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体化自曝气生物膜反应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8164182 阅读:29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6-09 10:3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体化自曝气生物膜反应器,包括反应器本体及隔板,反应器本体内部被隔板Ⅰ、隔板Ⅱ和隔板Ⅲ分隔成相互独立的缺氧区、好氧区、混凝区和沉淀区;缺氧区与反应器本体上部的进水管连通,缺氧区内设置有第一搅拌装置,缺氧区和好氧区通过隔板Ⅰ底部连通;好氧区内安装有曝气装置,好氧区和混凝区通过隔板Ⅱ的顶部连通,混凝区内安装有第二搅拌装置,沉淀区底部设置有排泥管,出水堰与反应器本体上部的出水管连通。该一体化自曝气生物膜反应器继承了传统一体化生化反应器的优点的同时,克服了传统一体化生化反应器的缺点,同时突出了自身的自曝气技术和斜管沉淀技术,减少能耗,减少占地面积,强化脱氮除磷效果。

Integrated self aerated biofilm reactor

The utility model discloses an integrated self aerated biofilm reactor, which comprises a reactor body and a partition board. The internal of the reactor is separated into an independent anoxic area, an aerobic zone, a coagulation zone and a precipitation area by a partition I, a baffle II and a partition plate III, and the anoxic area is connected with the inlet pipe on the reactor body, and the anoxic area is set in the anoxic area. There is a first stirring device. The oxygen zone and the aerobic zone are connected through the bottom of the partition I; aeration devices are installed in the aerobic zone. The aerobic zone and the coagulation zone are connected through the top of the partition II. The second agitation device is installed in the coagulant area, and the bottom of the sedimentation area is set with a sludge pipe, and the effluent weir is connected with the outlet pipe of the upper part of the reactor body. The integrated self aeration biofilm reactor inherits the advantages of the traditional integrated biochemical reactor and overcomes the shortcomings of the traditional integrated biochemical reactor. At the same time, the self aeration technology and the inclined tube precipitation technology have been highlighted to reduce energy consumption, reduce the area of land, and enhance the effect of nitrogen and phosphorus removal.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体化自曝气生物膜反应器
本技术属于生活污水处理装置
,具体涉及一种一体化自曝气生物膜反应器,是一套兼备生物膜法和活性污泥法特点的厌氧+好氧+混凝沉淀的生物反应器。
技术介绍
随着国家经济的快速发展,人民生活水平越来越高。对环境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大城镇都建立了诸多大大小小的污水处理厂,生活污水得到了妥善处理。但对于广大村镇,以及分散的社区等由于污水产量小,距城市污水处理厂远,如果用管网输送至城市污水处理厂,造价将会巨大。因此发展小型的一体化处理设备来处理村镇和分散的社区污水将会有巨大的市场。但传统的一体化生物反应器具有处理能耗高、脱氮除磷效果差、占地面积大、沉淀效果不好等诸多问题,大大限制了一体化生物反应器的应用。
技术实现思路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技术提供一种一体化自曝气生物膜反应器。该一体化自曝气生物膜反应器通过合理分区,将厌氧、好氧和混凝沉淀合并在一起,不仅强化了污水的脱氮除磷效果,还大大减少了占地面积,并且采用了自曝气技术,相对传统的鼓风曝气,污水处理能耗也大大降低;沉淀区采用沉淀效率高的斜管沉淀,可以保证处理后的出水悬浮物达标。本技术的目的是以下述方式实现的:一体化自曝气生物膜反应器,包括反应器本体及隔板,反应器本体内部被隔板Ⅰ、隔板Ⅱ和隔板Ⅲ分隔成相互独立的缺氧区、好氧区、混凝区和沉淀区;缺氧区与反应器本体上部的进水管连通,缺氧区内设置有第一搅拌装置,缺氧区和好氧区通过隔板Ⅰ底部连通;好氧区内安装有曝气装置,好氧区和混凝区通过隔板Ⅱ的顶部连通,混凝区内安装有第二搅拌装置,混凝区顶部与加药管连通,混凝区和沉淀区通过隔板Ⅲ中部的通孔连通,沉淀区底部设置有排泥管,上部设置有出水堰,出水堰与反应器本体上部的出水管连通。所述第一搅拌装置为潜水搅拌器。所述曝气装置包括安装在好氧区底面上、起支撑作用的曝气轮子支架,曝气轮子通过轴承安装在曝气轮子支架上,曝气轮子通过链条与驱动电机连接,曝气轮子靠近驱动电机的一侧设置有啮合齿,啮合齿与链条啮合。所述第二搅拌装置为立式搅拌机。所述沉淀区内安装有斜管填料。所述出水堰为三角出水堰。所述排泥管为穿孔排泥管。相对于现有技术,本技术具有以下优点和有益效果:合理的将缺氧区、好氧区和混凝沉淀区合并在一体化反应器内,可以根据各地的特点来选择采用钢制或钢筋混凝土浇筑。在生活污水进入反应厌氧区内后,通过潜水搅拌器搅拌保持该区内污水与厌氧污泥的充分混合,同时回流好氧池污水至缺氧池,强化生物脱氮效果。好氧池内安装的自曝气轮子,由驱动电机带动其转动,轮子转速慢,能耗低,可以通过变频器控制轮子转速,来改变曝气量,较鼓风曝气节省一半的运行费用。自曝气轮子可采用申请人于2017年5月7日提交的申请号为:2017204961651的C型曝气膜柱作为自曝气装置进行曝气。混凝区投加混凝剂,并通过搅拌器使混凝剂与污水充分混合,在生物除磷的基础上,通过化学除磷使处理后的污水总磷达标。沉淀区采用表面负荷较大、沉淀效果较好的斜管填料,不仅可以提高沉淀效率和效果,也减少了占地面积。该一体化自曝气生物膜反应器继承了传统一体化生化反应器的优点的同时,克服了传统一体化生化反应器的缺点,同时突出了自身的自曝气技术和斜管沉淀技术,减少能耗,减少占地面积,强化脱氮除磷效果。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出水堰的结构示意图。其中,1是进水管;2是潜水搅拌器;3是驱动电机;4是链条;5是曝气轮子;6是轴承;7是曝气轮子支架;8是立式搅拌机;9是加药管;10是;11是出水堰;12是排泥管;13是;14是反应器本体;15是隔板Ⅰ;16是隔板Ⅱ;17是隔板Ⅲ;18是缺氧区;19是好氧区;20是混凝区;21是沉淀区;22是曝气装置;23是通孔。具体实施方式如附图1-2所示,一体化自曝气生物膜反应器,包括反应器本体14及隔板,反应器本体14内部被隔板Ⅰ15、隔板Ⅱ16和隔板Ⅲ17分隔成相互独立的缺氧区18、好氧区19、混凝区20和沉淀区21;缺氧区18与反应器本体14上部的进水管1连通,缺氧区18内设置有第一搅拌装置,缺氧区18和好氧区19通过隔板Ⅰ15底部连通;好氧区19内安装有曝气装置22,好氧区19和混凝区20通过隔板Ⅱ16的顶部连通,混凝区20内安装有第二搅拌装置,混凝区20顶部与加药管9连通,混凝区20和沉淀区21通过隔板Ⅲ17中部的通孔23连通,沉淀区21底部设置有排泥管12,上部设置有出水堰11,出水堰11与反应器本体14上部的出水管13连通。第一搅拌装置为潜水搅拌器2,在缺氧区18,通过潜水搅拌器2搅拌,使污水、回流消化液与污泥充分混合,强化污水脱氮效果。曝气装置22包括安装在好氧区19底面上、起支撑作用的曝气轮子支架7,曝气轮子5通过轴承6安装在曝气轮子支架7上,曝气轮子5通过链条4与驱动电机3连接,曝气轮子5靠近驱动电机3的一侧设置有啮合齿,啮合齿与链条4啮合。曝气轮子5在转动过程中,不断的把空气带入池体并释放为微小气泡,提高氧利用率。第二搅拌装置为立式搅拌机8,并通过加药管9添加除磷混凝剂,增强污水中磷的去除率。沉淀区21内安装有斜管填料10,采用斜管沉淀,可以提高污水表面符合,大大减少占地面积。出水堰11为三角出水堰。排泥管12为穿孔排泥管。本技术的工作过程如下:污水通过进水管1进入缺氧区18,在潜水搅拌器2的搅拌下,污水、从好氧区19回流过来的消化液与厌氧污泥充分混合,进行生物脱氮;经过生物脱氮的污水通过隔板Ⅰ15底部的空隙进入好氧区19,好氧区19内的曝气轮子5在驱动电机3的带动下进行旋转,将空气带入好氧区19内的污水中,并释放为微小气泡,进行曝气,对污水中的磷氮进行有氧发酵去除;经过好氧区19的污水通过隔板Ⅱ16顶部的空隙进入混凝区20,除磷混凝剂通过加药管9加入到混凝区20的污水中,并通过立式搅拌机8进行搅拌,使污水和混凝剂充分混合,增强污水中磷的去除率;经过除磷后的污水通过隔板Ⅲ17上的通孔23进入沉淀区21,通过斜管填料10实现泥水分离,泥水分离后的上清液通过出水堰11收集并通过反应器本体Ⅰ上部的出水管13排出一体化反应器外,泥水分离后的污泥通过排泥管12排出一体化反应器外。以上所述的仅是本技术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技术整体构思前提下,还可以作出若干改变和改进,这些也应该视为本技术的保护范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一体化自曝气生物膜反应器

【技术保护点】
一体化自曝气生物膜反应器,其特征在于:包括反应器本体(14)及隔板,反应器本体(14)内部被隔板Ⅰ(15)、隔板Ⅱ(16)和隔板Ⅲ(17)分隔成相互独立的缺氧区(18)、好氧区(19)、混凝区(20)和沉淀区(21);缺氧区(18)与反应器本体(14)上部的进水管(1)连通,缺氧区(18)内设置有第一搅拌装置,缺氧区(18)和好氧区(19)通过隔板Ⅰ(15)底部连通;好氧区(19)内安装有曝气装置(22),好氧区(19)和混凝区(20)通过隔板Ⅱ(16)的顶部连通,混凝区(20)内安装有第二搅拌装置,混凝区(20)顶部与加药管(9)连通,混凝区(20)和沉淀区(21)通过隔板Ⅲ(17)中部的通孔(23)连通,沉淀区(21)底部设置有排泥管(12),上部设置有出水堰(11),出水堰(11)与反应器本体(14)上部的出水管(13)连通。

【技术特征摘要】
1.一体化自曝气生物膜反应器,其特征在于:包括反应器本体(14)及隔板,反应器本体(14)内部被隔板Ⅰ(15)、隔板Ⅱ(16)和隔板Ⅲ(17)分隔成相互独立的缺氧区(18)、好氧区(19)、混凝区(20)和沉淀区(21);缺氧区(18)与反应器本体(14)上部的进水管(1)连通,缺氧区(18)内设置有第一搅拌装置,缺氧区(18)和好氧区(19)通过隔板Ⅰ(15)底部连通;好氧区(19)内安装有曝气装置(22),好氧区(19)和混凝区(20)通过隔板Ⅱ(16)的顶部连通,混凝区(20)内安装有第二搅拌装置,混凝区(20)顶部与加药管(9)连通,混凝区(20)和沉淀区(21)通过隔板Ⅲ(17)中部的通孔(23)连通,沉淀区(21)底部设置有排泥管(12),上部设置有出水堰(11),出水堰(11)与反应器本体(14)上部的出水管(13)连通。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体化自曝气...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杨允鑫杨一鸣黄晓辉马安然邓留杰
申请(专利权)人:开源环保集团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河南,4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