述定位杆(12)固定连接在所述壳体(1)侧壁上,所述定位杆(12)上设有贯穿所述定位杆(12)竖直方向的滑槽(121),所述导线管(11)底部设有与所述滑槽(121)相匹配的滑块(221)。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防掉线的机架式PDU电源分配单元,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1)上转动设有盖合壳体(1)上表面的顶盖(3),所述顶盖(3)上设有供导线穿过的让位孔(31)。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防掉线的机架式PDU电源分配单元,其特征在于:所述滑块(221)贯穿所述滑槽(121)设置,且...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亮
申请(专利权)人:江苏品全机电工程技术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