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户外箱式变电站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8176705 阅读:19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6-09 18:5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户外箱式变电站,包括:箱体,其为无顶长方体;所述箱体的上方设有顶盖,所述顶盖与所述箱体连接以使所述顶盖靠近或远离所述箱体;所述箱体的上部设有通风管,所述通风管的一端与所述箱体的左侧连接,另一端与所述箱体的右侧连接;所述顶盖设有与所述通风管相匹配的吹风装置,所述吹风装置包括第一吹风装置和第二吹风装置,所述第一吹风装置设置在所述顶盖的左侧,所述第二吹风装置设置在所述顶盖的右侧;当所述顶盖靠近所述箱体时,所述第一吹风装置位于所述通风管的左侧,所述第二吹风装置位于所述通风管的右侧。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户外箱式变电站能够提高散热效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户外箱式变电站
本技术涉及一种电器设备配件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户外箱式变电站。
技术介绍
配电系统作为动力照明及配电的电能转换及控制之用,户外的配电系统通常采用箱式变电站装载以保护其不受到外界损害。目前的箱式变电站,其内部温度高且元器件容易老化,当箱式变电站长时间过载工作时,会导致箱式变电站内部温度升高,引起元器件烧毁,从而引发火灾。因此,研发一种具有散热功能的户外箱式变电站成为了本领域技术人员亟待解决的问题之一。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户外箱式变电站,该户外箱式变电站能够提高散热效果。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户外箱式变电站,其包括:箱体,其为无顶长方体;所述箱体的上方设有顶盖,所述顶盖与所述箱体连接以使所述顶盖靠近或远离所述箱体;所述箱体的上部设有通风管,所述通风管的一端与所述箱体的左侧连接,另一端与所述箱体的右侧连接;所述顶盖设有与所述通风管相匹配的吹风装置,所述吹风装置包括第一吹风装置和第二吹风装置,所述第一吹风装置设置在所述顶盖的左侧,所述第二吹风装置设置在所述顶盖的右侧;当所述顶盖靠近所述箱体时,所述第一吹风装置位于所述通风管的左侧,所述第二吹风装置位于所述通风管的右侧。进一步,所述第一吹风装置和所述第二吹风装置位于同一水平线上,所述第一吹风装置和所述第二吹风装置的转动方向相同。作为一种具体实施例,所述顶盖与所述箱体铰动连接,所述顶盖的下部设有多个第一连接架,所述箱体的上部设有多个第二连接架,所述第一连接架与所述第二连接架的数量相同;所述第一连接架与所述第二连接架铰动连接。作为一种具体实施例,所述箱体设有多个升降气缸,所述升降气缸的固定端设置在所述箱体的上部,所述升级气缸的伸缩杆与所述顶盖连接。进一步,所述通风管的下部设有多个透风槽。进一步,所述箱体内设有控制电路板和无线接收模块,所述无线接收模块与所述控制电路板电性连接。进一步,所述顶盖的上方设有风力探测装置,所述风力探测装置与所述控制电路板电性连接。进一步,所述顶盖的上部设有挡雨部,所述风力探测装置设置在所述挡雨部与所述顶盖之间。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具有以下技术效果:本技术的户外箱式变电站,其通过顶盖远离或靠近所述箱体,更换不同的散热方式,当所述顶盖远离所述箱体时,所述第一吹风装置将抽取箱体左侧的空气并吹送至所述箱体与所述顶盖之间的位置,所述第二吹风装置抽取所述所述箱体与所述顶盖之间的空气并吹送至所述箱体的右侧,从而形成自左向右运动的第二风路,所述箱体的高温空气上升并遇到第二风路,从而随所述第二风路运动至箱体外,本技术通过箱体与顶盖分离所产生的空间,增大箱体内高温空气流动的空间,代替现有技术中利用散热孔散热,从而提高散热效果。为了更好地理解和实施,下面结合附图详细说明本技术。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的一种户外箱式变电站的第一种实施例顶盖远离箱体的侧视图;图2是本技术的一种户外箱式变电站的第一种实施例顶盖靠近箱体的侧视图;图3是本技术的一种户外箱式变电站的第一种实施例的正视图;图4是本技术的一种户外箱式变电站的第二种实施例顶盖远离箱体的侧视图。【附图标记】箱体1顶盖2通风管3第一吹风装置4第二吹风装置5第一连接架6第二连接架7升级气缸8固定端9伸缩杆10透风槽11风力探测装置12挡雨部13具体实施方式为了充分地了解本技术的目的、特征和效果,以下将结合附图1-4对本技术的构思、具体结构及产生的技术效果作进一步说明。实施例1如图1-3所示,一种户外箱式变电站,其包括:箱体1,其为无顶长方体;所述箱体1的上方设有顶盖2,所述顶盖2与所述箱体1连接以使所述顶盖2靠近或远离所述箱体1;所述箱体1的上部设有通风管3,所述通风管3的一端与所述箱体1的左侧连接,另一端与所述箱体1的右侧连接;所述顶盖2设有与所述通风管3相匹配的吹风装置,所述吹风装置包括第一吹风装置4和第二吹风装置5,所述第一吹风装置4设置在所述顶盖2的左侧,所述第二吹风装置5设置在所述顶盖2的右侧;当所述顶盖2靠近所述箱体1时,所述第一吹风装置4位于所述通风管3的左侧,所述第二吹风装置5位于所述通风管3的右侧。具体地,如图2所示,当所述顶盖2靠近所述箱体1时,所述第一吹风装置4位于所述通风管3的左侧,所述第二吹风装置5位于所述通风管3的右侧,所述第一吹风装置4将抽取箱体左侧的空气并吹送至所述通风管3内,所述第二吹风装置5抽取所述通风管3内的空气并吹送至所述箱体的右侧。通过上述操作,使所述通风管3内形成第一风路,温度低的通风管3与箱体内的高温空气接触并交换热量,从而带走所述箱体1内的热量。如图1所示,当所述顶盖2远离所述箱体1时,所述第一吹风装置4将抽取箱体左侧的空气并吹送至所述箱体1与所述顶盖2之间的位置,所述第二吹风装置5抽取所述所述箱体1与所述顶盖2之间的空气并吹送至所述箱体1的右侧,从而形成自左向右运动的第二风路,所述箱体1的高温空气上升并遇到第二风路,从而随所述第二风路运动至箱体外,本技术通过箱体1与顶盖2分离所产生的空间,增大箱体内高温空气流动的空间,代替现有技术中利用散热孔散热,从而提高散热效果。进一步,所述第一吹风装置4和所述第二吹风装置5位于同一水平线上,所述第一吹风装置4和所述第二吹风装置5的转动方向相同。进一步,所述顶盖2与所述箱体1铰动连接,所述顶盖2的下部设有多个第一连接架6,所述箱体1的上部设有多个第二连接架7,所述第一连接架6与所述第二连接架7的数量相同;所述第一连接架6与所述第二连接架7铰动连接。进一步,所述通风管3的下部设有多个透风槽11。需要说明的是,所述箱体1内的高温空气经所述透风槽11进入到所述通风管3内,从而随所述第一风路运动至箱体1外,实现更好地散热。进一步,所述箱体1内设有控制电路板和无线接收模块,所述无线接收模块与所述控制电路板电性连接。所述无线接收模块接收无线信息并反馈至所述控制电路板,所述控制电路板根据信息控制所述顶盖2远离或靠近所述箱体1。进一步,所述顶盖2的上方设有风力探测装置12,所述风力探测装置12与所述控制电路板电性连接。需要说明的是,所述风力探测装置检测所述箱体1的风力,当风力适合时,所述顶盖2远离所述箱体1,所述顶盖2与所述箱体1之间形成供风流动的空间,提高散热效果。进一步,所述顶盖2的上部设有挡雨部13,所述风力探测装置12设置在所述挡雨部13与所述顶盖2之间。实施例2本实施例所述技术方案与实施例1基本相同,其区别在于:如图4所示,所述箱体1设有多个升降气缸8,所述升降气缸8的固定端9设置在所述箱体1的上部,所述升级气缸8的伸缩杆10与所述顶盖2连接。需要说明的是,当所述伸缩杆10伸长时,带动所述顶盖2升高,从而使所述顶盖2远离所述箱体1;当所述伸缩杆10回缩时,带动所述顶盖2下降,从而使所述顶盖2靠近所述箱体1,直至所述顶盖2与所述箱体1连接。本技术并不局限于上述实施方式,如果对本技术的各种改动或变形不脱离本技术的精神和范围,倘若这些改动和变形属于本技术的权利要求和等同技术范围之内,则本技术也意图包含这些改动和变形。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一种户外箱式变电站

【技术保护点】
一种户外箱式变电站,其特征在于,包括:箱体,其为无顶长方体;所述箱体的上方设有顶盖,所述顶盖与所述箱体连接以使所述顶盖靠近或远离所述箱体;所述箱体的上部设有通风管,所述通风管的一端与所述箱体的左侧连接,另一端与所述箱体的右侧连接;所述顶盖设有与所述通风管相匹配的吹风装置,所述吹风装置包括第一吹风装置和第二吹风装置,所述第一吹风装置设置在所述顶盖的左侧,所述第二吹风装置设置在所述顶盖的右侧;当所述顶盖靠近所述箱体时,所述第一吹风装置位于所述通风管的左侧,所述第二吹风装置位于所述通风管的右侧。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户外箱式变电站,其特征在于,包括:箱体,其为无顶长方体;所述箱体的上方设有顶盖,所述顶盖与所述箱体连接以使所述顶盖靠近或远离所述箱体;所述箱体的上部设有通风管,所述通风管的一端与所述箱体的左侧连接,另一端与所述箱体的右侧连接;所述顶盖设有与所述通风管相匹配的吹风装置,所述吹风装置包括第一吹风装置和第二吹风装置,所述第一吹风装置设置在所述顶盖的左侧,所述第二吹风装置设置在所述顶盖的右侧;当所述顶盖靠近所述箱体时,所述第一吹风装置位于所述通风管的左侧,所述第二吹风装置位于所述通风管的右侧。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户外箱式变电站,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吹风装置和所述第二吹风装置位于同一水平线上,所述第一吹风装置和所述第二吹风装置的转动方向相同。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户外箱式变电站,其特征在于:所述顶盖与所述箱体铰动连接,所述顶盖的下部设有多个...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郑旭光
申请(专利权)人:广东金光默勒电气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