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孙震业专利>正文

建筑施工钢结构固定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8198411 阅读:31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6-13 04:0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建筑施工钢结构固定装置,包括弧形状的钢板及分别位于钢板两侧的用于支撑钢板的支撑柱,钢板的两端均设置有水平边,支撑柱的上端设置有可与水平边的下端面相抵以支撑钢板的台阶,水平边的外端部处设置有向上的折弯边,折弯边的外侧壁与台阶的内侧壁紧贴,折弯边与支撑柱通过螺栓固定,水平边的下端面上设置有竖直边,竖直边与支撑柱的内侧壁紧贴;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具有结构强度高的优点,且折弯边与支撑柱通过螺栓固定,具有钢板和支撑柱拆装方便的优点,同时钢板和支撑柱无需焊接,这样一来,在钢板与支撑柱拆装时,能够避免钢板和支撑柱的损坏。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建筑施工钢结构固定装置
本技术属于固定装置
,涉及一种建筑施工钢结构固定装置。
技术介绍
在建筑施工过程中,经常需要搭建钢结构的架体,目前钢结构的架体一般包括支撑柱和弧形状的支撑板,支撑柱的上端与支撑板的下端面固定,且支撑柱的上端与支撑板的下端面多采用焊接连接,然而当施工完成后,需要拆卸钢结构的架体时,由于支撑柱与支撑板焊接连接,这样一来,会给架体的拆卸带来麻烦,且在拆卸架体时,会对支撑柱和支撑板造成破坏,影响支撑板和支撑柱的二次利用。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技术设计了一种建筑施工钢结构固定装置,其具有组装方便、结构强度高,且在钢板与支撑柱拆装后,能够避免钢板与支撑柱损坏的优点。本技术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本技术的建筑施工钢结构固定装置,包括弧形状的钢板及分别位于钢板两侧的用于支撑钢板的支撑柱,钢板的两端均设置有水平边,支撑柱的上端设置有可与水平边的下端面相抵以支撑钢板的台阶,水平边的外端部处设置有向上的折弯边,折弯边的外侧壁与台阶的内侧壁紧贴,折弯边与支撑柱通过螺栓固定,水平边的下端面上设置有竖直边,竖直边与支撑柱的内侧壁紧贴。本技术的建筑施工钢结构固定装置,其中,水平边的下端面上设置有长条状的定位槽,台阶的上端面上设置有可与定位槽配合卡接的定位凸筋;通过定位槽和定位凸筋的设置,在水平边与台阶配合时,能够起到定位的作用。本技术的建筑施工钢结构固定装置,其中,竖直边朝向支撑柱一侧的端面上设置有长条状的卡槽,支撑柱的内侧壁上设置有可与卡槽配合卡接的卡条;通过卡槽和卡条的设置,在竖直边与支撑柱的内壁贴合时,能够起到定位的作用。本技术的建筑施工钢结构固定装置,其中,钢板与水平边之间设置有若干块由前向后分布的加强板;通过加强板的设置,能够提高钢板与水平边之间的结构强度。本技术的建筑施工钢结构固定装置,其中,位于水平边和竖直边相交处的台阶的边沿上设置有弧形面;通过弧形面的设置,在水平边与台阶配合以及在竖直边与支撑柱的内壁贴合时,能够对水平边和竖直边起到导向的作用。本技术通过水平边、折弯边和竖直边的设置,水平边与台阶相抵,折弯边与台阶的侧壁相抵,竖直边与支撑柱的内侧壁相抵,当钢板与支撑柱安装后,具有结构强度高的优点,且折弯边与支撑柱通过螺栓固定,具有钢板和支撑柱拆装方便的优点,同时钢板和支撑柱无需焊接,这样一来,在钢板与支撑柱拆装时,能够避免钢板和支撑柱的损坏。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的剖视结构示意图;图2是图1中A处放大后的结构示意图;图3是本技术去掉支撑柱和螺栓后的俯视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细描述。一种建筑施工钢结构固定装置,包括弧形状的钢板1及分别位于钢板1两侧的用于支撑钢板1的支撑柱2,钢板1的两端均设置有水平边11,支撑柱2的上端设置有可与水平边11的下端面相抵以支撑钢板1的台阶21,水平边11的外端部处设置有向上的折弯边12,折弯边12的外侧壁与台阶21的内侧壁紧贴,折弯边12与支撑柱2通过螺栓3固定,水平边11的下端面上设置有竖直边13,竖直边13与支撑柱2的内侧壁紧贴,水平边11的下端面上设置有长条状的定位槽111,台阶21的上端面上设置有可与定位槽111配合卡接的定位凸筋22;通过定位槽和定位凸筋的设置,在水平边与台阶配合时,能够起到定位的作用,竖直边13朝向支撑柱2一侧的端面上设置有长条状的卡槽131,支撑柱2的内侧壁上设置有可与卡槽131配合卡接的卡条23;通过卡槽和卡条的设置,在竖直边与支撑柱的内壁贴合时,能够起到定位的作用,钢板1与水平边11之间设置有若干块由前向后分布的加强板14;通过加强板的设置,能够提高钢板与水平边之间的结构强度,位于水平边11和竖直边13相交处的台阶21的边沿上设置有弧形面24;通过弧形面的设置,在水平边与台阶配合以及在竖直边与支撑柱的内壁贴合时,能够对水平边和竖直边起到导向的作用;本技术通过水平边、折弯边和竖直边的设置,水平边与台阶相抵,折弯边与台阶的侧壁相抵,竖直边与支撑柱的内侧壁相抵,当钢板与支撑柱安装后,具有结构强度高的优点,且折弯边与支撑柱通过螺栓固定,具有钢板和支撑柱拆装方便的优点,同时钢板和支撑柱无需焊接,这样一来,在钢板与支撑柱拆装时,能够避免钢板和支撑柱的损坏。需要说明的是,在以上实施例中,只要不矛盾的技术方案都能够进行排列组合,本领域技术人员能够根据排列组合的数学知识穷尽所有可能,因此,本技术不再对排列组合后的技术方案进行一一说明,但应该理解为排列组合后的技术方案已经被本技术所公开。需要注意的是,以上列举的仅是本技术的一种具体实施例。显然,本技术不限于以上实施例,还可以有许多变形。总之,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能从本技术公开的内容直接导出或联想到的所有变形,均应认为是本技术的保护范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建筑施工钢结构固定装置

【技术保护点】
一种建筑施工钢结构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弧形状的钢板(1)及分别位于钢板(1)两侧的用于支撑钢板(1)的支撑柱(2),所述钢板(1)的两端均设置有水平边(11),所述支撑柱(2)的上端设置有可与水平边(11)的下端面相抵以支撑钢板(1)的台阶(21),所述水平边(11)的外端部处设置有向上的折弯边(12),所述折弯边(12)的外侧壁与台阶(21)的内侧壁紧贴,所述折弯边(12)与支撑柱(2)通过螺栓(3)固定,所述水平边(11)的下端面上设置有竖直边(13),所述竖直边(13)与支撑柱(2)的内侧壁紧贴。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建筑施工钢结构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弧形状的钢板(1)及分别位于钢板(1)两侧的用于支撑钢板(1)的支撑柱(2),所述钢板(1)的两端均设置有水平边(11),所述支撑柱(2)的上端设置有可与水平边(11)的下端面相抵以支撑钢板(1)的台阶(21),所述水平边(11)的外端部处设置有向上的折弯边(12),所述折弯边(12)的外侧壁与台阶(21)的内侧壁紧贴,所述折弯边(12)与支撑柱(2)通过螺栓(3)固定,所述水平边(11)的下端面上设置有竖直边(13),所述竖直边(13)与支撑柱(2)的内侧壁紧贴。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建筑施工钢结构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水平边(11)的下端面...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孙震业王福安张杨魏建玉
申请(专利权)人:孙震业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山东,37

相关技术
    暂无相关专利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