压缩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8177094 阅读:98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6-09 19:14
形成有机油通路(51),并且吸入容积调节机构(30)的柱塞(33)布置在机油通路(51)的中途部分上,该机油通路(51)与形成在机壳(10)内的贮油部(50)和压缩室的吸入侧空间(25s)连通。设置有切换部(65),该切换部(65)在吸入截止位置位于第一位置时关闭机油通路(51)而使贮油部(50)与吸入侧空间(25s)之间断开,在吸入截止位置位于第二位置时使机油通路(51)开放而使贮油部(50)与吸入侧空间(25s)连通,在吸入截止位置位于该第二位置时的吸入容积比位于第一位置时小。而且,能够在抑制压缩机的性能降低的同时,也抑制过度排出机油。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压缩机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用于解决对压缩机中的压缩机构的润滑不足的技术,该压缩机包括通过改变吸入截止位置来调节吸入容积的吸入旁通机构。
技术介绍
迄今为止,就压缩机而言,为了应对广泛的运转范围,变频压缩机已得到普及,从高速旋转到低速旋转的范围内都使用变频压缩机。一般情况下,在进行高速旋转时,由于压缩机的内部的制冷剂流速上升,因而与供向压缩机的压缩机构内部的制冷剂一起被吸入的冷冻机油的量会增多,与压缩的制冷剂一起排出的冷冻机油的量会增多。因此,存在减少供向压缩机构内部的冷冻机油的量的技术的需求。另一方面,提出了如下方案,即:为了使在变频控制下的高容量运转(高速旋转)时的性能和低容量运转(低速旋转)时的性能两立,将容量控制机构设置在压缩机构中(例如参照专利文献1)。这是因为:在运转容量低时,一般进行低速旋转的运转,此时如果要抑制性能与在高速旋转的运转时相比降低这一现象,则利用容量控制机构来减小吸入容积而提高旋转速度是优选的。例如,专利文献1中公开了一种通过改变涡旋式压缩机的吸入截止位置来调节吸入容积的吸入旁通机构。专利文献1的吸入旁通机构具有柱塞(阀),该柱塞作为开关机构,使第一压缩室与第二压缩室之间切换为连通状态或断开状态,该第一压缩室位于静涡旋盘的内周面与动涡旋盘的外周面之间,该第二压缩室位于静涡旋盘的外周面与动涡旋盘的内周面之间。如果利用该吸入旁通机构使第一压缩室与第二压缩室之间处于连通状态,则吸入截止位置从断开状态的位置移到吸入容积减小的位置。根据该结构,在运转容量相等的情况下,如果减小吸入容积,则压缩机构处于高速旋转状态,从而能够确保性能。现有技术文献专利文献专利文献1:日本公开专利公报特开2007-154761号公报
技术实现思路
-专利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然而,在进行容量控制的低容量运转时,如果使压缩机进行与没有执行容量控制时相比速度更高的高速旋转,则与没有执行容量控制时相比能够抑制性能降低,不过,因为是低容量运转,所以供给到压缩室内的机油不够,没有充分地形成压缩机构内部的油膜,由此无法充分地确保性能。也就是说,如果使在高容量运转时过度排出的机油量减少,则低容量运转时在压缩机构内部形成油膜所需的机油的供给量也不够,因此抑制在压缩机处于低容量运转时的性能降低的同时抑制在高容量运转时的机油过度排出,实际上是困难的。本专利技术正是鉴于上述问题而完成的,其目的在于:抑制在压缩机处于高容量运转时机油过度排出,并且提高处于低容量运转时的性能。-用以解决技术问题的技术方案-本公开的第一方面以一种压缩机为前提,该压缩机包括压缩机构20以及收纳该压缩机构20的机壳10,该压缩机构20包括吸入容积调节机构30,该吸入容积调节机构30通过使吸入过程中的压缩室25a、25b的吸入截止位置在第一位置与第二位置之间切换,从而能够调节吸入容积,其中,该吸入截止位置位于该第二位置时的吸入容积比该吸入截止位置位于该第一位置时的吸入容积小,该吸入容积调节机构30包括柱塞33,该柱塞33能够在关闭位置与打开位置之间切换,在该柱塞33位于该关闭位置时,吸入截止位置位于第一位置,在该柱塞33位于该打开位置时,吸入截止位置位于第二位置。上述压缩机的特征在于:包括机油通路51,该机油通路51与形成在上述机壳10内的贮油部18、50、和压缩室25a、25b的吸入侧空间25s连通,上述柱塞33布置在上述机油通路51的中途位置上,并且具有切换部65,该切换部65在上述关闭位置关闭上述机油通路51而使上述贮油部18、50与压缩室25a、25b的吸入侧空间25s之间断开;该切换部65在上述打开位置使上述机油通路51开放而使上述贮油部18、50与压缩室25a、25b的吸入侧空间25s之间连通。在该第一方面中,在吸入截止位置位于第一位置的状态下,柱塞33位于关闭位置。此时,因为机油通路51被断开,所以机油不会从贮油部18、50供向压缩室25a、25b的吸入侧空间25s内。另一方面,当在吸入截止位置位于第二位置的状态下吸入容积变小时,柱塞33位于打开位置。此时,因为机油通路51被开放,所以机油在吸入侧空间25s的负压的作用下从贮油部18、50供向压缩室25a、25b的该吸入侧空间25s内。本公开的第二方面的特征在于:在第一方面中,上述压缩机构20是包括静涡旋盘21和动涡旋盘22的涡旋式压缩机构20,该动涡旋盘22与该静涡旋盘21相啮合而压缩工作流体。在该第二方面中,在涡旋式压缩机中,当在吸入截止位置位于第一位置的状态下柱塞33位于关闭位置时,机油通路51被断开,所以机油不会从贮油部18、50供向压缩室25a、25b的吸入侧空间25s内,另一方面,当在吸入截止位置位于第二位置的状态下吸入容积变小,且柱塞33位于打开位置时,机油通路51被开放,因此机油在负压的作用下从贮油部18、50供向压缩室25a、25b的吸入侧空间25s内。本公开的第三方面的特征在于:在第二方面中,上述机油通路51的一端与贮油部50连通,上述机油通路51的另一端与上述压缩机构20的吸入侧空间25s连通,该贮油部50形成在该压缩机构20的壳体23内的空间即曲轴室23e内。在该第三方面中,当在吸入截止位置位于第二位置的状态下吸入容积变小时,柱塞33位于打开位置,机油通路51被开放,因此机油在负压的作用下从形成在压缩机构20的壳体内的空间(曲轴室23e)中的贮油部50供向压缩室25a、25b的吸入侧空间25s中。本公开的第四方面的特征在于:在第二方面中,上述机油通路51包括动涡旋盘侧机油通路55以及与该动涡旋盘侧机油通路55连通的静涡旋盘侧机油通路52,动涡旋盘侧机油通路55的与静涡旋盘侧机油通路52连通的端部的相反侧的端部,与上述贮油部18、50连通,静涡旋盘侧机油通路52的与动涡旋盘侧机油通路55连通的端部的相反侧的端部,与上述压缩机构20的吸入侧空间25s连通。在该第四方面中,当在吸入截止位置位于第二位置的状态下吸入容积变小时,柱塞33位于打开位置,由动涡旋盘侧机油通路55和静涡旋盘侧机油通路52构成的机油通路51被开放,所以机油在负压的作用下从贮油部18、50供向压缩室25a、25b的吸入侧空间25s中。本公开的第五方面的特征在于:在第二方面中,上述机油通路51具有供油管56,该供油管56的一端与形成在上述机壳10内的贮油部18、50连通,该供油管56的另一端与上述压缩机构20的吸入侧空间25s连通。在该第五方面中,当在吸入截止位置位于第二位置的状态下吸入容积变小时,柱塞33位于打开位置,机油通路51被开放,因此机油在负压的作用下从形成在上述机壳10内的贮油部18、50供向压缩室25a、25b的吸入侧空间25s中。本公开的第六方面的特征在于:在第二方面中,上述机油通路51具有供油管57,该供油管57的一端与设置在上述压缩机构20的驱动轴上的供油泵43a连通,该供油管57的另一端与上述压缩机构20的吸入侧空间25s连通。在该第六方面中,当在吸入截止位置位于第二位置的状态下吸入容积变小时,柱塞33位于打开位置,机油通路51被开放,因此机油从上述供油泵43a供向压缩室25a、25b的吸入侧空间25s中。本公开的第七方面的特征在于:在第三到第六方面的任一方面中,上述机油通路51具有静涡旋盘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压缩机

【技术保护点】
一种压缩机,该压缩机包括压缩机构(20)以及收纳该压缩机构(20)的机壳(10),该压缩机构(20)包括吸入容积调节机构(30),该吸入容积调节机构(30)通过使吸入过程中的压缩室(25a、25b)的吸入截止位置在第一位置与第二位置之间切换,从而能够调节吸入容积,其中,该吸入截止位置位于该第二位置时的吸入容积比该吸入截止位置位于该第一位置时的吸入容积小,该吸入容积调节机构(30)包括柱塞(33),该柱塞(33)能够在关闭位置与打开位置之间切换,在该柱塞(33)位于该关闭位置时,吸入截止位置位于第一位置,在该柱塞(33)位于该打开位置时,吸入截止位置位于第二位置,上述压缩机的特征在于:包括机油通路(51),该机油通路(51)与形成在上述机壳(10)内的贮油部(18、50)、和压缩室(25a、25b)的吸入侧空间(25s)连通,上述柱塞(33)布置在上述机油通路(51)的中途位置上,并且具有切换部(65),该切换部(65)在上述关闭位置关闭上述机油通路(51)而使上述贮油部(18、50)与压缩室(25a、25b)的吸入侧空间(25s)之间断开;该切换部(65)在上述打开位置使上述机油通路(51)开放而使上述贮油部(18、50)与压缩室(25a、25b)的吸入侧空间(25s)之间连通。...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2015.11.11 JP 2015-2209121.一种压缩机,该压缩机包括压缩机构(20)以及收纳该压缩机构(20)的机壳(10),该压缩机构(20)包括吸入容积调节机构(30),该吸入容积调节机构(30)通过使吸入过程中的压缩室(25a、25b)的吸入截止位置在第一位置与第二位置之间切换,从而能够调节吸入容积,其中,该吸入截止位置位于该第二位置时的吸入容积比该吸入截止位置位于该第一位置时的吸入容积小,该吸入容积调节机构(30)包括柱塞(33),该柱塞(33)能够在关闭位置与打开位置之间切换,在该柱塞(33)位于该关闭位置时,吸入截止位置位于第一位置,在该柱塞(33)位于该打开位置时,吸入截止位置位于第二位置,上述压缩机的特征在于:包括机油通路(51),该机油通路(51)与形成在上述机壳(10)内的贮油部(18、50)、和压缩室(25a、25b)的吸入侧空间(25s)连通,上述柱塞(33)布置在上述机油通路(51)的中途位置上,并且具有切换部(65),该切换部(65)在上述关闭位置关闭上述机油通路(51)而使上述贮油部(18、50)与压缩室(25a、25b)的吸入侧空间(25s)之间断开;该切换部(65)在上述打开位置使上述机油通路(51)开放而使上述贮油部(18、50)与压缩室(25a、25b)的吸入侧空间(25s)之间连通。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压缩机,其特征在于:上述压缩机构(20)是包括静涡旋盘(21)和动涡旋盘(22)的涡旋式压缩机构(20),该动涡旋盘(22)与该静涡旋盘(21)相啮合而压缩工作流体。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压缩机,其特征在于:上述机油通路(51)的一端与贮油部(50)连通,上述机油通路(51)的另一端与上述压缩机构(20)的吸入侧空间(25s)连通,该贮油部(50)形成在该压缩机构(20)的壳体(23)内的空间即曲轴室(23e)内。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压缩机,其特征在于:上述机油通路(51)包括动涡旋盘侧机油通路(55)以及与该动涡旋盘侧机油通路(55)连通的静涡旋盘侧机油通路(52),动涡旋盘侧机油通路(55)的与静涡旋盘侧机油通路(52)连通的端部的相反侧的端部,与上述贮油部(18、50...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山田壮宏
申请(专利权)人:大金工业株式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日本,JP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