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可将室内空间自由隔断的顶墙一体化隔断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8161593 阅读:44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6-09 08:51
一种可将室内空间自由隔断的顶墙一体化隔断结构,吊顶板上间隔设有若干个用于插接竖直设置的隔断墙以将室内空间分隔成若干个独立分空间的缝隙,隔断墙的顶部通过收口配件与缝隙内的连接模块相连;收口配件的第一密封板的上表面上设有开口向上以卡住下连接片底端的第一卡槽;且第一槽壁上设有向下扣住上钩部的第一下钩部;第一密封板的外端向外水平延伸并向上支撑吊顶板且同时密封缝隙侧壁与下连接片之间的水平间隙;隔断墙与连接模块通过龙骨连接件可拆卸连接。当若干个缝隙未全部用于连接隔断墙时,隔断结构还包括在未连接隔断墙的缝隙上分别设置的照明模块配件、通风模块配件和/或设备模块配件。

An integral wall partition structure for free partition of indoor space

A roof wall integral partition structure which can separate the interior space freely. The ceiling board is spaced with several partition walls used to connect the vertical setting to separate the interior space into a number of separate space. The top of the partition wall is connected with the connecting module in the gap by the fitting parts; the first secret of the fitting parts. The upper surface of the sealing plate is provided with a first card slot with an opening upwards to hold the bottom of the connecting piece; and the first grooved wall is provided with a first lower hook part that holds the hook part downward; the outer end of the first seal plate extends horizontally outward and supports the ceiling plate upward and seals the horizontal gap between the side wall of the gap and the lower connecting piece at the same time; the partition wall and the connection are connected. The connection module is detachable through a keel connector. When a number of gaps are not all used to connect the partition wall, the partition structure also includes lighting module fittings, ventilation module fittings and / or equipment module fittings that are separately set on the gaps that are not connected to the partition wall.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可将室内空间自由隔断的顶墙一体化隔断结构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可将室内空间自由隔断的顶墙一体化隔断结构。
技术介绍
现有的办公楼装修中,吊顶与墙体隔断系统都是相互独立的,这使得在空间变化日益增多的情况下,更改墙体隔断系统就需要破坏原有的吊顶系统,造成施工麻烦、成本高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为克服上述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可将室内空间自由隔断的顶墙一体化隔断结构。本专利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可将室内空间自由隔断的顶墙一体化隔断结构,包括沿着房顶水平铺设的吊顶板,所述吊顶板的顶面与房顶通过若干个固定装置固定相连;所述吊顶板上间隔设有若干个用于插接竖直设置的隔断墙以将室内空间分隔成若干个独立分空间的缝隙,所述缝隙沿竖直方向贯通,所述隔断墙与所述缝隙可拆卸地连接;定义以靠近所述缝隙中心的一侧为内侧方向,远离所述缝隙中心的一侧为外侧方向;所述缝隙内设有连接模块,所述连接模块通过连接装置与屋顶固定相连;连接模块包括间隔设置的两个上连接片,上连接片竖直向上延伸并分别与连接装置固定相连;两上连接片相互平行,且两上连接片的内壁面上相对设有支撑臂,两支撑臂之间具有间隙,且支撑臂的上表面具有水平的支撑面;所述支撑臂的上方设有水平铺设在两上连接片之间的固定板,固定板的两侧分别固定在两上连接片上;所述连接模块还包括两个下连接片,两下连接片的顶端分别与上连接片的底端一一固定相连,下连接片的底端竖直向下延伸并自内侧向上弯曲形成上钩部;所述缝隙与隔断墙的配合结构为:隔断墙的顶部通过收口配件与缝隙内的连接模块相连;每个下连接片均配有一个所述收口配件,所述收口配件包括水平设置在下连接片下方的第一密封板;所述第一密封板内端的上表面上设有开口向上以卡住下连接片底端的第一卡槽;所述第一卡槽包括垂直设置在第一密封板上的第一槽壁和第二槽壁,且第一槽壁上设有向下扣住上钩部的第一下钩部;所述第一密封板的外端向外水平延伸并向上支撑吊顶板且同时密封所述缝隙侧壁与下连接片之间的水平间隙;第一密封板的下表面设有垂直向下延伸至隔断墙顶部内的插接片,以密封第一密封板与隔断墙之间的竖直间隙;所述隔断墙与所述连接模块通过龙骨连接件可拆卸连接,龙骨连接件设置在两收口配件之间;所述龙骨连接件包括竖直设置的本体,所述本体的上方设有用于插设在支撑臂和固定板之间的上插部,所述上插部与所述本体相垂直;所述本体下半部的两侧设有侧翼,所述侧翼与所述本体相垂直,且所述本体的下半部与所述侧翼构成用于插设固定在隔断墙内的下插部。进一步,当若干个缝隙未全部用于连接隔断墙时,所述隔断结构还包括在未连接隔断墙的缝隙上分别设置的照明模块配件、通风模块配件和/或设备模块配件。进一步,所述缝隙与照明模块配件的配合结构为:所述照明模块配件包括间隔设置的两个第二密封板,两个第二密封板分别位于两个下连接片的下方,且第二密封板水平设置;第二密封板的上表面上设有开口向上以卡住下连接片底端的第二卡槽;所述第二卡槽包括垂直设置在第二密封板上的第三槽壁和第四槽壁,且第三槽壁上设有向下扣住上钩部的第二下钩部;所述第二密封板的外端向外水平延伸并向上支撑吊顶板且同时密封缝隙侧壁与下连接片之间的水平间隙,且第四槽壁的外壁面与第二密封板的外端构成吊顶板的支撑位,且第三槽壁的外壁面与第二密封板的内端构成照明柔光板的安装位,所述照明柔光板铺设在两安装位上;进一步,所述缝隙与通风模块配件的配合结构为:所述通风模块配件包括水平贴设在吊顶板下表面上并覆盖所述缝隙的第三密封板,且所述第三密封板的内表面上设有竖直向上延伸以分别卡住所述下连接片的两个第三卡槽,且第三卡槽的槽壁上设有向下扣住上钩部的第三下钩部;位于两第三卡槽之间的第三密封板上开设有若干个通风孔;通风管道位于房顶和吊顶板之间的间隙内,且所述通风管道的出口贯穿所述固定板并抵触在所述支撑臂的支撑面上;进一步,所述缝隙与设备模块配件的配合结构为:所述设备模块配件包括水平贴设在吊顶板下表面上并覆盖所述缝隙的第四密封板,且第四密封板的内表面上设有竖直向上延伸以向下勾住所述上钩部的第四下钩部,从而支撑起所述吊顶板。进一步,所述隔断墙包括竖直设置的装配式竖向龙骨和包覆在所述装配式竖向龙骨外的板材,所述装配式竖向龙骨的顶面开设有插槽。进一步,所述固定装置为吊杆。进一步,当所述缝隙连接隔断墙时,所述连接装置为假梁,所述假梁包括从内到外依次设置的装配式竖向龙骨层、隔音棉层和石膏板层,且所述假梁与房顶连接的一端设有钢制龙骨;当所述缝隙未连接隔断墙时,所述连接装置为与所述固定装置相同的吊杆。进一步,插入假梁内的两上连接片之间设有角码,所述角码位于固定板之上,并将两上连接片抵紧在假梁上。进一步,所述插接片与隔断墙的板材之间设有密封塞,且所述密封塞为泡沫棉条。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体现在:在装修完成以后又需要改变空间结构时,本专利技术通过改变隔断墙位置或者增加、减少隔断墙数量即可轻松实现时,不会不影响到吊顶系统,不需拆卸吊顶板。且预埋的连接模块也可作为设备带或者照明系统使用。在写字楼出租给不同企业存在经常需要改变室内格局的情况下,可以快速灵活、低成本的满足改造需求。附图说明图1是缝隙与隔断墙的配合结构示意图;图2是图1中A处放大图;图3是连接模块、龙骨链接件和隔断墙的装配式竖向龙骨的配合示意图;图4是缝隙与照明模块配件的配合结构示意图;图5是图4中B处放大图;图6是缝隙与照明模块配件的配合立体图;图7是缝隙与通风模块配件的配合结构示意图;图8是图7中C处放大图;图9是缝隙与设备模块配件的配合结构示意图;图10是图9中D处放大图;图11是缝隙与设备模块配件的配合立体图。具体实施方式参照附图,一种可将室内空间自由隔断的顶墙一体化隔断结构,包括沿着房顶水平铺设的吊顶板300,所述吊顶板300的顶面与房顶100通过若干个固定装置200固定相连;所述吊顶板300上间隔设有若干个用于插接竖直设置的隔断墙800以将室内空间分隔成若干个独立分空间的缝隙,所述缝隙沿竖直方向贯通,,所述隔断墙800与所述缝隙可拆卸地连接;定义以靠近所述缝隙中心的一侧为内侧方向,远离所述缝隙中心的一侧为外侧方向;所述缝隙内设有连接模块500,所述连接模块500通过连接装置与屋顶固定相连;连接模块500包括间隔设置的两个上连接片501,上连接片501竖直向上延伸并分别与连接装置固定相连;两上连接片501相互平行,且两上连接片501的内壁面上相对设有支撑臂504,两支撑臂504之间具有间隙,且支撑臂504的上表面具有水平的支撑面;所述支撑臂504的上方设有水平铺设在两上连接片501之间的固定板503,固定板503的两侧分别固定在两上连接片501上;所述连接模块500还包括两个下连接片502,两下连接片502的顶端分别与上连接片501的底端一一固定相连,下连接片502的底端竖直向下延伸并自内侧向上弯曲形成上钩部505;所述缝隙与隔断墙800的配合结构为:隔断墙800的顶部通过收口配件600与缝隙内的连接模块500相连;每个下连接片502均配有一个所述收口配件,所述收口配件包括水平设置在下连接片502下方的第一密封板601;所述第一密封板601内端的上表面上设有开口向上以卡住下连接片601底端的第一卡槽;所述第一卡槽包括垂直设置在第一密封板601上的第一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一种可将室内空间自由隔断的顶墙一体化隔断结构

【技术保护点】
一种可将室内空间自由隔断的顶墙一体化隔断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沿着房顶水平铺设的吊顶板,所述吊顶板的顶面与房顶通过若干个固定装置固定相连;所述吊顶板上间隔设有若干个用于插接竖直设置的隔断墙以将室内空间分隔成若干个独立分空间的缝隙,所述缝隙沿竖直方向贯通,所述隔断墙与所述缝隙可拆卸地连接;定义以靠近所述缝隙中心的一侧为内侧方向,远离所述缝隙中心的一侧为外侧方向;所述缝隙内设有连接模块,所述连接模块通过连接装置与屋顶固定相连;连接模块包括间隔设置的两个上连接片,上连接片竖直向上延伸并分别与连接装置固定相连;两上连接片相互平行,且两上连接片的内壁面上相对设有支撑臂,两支撑臂之间具有间隙,且支撑臂的上表面具有水平的支撑面;所述支撑臂的上方设有水平铺设在两上连接片之间的固定板,固定板的两侧分别固定在两上连接片上;所述连接模块还包括两个下连接片,两下连接片的顶端分别与上连接片的底端一一固定相连,下连接片的底端竖直向下延伸并自内侧向上弯曲形成上钩部;所述缝隙与隔断墙的配合结构为:隔断墙的顶部通过收口配件与缝隙内的连接模块相连;每个下连接片均配有一个所述收口配件,所述收口配件包括水平设置在下连接片下方的第一密封板;所述第一密封板内端的上表面上设有开口向上以卡住下连接片底端的第一卡槽;所述第一卡槽包括垂直设置在第一密封板上的第一槽壁和第二槽壁,且第一槽壁上设有向下扣住上钩部的第一下钩部;所述第一密封板的外端向外水平延伸并向上支撑吊顶板且同时密封所述缝隙侧壁与下连接片之间的水平间隙;第一密封板的下表面设有垂直向下延伸至隔断墙顶部内的插接片,以密封第一密封板与隔断墙之间的竖直间隙;所述隔断墙与所述连接模块通过龙骨连接件可拆卸连接,龙骨连接件设置在两收口配件之间;所述龙骨连接件包括竖直设置的本体,所述本体的上方设有用于插设在支撑臂和固定板之间的上插部,所述上插部与所述本体相垂直;所述本体下半部的两侧设有侧翼,所述侧翼与所述本体相垂直,且所述本体的下半部与所述侧翼构成用于插设固定在隔断墙内的下插部。...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可将室内空间自由隔断的顶墙一体化隔断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沿着房顶水平铺设的吊顶板,所述吊顶板的顶面与房顶通过若干个固定装置固定相连;所述吊顶板上间隔设有若干个用于插接竖直设置的隔断墙以将室内空间分隔成若干个独立分空间的缝隙,所述缝隙沿竖直方向贯通,所述隔断墙与所述缝隙可拆卸地连接;定义以靠近所述缝隙中心的一侧为内侧方向,远离所述缝隙中心的一侧为外侧方向;所述缝隙内设有连接模块,所述连接模块通过连接装置与屋顶固定相连;连接模块包括间隔设置的两个上连接片,上连接片竖直向上延伸并分别与连接装置固定相连;两上连接片相互平行,且两上连接片的内壁面上相对设有支撑臂,两支撑臂之间具有间隙,且支撑臂的上表面具有水平的支撑面;所述支撑臂的上方设有水平铺设在两上连接片之间的固定板,固定板的两侧分别固定在两上连接片上;所述连接模块还包括两个下连接片,两下连接片的顶端分别与上连接片的底端一一固定相连,下连接片的底端竖直向下延伸并自内侧向上弯曲形成上钩部;所述缝隙与隔断墙的配合结构为:隔断墙的顶部通过收口配件与缝隙内的连接模块相连;每个下连接片均配有一个所述收口配件,所述收口配件包括水平设置在下连接片下方的第一密封板;所述第一密封板内端的上表面上设有开口向上以卡住下连接片底端的第一卡槽;所述第一卡槽包括垂直设置在第一密封板上的第一槽壁和第二槽壁,且第一槽壁上设有向下扣住上钩部的第一下钩部;所述第一密封板的外端向外水平延伸并向上支撑吊顶板且同时密封所述缝隙侧壁与下连接片之间的水平间隙;第一密封板的下表面设有垂直向下延伸至隔断墙顶部内的插接片,以密封第一密封板与隔断墙之间的竖直间隙;所述隔断墙与所述连接模块通过龙骨连接件可拆卸连接,龙骨连接件设置在两收口配件之间;所述龙骨连接件包括竖直设置的本体,所述本体的上方设有用于插设在支撑臂和固定板之间的上插部,所述上插部与所述本体相垂直;所述本体下半部的两侧设有侧翼,所述侧翼与所述本体相垂直,且所述本体的下半部与所述侧翼构成用于插设固定在隔断墙内的下插部。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可将室内空间自由隔断的顶墙一体化隔断结构,其特征在于:当若干个缝隙未全部用于连接隔断墙时,所述隔断结构还包括在未连接隔断墙的缝隙上分别设置的照明模块配件、通风模块配件和/或设备模块配件。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可将室内空间自由隔断的顶墙一体化隔断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缝隙与照明模块配件的配合结构为:所述照明模块配件包括间隔设置的两个第二密封板,两个第二密封板分别位于两个下...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晓冬李久来庄善相林立东单华钧练炳军翁文蔚余伶俐沈琳琳许舟静
申请(专利权)人:汉尔姆建筑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