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元式幕墙格栅系统的安装结构及单元式幕墙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18197983 阅读:67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6-13 03:5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单元式幕墙格栅系统的安装结构及单元式幕墙,单元式幕墙格栅系统的安装结构适于将格栅系统安装于单元框架上;单元框架包括立柱与横梁,且安装有单元幕墙板块,单元式幕墙格栅系统的安装结构包括:定位连接结构,直接或间接地安装于单元式幕墙的外挑支臂上,外挑支臂的第一端与单元框架连接,第二端向外伸出单元幕墙板块;定位连接结构安装于外挑支臂的第二端的至少一侧上,且至少包括一个第一板件;百叶连接结构,与幕墙百叶片的一端连接,且适于安装于第一板件的上表面上并由第一板件的上表面进行高度上的定位。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具有便于在安装现场对安装高度进行快速定位、现场安装效率高的优点。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单元式幕墙格栅系统的安装结构及单元式幕墙
本技术涉及幕墙
,具体涉及单元式幕墙格栅系统的安装结构及单元式幕墙。
技术介绍
建筑幕墙是集建筑技术、功能和艺术于一体的建筑外围护结构,幕墙作为一种高级建筑外墙,各种造型的格栅线条也越来越多。立体空间各方向伸出的装饰条、遮阳百叶能够丰富建筑外立面的线条,越来越受到建筑师和业主的青睐,但是目前传统的装饰线条、铝合金百叶组合在一起使用的很少。对此中国专利文献CN202401940U公开了一种铝合金外遮阳固定系统,包括铝合金遮阳百叶附框,铝合金遮阳百叶立柱,铝合金遮阳百叶以及铝合金扣板,所述铝合金百叶通过自攻螺钉固定在铝合金遮阳百叶附框上,铝合金遮阳百叶附框与铝合金遮阳百叶立柱通过球型螺栓连接,铝合金遮阳百叶立柱通过不锈钢螺钉与连接角铝与外套铝方管的钢方管连接。其中铝合金遮阳百叶附框上设有凹槽,便于铝合金遮阳百叶与之安装定位。但是上述专利文献中的铝合金遮阳百叶附框的凹槽是沿着竖直方向延伸的,只能用于遮阳百叶与幕墙之间水平距离的定位,在实际安装遮阳百叶时,仍然需要将遮阳百叶吊装至预定高度后依靠人工定位安装高度,再使用连接件固定。由于高空施工现场存在风力变化等影响因素,导致安装过程变得繁琐,降低了施工速度。
技术实现思路
因此,本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克服现有技术中的安装遮阳百叶时难以在安装现场对安装高度进行快速定位、现场安装效率低的缺陷,从而提供一种便于在安装现场对安装高度进行快速定位、现场安装效率高的单元式幕墙格栅系统的安装结构及单元式幕墙。本技术提供一种单元式幕墙格栅系统的安装结构,适于将格栅系统安装于单元框架上;所述单元框架包括立柱与横梁,且安装有单元幕墙板块,其特征在于,所述单元式幕墙格栅系统的安装结构包括:定位连接结构,直接或间接地安装于单元式幕墙的外挑支臂上,所述外挑支臂的第一端与所述单元框架连接,第二端向外伸出所述单元幕墙板块;所述定位连接结构安装于所述外挑支臂的第二端的至少一侧上,且至少包括一个第一板件;百叶连接结构,与幕墙百叶片的一端连接,且适于安装于所述第一板件的上表面上并由所述第一板件的上表面进行高度上的定位。所述外挑支臂的第一端与所述单元框架的所述立柱连接,且所述立柱的至少一侧连接有所述外挑支臂。所述第一板件为水平板。所述定位连接结构的长度延伸方向与所述外挑支臂的长度延伸方向一致。所述定位连接结构还包括第二板件,所述第二板件为竖直板,且一侧与所述外挑支臂的第二端连接,另一侧与所述第一板件连接。所述定位连接结构远离所述外挑支臂的一侧形成有适于安装所述百叶连接结构的定位安装槽,所述定位安装槽的下槽壁为所述第一板件。所述定位安装槽的槽壁横截面呈“C”型,适于使所述百叶连接结构沿所述定位连接结构的长度延伸方向卡插入所述定位安装槽中,并防止所述百叶连接结构从所述定位安装槽的侧向脱出。所述定位连接结构与所述外挑支臂之间连接有转接件,所述转接件的一端连接于所述外挑支臂的第二端上,另一端向远离所述外挑支臂的方向延伸而出,且所述转接件的长度延伸方向与所述外挑支臂的长度延伸方向一致;所述转接件远离所述外挑支臂的一侧与所述定位连接结构直接或间接地连接。所述立柱的两侧分别连接有所述外挑支臂,每侧的所述外挑支臂上均连接有所述转接件,且在与所述转接件重叠部分处的两个所述外挑支臂之间安装有垫块。还包括沿竖直方向延伸设置的竖向装饰条,所述竖向装饰条与所述转接件连接,且在远离所述转接件的一侧沿竖直方向间隔分布连接有所述百叶连接结构。所述竖向装饰条靠近所述外挑支臂的一端设有适于所述转接件的对应端穿过、并对所述转接件进行径向限位的卡孔,远离所述外挑支臂的一端设有适于对所述转接件的对应端的水平侧向运动进行限位的嵌槽。本技术提供一种单元式幕墙包括:权利要求1-11中任一项所述的单元式幕墙格栅系统的安装结构;所述单元框架和所述单元幕墙板块;格栅层,包括若干所述幕墙百叶片。所述格栅层中的所述幕墙百叶片在垂直于所述单元幕墙板块平面方向上间隔分布。本技术技术方案,具有如下优点:1.本技术提供的单元式幕墙格栅系统的安装结构,外挑支臂上安装定位连接结构,幕墙百叶片的一端上安装了百叶连接结构,并且百叶连接结构能够安装于定位连接结构上。外挑支臂与单元框架的安装在工厂内即可完成。现场安装时,通过将幕墙百叶片连同百叶连接结构整体安装于定位连接结构的第一板件的上表面,即可快速实现对高度的定位,安装效率得到了提升,同时也保证了安装精度。2.本技术提供的单元式幕墙格栅系统的安装结构,定位安装结构远离外挑支臂的体侧成型有定位安装槽,并且定位安装槽的槽壁横截面呈“C”型,适于使所述百叶连接结构沿所述定位连接结构的长度延伸方向卡插入所述定位安装槽中,并防止所述百叶连接结构从所述定位安装槽的侧向脱出。这种结构设置便于将槽体安装在外挑支臂的第二端上。3.本技术提供的单元式幕墙格栅系统的安装结构,定位连接结构与所述外挑支臂之间连接有转接件,所述转接件的一端连接于所述外挑支臂的第二端上,另一端向远离所述外挑支臂的方向延伸而出,且所述转接件的长度延伸方向与所述外挑支臂的长度延伸方向一致,设置连接件可以增加外挑安装的长度,适应较宽的幕墙百叶片。4.本技术提供的单元式幕墙格栅系统的安装结构,立柱的两侧分别连接有所述外挑支臂,此种设置方式不会削弱单元式幕墙的模块化优点,便于在工厂内组装。同时每侧的所述外挑支臂上均连接有所述转接件,且在与所述转接件重叠部分处的两个所述外挑支臂之间安装有垫块。在外挑支臂上设置转接件能够增大安装的挑出长度。转接件与外挑支臂第二端有重叠部分能使受力分布更合理。同时在重叠部分夹装垫块能够增强连接处的强度,防止外挑支臂因格栅系统受风力而扭曲。5.本技术提供的单元式幕墙格栅系统的安装结构,竖向装饰条与所述转接件连接,且在远离所述转接件的一侧沿竖直方向间隔分布连接有所述百叶连接结构。将定位连接结构安装在竖向装饰条的结构,由于竖向装饰条在高度方向上是连续的,所以对幕墙百叶片的安装高度有更多选择,并且无需为每一个定位连接结构单独设置一个外挑支臂。固定一段竖向装饰条只需要2-3对外挑支臂,此种连接方式可以减少外挑支臂的数量。同时定位连接结构与竖向装饰条的连接也可以在工厂内完成,提高了现场施工的效率。6.本技术提供的单元式幕墙格栅系统的安装结构,竖向装饰条靠近所述外挑支臂的一端设有适于所述转接件的对应端穿过、并对所述转接件进行径向限位的卡孔。在现场可以通过插接的方式完成竖向装饰条的安装,解决了竖向装饰条的安装定位问题。同时,竖向装饰条内侧远离所述外挑支臂一端成型有嵌槽,能预固定转接件的位置,使得转接件不会以卡孔处为支点在竖向装饰条在水平面内转动,便于后续紧固件的安装。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技术的一些实施方式,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图1为本技术的第一种实施方式中提供的单元式幕墙格栅系统的安装结构的横剖图;图2为图1所示的单元框架的示意图;图3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单元式幕墙格栅系统的安装结构及单元式幕墙

【技术保护点】
一种单元式幕墙格栅系统的安装结构,适于将格栅系统安装于单元框架上;所述单元框架包括立柱(11)与横梁(12),且安装有单元幕墙板块(1),其特征在于,所述单元式幕墙格栅系统的安装结构包括:定位连接结构(3),直接或间接地安装于单元式幕墙的外挑支臂(2)上,所述外挑支臂(2)的第一端(21)与所述单元框架连接,第二端(22)向外伸出所述单元幕墙板块(1);所述定位连接结构(3)安装于所述外挑支臂(2)的第二端(22)的至少一侧上,且至少包括一个第一板件(32);百叶连接结构(4),与幕墙百叶片(5)的一端连接,且适于安装于所述第一板件(32)的上表面上并由所述第一板件(32)的上表面进行高度上的定位。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单元式幕墙格栅系统的安装结构,适于将格栅系统安装于单元框架上;所述单元框架包括立柱(11)与横梁(12),且安装有单元幕墙板块(1),其特征在于,所述单元式幕墙格栅系统的安装结构包括:定位连接结构(3),直接或间接地安装于单元式幕墙的外挑支臂(2)上,所述外挑支臂(2)的第一端(21)与所述单元框架连接,第二端(22)向外伸出所述单元幕墙板块(1);所述定位连接结构(3)安装于所述外挑支臂(2)的第二端(22)的至少一侧上,且至少包括一个第一板件(32);百叶连接结构(4),与幕墙百叶片(5)的一端连接,且适于安装于所述第一板件(32)的上表面上并由所述第一板件(32)的上表面进行高度上的定位。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单元式幕墙格栅系统的安装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外挑支臂(2)的第一端(21)与所述单元框架的所述立柱(11)连接,且所述立柱(11)的至少一侧连接有所述外挑支臂(2)。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单元式幕墙格栅系统的安装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板件(32)为水平板。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单元式幕墙格栅系统的安装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定位连接结构(3)的长度延伸方向与所述外挑支臂(2)的长度延伸方向一致。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单元式幕墙格栅系统的安装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定位连接结构(3)还包括第二板件(33),所述第二板件(33)为竖直板,且一侧与所述外挑支臂(2)的第二端(22)连接,另一侧与所述第一板件(32)连接。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单元式幕墙格栅系统的安装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定位连接结构(3)远离所述外挑支臂(2)的一侧形成有适于安装所述百叶连接结构(4)的定位安装槽(31),所述定位安装槽(31)的下槽壁为所述第一板件(32)。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单元式幕墙格栅系统的安装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定位安装槽(31)的槽壁横截面呈“C”型,适于使所述百叶连接结构(4)沿所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永祥叶丹刘利杰
申请(专利权)人:苏州柯利达装饰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