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防止入室抢劫的家庭智能安防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18174431 阅读:123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6-09 17:2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防止入室抢劫的家庭智能安防系统,其结构包括红外感应器、传输线、控制接头、旋转接头、无线传输杆、声光报警器、警示喇叭、警示灯、摄像头、翻转机体,控制接头底端扣接有旋转接头,右端锁接有无线传输杆,与无线传输杆电连接,旋转接头为n字形,翻转机体扣接于旋转接头底端两脚之间,底端扣接有摄像头,与摄像头电连接,红外感应器通过传输线与控制接头电连接,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本系统通过设有红外感应器进行入侵感应和通过无线传输杆进行传输控制,使系统能够通过安装多个感应器即可进行多个临近的出入口监测传输控制,无需进行大量人员的登记收集,降低使用的成本,且安装较为简便,便于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防止入室抢劫的家庭智能安防系统
本技术是一种防止入室抢劫的家庭智能安防系统,属于安防系统领域。
技术介绍
安防系统是以维护社会公共安全为目的,运用安全防范产品和其它相关产品所构成的入侵报警系统、视频安防监控系统、出入口控制系统、防爆安全检查等的系统;或是由这些系统为子系统组合或集成的电子系统或网络。现有技术公开了申请号为:201620119494.X的一种防止入室抢劫的家庭智能安防系统,包括基座、监控摄像头、人机交互系统台和无线信息采集处理模块;所述基座的顶部中间通过伸缩杆连接有监控摄像头,所述基座的右侧设有人机交互系统台,所述人机交互系统台的内腔中间设有集成电路,所述集成电路的顶部中间连接有单片机,该防止入室抢劫的家庭智能安防系统,能及时、快速、准确的了解和获得家中的实时信息,远程遥控拉响警报,又运用了智能移动终端和数据库的运用,迅速能判断来访者与家庭成员的社会关系以及家庭成员的位置信息为用户传输来访者的相关信息,防止不法之徒的有机可乘,本新型实用节约了人力资源,安全可靠,可推广使用。现有技术对于人员的识别需要进行大量的登记收集,且对于不同的出入口需要重新安装摄像头,成本较高,安装较为不便,造成使用的不便。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技术目的是提供一种防止入室抢劫的家庭智能安防系统,以解决现有技术对于人员的识别需要进行大量的登记收集,且对于不同的出入口需要重新安装摄像头,成本较高,安装较为不便,造成使用的不便的问题。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是通过如下的技术方案来实现:一种防止入室抢劫的家庭智能安防系统,其结构包括红外感应器、传输线、控制接头、旋转接头、无线传输杆、声光报警器、警示喇叭、警示灯、摄像头、翻转机体,所述控制接头底端扣接有旋转接头,右端锁接有无线传输杆,与无线传输杆电连接,所述旋转接头为n字形,所述翻转机体扣接于旋转接头底端两脚之间,底端扣接有摄像头,与摄像头电连接,所述红外感应器通过传输线与控制接头电连接,所述声光报警器通过传输线与控制接头电连接,前端上侧胶接有警示喇叭,前端下侧胶接有警示灯,分别与警示喇叭、警示灯电连接,所述红外感应器包括红外感应头、感应机体、指示灯,所述红外感应头锁接于感应机体前端,与感应机体电连接,所述指示灯扣接于感应机体前端,位于红外感应头上方,与感应机体电连接,所述感应机体后端与传输线电连接。进一步地,所述传输线直径为6mm。进一步地,所述控制接头为圆柱体。进一步地,所述控制接头高度为30mm。进一步地,所述声光报警器为长方形。进一步地,所述控制接头由铝合金制成,降低其重量。进一步地,所述声光报警器由尼龙制成,保证其耐磨性。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本系统通过设有红外感应器进行入侵感应和通过无线传输杆进行传输控制,使系统能够通过安装多个感应器即可进行多个临近的出入口监测传输控制,无需进行大量人员的登记收集,降低使用的成本,且安装较为简便,便于使用。附图说明通过阅读参照以下附图对非限制性实施例所作的详细描述,本技术的其它特征、目的和优点将会变得更明显:图1为本技术一种防止入室抢劫的家庭智能安防系统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一种防止入室抢劫的家庭智能安防系统红外感应器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一种防止入室抢劫的家庭智能安防系统的系统示意图。图中:红外感应器-1、传输线-2、控制接头-3、旋转接头-4、无线传输杆-5、声光报警器-6、警示喇叭-7、警示灯-8、摄像头-9、翻转机体-10、红外感应头-101、感应机体-102、指示灯-103。具体实施方式为使本技术实现的技术手段、创作特征、达成目的与功效易于明白了解,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进一步阐述本技术。请参阅图1、图2与图3,本技术提供一种防止入室抢劫的家庭智能安防系统:其结构包括红外感应器1、传输线2、控制接头3、旋转接头4、无线传输杆5、声光报警器6、警示喇叭7、警示灯8、摄像头9、翻转机体10,所述控制接头3底端扣接有旋转接头4,右端锁接有无线传输杆5,与无线传输杆5电连接,所述旋转接头4为n字形,所述翻转机体10扣接于旋转接头4底端两脚之间,底端扣接有摄像头9,与摄像头9电连接,所述红外感应器1通过传输线2与控制接头3电连接,所述声光报警器6通过传输线2与控制接头3电连接,前端上侧胶接有警示喇叭7,前端下侧胶接有警示灯8,分别与警示喇叭7、警示灯8电连接,所述红外感应器1包括红外感应头101、感应机体102、指示灯103,所述红外感应头101锁接于感应机体102前端,与感应机体102电连接,所述指示灯103扣接于感应机体102前端,位于红外感应头101上方,与感应机体102电连接,所述感应机体102后端与传输线2电连接,所述传输线2直径为6mm,所述控制接头3为圆柱体,所述控制接头3高度为30mm,所述声光报警器6为长方形,所述控制接头3由铝合金制成,降低其重量,所述声光报警器6由尼龙制成,保证其耐磨性。用户在通过本系统进行防止入室抢劫的家庭智能安防使用时,能够通过为系统设有的控制接头3进行接电,使系统能够通过控制接头3进行红外感应器1、声光报警器6传输控制使用,红外感应器1能够通过红外感应头101感应入侵信息后通过传输线2传输至控制接头3,使控制接头3能够通过传输线2控制声光报警器6进行报警使用,并能够通过无线传输杆5传输至用户远端设备进行提示,而用户在确认后能够通过无线传输杆5控制传输控制摄像头9进行确认,使系统能够通过安装多个感应器即可进行多个临近的出入口监测,并能够进行声光报警器6无线控制,使系统能够通过安装多个感应器即可进行多个临近的出入口监测传输控制,无需进行大量人员的登记收集,降低使用的成本,且安装较为简便,便于使用。本技术所述的红外感应器1,能够通过发射红外射线进行探测,根据每个事物不同的红外信号进行回馈信号的监测,能够根据回馈信号的是否产生变化进行不同的电信号输出。本技术的红外感应器1、传输线2、控制接头3、旋转接头4、无线传输杆5、声光报警器6、警示喇叭7、警示灯8、摄像头9、翻转机体10、红外感应头101、感应机体102、指示灯103,部件均为通用标准件或本领域技术人员知晓的部件,其结构和原理都为本技术人员均可通过技术手册得知或通过常规实验方法获知,本技术解决的问题是现有技术对于人员的识别需要进行大量的登记收集,且对于不同的出入口需要重新安装摄像头,成本较高,安装较为不便,造成使用的不便,本技术通过上述部件的互相组合,使系统能够通过安装多个感应器即可进行多个临近的出入口监测传输控制,无需进行大量人员的登记收集,降低使用的成本,且安装较为简便,便于使用,具体如下所述:所述红外感应器1通过传输线2与控制接头3电连接,所述红外感应头101锁接于感应机体102前端,与感应机体102电连接,所述指示灯103扣接于感应机体102前端,位于红外感应头101上方,与感应机体102电连接,所述感应机体102后端与传输线2电连接。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技术的基本原理和主要特征和本技术的优点,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显然本技术不限于上述示范性实施例的细节,而且在不背离本技术的精神或基本特征的情况下,能够以其他的具体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一种防止入室抢劫的家庭智能安防系统

【技术保护点】
一种防止入室抢劫的家庭智能安防系统,其结构包括红外感应器(1)、传输线(2)、控制接头(3)、旋转接头(4)、无线传输杆(5)、声光报警器(6)、警示喇叭(7)、警示灯(8)、摄像头(9)、翻转机体(10),所述控制接头(3)底端扣接有旋转接头(4),右端锁接有无线传输杆(5),与无线传输杆(5)电连接,其特征在于:所述旋转接头(4)为n字形,所述翻转机体(10)扣接于旋转接头(4)底端两脚之间,底端扣接有摄像头(9),与摄像头(9)电连接,所述红外感应器(1)通过传输线(2)与控制接头(3)电连接,所述声光报警器(6)通过传输线(2)与控制接头(3)电连接,前端上侧胶接有警示喇叭(7),前端下侧胶接有警示灯(8),分别与警示喇叭(7)、警示灯(8)电连接;所述红外感应器(1)包括红外感应头(101)、感应机体(102)、指示灯(103),所述红外感应头(101)锁接于感应机体(102)前端,与感应机体(102)电连接,所述指示灯(103)扣接于感应机体(102)前端,位于红外感应头(101)上方,与感应机体(102)电连接,所述感应机体(102)后端与传输线(2)电连接。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防止入室抢劫的家庭智能安防系统,其结构包括红外感应器(1)、传输线(2)、控制接头(3)、旋转接头(4)、无线传输杆(5)、声光报警器(6)、警示喇叭(7)、警示灯(8)、摄像头(9)、翻转机体(10),所述控制接头(3)底端扣接有旋转接头(4),右端锁接有无线传输杆(5),与无线传输杆(5)电连接,其特征在于:所述旋转接头(4)为n字形,所述翻转机体(10)扣接于旋转接头(4)底端两脚之间,底端扣接有摄像头(9),与摄像头(9)电连接,所述红外感应器(1)通过传输线(2)与控制接头(3)电连接,所述声光报警器(6)通过传输线(2)与控制接头(3)电连接,前端上侧胶接有警示喇叭(7),前端下侧胶接有警示灯(8),分别与警示喇叭(7)、警示灯(8)电连接;所述红外感应器(1)包括红外感...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许伟尧陈润英许燕珠黄美芳
申请(专利权)人:佛山市科视达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