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轨道球阀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8198160 阅读:48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6-13 03:54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轨道球阀,包括阀体、阀盖、球体、阀座、阀杆、拨叉盘、轨道盘、销子、键、定位槽和球头,所述阀杆穿过阀盖穿入阀体内且通过键与拨叉盘结合一体,所述拨叉盘上设有拨插槽;所述阀座固定在阀体的腔体内;所述阀体腔体内设有球体,球体与阀座形成球面配合;所述阀体腔体底部设有定位槽;所述球体上端设有圆柱端,圆柱端的顶部固定设有销子,所述球体下端设有球头,球头定位于定位槽中;所述阀体与阀盖的腔体内固定设有轨道盘;所述销子穿入拨叉盘上的拨叉槽。本发明专利技术通过拨叉轨道原理,实现通过阀杆部分回转操作达到球体开关过程中与阀座无摩擦、无磨损的效果,而且结构简单、操作开关迅速、安装空间紧凑。

A kind of orbiting ball valve

The invention discloses a track ball valve, which includes a valve body, a valve cover, a ball body, a valve seat, a stem, a stem, a fork disc, a track disc, a pin, a key, a positioning slot and a ball head. The valve rod is penetrated through the valve cover in the valve body and is combined with a fork disc through a key. The fork plate is provided with a dial slot; the seat is fixed in the cavity of the valve body. A ball body is arranged in the body cavity of the valve body, the ball body is formed with a spherical seat, the bottom of the body cavity is provided with a positioning slot, the upper end of the ball body is provided with a cylindrical end, the top of the cylindrical end is fixed with a pin, the ball head is provided with the ball head and the ball head is positioned in the positioning slot, and the body is fixed to the cavity of the valve cover. The pin is penetrated into the fork slot on the fork plate. Through the principle of fork orbit, the invention realizes the effect of no friction and wear on the valve seat through the partial rotary operation of the stem, and the structure is simple, the operation switch is fast, and the installation space is compact.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轨道球阀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球阀,具体是一种轨道球阀。
技术介绍
现有的轨道球阀一般包含包括阀体、阀盖、球体、阀座、阀杆、导向销子、支架、阀杆螺母、定位槽。阀杆穿过阀盖穿入阀体,球体顶部设有导向槽,球体底部设有球头,球头始终定位于阀体底部的定位槽里面;球体与阀座成球面配合;阀杆中部设有直线和曲线相结合的轨道槽并与支架上固定的导向销配合,阀杆通过导向销的导向并经过上下运动和旋转运动相结结合的复合运动,阀杆底部设有的锲型面并通过与球体顶部的导向槽配合以带动球体以球头为中心的直线偏移运动和旋转运动相结合的复合运动。现有的这种轨道球阀的不足之处是:阀杆必须通过上下运动和旋转运动相结合的复合运动来实现开关操作,操作机构结构特别复杂,操作时间长,阀杆容易损坏,阀门的安装空间比较大。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轨道球阀,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轨道球阀,包括阀体、阀盖、球体、阀座、阀杆、拨叉盘、轨道盘、销子、键、定位槽和球头,所述阀杆穿过阀盖穿入阀体内且通过键与拨叉盘结合一体,所述拨叉盘上设有拨插槽;所述阀座固定在阀体的腔体内,阀座通道与阀体通道一致形成流道;所述阀体腔体内设有球体,球体通道与阀体和阀座通道一致形成流道,球体与阀座形成球面配合;所述阀体腔体底部设有定位槽;所述球体上端设有圆柱端,圆柱端的顶部固定设有销子,所述球体下端设有球头,球头定位于定位槽中;所述阀体与阀盖的腔体内固定设有轨道盘,所述轨道盘为双层轨道盘,双层轨道盘下层设有与圆柱端配合的第一直线轨道,双层轨道盘上层设有与销子配合的第一组合轨道;所述销子穿入拨叉盘上的拨叉槽。作为本专利技术进一步的方案:将所述阀体与阀盖腔体内固定设有的轨道盘由双层轨道盘替换为单层轨道盘,单层轨道盘上设有单层与销子配合的第二组合轨道;所述球体顶部设有与阀杆配合的第二直线轨道。作为本专利技术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第一组合轨道和第二组合轨道形状相同,均由90度曲线轨道和直线轨道相接合而成。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专利技术通过拨叉轨道原理,实现通过阀杆部分回转操作达到球体开关过程中与阀座无摩擦、无磨损的效果,而且结构简单、操作开关迅速、安装空间紧凑,适合要求高温高压、低温低压工况、快速开关或者要求使用寿命长的工艺管道的上工况。附图说明图1为使用双层轨道盘时双层轨道球阀关位起点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双层轨道盘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图2的俯视图。图4为拨叉盘的结构示意图。图5为图4的俯视图。图6为球体和销子的组合结构示意图。图7为图6的俯视图。图8为阀门开位销子与拨叉槽及组合轨道的结构示意图。图9为阀门开位球体与阀座的位置示意图。图10为阀门关位起点销子与拨叉槽及组合轨道的结构示意图。图11为阀门关位起点球体与阀座的位置示意图。图12为阀门关位终点销子与拨叉槽及组合轨道的结构示意图。图13为阀门关位终点球体与阀座的位置示意图。图14为使用双层轨道盘时阀门开位的结构示意图。图15为使用双层轨道盘时阀门关位终点的结构示意图。图16为单层轨道盘的结构示意图。图17为图16的俯视图。图18为球体带直线轨道与销子的结构示意图。图19为图18的俯视图。图20为使用单层轨道盘时单层轨道球阀关位起点的结构示意图。图中:1-阀体、2-阀盖、3-球体、4-阀座、5-阀杆、6-拨叉盘、7-轨道盘、8-销子、9-键、10-定位槽、11-球头、12-圆柱端、13-第一直线轨道、14-第一组合轨道、15-拨叉槽、16-第二直线轨道、17-第二组合轨道。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专利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专利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专利技术保护的范围。请参阅图1~20,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一种轨道球阀,包括阀体1、阀盖2、球体3、阀座4、阀杆5、拨叉盘6、轨道盘7、销子8、键9、定位槽10和球头11,所述阀杆5穿过阀盖2穿入阀体1内且通过键9与拨叉盘6结合一体,所述拨叉盘6上设有拨插槽15;所述阀座4固定在阀体1的腔体内,阀座4通道与阀体1通道一致形成流道;所述阀体1腔体内设有球体3,球体3通道与阀体1和阀座4通道一致形成流道,球体3与阀座4形成球面配合;所述阀体1腔体底部设有定位槽10;所述球体3上端设有圆柱端12,圆柱端12的顶部固定设有销子8,所述球体3下端设有球头11,球头11定位于定位槽10中;所述阀体1与阀盖2的腔体内固定设有轨道盘7,所述轨道盘7为双层轨道盘,双层轨道盘下层设有与圆柱端12配合的第一直线轨道13,双层轨道盘上层设有与销子8配合的第一组合轨道14;所述销子8穿入拨叉盘6上的拨叉槽15。将所述阀体1与阀盖2腔体内固定设有的轨道盘7由双层轨道盘替换为单层轨道盘,单层轨道盘上设有单层与销子8配合的第二组合轨道17;所述球体3顶部设有与阀杆5配合的第二直线轨道16。所述第一组合轨道14和第二组合轨道17形状相同,均由90度曲线轨道和直线轨道相接合而成。本专利技术的工作原理是:阀门关闭过程通过阀杆5旋转90度+θ角度实现。见图8和图9和图14,阀门在开位,球体3处于开位,球体3的通道与阀体1和阀座4的通道一致畅通,球体3上的圆柱端12处于双层轨道盘7上的第一直线轨道13中;球体3和阀座4有一定间隙;销子8由拨叉槽15带动处于第一组合轨道14中的a位置,而且球体3中心和圆柱端12中心线以及阀杆5中心线在O1重合。见图10-13,当阀杆5沿着中心线O1先旋转90度,通过键9带动拨叉盘6同步旋转,拨叉盘6带动销子8也同步沿着第一组合轨道14运动,销子8从a位置90度旋转到到b位置,销子8也带动球体3的圆柱端12在第一直线轨道13中先以O1为中心90度旋转从而圆柱端12中心从O1位置先旋转90度,同时球体3整体以球头11为中心从开位位置以O1为中心旋转90度到达关位的起点,达到球体3通道与阀座4的通道垂直,球体3密封面和阀座4密封面有一定间隙。当阀杆5沿着中心线O1在继续旋转θ角度,通过键9带动拨叉盘6同步旋转,拨叉盘6带动销子8也同步沿着第一组合轨道14的直线轨道部分运动,销子8从b位置移动△的距离到C位置,销子8也带动球体3的圆柱端12沿着第一直线轨道13移动,圆柱端12中心从O1移动△的距离到O2,同时球体3整体以球头11为中心靠向阀座4,直到球体3的密封面压紧阀座4的密封面从而达到关位终点的密封状态。阀门打开过程通过阀杆5旋转θ角度+90度实现。见图12和图13和图1,阀门在关位终点密封位置,球体3与阀座4处于关紧密封状态;阀杆5中心线始终处于O1,球体3上圆柱端12中心处于第一直线轨道13中的O2位置,同时销子8处于第一组合轨道14中的c位置,而球体3及圆柱端12的中心线与阀杆5中心线O1偏离,但相交于球体3底部的球头11的中心。当阀杆5沿着中心线O1先旋转θ角度,通过键9带动拨叉盘6同步旋转,拨叉盘6带动销子8也同步沿着第一组合轨道14的直线轨道部分运动,销子8从c位置移动△的距离到b位置,销子8也带动球体3的圆柱端12沿着第一直线轨道13移动,圆柱端12中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一种轨道球阀

【技术保护点】
一种轨道球阀,包括阀体(1)、阀盖(2)、球体(3)、阀座(4)、阀杆(5)、拨叉盘(6)、轨道盘(7)、销子(8)、键(9)、定位槽(10)和球头(11),其特征在于,所述阀杆(5)穿过阀盖(2)穿入阀体(1)内且通过键(9)与拨叉盘(6)结合一体,所述拨叉盘(6)上设有拨插槽(15);所述阀座(4)固定在阀体(1)的腔体内,阀座(4)通道与阀体(1)通道一致形成流道;所述阀体(1)腔体内设有球体(3),球体(3)通道与阀体(1)和阀座(4)通道一致形成流道,球体(3)与阀座(4)形成球面配合;所述阀体(1)腔体底部设有定位槽(10);所述球体(3)上端设有圆柱端(12),圆柱端(12)的顶部固定设有销子(8),所述球体(3)下端设有球头(11),球头(11)定位于定位槽(10)中;所述阀体(1)与阀盖(2)的腔体内固定设有轨道盘(7),所述轨道盘(7)为双层轨道盘,双层轨道盘下层设有与圆柱端(12)配合的第一直线轨道(13),双层轨道盘上层设有与销子(8)配合的第一组合轨道(14);所述销子(8)穿入拨叉盘(6)上的拨叉槽(15)。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轨道球阀,包括阀体(1)、阀盖(2)、球体(3)、阀座(4)、阀杆(5)、拨叉盘(6)、轨道盘(7)、销子(8)、键(9)、定位槽(10)和球头(11),其特征在于,所述阀杆(5)穿过阀盖(2)穿入阀体(1)内且通过键(9)与拨叉盘(6)结合一体,所述拨叉盘(6)上设有拨插槽(15);所述阀座(4)固定在阀体(1)的腔体内,阀座(4)通道与阀体(1)通道一致形成流道;所述阀体(1)腔体内设有球体(3),球体(3)通道与阀体(1)和阀座(4)通道一致形成流道,球体(3)与阀座(4)形成球面配合;所述阀体(1)腔体底部设有定位槽(10);所述球体(3)上端设有圆柱端(12),圆柱端(12)的顶部固定设有销子(8),所述球体(3)下端设有球头(11),球头(11)...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曙光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卓赛机电工程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上海,31

相关技术
    暂无相关专利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