墨水补充容器、墨水补充系统以及墨水补充用转接器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18191575 阅读:25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6-13 01:1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能够对墨罐适当地补充墨水的墨水补充容器、包括该墨水补充容器的墨水补充系统以及在该墨水补充系统中使用的墨水补充用转接器。墨水补充容器(63)具备:容器主体部(64),其具有墨水容纳室(76);墨水出口形成部(66),其设置于容器主体部的端部,并形成有能够使来自墨水容纳室内的墨水流出的墨水出口(65);以及阀(74),其设置于墨水出口形成部,并能够开闭墨水出口,在墨水出口形成部的外侧、且在墨水出口的中心轴的方向上,在比阀更靠容器主体部侧的位置,墨水出口形成部具备定位部(73),在为了向墨罐(41~45)补充墨水而使阀开阀时,定位部与墨罐侧的一部分抵接而使阀相对于墨罐定位。

Ink replenishment container, ink replenishment system and ink supplement adapter

The utility model provides an ink supplement container capable of properly adding ink to the ink tank, an ink supplement system including the ink supplement container, and an ink supplement used in the ink supplement system. An ink supplement container (63) is provided with a container main part (64) having an ink holding chamber (76), an ink outlet forming unit (66), which is set at the end of the main body of the container, and forms an ink outlet (65) that can outflow the ink from the ink chamber (65), and the valve (74), which is set in the ink outlet forming part and can be opened. A closed ink outlet, on the outside of the outlet forming part of the ink, and in the direction of the center axis of the ink outlet, is more on the side of the main body of the container than the valve. The outlet forming part of the ink is equipped with a positioning part (73). When the valve is opened to open the valve to the ink tank (41~45), the positioning part is connected to the side of the ink tank to make the valve phase. For the position of the ink tank.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墨水补充容器、墨水补充系统以及墨水补充用转接器
本技术涉及一种墨水补充容器、墨水补充系统以及墨水补充用转接器,该墨水补充容器向在内部贮存供给记录装置的墨水的墨罐补充墨水,该墨水补充系统构成为包括那样的墨水补充容器,该墨水补充用转接器在那样的墨水补充系统中使用。
技术介绍
一直以来,在将墨水向介质喷出而进行记录的记录装置上,以可供给墨水的状态,连接有在内部贮存有墨水的墨罐。并且,在这样的记录装置中,在墨罐内的墨水的余量所剩无几的情况下,需要使用墨水补充容器从外部向那样的墨罐补充墨水(例如专利文献1)。[在先技术文献][专利文献][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01-146021号公报不过,在需要抑制墨水的补充不良等问题而恰当地进行向墨罐的墨水补充操作时,这样的补充操作一直以来都由记录装置的使用者进行。因此,为了使使用者能够恰当地进行这样的墨水的补充操作,需要在例如墨水补充容器等方面寻求进一步的改善。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是鉴于这样的实际情况而实现的,其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够对墨罐恰当地补充墨水的墨水补充容器、一种包括那样的墨水补充容器的墨水补充系统以及一种在那样的墨水补充系统中使用的墨水补充用转接器。以下,对用于解决上述课题的手段及其作用效果进行记载。解决上述课题的墨水补充容器,其向内部能够贮存墨水的墨罐补充墨水,所述墨水补充容器具备:容器主体部,其具有能够容纳向所述墨罐补充的墨水的墨水容纳室;墨水出口形成部,其设置于所述容器主体部的端部,并形成有能够使来自所述墨水容纳室内的所述墨水流出的墨水出口;以及阀,其设置于所述墨水出口形成部,并能够开闭所述墨水出口,在该墨水出口形成部的外侧、且在所述墨水出口的中心轴的方向上,在比所述阀更靠所述容器主体部侧的位置,所述墨水出口形成部具备定位部,该定位部在所述阀开阀时与所述墨罐侧的一部分抵接,从而使所述阀相对于所述墨罐定位。通过该结构,在从墨水补充容器向墨罐进行墨水补充时,阀在相对于墨罐被定位了的状态下被开阀,因此,能够抑制开阀时阀发生位置偏移的情况下可能产生的墨水泄漏、墨水补充不良等不良情况,能够恰当地向墨罐补充墨水。另外,在上述墨水补充容器中,优选为,所述阀为如下的结构:在将所述墨水出口密封的弹性部件上设置有一个以上的狭缝,通过从所述墨水出口的外侧向内侧推开该狭缝从而使所述阀开阀。通过该结构,能够提供较少的零部件个数且简单的构造的墨水补充容器。另外,在上述墨水补充容器中,优选为,当沿所述墨水出口的中心轴的方向对所述墨水出口进行观察时,所述定位部设置为位于所述墨水出口的放射方向外侧。通过该结构,当从墨水补充容器向墨罐补充墨水时,由于墨水补充容器以定位部位于墨水出口的放射方向外侧的状态与墨罐侧的一部分抵接,因此能够以稳定的姿态补充墨水。另外,在上述墨水补充容器中,优选为,所述定位部由与所述墨水出口形成部独立的构件构成。通过该结构,能够与墨罐、墨水补充容器的设计方式相匹配而使定位部最适化。另一方面,解决上述课题的墨水补充系统,其具备:墨罐,其具备:能够贮存墨水的墨水贮存室;具有使该墨水贮存室的内部与外部连通的流路并且延伸的针;以及在该针的延伸方向上比该针的前端靠外侧的位置、沿与该针延伸的方向交叉的方向上延伸的承接面,该承接面构成所述墨罐侧的所述一部分;以及上述结构的墨水补充容器,当所述针的前端插入所述墨水出口内而使所述阀开阀时,所述墨水补充容器的所述定位部与所述承接面抵接。通过该结构,当向墨水补充容器的墨水出口中插入墨罐的针而使阀开阀时,墨水补充容器的定位部与墨罐的承接面抵接,从而决定阀与针的相对的位置关系,因此,能够通过针使阀适当地开阀,从而能够抑制墨水补充不良的发生。另外,在上述墨水补充系统中,优选为,在以所述针为中心的放射方向上的、位于该针的外侧的区域,所述墨罐具有在该针延伸方向开口的凹部,在以所述墨水出口为中心的放射方向上的、位于该墨水出口的外侧的区域,所述墨水补充容器具有凸部,在所述针的前端插入所述墨水出口内时,所述凸部能够与所述凹部嵌合。通过该结构,不会在墨水补充容器的凸部未与墨罐的凹部嵌合的状态下将针插入墨水出口,因此能够抑制墨罐与墨水补充容器的不适合连接。另外,在上述墨水补充系统中,优选为,在该墨水出口形成部的外侧、且在所述墨水出口的中心轴的方向上,在比所述凸部更靠所述容器主体部侧的位置,所述墨水补充容器具备所述定位部。通过该结构,能够抑制墨罐与墨水补充容器的不适合连接,并且能够在适当的定位状态下确保墨罐的针相对于墨水补充容器的墨水出口的插入状况。另外,在上述墨水补充系统中,优选为,所述墨罐的所述针的前端位于比所述承接面更靠墨水贮存室侧的位置。通过该结构,墨罐的针的前端没有比承接面更向外侧突出,因此即使在针的前端附着有墨水的情况下,也能够减少该墨水附着在进行墨水补充操作的使用者的手、墨水补充容器上的顾虑。另外,在上述墨水补充系统中,优选为,所述墨罐的所述针的所述流路由各流路的前端开口沿以所述针为中心的放射方向排列地配置的两条流路构成,在一方的流路作为使墨水流通的墨水流路而发挥功能的情况下,另一方的流路作为使空气流通的空气流路而发挥功能。通过该结构,在从针的延伸方向向两条流路排列的放射方向倾斜的状态,将墨水补充容器与墨罐连接的情况下,两条流路中的墨水补充容器的墨水出口先接近的一侧的一方的流路作为墨水流路而发挥功能,另一方的流路作为空气流路而发挥功能。因此,使用者可以将两条流路中的任一个流路作为墨水流路,因此不会犹豫对作为墨水流路的流路做出选择,而能够迅速地进行墨水补充操作。并且,解决上述课题的其他的墨水补充系统,其具备:墨罐,其具有:能够贮存墨水的墨水贮存室;能够使墨水向该墨水贮存室内流入的墨水入口;以及形成在以该墨水入口为中心的放射方向上的、位于该墨水入口的外侧的区域的凹部;以及墨水补充容器,其具有:能够容纳向所述墨罐补充的墨水的墨水容纳室;能够使来自该墨水容纳室内的所述墨水流出的墨水出口;以及在以该墨水出口为中心的放射方向上的位于该墨水出口的外侧的区域以能够与所述凹部嵌合的方式形成的凸部,在所述凹部的内表面上比该凹部的开口缘靠底面侧的位置,所述墨罐具备第一凹凸部,所述墨水补充容器在所述凸部设置有能够与所述墨罐的所述第一凹凸部卡合的第二凹凸部。通过该结构,通过使墨水补充容器的凸部与墨罐的凹部嵌合,且使凸部的外表面的第二凹凸部与该凹部的内表面的第一凹凸部卡合,从而使用者能够识别与墨罐适合的墨水补充容器已被连接的情况。因此,能够抑制墨罐与墨水补充容器的不适合连接,并且由于墨罐的凹部的内表面上比凹部的开口缘靠底面侧的位置设置有第一凹凸部,因此墨水补充容器的凸部容易从墨罐的凹部的开口侧向底面侧被引导,从而能够容易进行其插入操作。另外,在上述墨水补充系统中,优选为,所述墨罐的所述凹部的深度方向是所述墨水入口的中心轴的方向,所述第一凹凸部在所述凹部的内表面以沿着所述凹部的深度方向延伸的方式设置,当使所述凸部与所述凹部嵌合,所述第二凹凸部与所述第一凹凸部卡合时,所述墨水补充容器的所述墨水出口与所述墨水入口连接。通过该结构,随着凸部与凹部嵌合,能够使墨水补充容器的凸部的外表面的第二凹凸部与在墨罐的凹部的内表面以沿着该凹部的深度方向延伸的方式设置的第一凹凸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墨水补充容器、墨水补充系统以及墨水补充用转接器

【技术保护点】
一种墨水补充容器,其向内部能够贮存墨水的墨罐补充墨水,其特征在于,具备:容器主体部,其具有能够容纳向所述墨罐补充的墨水的墨水容纳室;墨水出口形成部,其设置于所述容器主体部的端部,并形成有能够使来自所述墨水容纳室内的所述墨水流出的墨水出口;以及阀,其设置于所述墨水出口形成部,并能够开闭所述墨水出口,在该墨水出口形成部的外侧、且在所述墨水出口的中心轴的方向上,在比所述阀更靠所述容器主体部侧的位置,所述墨水出口形成部具备定位部,该定位部在所述阀开阀时与所述墨罐侧的一部分抵接,从而使所述阀相对于所述墨罐定位。

【技术特征摘要】
2016.06.10 JP 2016-116155;2016.10.17 JP 2016-203331.一种墨水补充容器,其向内部能够贮存墨水的墨罐补充墨水,其特征在于,具备:容器主体部,其具有能够容纳向所述墨罐补充的墨水的墨水容纳室;墨水出口形成部,其设置于所述容器主体部的端部,并形成有能够使来自所述墨水容纳室内的所述墨水流出的墨水出口;以及阀,其设置于所述墨水出口形成部,并能够开闭所述墨水出口,在该墨水出口形成部的外侧、且在所述墨水出口的中心轴的方向上,在比所述阀更靠所述容器主体部侧的位置,所述墨水出口形成部具备定位部,该定位部在所述阀开阀时与所述墨罐侧的一部分抵接,从而使所述阀相对于所述墨罐定位。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墨水补充容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阀为如下的结构:在将所述墨水出口密封的弹性部件上设置有一个以上的狭缝,通过从所述墨水出口的外侧向内侧推开该狭缝从而使所述阀开阀。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墨水补充容器,其特征在于,当沿所述墨水出口的中心轴的方向对所述墨水出口进行观察时,所述定位部设置为位于所述墨水出口的放射方向外侧。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墨水补充容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定位部由与所述墨水出口形成部独立的构件构成。5.一种墨水补充系统,其特征在于,具备:墨罐,其具备:能够贮存墨水的墨水贮存室;具有使该墨水贮存室的内部与外部连通的流路并且延伸的针;以及在该针的延伸方向上比该针的前端靠外侧的位置、沿与该针延伸的方向交叉的方向上延伸的承接面,该承接面构成所述墨罐侧的所述一部分;以及权利要求1~4中任一项所述的墨水补充容器,当所述针的前端插入所述墨水出口内而使所述阀开阀时,所述墨水补充容器的所述定位部与所述承接面抵接。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墨水补充系统,其特征在于,在以所述针为中心的放射方向上的、位于该针的外侧的区域,所述墨罐具有在该针延伸方向开口的凹部,在以所述墨水出口为中心的放射方向上的、位于该墨水出口的外侧的区域,所述墨水补充容器具有凸部,在所述针的前端插入所述墨水出口内时,所述凸部能够与所述凹部嵌合。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墨水补充系统,其特征在于,在该墨水出口形成部的外侧、且在所述墨水出口的中心轴的方向上,在比所述凸部更靠所述容器主体部侧的位置,所述墨水补充容器具备所述定位部。8.根据权利要求5~7中任一项所述的墨水补充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墨罐的所述针的前端位于比所述承接面更靠墨水贮存室侧的位置。9.根据权利要求5~7中任一项所述的墨水补充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墨罐的所述针的所述流路由各流路的前端开口沿以所述针为中心的放射方向排列地配置的两条流路构成,在一方的流路作为使墨水流通的墨水流路而发挥功能的情况下,另一方的流路作为使空气流通的空气流路而发挥功能。10.根据权利要求6或7所述的墨水补充系统,其特征在于,在以所述墨水出口为中心的放射方向上,所述墨水补充容器的所述凸部比设置有所述墨水容纳室的容器主体部的外周面更向外侧突出。11.根据权利要求6或7所述的墨水补充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墨水补充容器的所述凸部形成在以所述墨水出口为中心的放射方向上、且比设置有所述墨水容纳室的容器主体部的外周面更靠内侧的位置。12.一种墨水补充系统,其特征在于,具备:墨罐,其具有:能够贮存墨水的墨水贮存室;能够使墨水向该墨水贮存室内流入的墨水入口;以及形成在以该墨水入口为中心的放射方向上的、位于该墨水入口的外侧的区域的凹部;以及墨水补充容器,其具有:能够容纳向所述墨罐补充的墨水的墨水容纳室;能够使来自该墨水容纳室内的所述墨水流出的墨水出口;以及在以该墨水出口为中心的放射方向上的、位于该墨水出口的外侧的区域以能够与所述凹部嵌合的方式形成的凸部,在所述凹部的内表面上比该凹部的开口缘靠底面侧的位置,所述墨罐具备第一凹凸部,所述墨水补充容器在所述凸部设置有能够与所述墨罐的所述第一凹凸部卡合的第二凹凸部。13.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墨水补充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墨罐的所述凹部的深度方向是所述墨水入口的中心轴的方向,所述第一凹凸部在所述凹部的内表面以沿着所述凹部的深度方向延伸的方式设置,当使所述凸部与所述凹部嵌合,所述第二凹凸部与所述第一凹凸部卡合时,所述墨水补充容器的所述墨水出口与所述墨水入口连接。14.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墨水补充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墨罐中...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水谷忠弘田中良一赤羽学小林睦木村尚己奥村秀树工藤圣真高本徹也酒井宏明
申请(专利权)人:精工爱普生株式会社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日本,JP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