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谢志进专利>正文

树状组配式骨科内固定钉板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18183789 阅读:51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6-12 22:4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树状组配式骨科内固定钉板系统,由干锁定板,支锁定板及其固定螺钉,接骨螺钉等部件共同组成。在进行扁骨骨折的内固定时,术者可根据骨折的不同类型将支锁定板与干锁定板按需要组合连接,支锁定板可进行以30°为基本单位的旋转调整,且其板体与干锁定板在同一平面,应用该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既能根据骨折实际情况灵活设置固定位置,也能有效增加骨折固定的整体稳定性,与传统重建钢板相比,在相似稳定程度下还可以减少钻孔数量,可适用于各型扁骨骨折的内固定。

The fixed nail plate system in the tree like group in the Department of orthopedics

The utility model discloses a fixed nail plate system in a tree group matching Department of orthopedics, which is composed of a dry locking plate, a locking plate and a fixed screw, a bone screw and other components. In the internal fixation of the bone fracture, the operator can combine the lock plate with the dry locking plate according to the different types of fracture, and the branch locking plate can be adjusted with 30 degrees as the basic unit, and the plate body and the dry locking plate are in the same plane, and the practical new type can be set up flexibly according to the actual situation of the fracture. The fixed position can also effectively increase the overall stability of the fracture fixation. Compared with the traditional reconstructive plate, the number of holes can be reduced under similar stability, and it can be applied to the internal fixation of the various types of flat bone fractures.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树状组配式骨科内固定钉板系统
本技术涉及医疗器械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用于骨折内固定的树状组配式骨科内固定钉板系统。
技术介绍
我国每年的骨折患者超过450万人,并以每年10%的速度递增,在骨科临床工作中有很多时候需要用到内固定器,近年来,根据不同部位解剖形态设计的解剖型钢板发挥了巨大优势,但对于肩胛骨、髋臼等处扁骨骨折,由于此处骨折通常无定型,特别是粉碎性骨折,临床治疗中一般都无法用某一特定形状的解剖钢板去完成固定,故重建钢板为其首选;另外,扁骨具有骨骼厚度低的特点,内固定后的稳定性常常需要一定的螺钉数量来保证,有时也会出现重建钢板位置相互干扰的情况,因此,内固定板的选择及位置摆放密切关系到内固定后的最终效果,若能根据不同的骨折情况将多个内固定板自由组配并使之成为一个整体,还能兼顾内固定板的摆放方向,对于扁骨骨折的固定将会使得程序更为简化,接骨螺钉数量得到减少,稳定性却能有效提高。目前,骨科内固定领域并无真正有效的适用于扁骨固定的组配式钢板出现,申请公布号为CN101884564A的中国专利技术专利公开了一种“骨科组配式钢板螺钉固定系统”,该专利技术经多个相似单元的分体钢板进行组配后使用,理论上具有自由组配的效果,但该专利技术在实施例中并未说明分体钢板之间是通过几枚锁定螺钉固定的,若是两枚,与配图不符,也不能达到“转向”的效果,而只能是在轴线上不断延长,如此设计有何意义?若是一枚,可实现“转向”效果,但此时一枚锁定螺钉就能牢靠的固定连接处吗?整体稳定性如何保证?所以,该专利并不是一个可行的方案。而申请公布号为CN103961170A的中国专利技术专利也公开了“一种骨科组配式钢板螺钉固定系统”,其结构言之不详,同样没有解决上述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克服现有的扁骨骨折内固定手术中需要使用多个重建钢板,且整体稳定性欠佳的问题,本技术提供了一种“树状组配式骨科内固定钉板系统”,通过干锁定板上的关节连接处来连接多个支锁定板,且能实现支锁定板的灵活转向,还能实现稳定性提高,最终将扁骨各骨块有效的连接为一个整体。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树状组配式骨科内固定钉板系统,包括干锁定板,支锁定板及其固定螺钉,接骨螺钉。所述的干锁定板,在板体的横轴上分布有数个接骨锁定螺孔,在板体的一侧或端头设置有数个关节连接处,关节连接处整体较板体均匀下沉,其厚度约为板体厚度的2/3,呈半圆形向外凸出,其翼部呈扇形张开可配合支锁定板的转向,端头的关节连接处其外形似火柴头,其翼部则完全打开呈一直线。干锁定板关节连接处的圆心位置设置有一转轴加压螺孔,该螺孔设置有内丝,在板体正面该螺孔周围呈环形均匀分布有12个球面形凸起,似钟表的1-12点分布,在向外凸起部分的弧顶内侧,沿对称轴对称设置有三枚外围加压螺孔,该螺孔也带有内丝,三枚外围加压螺孔在同一弧线上,其圆心点与转轴加压螺孔的圆心点重叠,三枚螺孔共同组成的弧线其弧度为90°,端头的关节连接处则沿对称轴对称设置有五枚外围加压螺孔,五枚螺孔共同组成的弧线其弧度为200°,两两之间弧度为50°。所述的支锁定板整体厚度约为干锁定板板体厚度的2/3,在支锁定板板体的中轴线上也分布有数个接骨锁定螺孔,同时还设置一枚滑动加压孔,在板体近端设置有一个关节连接处,板体以一“Z”字形呈直角的向上折弯与关节连接处分界,直角折弯上抬的高度与干锁定板关节连接处厚度一致,支锁定板关节连接处的俯视外形似火柴头,其圆心位置设置有一与干锁定板相对应的转轴螺孔,其直径略大于干锁定板的转轴加压螺孔,与后者丝口外径一致,支锁定板的转轴螺孔内壁光滑无丝口,在支锁定板关节连接处与干锁定板的嵌合面上,呈环形均匀分布有12个球面形凹陷,该凹陷大小与干锁定板关节连接处的球面形凸起大小相匹配,可以进行嵌合,该关节连接处靠板体一侧设置有弧形钉槽,该弧形钉槽在支锁定板对称轴两侧对称分布,钉槽宽度与干锁定板外围加压螺孔的丝口外径一致,该弧形钉槽圆心点与转轴螺孔的圆心点重叠,该段弧形的弧度约为40°。支锁定板相对于干锁定板的角度旋转以30°为基本单位进行;角度调整到位后支锁定板靠两枚螺钉来与干锁定板固定,其中固定转轴螺孔处的螺钉可通过支锁定板的转轴螺孔后,与干锁定板的转轴加压螺孔形成对吻,并可对结合部进行加压;而在弧形钉槽内必然能找到一个外围加压螺孔的位置,此处再用另一枚螺钉进行固定;球面形凹陷和球面形凸起的嵌合则可防止支锁定板的旋转移动。支锁定板上设置有锁定螺孔及滑动加压孔,可用来对骨块进行加压固定。支锁定板关节连接处使用的固定螺钉直径较板体的接骨锁定螺钉小,该固定螺钉的螺帽与板接触面为平面,螺钉尖端可埋入骨内。所述的锁定接骨螺钉即为常规使用的锁定螺钉,根据本系统不同型号的固定板配置有相应直径的锁定螺钉,在滑动加压孔内使用普通接骨螺钉。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在进行扁骨骨折的固定时,术者只需要将干锁定板连接于主要稳定骨折块之间,以此完成初步固定,其他的骨折块可以通过在干锁定板上连接支锁定板后再进行固定,支锁定板可根据实际情况选择不同的长度配置和不同的连接位置,还可调整不同的转向角度。本技术为了方便说明情况设置的基本转向单位为30°,这个度数应该已能满足临床需求,若想达到更小的转向单位,配套增加球面形凸起和球面形凹陷的数量即可实现。当固定板的关节处连接完成后,支锁定板的骨接触面与干锁定板的骨接触面处于同一平面,如此固定可将所有骨折块有效的连接为一个整体,达到更佳的稳定性。附图说明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说明。图1为本技术干锁定板的俯视结构图。图2为本技术干锁定板的立体图。图3为本技术支锁定板的仰视结构图。图4为本技术支锁定板的立体图。图5为本技术联合使用的效果图。附图标记说明1.干锁定板;2.支锁定板;11.干锁定板锁定螺孔;12.干锁定板上方关节连接处;13.干锁定板关节连接处翼部;14.转轴加压螺孔;15.球面形凸起;16.外围加压螺孔;17.干锁定板下方关节连接处;18.干锁定板端头关节连接处;19.干锁定板端头关节连接处翼部;21.直角折弯;22.转轴螺孔;23.球面形凹陷;24.弧形钉槽;25.支锁定板接骨锁定螺孔;26.支锁定板滑动加压孔;27.支锁定板关节连接处翼部;28.支锁定板关节连接处。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说明。如图1~图2所示,干锁定板1的横轴上分布有多个干锁定板锁定螺孔11,在干锁定板1的上方、下方和端头分别设置有干锁定板上方关节连接处12、干锁定板下方关节连接处17和干锁定板端头关节连接处18,上述关节连接处的整体较板体均匀下沉,其厚度约为板体厚度的2/3,其中干锁定板上方关节连接处12和干锁定板下方关节连接处17呈半圆形向外凸出,干锁定板关节连接处翼部13呈扇形张开,与干锁定板1边缘呈约30°夹角。而干锁定板端头关节连接处18俯视外形似火柴头,干锁定板端头关节连接处翼部19完全打开呈一直线,上述关节连接处的中央均有一转轴加压螺孔14,该螺孔均设有内丝,在板体正面该螺孔周围呈环形均匀分布有12个球面形凸起15,似钟表的1-12点分布,其中在干锁定板上方关节连接处12和干锁定板下方关节连接处17向外凸起部分的弧顶内侧,沿对称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树状组配式骨科内固定钉板系统

【技术保护点】
一种树状组配式骨科内固定钉板系统,包括干锁定板(1)、支锁定板(2)及其固定螺钉、接骨螺钉,其特征在于:干锁定板(1)的横轴上分布有多个接骨锁定螺孔(11),在板体的一侧或端头可设置有干锁定板上方关节连接处(12)、干锁定板下方关节连接处(17)、干锁定板端头关节连接处(18),与其配套的支锁定板(2)通过支锁定板关节连接处(28)可与干锁定板上方关节连接处(12)、干锁定板下方关节连接处(17)、干锁定板端头关节连接处(18)进行连接,并可对连接方向进行调节,支锁定板(2)上设置有支锁定板接骨锁定螺孔(25)和支锁定板滑动加压孔(26),通过上述两种锁定板的接骨螺孔对骨折进行固定。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树状组配式骨科内固定钉板系统,包括干锁定板(1)、支锁定板(2)及其固定螺钉、接骨螺钉,其特征在于:干锁定板(1)的横轴上分布有多个接骨锁定螺孔(11),在板体的一侧或端头可设置有干锁定板上方关节连接处(12)、干锁定板下方关节连接处(17)、干锁定板端头关节连接处(18),与其配套的支锁定板(2)通过支锁定板关节连接处(28)可与干锁定板上方关节连接处(12)、干锁定板下方关节连接处(17)、干锁定板端头关节连接处(18)进行连接,并可对连接方向进行调节,支锁定板(2)上设置有支锁定板接骨锁定螺孔(25)和支锁定板滑动加压孔(26),通过上述两种锁定板的接骨螺孔对骨折进行固定。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树状组配式骨科内固定钉板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干锁定板上方关节连接处(12)朝向干锁定板(1)的上方,连接处的整体较板体均匀下沉,厚度为板体厚度的2/3,呈半圆形向外凸出,干锁定板关节连接处翼部(13)呈扇形张开,与干锁定板(1)边缘呈约30°夹角,该关节连接处的中央均有一转轴加压螺孔(14),该螺孔设有内丝,在板体正面该螺孔周围呈环形均匀分布有12个球面形凸起(15),似钟表的1-12点分布,在干锁定板上方关节连接处(12)向外凸起部分的弧顶内侧,沿对称轴对称设置有三枚外围加压螺孔(16),该螺孔也带有内丝,三枚外围加压螺孔(16)在同一弧线上,其圆心点与转轴加压螺孔(14)的圆心点重叠,三枚螺孔共同组成的弧线其弧度为90°,两两之间弧度为45°。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树状组配式骨科内固定钉板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干锁定板下方关节连接处(17)与干锁定板上方关节连接处(12)相比较,其朝向是干锁定板(1)的下方。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树状组配式骨科内固定钉板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干锁定板端头关节连接处(18)的厚度为板体厚度的2/3,其俯视外形似火柴头,干锁定板端头关节连接处翼部(19)完全打开呈一直线,该关节连接处的中央也...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谢志进
申请(专利权)人:谢志进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四川,5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