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防漏油雾化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8182586 阅读:26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6-12 22:2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防漏油雾化器,雾化套顶端设置吸嘴,所述雾化套中部具有储油腔,雾化套侧边设置有气流通道;密封塞上端连接储油腔,密封塞下端设置有隔离环,密封塞与隔离环之间具有发热组件;所述隔离环中部为凹陷结构,凹陷结构底面具有气孔;电极环设置于隔离环下端,电极环为中空结构且具有横向气孔。本电子烟雾化器装置防漏油效果好、成本低。

A leakproof oil atomizer

The utility model discloses a leakproof oil atomizer with a suction nozzle at the top of the atomizing sleeve. The middle of the atomizing sleeve is equipped with an oil storage cavity, and an airflow passage is arranged on the side of the atomizing sleeve; the upper end of the sealing plug is connected with the oil chamber, the sealing plug is set with a isolation ring, and the sealing plug has a heating component between the isolating ring and the middle part of the isolation ring. The bottom structure of the concave structure is provided with a gas hole; the electrode ring is arranged at the lower end of the isolating ring, and the electrode ring is a hollow structure and has a transverse air hole. The electronic smog device device has good oil leakage prevention effect and low cost.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防漏油雾化器
本技术涉及电子烟领域,特别涉及一种电子烟防漏油雾化器。
技术介绍
烟草燃烧的烟雾中存在数十种致癌物质,如焦油等对人体健康会产生非常大的危害,而且,烟雾弥漫在空气中,形成二手烟,周围的人群吸入后也会对身体造成伤害,因此,大多数公共场合都明令禁止吸烟。于是,为满足部分烟民的需要,电子香烟应市而生。现有的电子烟在使用过程中,烟油容易在气流通道中冷凝,形成油珠,最后油珠顺势下滑,产生漏油,严重影响用户体验。中国专利文献CN201610272160.0公开了“单向通气电子烟雾化芯”,当吸烟时,雾化芯上端产生的负压力将克服弹簧的弹性力,将阀体向上吸引,打开环布通气孔,导通雾化芯内部气流。不仅可以起到避免脏污掉落雾化芯内部的最用,还可以密封进气气流通道,达到避免电子烟液渗出额目的。但是前述装置结构较为复杂、成本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结构简单、成本低且能有效防止漏油的电子烟雾化器。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防漏油雾化器,雾化套顶端设置吸嘴,所述雾化套中部具有储油腔,雾化套侧边设置有气流通道;密封塞上端连接储油腔,密封塞下端设置有隔离环,密封塞与隔离环之间具有发热组件;所述隔离环中部为凹陷结构,凹陷结构底面具有气孔;电极环设置于隔离环下端,电极环为中空结构且具有横向气孔。所述雾化套尾端设置有螺纹套,螺纹套尾端内设置电极环,螺纹套与电极环之间设置绝缘环进行隔离。所述发热组件包括绝缘棒以及缠绕于绝缘棒上的发热丝;所述发热丝一端连接于螺纹套,另一端连接于电极环。所述隔离环具有中孔,所述中孔用于容纳并固定电极环的上端;横向气孔位于隔离环的底面之下侧。所述隔离环上端具有凹槽,密封塞下端具有凹坑,所述凹槽与凹坑的位置相匹配,凹坑与凹槽的合围空间内设置绝缘棒。由隔离环底面、螺纹套、电极环以及绝缘环合围而成缓冲腔。所述雾化套上端设置进气孔,进气孔与进气通道联通,进气通道通过侧向气孔联通至缓冲腔,缓冲腔通过隔离环凹陷结构底面的气孔联通出气通道。所述雾化套下端或者电池杆设置有进气孔,所述进气孔联通电极环的横向气孔,所述横向气孔通过隔离环凹陷结构底面的气孔联通出气通道。所述隔离环为硅胶材质。所述隔离环凹陷结构底面的气孔宽度为0.4mm至1mm。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硅胶材质隔离环保证了很好的密封效果,以及易于安装、兼容性好;隔离环的底面的气孔能够保证单向透气;缓冲腔能够将冷凝的烟液进行收纳,很好地保证了电池以及线路板不会被腐蚀。整个雾化器装置防漏油效果好、成本低,本结构可同时适用于上进气或下进气,适用面广。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防漏油雾化器剖面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防漏油雾化器另一角度剖面示意图;图3是本技术防漏油雾化器爆炸示意图;图4是本技术防漏油雾化器横截面示意图;图5是本技术防漏油雾化器隔离环示意图;图6是本技术防漏油雾化器第二实施例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防漏油雾化器做进一步详细说明。如图1至5所示为实施例一,电子烟包括雾化器装置,该雾化器装置下端连接电池杆。该雾化器装置具有雾化套1,雾化套1顶端设置吸嘴2。该雾化套1包括外套11以及隔离壁12,该隔离壁12呈竖直方向设置,该隔离壁12将雾化套1的空间上分隔为储油腔13、进气通道14、出气通道15。在外套11的壁上端设置有进气孔16,该进气孔16与进气通道14联通;该吸嘴2中部设置有吸气孔,出气通道15与吸嘴2的吸气孔联通。储油箱13内注入有烟油。密封塞3上端连接储油腔13,该密封塞3侧面设置有缝隙31,储油腔13内的烟油可顺着缝隙31往下流。密封塞3下面设置有隔离环4,该密封塞3与隔离环4之间具有发热组件,该发热组件包括绝缘棒5以及发热丝6,发热丝6缠绕于绝缘棒5。隔离环4上端具有凹槽41,该密封塞3下端具有凹坑32,该凹槽41与凹坑32的位置相匹配,该凹坑32与凹槽41的合围空间内设置绝缘棒5,烟油可以附着于绝缘棒5上。例如,该绝缘棒5可以是玻纤管或者微孔陶瓷。雾化套1尾端设置有螺纹套7,该螺纹套7上端螺纹连接于雾化套的外套11,该螺纹套7下端在工作状态需要连接电池杆,图中未示出。该螺纹套7尾端内设置有电极环8,该螺纹套7与电极环8之间设置绝缘环9进行隔离,螺纹套7与电极环8并不直接接触。发热丝6一端连接于螺纹套7,另一端连接于电极环8。如图5所示,该隔离环4中部为凹陷结构,该凹陷结构底面具有中孔42,该中孔42用于固定并容纳电极环8的上端。电极环8还具有横向气孔81,当电极环8安装完毕后,该横向气孔81位于隔离环4的底面之下侧。该隔离环4底面还具有气流孔43,该气流孔43可设置为长方形、椭圆形或扇形;气流孔43宽度为0.4mm至1mm,长度随意,长度的适当设置可保证进气量。该气流孔43为一个或多个,气流孔43产生的表面张力可以抵消冷凝烟油的重力,使烟油不要漏出雾化器。隔离环4优选硅胶材质,可以保证隔离环4与雾化套1的良好密封性,另外硅胶也容易制作隔离环4上的气流孔43。隔离环4还具有侧向气孔44,在上进气的方案中作为气流通道。电极环8为中空结构,电极环8的横向气孔81联通电池杆上的咪头,咪头是为了检测气流变化从而对发热丝6加热。用户在吸嘴2处吸气时,气流由雾化套的进气孔16进入,经过雾化套的进气通道14,侧向气孔44,进入缓冲腔10,穿过气流孔43,发热丝6加热使绝缘棒5上附着的烟液气化成烟雾,该烟雾随着气流流经出气通道15至吸嘴2处。前述缓冲腔10由隔离环4底面、螺纹套7、电极环8以及绝缘环9合围而成。如遇有少量烟液冷凝后下滑流动至缓冲腔10后,该缓冲腔10可将烟液收纳,避免了烟液进一步下滑至电池组件,从而造成短路或腐蚀线路板的问题。如图6所示,为本技术防漏油雾化器第二实施例,本第二实施例的大部分特征与实施例一相同,其区别在于,进气孔16设置于雾化套1下端或者设置于电池杆,因此气流经电极环8中部进入,穿过横向气孔81,进入缓冲腔10,再经过隔离环4的气流孔43,发热丝6加热使绝缘棒5上附着的烟液气化成烟雾,该烟雾随着气流流经出气通道15至吸嘴2处。以上实施例仅为本说明书为便于理解
技术实现思路
所列举的部分实施方式,并非对本技术的技术方案进行的任何限定,也非所有可实施方案的穷举,故凡是对本技术的结构、流程或步骤所做出的任何微小改进或等效替代,均应包含在其保护范围之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一种防漏油雾化器

【技术保护点】
一种防漏油雾化器,雾化套顶端设置吸嘴,其特征在于:所述雾化套中部具有储油腔,雾化套侧边设置有气流通道;密封塞上端连接储油腔,密封塞下端设置有隔离环,密封塞与隔离环之间具有发热组件;所述隔离环中部为凹陷结构,凹陷结构底面具有气孔;电极环设置于隔离环下端,电极环为中空结构且具有横向气孔。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防漏油雾化器,雾化套顶端设置吸嘴,其特征在于:所述雾化套中部具有储油腔,雾化套侧边设置有气流通道;密封塞上端连接储油腔,密封塞下端设置有隔离环,密封塞与隔离环之间具有发热组件;所述隔离环中部为凹陷结构,凹陷结构底面具有气孔;电极环设置于隔离环下端,电极环为中空结构且具有横向气孔。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漏油雾化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雾化套尾端设置有螺纹套,螺纹套尾端内设置电极环,螺纹套与电极环之间设置绝缘环进行隔离。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防漏油雾化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发热组件包括绝缘棒以及缠绕于绝缘棒上的发热丝;所述发热丝一端连接于螺纹套,另一端连接于电极环。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防漏油雾化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隔离环具有中孔,所述中孔用于容纳并固定电极环的上端;横向气孔位于隔离环的底面之下侧。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防漏油雾化器,其特征在于...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建军邓银登李永海徐中立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市合元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