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立体取放机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8163542 阅读:21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6-09 10:0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立体取放机构,包括沿X轴水平设置的轨道、沿Z轴方向设置的升降机构、以及设置于所述升降机构一侧沿Y轴方向往返运动的物料取放机构;所述升降机构与所述轨道相配合且沿所述轨道往返运动,所述物料取放机构沿所述升降机构高度方向上下运动;所述物料取放机构包括沿所述升降机构上下运动的支架、平行架设于所述支架顶部的托板、以及设置于所述托板下方用于驱动所述托板沿两导轨长度方向往返运动的第一驱动机构。以此结构设计的立体取放机构,能够方便的实现托板的三维运动,并通过第一驱动机构的作用,使得托板沿导轨往返运动,继而方便的伸入物料底部,完成物料的托举和移动。

A stereoscopic drawing mechanism

The utility model discloses a stereoscopic drawing mechanism, which comprises a track set horizontally along the X axis, a lifting mechanism arranged along the direction of the Z axis, and a material fetching mechanism set at the side of the lifting mechanism along the direction of the Y axis, which is in conjunction with the track and moves back and forth along the track. The material fetching mechanism moves up and down in the high direction of the lifting mechanism, which includes a bracket moving up and down along the lifting mechanism, a bracket mounted parallel to the top of the bracket, and a first driving mechanism set under the plate for driving the plate to go and go back and forth along the length of the two guide rail. . The stereoscopic drawing mechanism designed by this structure can easily realize the three-dimensional motion of the plate, and through the role of the first driving mechanism, the plate can move back and forth along the guide rail, and then easily reach the bottom of the material and complete the lifting and moving of the material.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立体取放机构
本技术涉及生产设备
,尤其涉及一种立体取放机构。
技术介绍
现有技术下的立体取放机构大多结构较为简单,稳定性较差,同时,在对物料托举时,由于缺少必要的机构,很难伸入的将托板插入待取放物料的下方,将物料方便的从货架中托举出来。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够方便的完成物料托举移动的立体取放机构。为达此目的,本技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一种立体取放机构,包括沿X轴水平设置的轨道、沿Z轴方向设置的升降机构、以及设置于所述升降机构一侧沿Y轴方向往返运动的物料取放机构;所述升降机构与所述轨道相配合且沿所述轨道往返运动,所述物料取放机构沿所述升降机构高度方向上下运动;所述物料取放机构包括沿所述升降机构上下运动的支架、平行架设于所述支架顶部的托板、以及设置于所述托板下方用于驱动所述托板沿两导轨长度方向往返运动的第一驱动机构。其中,所述第一驱动机构包括设置于所述支架下方的第一驱动电机、平行架设于所述支架上方的两支撑板、滑动架设于所述两支撑板两侧的一级导轨、滑动架设于所述一级导轨上方的二级导轨、架设于所述二级导轨上方的托板、以及平行联动设置于所述托板下方的第一齿条驱动机构和第二齿条驱动机构,所述第一齿条驱动机构或第二齿条驱动机构与所述第一驱动电机的动力输出端相连接。其中,所述第一齿条驱动机构包括第一齿条,以及与所述第一齿条相啮合的第一齿轮组,所述第一齿轮组与所述第一驱动电机的动力输出端相啮合,两条所述一级导轨之间架设有隔板,所述第一齿条紧固于所述隔板的下底面;所述第二齿条驱动机构包括第二齿条,以及与所述第二齿条相啮合的第二齿轮组,所述第二齿轮组紧固于所述隔板且与架设于所述托板下底面的第二齿条相啮合。其中,所述升降机构包括与所述轨道滑动配合的底座、与所述底座垂直紧固的升降架、用于驱动所述底座沿所述轨道长度方向往返运动的第二驱动机构、以及用于驱动设置于所述升降架的同步带旋转的第三驱动机构。其中,所述第二驱动机构包括垂直架设于所述底座上表面的第二驱动电机,以及与所述轨道平行间隔设置的第三齿条,所述第三齿条与设置于所述第二驱动电机端部的驱动齿轮相啮合。其中,所述第三驱动机构包括架设于所述底座的第三驱动电机、以及与所述第三驱动电机相连接的变速器,所述变速器通过皮带与所述同步带一端的驱动轮相连接。其中,所述支架与所述同步带紧固且与所述升降架滑动配合。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本技术包括沿X轴水平设置的轨道、沿Z轴方向设置的升降机构、以及设置于所述升降机构一侧沿Y轴方向往返运动的物料取放机构;所述升降机构与所述轨道相配合且沿所述轨道往返运动,所述物料取放机构沿所述升降机构高度方向上下运动;所述物料取放机构包括沿所述升降机构上下运动的支架、平行架设于所述支架顶部的托板、以及设置于所述托板下方用于驱动所述托板沿两导轨长度方向往返运动的第一驱动机构。以此结构设计的立体取放机构,能够方便的实现托板的三维运动,并通过第一驱动机构的作用,使得托板沿导轨往返运动,继而方便的伸入物料底部,完成物料的托举和移动。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一种立体取放机构的轴测图。图2是图1中升降机构的轴测图。图3是图2中A处的局部放大图。图4是图1中物料取放机构的正面轴测图。图5是图4中物料取放机构去除托板后的正面轴测图。图6是图5中物料取放机构去除隔板后的反面轴测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并通过具体实施方式来进一步说明本技术的技术方案。如图1至图6所示,本实施例中一种立体取放机构,包括沿X轴水平设置的轨道1、沿Z轴方向设置的升降机构2、以及设置于所述升降机构2一侧沿Y轴方向往返运动的物料取放机构3;所述升降机构2与所述轨道1相配合且沿所述轨道1往返运动,所述物料取放机构3沿所述升降机构2高度方向上下运动;所述物料取放机构3包括沿所述升降机构2上下运动的支架31、平行架设于所述支架31顶部的托板32、以及设置于所述托板32下方用于驱动所述托板32沿两导轨长度方向往返运动的第一驱动机构。具体的,结合图4至图6所示,所述第一驱动机构包括设置于所述支架31下方的第一驱动电机、平行架设于所述支架31上方的两支撑板331、滑动架设于所述两支撑板331两侧的一级导轨332、滑动架设于所述一级导轨332上方的二级导轨333、架设于所述二级导轨333上方的托板32、以及平行联动设置于所述托板32下方的第一齿条驱动机构和第二齿条驱动机构,所述第一齿条驱动机构或第二齿条驱动机构与所述第一驱动电机的动力输出端相连接,所述第一齿条驱动机构包括第一齿条341,以及与所述第一齿条341相啮合的第一齿轮组342,所述第一齿轮组342与所述第一驱动电机的动力输出端相啮合,两条所述一级导轨332之间架设有隔板343,所述第一齿条341紧固于所述隔板343的下底面;所述第二齿条驱动机构包括第二齿条344,以及与所述第二齿条344相啮合的第二齿轮组345,所述第二齿轮组345紧固于所述隔板343且与架设于所述托板32下底面的第二齿条344相啮合。采用上述结构设计的物料取放机构3,在工作时,通过第一驱动电机的作用,驱动第一齿条341往返运动,进而带动一级导轨332沿支撑板331往返滑动,由于第二齿轮组345通过隔板343与第一齿条341联动设置,进而与固定于托板32下底面的第二齿条344产生相对运动,由于位于托板两侧的二级导轨333与一级导轨332滑动配合,因此会使得托板相对于支撑板331一端伸出较长距离,进而能够方便的将托板伸入待取放物料的底部,将物料从货架上的取出。结合图1至图3所示,所述升降机构2包括与所述轨道1滑动配合的底座、与所述底座垂直紧固的升降架21、用于驱动所述底座沿所述轨道1长度方向往返运动的第二驱动机构、以及用于驱动设置于所述升降架21的同步带旋转的第三驱动机构,所述第二驱动机构包括垂直架设于所述底座上表面的第二驱动电机22,以及与所述轨道1平行间隔设置的第三齿条23,所述第三齿条23与设置于所述第二驱动电机22端部的驱动齿轮相啮合,所述第三驱动机构包括架设于所述底座的第三驱动电机24、以及与所述第三驱动电机24相连接的变速器25,所述变速器25通过皮带与所述同步带一端的驱动轮相连接,所述支架31与所述同步带紧固且与所述升降架21滑动配合。采用上述结构设计,通过第二驱动机构和第三驱动机构,能够方便的实现上述物料取放机构的二维运动,进而结合物料取放机构自身的运动,形成物料取放机构的三维运动,从而方便的对货架上的物料进行取放,进而有效提升后端工序的加工自动化加工效率。以上结合具体实施例描述了本技术的技术原理。这些描述只是为了解释本技术的原理,而不能以任何方式解释为对本技术保护范围的限制。基于此处的解释,本领域的技术人员不需要付出创造性的劳动即可联想到本技术的其它具体实施方式,这些方式都将落入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一种立体取放机构

【技术保护点】
一种立体取放机构,其特征在于:包括沿X轴水平设置的轨道、沿Z轴方向设置的升降机构、以及设置于所述升降机构一侧沿Y轴方向往返运动的物料取放机构;所述升降机构与所述轨道相配合且沿所述轨道往返运动,所述物料取放机构沿所述升降机构高度方向上下运动;所述物料取放机构包括沿所述升降机构上下运动的支架、平行架设于所述支架顶部的托板、以及设置于所述托板下方用于驱动所述托板沿两导轨长度方向往返运动的第一驱动机构。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立体取放机构,其特征在于:包括沿X轴水平设置的轨道、沿Z轴方向设置的升降机构、以及设置于所述升降机构一侧沿Y轴方向往返运动的物料取放机构;所述升降机构与所述轨道相配合且沿所述轨道往返运动,所述物料取放机构沿所述升降机构高度方向上下运动;所述物料取放机构包括沿所述升降机构上下运动的支架、平行架设于所述支架顶部的托板、以及设置于所述托板下方用于驱动所述托板沿两导轨长度方向往返运动的第一驱动机构。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立体取放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驱动机构包括设置于所述支架下方的第一驱动电机、平行架设于所述支架上方的两支撑板、滑动架设于所述两支撑板两侧的一级导轨、滑动架设于所述一级导轨上方的二级导轨、架设于所述二级导轨上方的托板、以及平行联动设置于所述托板下方的第一齿条驱动机构和第二齿条驱动机构,所述第一齿条驱动机构或第二齿条驱动机构与所述第一驱动电机的动力输出端相连接。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立体取放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齿条驱动机构包括第一齿条,以及与所述第一齿条相啮合的第一齿轮组,所述第一齿轮组与所述第一驱动电机的动力输出...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熊清平任威周盈叶伟乐蔡松明郑培易
申请(专利权)人:东莞华数机器人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