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余浙奇专利>正文

一种可调式斜上加煤双炉套型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8194674 阅读:29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6-13 02:29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可调式斜上加煤双炉套型装置,包括横梁,所述横梁的左右两侧均设有底座,所述底座的内壁与横梁的外壁相连,所述横梁的上表面设有电机座,所述电机座的下表面与横梁的上表面相连,所述电机座的上表面设有电机,所述电机的下表面与电机座的上表面相连,所述底座的左侧设有连接板。通过箱体和支腿之间的配合,箱体使电机和风机的连接更加稳定,并且箱体还可以将各个组将固定在其内部,使内部的各个组件运行的更加稳定,箱体还能够有效的防止传送带内部组件在工作时产生的噪音影响操作员的工作,从而克服了传统可调式斜上加煤双炉套型装置连接不稳定,噪声大的缺点。

A adjustable double furnace double furnace set device

The invention discloses an adjustable double furnace double furnace sleeve device, including a cross beam. The left and right sides of the beam are provided with a base. The inner wall of the base is connected with the outer wall of the beam. The upper surface of the beam is provided with an electric motor base, the lower surface of the motor seat is connected with the upper surface of the beam, and the upper table of the motor seat is on the upper surface. The lower surface of the motor is connected with the upper surface of the motor seat, and the left side of the base is provided with a connecting plate. Through the coordination between the box and the leg, the box makes the connection of the motor and the fan more stable, and the box can also fix each group in it, so that the internal components are more stable, and the box can also effectively prevent the noise from the internal components of the conveyor belt to affect the operator's work. Thus, the shortcomings of the traditional adjustable inclined coal feeding double furnace sleeve type device are not stable, and the noise is big.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可调式斜上加煤双炉套型装置
本专利技术涉及工业机械
,具体为一种可调式斜上加煤双炉套型装置。
技术介绍
高炉炼铁时喷吹廉价的煤粉代替价格昂贵的焦碳作为燃料以降低生铁成本,生产高炉喷吹用的煤粉流程,用天车将煤场的原煤抓到配煤仓,经过配煤仓下的圆盘给煤机将原煤带到皮带上,再由皮带运到原煤仓,原煤仓的原煤经过给煤机进入磨煤机进行研磨,磨制出的合格煤粉供高炉使用,配煤仓下的圆盘给煤机是通过其上的圆盘转动将原煤带到皮带上,再由皮带运到原煤仓,给煤量的大小是通过圆盘的转速进行调节在现有技术中,例如申请号为201020263630.5的专利技术专利包括转盘,所述转盘上固定有凸出于转盘上表面的至少两根拨煤筋,所述拨煤筋由转盘中心向转盘边缘呈幅射状设置,所述拨煤筋选择螺纹钢,所述螺纹钢直径为5-20mm,所述螺纹钢焊接在所述转盘上,所述拨煤筋数量的优选范围为4-6根,所述拨煤筋选择钢管、钢筋、钢丝,或螺纹钢中的一种或几种,该专利技术虽然结构简单,但是存在很多不足与缺陷,在现有设备中,圆盘的设计存在缺陷,当给煤的速度过快时,会使煤直接从圆盘的边缘溢出掉落,失去调节作用,针对这些情况,为避免上述技术问题,确有必要提供一种可调式斜上加煤双炉套型装置以克服现有技术中的所述缺陷。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可调式斜上加煤双炉套型装置,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可调式斜上加煤双炉套型装置,包括横梁,所述横梁的左右两侧均设有底座,所述底座的内壁与横梁的外壁相连,所述横梁的上表面设有电机座,所述电机座的下表面与横梁的上表面相连,所述电机座的上表面设有电机,所述电机的下表面与电机座的上表面相连,所述底座的左侧设有连接板,所述连接板的外壁与底座的内壁相连,所述电机的外壁设有链轮,所述链轮的内壁与电机的外壁相连,所述链轮的右侧设有第二转轮,所述第二转轮的内壁设有第二皮带,所述第二皮带的外壁与第二转轮的内壁搭接相连,所述链轮的内壁通过第二皮带与第二转轮的内壁搭接相连,所述链轮的右侧设有第一转轮,所述第一转轮的外壁设第一皮带,所述第一皮带的外壁与第一转轮的内壁搭接相连,所述第一转轮的右侧设有第三转轮,所述第三转轮的内壁通过第一皮带与第一转轮的内壁搭接相连,所述第二皮带的内壁与传送带的外壁搭接相连,所述传送带的上表面设有凸楞,所述凸楞的下表面与传送带的上表面相连,所述电机的上方设有风机,所述风机的下表面与电机的上表面相连,所述传送带的下表面设有拨齿,所述拨齿的上表面与传送带的下表面相连,所述风机的右侧设有横杆,所述横杆的上方设有配料口,所述配料口的外壁与横杆的内壁相连,所述横杆的右端设有手臂,所述手臂的内壁设有销轴,所述销轴的外壁与横杆的内壁搭接相连,所述销轴的外壁设有闸板,所述闸板的内壁与销轴的外壁相连,所述销轴的外侧设有滑槽,所述滑槽的外侧设有箱体,所述箱体的内壁与滑槽的外壁相连,所述横杆的外壁与箱体的内壁相连,所述箱体的外壁设有支腿,所述支腿的内壁与箱体的外壁相连,所述配料口的外壁与箱体的内壁相连,所述销轴的外壁与箱体的内壁相连,所述传送带的外壁与箱体的内壁相连,所述箱体的外壁设有轮架,所述轮架的外壁与箱体的内壁相连,所述轮架的内壁设有转轴,所述转轴的外壁与轮架的内壁相连,所述转轴的外壁设有转轮,所述转轮的内壁与转轴的外壁相连,所述传送带的下表面设有固定角码,所述固定角码的上表面与传送带的下表面相连,所述转轴的下方设有拉伸弹簧,所述拉伸弹簧的内壁与转轴的外壁相连。优选的,所述凸楞的内壁设有外壳,所述外壳的内壁安装有中心柱,所述中心柱的内侧设有压缩弹簧,所述压缩弹簧的底端设有弹簧座,所述弹簧座的外壁与压缩弹簧的内壁相连,所述中心柱的外壁设有橡胶头,所述橡胶头的内壁与中心柱的外壁相连。优选的,所述底座的下表面设有脚垫,所述脚垫的上表面与底座的上表面相连。优选的,所述横杆的上表面设有垫板,所述垫板的外壁与箱体的内壁相连。优选的,所述手臂的外壁顶端设有手柄,所述手柄的内壁与手臂的外壁相连。优选的,所述传送带的左侧设有垫片,所述垫片的内壁与传送带的外壁相连。优选的,所述轮架的内侧设有连接螺栓,所述连接螺栓的外壁与轮架的内壁相连。优选的,所述传送带的内壁设有垫块,所述垫块的左侧外壁与传送带的右侧内壁相连。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1.本专利技术专利,通过电机、风机和拨齿之间的配合,在电机的作用下,电机带动传送带运输转动,转动的同时通过调节电机的转速能够使传送带的速度加快进而可以提高传送带的转动速度,从而带动物料想闸板方向移动,为避免物料在下行时向两侧掉落,在侧板的两侧安装凸楞,从而避免了传统可调式斜上加煤双炉套型装置配送物料效率低,物料在配送过程易掉落的缺点,适合推广应用。2.本专利技术专利,通过横梁、底座和支腿之间的配合,在电机座的作用下,横梁对箱体和支腿进行了加固连接,使箱体的承载能力增加,避免了支腿和底座应长期工作受到向下的压力过大而造成的箱体内部的连接不稳定或者支腿断裂的问题,在支腿的外壁采用连接板进行加固连接,从而克服传统可调式斜上加煤双炉套型装置承载力低稳定性差的缺点。3.本专利技术专利,通过电机、风机、拨齿和凸楞之间的配合,在转轮作用下,使箱体能够在需要时进行与支腿的安装连接,在不需要时可以进行快速的拆卸,在转轮的作用下,可以将箱体移动或者使用牵引设备将箱体牵引离开,从而克服传统可调式斜上加煤双炉套型装置占地空间大,不便于移动和快速安装,使用功能单一的缺点,在垫块和垫板的作用下,将传送带与箱体之间的缝隙密封,防止异物进入造成传送带的损坏。4.本专利技术专利,通过电机、第一皮带、第二皮带、第一转轮第二转轮、第三转轮和链轮之间的配合,在配料口的作用下,传送带能够匀速的将物料向下推动,在拨齿的推动下将物料展开推平,匀速向下推送,避免了传统工业机械用轮胎生产用推送机构不能单个逐一推送轮胎的缺点,已造成传送辊的堵塞,当传送辊被堵塞时,需要人工手动操作清除处理,从而克服了传统可调式斜上加煤双炉套型装置自动化程度低,减轻了操作员的工作压力,克服了操作员的工作疲劳。5.本专利技术专利,通过箱体和支腿之间的配合,使箱体内部的组件能够得到保护,并且箱体在防护内部传送带滚动的同时,还能够防止外部的异物进入传送带对传送带内部的各个组件造成伤害,箱体使电机和风机的连接更加稳定,并且箱体还可以将各个组将固定在其内部,使内部的各个组件运行的更加稳定,箱体还能够有效的防止传送带内部组件在工作时产生的噪音影响操作员的工作,从而克服了传统可调式斜上加煤双炉套型装置连接不稳定,噪声大的缺点。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固定角码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专利技术转轮的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专利技术橡胶头的结构示意图。图中:1、横梁,2、底座,3、脚垫,4、电机座,5、电机,6、连接板,7、第一皮带,8、链轮,9、第一转轮,10、第二转轮,11、第三转轮,12、风机,13、第二皮带,14、横杆,15、配料口,16、拨齿,17、凸楞,18、传送带,19、闸板,20、手柄,21、手臂,22、销轴,23、滑槽,24、垫板,25、固定角码,26、转轮,27、转轴,28、轮架,29、拉伸弹簧,30、垫片,31、连接螺栓,32、垫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一种可调式斜上加煤双炉套型装置

【技术保护点】
一种可调式斜上加煤双炉套型装置,包括横梁(1),其特征在于:所述横梁(1)的左右两侧均设有底座(2),所述底座(2)的内壁与横梁(1)的外壁相连,所述横梁(1)的上表面设有电机座(4),所述电机座(4)的下表面与横梁(1)的上表面相连,所述电机座(4)的上表面设有电机(5),所述电机(5)的下表面与电机座(4)的上表面相连,所述底座(2)的左侧设有连接板(6),所述连接板(6)的外壁与底座(1)的内壁相连,所述电机(5)的外壁设有链轮(8),所述链轮(8)的内壁与电机(5)的外壁相连,所述链轮(8)的右侧设有第二转轮(10),所述第二转轮(10)的内壁设有第二皮带(13),所述第二皮带(13)的外壁与第二转轮(10)的内壁搭接相连,所述链轮(8)的内壁通过第二皮带(13)与第二转轮(10)的内壁搭接相连,所述链轮(8)的右侧设有第一转轮(9),所述第一转轮(9)的外壁设第一皮带(7),所述第一皮带(7)的外壁与第一转轮(9)的内壁搭接相连,所述第一转轮(9)的右侧设有第三转轮(11),所述第三转轮(11)的内壁通过第一皮带(7)与第一转轮(9)的内壁搭接相连,所述第二皮带(13)的内壁与传送带(18)的外壁搭接相连,所述传送带(18)的上表面设有凸楞(17),所述凸楞(17)的下表面与传送带(18)的上表面相连,所述电机(5)的上方设有风机(12),所述风机(12)的下表面与电机(5)的上表面相连,所述传送带(18)的下表面设有拨齿(16),所述拨齿(16)的上表面与传送带(18)的下表面相连,所述风机(12)的右侧设有横杆(14),所述横杆(14)的上方设有配料口(15),所述配料口(15)的外壁与横杆(14)的内壁相连,所述横杆(14)的右端设有手臂(21),所述手臂(21)的内壁设有销轴(22),所述销轴(22)的外壁与横杆(14)的内壁搭接相连,所述销轴(22)的外壁设有闸板(19),所述闸板(19)的内壁与销轴(22)的外壁相连,所述销轴(22)的外侧设有滑槽(23),所述滑槽(23)的外侧设有箱体(38),所述箱体(38)的内壁与滑槽(23)的外壁相连,所述横杆(14) 的外壁与箱体(38)的内壁相连,所述箱体(38)的外壁设有支腿(39),所述支腿(39)的内壁与箱体(38)的外壁相连,所述配料口(15)的外壁与箱体(38)的内壁相连,所述销轴(22)的外壁与箱体(38)的内壁相连,所述传送带(18)的外壁与箱体(38)的内壁相连,所述箱体(38)的外壁设有轮架(28),所述轮架(28)的外壁与箱体(38)的内壁相连,所述轮架(28)的内壁设有转轴(27),所述转轴(27)的外壁与轮架(28)的内壁相连,所述转轴(27)的外壁设有转轮(26),所述转轮(26)的内壁与转轴(27)的外壁相连,所述传送带(18)的下表面设有固定角码(25),所述固定角码(25)的上表面与传送带(18)的下表面相连,所述转轴(27)的下方设有拉伸弹簧(29),所述拉伸弹簧(29)的内壁与转轴(27)的外壁相连。...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可调式斜上加煤双炉套型装置,包括横梁(1),其特征在于:所述横梁(1)的左右两侧均设有底座(2),所述底座(2)的内壁与横梁(1)的外壁相连,所述横梁(1)的上表面设有电机座(4),所述电机座(4)的下表面与横梁(1)的上表面相连,所述电机座(4)的上表面设有电机(5),所述电机(5)的下表面与电机座(4)的上表面相连,所述底座(2)的左侧设有连接板(6),所述连接板(6)的外壁与底座(1)的内壁相连,所述电机(5)的外壁设有链轮(8),所述链轮(8)的内壁与电机(5)的外壁相连,所述链轮(8)的右侧设有第二转轮(10),所述第二转轮(10)的内壁设有第二皮带(13),所述第二皮带(13)的外壁与第二转轮(10)的内壁搭接相连,所述链轮(8)的内壁通过第二皮带(13)与第二转轮(10)的内壁搭接相连,所述链轮(8)的右侧设有第一转轮(9),所述第一转轮(9)的外壁设第一皮带(7),所述第一皮带(7)的外壁与第一转轮(9)的内壁搭接相连,所述第一转轮(9)的右侧设有第三转轮(11),所述第三转轮(11)的内壁通过第一皮带(7)与第一转轮(9)的内壁搭接相连,所述第二皮带(13)的内壁与传送带(18)的外壁搭接相连,所述传送带(18)的上表面设有凸楞(17),所述凸楞(17)的下表面与传送带(18)的上表面相连,所述电机(5)的上方设有风机(12),所述风机(12)的下表面与电机(5)的上表面相连,所述传送带(18)的下表面设有拨齿(16),所述拨齿(16)的上表面与传送带(18)的下表面相连,所述风机(12)的右侧设有横杆(14),所述横杆(14)的上方设有配料口(15),所述配料口(15)的外壁与横杆(14)的内壁相连,所述横杆(14)的右端设有手臂(21),所述手臂(21)的内壁设有销轴(22),所述销轴(22)的外壁与横杆(14)的内壁搭接相连,所述销轴(22)的外壁设有闸板(19),所述闸板(19)的内壁与销轴(22)的外壁相连,所述销轴(22)的外侧设有滑槽(23),所述滑槽(23)的外侧设有箱体(38),所述箱体(38)的内壁与滑槽(23)的外壁相连,所述横杆(14)的外壁与箱体(38)的内壁相连,所述箱体(38)的外壁设有支腿(39),所述支腿(39)的内壁与箱体(38)的外壁相连,所述配料口(15)的外壁与箱体(38)的内壁相连,所述销轴(22)的外壁与箱体(38)的内壁相连,所述传送带(18)的外壁与箱体(38)的内壁相连,所述箱体(38)的外壁设有轮架(28),所述轮架(28)的外壁与箱体(38)的内壁相连,所述轮架(28)的内壁设有转轴(27),所述转轴(27)的外壁与轮架(28)的内壁相连,所述转轴(27)的外壁设有转轮(26),所述转轮(26)的内壁与转轴(27)的外壁相连,所述传送带(18)的下表面设有固定角码(25),所述固定角码(25)的上表面与传送带(18)的下表面相连,所述转轴(27)的下方设有拉伸弹簧(29),所述拉伸弹簧(29)的内...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余浙奇
申请(专利权)人:余浙奇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