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刘作军专利>正文

防滑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81855 阅读:240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防滑器,它涉及一种行走在冰雪路面上时,套在鞋上用于防滑的装置。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左夹板2的下端与底板1的左端固定连接,右夹板3的下端与底板1的右端固定连接,左夹板2与底板1的连接处前后两侧形成左防滑角4,右夹板3与底板1的连接处前后两侧形成右防滑角5。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在冰雪路面上行走时,将其套戴在鞋的前掌下面,由左夹板2和右夹板3夹在鞋帮两侧,左防滑角4和右防滑角5可同时对前后左右四个方向起到防滑作用,能有效提高在冰雪路面上的行走速度,特别适合中老年人使用,当离开冰雪路面走进室内或蹬上公共汽车时,可将其摘下放在专用塑料袋里以备下次再用。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具有结构简单、重量轻、穿戴方便快捷、防滑效果好的优点。(*该技术在2014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行走在冰雪路面上时,套在鞋上用于防滑的装置。
技术介绍
冬季,冰雪路面较难行走。每次大雪过后,骨伤科门诊的患者都要成倍增加,其原因是大雪过后,路面较滑,滑倒后容易摔伤,特别是老年人骨质疏松,摔倒后易骨折。冰雪路面给正常行走带来不便,其关键是鞋底与冰雪路面的摩擦力降低。为了提高鞋底与冰雪路面的摩擦力,人们专利技术了防滑鞋,但对于被车轮压实的冰雪路面或雨雪交加后的冰雪路面来说,用橡胶制作的防滑鞋底其防滑效果并不理想。于是,又有人专利技术了用于套在鞋底上由金属制作的防滑器,但已有的防滑器普遍存在的缺点是结构复杂,重量较重,穿戴不方便,造价又高,所以很难形成商品。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防滑器,它具有结构简单、重量轻、穿戴方便快捷、成本底、防滑效果好的特点。本技术包含底板1、左夹板2、右夹板3,左夹板2的下端与底板1的左端固定连接,右夹板3的下端与底板1的右端固定连接,左夹板2与底板1的连接处前后两侧形成左防滑角4,右夹板3与底板1的连接处前后两侧形成右防滑角5。本技术在冰雪路面上行走时,将其套戴在鞋的前掌下面,由左夹板2和右夹板3夹在鞋帮两侧,左防滑角4和右防滑角5可同时对前后左右四个方向起到防滑作用,行走时防滑性能特别好,能有效提高在冰雪路面上的行走速度,特别适合中老年人使用,当离开冰雪路面走进室内或蹬上公共汽车时,可将其摘下放在专用塑料袋里以备下次再用。本技术具有结构简单、重量轻、穿戴方便快捷、成本低、防滑效果好的优点。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的整体结构示意图,图2是图1的A向视图,图3是具体实施方式三的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具体实施方式一(参见图1、图2)本实施方式由有底板1、左夹板2、右夹板3组成,左夹板2的下端与底板1的左端固定连接,右夹板3的下端与底板1的右端固定连接,左夹板2与底板1的连接处前后两侧形成左防滑角4,右夹板3与底板1的连接处前后两侧形成右防滑角5。底板1为向上弓的弧形6。底板1向上弓的弧形可使鞋前掌着地时左夹板2和右夹板3向鞋的中心用力,使其夹紧力提高,防止其从鞋上脱落,同时,由于鞋着地时,左防滑角4和右防滑角5可以向左和右产生一个向下的力,使防滑角刺入冰雪中增加其防滑力度。具体实施方式二(参见图1、图2)本实施方式与具体实施方式一的不同点在于,在左夹板2和右夹板3的上端分别固定有带环7。其它组成和连接关系与具体实施方式一相同。两个带环7可用于系带,以适应不同的鞋,防止防滑器从鞋上脱落。具体实施方式三(参见图3)本实施方式与具体实施方式一的不同点在于,它增加了前底板8、前夹板9和前带环10,前底板8与底板1垂直设置,前底板8的后端与底板1的中部固定连接,前夹板9的下端与前底板8的前端固定连接,前夹板9的下端与前底板8的连接处形成前防滑角11,前带环10固定在前夹板9的上端。其它组成和连接关系与具体实施方式一或二相同。增加的前底板8和前夹板9,当套戴时,形成左夹板2、右夹板3和前夹板9一个近于半圆形的空间,使其更加稳定,前防滑角11处在鞋的前尖处,当抬脚向后蹬时,能够起到增大摩擦力的效果。前带环10和两个带环7的作用相同。各个带环上还可系上饰物,以增加美感。权利要求1.防滑器,它包含有底板(1)、左夹板(2)、右夹板(3),其特征在于左夹板(2)的下端与底板(1)的左端固定连接,右夹板(3)的下端与底板(1)的右端固定连接,左夹板(2)与底板(1)的连接处前后两侧形成左防滑角(4),右夹板(3)与底板(1)的连接处前后两侧形成右防滑角(5)。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滑器,其特征在于底板(1)为向上弓的弧形(6)。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滑器,其特征在于在左夹板(2)和右夹板(3)的上端分别固定有带环(7)。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防滑器,其特征在于它增加了前底板(8)、前夹板(9)和前带环(10),前底板(8)与底板(1)垂直设置,前底板(8)的后端与底板(1)的中部固定连接,前夹板(9)的下端与前底板(8)的前端固定连接,前夹板(9)的下端与前底板(8)的连接处形成前防滑角(11),前带环(10)固定在前夹板(9)的上端。专利摘要防滑器,它涉及一种行走在冰雪路面上时,套在鞋上用于防滑的装置。本技术左夹板2的下端与底板1的左端固定连接,右夹板3的下端与底板1的右端固定连接,左夹板2与底板1的连接处前后两侧形成左防滑角4,右夹板3与底板1的连接处前后两侧形成右防滑角5。本技术在冰雪路面上行走时,将其套戴在鞋的前掌下面,由左夹板2和右夹板3夹在鞋帮两侧,左防滑角4和右防滑角5可同时对前后左右四个方向起到防滑作用,能有效提高在冰雪路面上的行走速度,特别适合中老年人使用,当离开冰雪路面走进室内或蹬上公共汽车时,可将其摘下放在专用塑料袋里以备下次再用。本技术具有结构简单、重量轻、穿戴方便快捷、防滑效果好的优点。文档编号A43C15/02GK2778033SQ2004200540公开日2006年5月10日 申请日期2004年12月24日 优先权日2004年12月24日专利技术者刘作军 申请人:刘作军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防滑器,它包含有底板(1)、左夹板(2)、右夹板(3),其特征在于左夹板(2)的下端与底板(1)的左端固定连接,右夹板(3)的下端与底板(1)的右端固定连接,左夹板(2)与底板(1)的连接处前后两侧形成左防滑角(4),右夹板(3)与底板(1)的连接处前后两侧形成右防滑角(5)。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作军
申请(专利权)人:刘作军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23[中国|黑龙江]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