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双极性可控脉冲电晕放电电离源及其离子迁移谱仪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8175572 阅读:59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6-09 18:0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双极性可控脉冲电晕放电电离源及其离子迁移谱仪,包括脉冲高压模块、电极基座和安装在所述电极基座上的电极,所述电极与所述脉冲高压模块电性连接,所述电极包括第一电极和第二电极,所述第一电极包括平行设置的第一电极I和第一电极II,所述的第一电极I和第一电极II垂直设置于所述电极基座上,且所述的第一电极I和第一电极II之间通过一绝缘隔板隔开,分别用于产生正离子和负离子;所述第二电极为一带有网孔的金属网片,其覆盖于所述第一电极上方的所述电极基座的开口端。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中的双极性可控可控高压脉冲电晕放电电离源结构简单,可以在大气压条件下同时产生正/负离子,信号强度大,放电性能稳定,具有优良的电离效率及整体使用寿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双极性可控脉冲电晕放电电离源及其离子迁移谱仪
本技术涉及气相检测
,具体涉及一种双极性可控脉冲电晕放电电离源及其离子迁移谱仪。
技术介绍
离子迁移谱(IonMobilitySpectrometry,IMS)是过去几十年来发展起来的一项新型气相分析检测技术,主要是通过气态离子的迁移率来表征各种不同的化学物质,以达到对各种物质分析检测的目的。离子迁移谱仪能在大气压和室温条件下工作,结构简单,分析速度快,灵敏度高,特别适合于一些挥发性有机化合物的痕量探测。离子迁移谱仪在国家安全、环境监测、生物医学、食品卫生等众多领域都展示出了其无限的潜力。待测样品在载气的带动下通过进气口进入反应区,在电离源的作用下通过质子夺取反应、电子附着反应、电子交换反应等过程生成相对稳定的产物离子。产物离子通过离子栅门的控制,在同一时间进入漂移区。漂移区为处于大气环境中的一段均匀电场,电场强度约为200~400V/cm,产物离子因受电场的加速和逆向中性大气分子的碰撞减速,在宏观上就表现为获得了一个恒定的平均速度。由于不同的产物离子其荷质比、空间几何构型和碰撞截面等不同,因而获得的平均速度也不同,所以不同的产物离子在电场中被成功分离,先后到达法拉第接收极,从而获得离子迁移谱信号,经数据处理及数据库检索,即可以得到待测样品的种类和浓度。电离源主要是将样品分子在大气压条件下电离成离子,以便在漂移区中进行分离检测。一般要求电离源可以将样品充分电离,同时还要少受空气组份的影响。常用的电离方法有如下几种:放射性电离,电晕放电电离,紫外灯电离,激光电离,电喷雾电离,火焰电离,表面电离等多种方式。目前,最常用的电离源是采用放射性材料制成的金属箔,它无需外接电源,应用简单,但同时它又具有辐射性,可能会对人体造成伤害,在使用、运输、加工以及处理等方面都有严格的操作规程,再加上放射性电离源的线性范围窄、选择性欠好和放射性污染等问题,对IMS检测技术的发展存在很大限制。电晕放电是常压下产生等离子体的主要放电方式之一,相比较放射性电离源,电晕放电产生的电子密度大,因此可以提高整体仪器的探测灵敏度,并得到较大的动态范围。电晕放电离子迁移谱仪可以检测一些放射性电离源离子迁移谱仪不能检测或灵敏度很低的非挥发性链烷烃和芳香族化合物,还可以对液体样品直接进行分析。电晕放电主要有直流电晕放电和脉冲电晕放电两种方式。早期的研究工作大部以直流电晕放电为主,但脉冲电晕放电的优点显而易见,可以减轻放电针电极的损耗,提高电极寿命;电晕放电时产生的氮氧化物NOX和O3会干扰气相分子-离子反应,会大大降低负离子物质的检测灵敏度,脉冲电晕放电则可以减少NOX和O3的生成,利于消除其对正常产物离子的不利影响。中国专利文献CN101339160B探讨了离子迁移谱仪正负离子协同检测的方案,釆用极性切换的直流高压电晕放电;中国专利文献CN102479659A釆用直流高压电晕放电,中国专利文献CN104752148A主要釆用多根可独立控制高压通断的电晕针;中国专利文献CN203983231是一种正离子检测脉冲电晕放电离子迁移谱仪。但是,以上专利有一个共同的问题,即缺乏有关正负离子脉冲电晕放电电离源的结构和实际应用;而且,所涉及的离子迁移谱仪均为工作在单一离子极性模式下,不能实现对待测样品的正、负离子的同时检测,限制了仪器的应用。国内尚无离子迁移谱仪可以使用单检测器和正负离子脉冲电晕放电电离源实现真正的正负离子的快速协同检测,不能满足仪器在线检测的要求。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技术中的以上不足,本技术提供一种设计结构简单,可以在大气压条件下同时产生正/负离子、放电性能稳定,且具有优良电离效率及整体使用寿命的双极性可控脉冲电晕放电电离源及其离子迁移谱仪。为达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方面,本技术提供了一种双极性可控脉冲电晕放电电离源,包括脉冲高压模块、电极基座和安装在所述电极基座上的电极,所述电极与所述脉冲高压模块电性连接,所述电极包括第一电极和第二电极,所述第一电极包括平行设置的第一电极I和第一电极II,所述的第一电极I和第一电极II垂直设置于所述电极基座上,且所述的第一电极I和第一电极II之间通过一绝缘隔板隔开,分别用于产生正离子和负离子;所述第二电极为一带有网孔的金属网片,其覆盖于所述第一电极上方的所述电极基座的开口端。所述第一电极I和第一电极II均为针状电极。所述第一电极I和第一电极II的直径为0.1-0.3mm,长度为3-5mm。所述电极基座为一端开口的圆柱状结构,所述金属网片上的网孔直径及网孔间隔为0.4-0.6mm,所述金属网片的厚度为0.15-0.25mm。所述电极基座为陶瓷基座。另一方面,本技术还提供了一种离子迁移谱仪,包括中央处理单元、脉冲放电电离源、迁移管和信号检测装置,沿所述迁移管的轴向依次设有反应区、离子门、漂移区、栅网和法拉第盘,所述信号检测装置分别与所述的中央处理单元和法拉第盘电性连接,所述脉冲放电电离源靠近所述迁移管的反应区设置,所述脉冲放电电离源为上述的双极性可控脉冲电晕放电电离源,所述中央处理单元与所述脉冲高压模块电性连接,用于在所述脉冲高压模块的正高压端产生正高压,且通过电阻R1加载至所述的第一电极I上,在所述脉冲高压模块的负高压端产生负高压,且通过电阻R2加载至所述第一电极II上,所述中央处理单元分别与所述的第二电极和离子门电性连接。所述的反应区和漂移区分别由若干个金属电极环和绝缘陶瓷环交替排列组成的空腔管子。所述中央处理单元控制所述脉冲高压模块所产生的高压脉冲产生于所述离子门脉冲前。所述信号检测装置的一个检测周期内所产生的高压脉冲为1-3个,每个高压脉冲的持续时间为0.5-3ms。所述中央处理单元中包括极性切换模块,用于自动切换所述脉冲高压模块中正负离子的模式检测,所述极性切换模块每隔1-2s进行一次正负离子模式检测的切换。本技术技术方案,具有如下优点:A.本技术中的双极性可控可控高压脉冲电晕放电电离源结构简单,可以在大气压条件下同时产生正/负离子,信号强度大,放电性能稳定,具有优良的电离效率及整体使用寿命。B.本技术所提供的离子迁移谱仪可以通过中央处理单元中的极性切换模块实现正负模式检测的自动切换,仅使用一个信号检测装置,每隔1-2s进行一次高压电场的极性转换,借助正/负离子在电场中的迁移分离实现对待测物质的正/负离子协同检测,分辨率均可以达到25以上,探测灵敏度高,拓展了离子迁移谱仪的应用范围,提高了离子迁移谱仪的检测性能。C.本技术与传统的离子迁移谱中使用放射源相比,本技术中的离子迁移谱仪无放射性,仪器使用、维护和管理方便,分辨率高,探测灵敏度和检测准确性高。可以实现正负模式检测的协同工作,适用于有毒有害气体的快速在线检测与报警。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对具体实施方式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技术的一些实施方式,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图1是双极性可控脉冲电晕放电电离源部件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图2是图1所示结构截面剖视图;图3是图1所示结构俯视图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一种双极性可控脉冲电晕放电电离源及其离子迁移谱仪

【技术保护点】
一种双极性可控脉冲电晕放电电离源,包括脉冲高压模块(1)、电极基座(2)和安装在所述电极基座(2)上的电极(3),所述电极(3)与所述脉冲高压模块(1)电性连接,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极(3)包括第一电极(31)和第二电极(32),所述第一电极(31)包括平行设置的第一电极I(311)和第一电极II(312),所述的第一电极I(311)和第一电极II(312)垂直设置于所述电极基座(2)上,且所述的第一电极I(311)和第一电极II(312)之间通过一绝缘隔板(4)隔开,分别用于产生正离子和负离子;所述第二电极(32)为一带有网孔的金属网片,其覆盖于所述第一电极(31)上方的所述电极基座(2)的开口端。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双极性可控脉冲电晕放电电离源,包括脉冲高压模块(1)、电极基座(2)和安装在所述电极基座(2)上的电极(3),所述电极(3)与所述脉冲高压模块(1)电性连接,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极(3)包括第一电极(31)和第二电极(32),所述第一电极(31)包括平行设置的第一电极I(311)和第一电极II(312),所述的第一电极I(311)和第一电极II(312)垂直设置于所述电极基座(2)上,且所述的第一电极I(311)和第一电极II(312)之间通过一绝缘隔板(4)隔开,分别用于产生正离子和负离子;所述第二电极(32)为一带有网孔的金属网片,其覆盖于所述第一电极(31)上方的所述电极基座(2)的开口端。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极性可控脉冲电晕放电电离源,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电极I(311)和第一电极II(312)均为针状电极。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双极性可控脉冲电晕放电电离源,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电极I(311)和第一电极II(312)的直径为0.1-0.3mm,长度为3-5mm。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极性可控脉冲电晕放电电离源,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极基座(2)为一端开口的圆柱状结构,所述金属网片上的网孔直径及网孔间隔为0.4-0.6mm,所述金属网片的厚度为0.15-0.25mm。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双极性可控脉冲电晕放电电离源,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极基座(2)为陶瓷基座。6.一种离子迁移谱仪,包括中央处理单元(5)、脉冲放电电离源、迁移管(6)和信号检测装置(7),沿所述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慧敏沈国乃陈长贵郝中原张勇
申请(专利权)人:北京市北分仪器技术有限责任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北京,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