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实验室圆底烧瓶放置架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8153812 阅读:68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6-09 04:1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实验室圆底烧瓶放置架,包括底座,所述底座的顶端连接有第一连接杆,所述第一连接杆的外侧套接有第一转盘,所述第一转盘的外侧连接有第一L形挂架,所述第一连接杆的外侧位于第一转盘的底端位置处套接有第一连接块,且第一连接杆的顶部连接有内加长杆,所述内加长杆的顶端连接有第二连接杆,所述第二连接杆的外侧套接有第二转盘,所述第二转盘的外侧连接有第二L形挂架,所述第二连接杆的外侧位于第二转盘的底端位置处套接有第二连接块。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设置双层L形挂架,便于圆底烧瓶的有序放置,通过设置内加长杆和调节阀,便于调节放置架的高度,通过设置转盘和固定块,便于操作者拿取圆底烧瓶。

A laboratory rounded bottom flask shelf

The utility model discloses a laboratory round bottom flask placement frame, including a base. The top of the base is connected with a first connecting rod. The outside of the first connecting rod is connected with a first turntable. The outside of the first turntable is connected with a first L shaped hanger, and the outside of the first connecting rod is located at the bottom of the first turntable. The top connection of the first connecting rod is connected with an inner lengthening bar. The top of the inner lengthening rod is connected with a second connecting rod, and the outside of the second connecting rod is connected with a second turntable. The outside of the second turntable is connected with a second L shaped rack, and the outside of the second connecting rod is located at the bottom of the second turntable. The end position is connected with second connection blocks. By setting a double L shaped pylon, the utility model is convenient for placing the flask of a round bottom. By setting an inner lengthening rod and a regulating valve, the height of the placement frame is easily adjusted. By setting a turntable and a fixed block, the operator is convenient for the operator to take a round bottom flask.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实验室圆底烧瓶放置架
本技术涉及实验室器材领域,具体为一种实验室圆底烧瓶放置架。
技术介绍
在实验室中,圆底烧瓶经常会散乱的放置,对操作者造成了较大的不便,因此,需要设计出一种在实验室的圆底烧瓶放置架。但是目前市场上的用于实验室的圆底烧瓶放置架没有设置LED灯,不便于提供照明功能,没有设置双层L形挂架,不便于圆底烧瓶的有序放置,没有设置内加长杆和调节阀,不便于调节放置架的高度,没有设置转盘和固定块,不便于对放置架进行旋转,使得操作者不易拿取圆底烧瓶。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提供一种实验室圆底烧瓶放置架,可以有效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不便于提供照明功能、不便于圆底烧瓶的有序放置、不便于调节放置架的高度、不便于对放置架进行旋转和不便于操作者拿取圆底烧瓶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实验室圆底烧瓶放置架,包括底座,所述底座的底端设置有橡胶垫,且底座的内部安装有蓄电池,所述底座的外表面靠近蓄电池的一侧位置处设置有充电接口,且底座的顶端靠近蓄电池的位置处设置有控制开关,所述底座的中部设置有凹槽,所述凹槽的内壁设置有内螺纹,所述底座的顶端连接有第一连接杆,所述第一连接杆的底部外表面对应内螺纹的位置处设置有外螺纹,且第一连接杆的外侧套接有第一转盘,所述第一转盘的外侧连接有第一L形挂架,所述第一连接杆的外侧位于第一转盘的底端位置处套接有第一连接块,且第一连接杆的顶部连接有内加长杆,所述内加长杆的顶端连接有第二连接杆,所述第二连接杆的一端靠近内加长杆的位置处设置有调节阀,且第二连接杆的外侧套接有第二转盘,所述第二转盘的外侧连接有第二L形挂架,所述第二连接杆的外侧位于第二转盘的底端位置处套接有第二连接块,所述第二L形挂架和第一L形挂架的底端均设置有固定块,所述第一连接块和第二连接块的顶部均设置有环形槽,所述第一转盘和第二转盘的底端对应环形槽的位置处设置有滚珠,所述第二连接杆的顶端安装有LED灯,所述LED灯电性连接控制开关的输出端,所述控制开关的输入端电性连接蓄电池。作为本技术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第一连接杆与底座之间通过螺纹连接。作为本技术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第一L形挂架和第二L形挂架均为一种硬质的塑料构件,且第一L形挂架和第二L形挂架均设置有四个,所述第一L形挂架的伸出长度大于第二L形挂架的伸出长度。作为本技术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凹槽的内径大于第一连接杆的外径。作为本技术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第一转盘和第二转盘的结构相同,所述第一连接块和第二连接块的结构相同。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1、本技术通过在第二连接杆的顶端安装LED灯,并通过控制开关对LED灯的开关进行控制,便于在夜间提供照明功能,方便使用者进行操作,防止在昏暗的环境下由于误碰导致圆底烧瓶掉落。2、本技术通过在连接杆的外侧设置双层L性挂架,使得圆底烧瓶的放置更加有序,进一步的便于操作者对圆底烧瓶进行放置和拿取。3、本技术通过在第一连接杆和第二连接杆之间设置内加长杆,且第二连接杆的一端靠近内加长杆的位置处设置调节阀,便于操作者通过调节阀调节放置架的高度。4、本技术通过在连接杆的外侧套接转盘,且在连接杆的外侧位于转盘的底端位置处套接连接块,连接块的顶部均设置有环形槽,并在转盘的底端对应环形槽的位置处设置有滚珠,进一步的在L形挂架的底端设置有固定块,便于操作者通过固定块对转盘进行旋转,从而更加方便操作者拿取圆底烧瓶。附图说明附图用来提供对本技术的进一步理解,并且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与本技术的实施例一起用于解释本技术,并不构成对本技术的限制。在附图中:图1是本技术的剖视图;图2是本技术的俯视图;图3是本技术的底座结构示意图;图4是本技术的放置架结构示意图;图5是本技术的转盘结构示意图;图6是本技术的连接块结构示意图;图中标号:1、底座;2、橡胶垫;3、蓄电池;4、充电接口;5、控制开关;6、第一连接杆;7、第一连接块;8、第一转盘;9、第一L形挂架;10、内加长杆;11、第二连接杆;12、调节阀;13、第二连接块;14、第二转盘;15、第二L形挂架;16、固定块;17、LED灯;18、凹槽;19、内螺纹;20、外螺纹;21、滚珠;22、环形槽。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优选实施例进行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优选实施例仅用于说明和解释本技术,并不用于限定本技术。实施例:如图1-6所示,本技术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实验室圆底烧瓶放置架,包括底座1,底座1的底端设置有橡胶垫2,且底座1的内部安装有蓄电池3,底座1的外表面靠近蓄电池3的一侧位置处设置有充电接口4,且底座1的顶端靠近蓄电池3的位置处设置有控制开关5,底座1的中部设置有凹槽18,凹槽18的内壁设置有内螺纹19,底座1的顶端连接有第一连接杆6,第一连接杆6的底部外表面对应内螺纹19的位置处设置有外螺纹20,且第一连接杆6的外侧套接有第一转盘8,第一转盘8的外侧连接有第一L形挂架9,第一连接杆6的外侧位于第一转盘8的底端位置处套接有第一连接块7,且第一连接杆6的顶部连接有内加长杆10,内加长杆10的顶端连接有第二连接杆11,第二连接杆11的一端靠近内加长杆10的位置处设置有调节阀12,且第二连接杆11的外侧套接有第二转盘14,第二转盘14的外侧连接有第二L形挂架15,第二连接杆11的外侧位于第二转盘14的底端位置处套接有第二连接块13,第二L形挂架15和第一L形挂架9的底端均设置有固定块16,第一连接块7和第二连接块13的顶部均设置有环形槽22,第一转盘8和第二转盘14的底端对应环形槽22的位置处设置有滚珠21,第二连接杆11的顶端安装有LED灯17,LED灯17电性连接控制开关5的输出端,控制开关5的输入端电性连接蓄电池3。进一步的,第一连接杆6与底座1之间通过螺纹连接,便于放置架与底座之间的固定,第一L形挂架9和第二L形挂架15均为一种硬质的塑料构件,且第一L形挂架9和第二L形挂架15均设置有四个,第一L形挂架9的伸出长度大于第二L形挂架15的伸出长度,便于防止对圆底烧瓶造成破坏,同时也便于圆底烧瓶有序的挂放,凹槽18的内径大于第一连接杆6的外径,便于第一连接杆6插入连接在凹槽18的内部,第一转盘8和第二转盘14的结构相同,第一连接块7和第二连接块13的结构相同,便于放置架的整齐美观。本技术的工作原理及使用流程:首先,在底座1的底端设置有橡胶垫2,便于底座的放置更加稳定,并在底座1的中部设置有凹槽18,凹槽18的内壁设置有内螺纹19,底座1的顶端连接有第一连接杆6,第一连接杆6的底部外表面对应内螺纹19的位置处设置有外螺纹20,第一连接杆6与底座1之间通过螺纹连接,便于放置架与底座1之间的固定;其次,在连接杆的外侧设置双层L性挂架,使得圆底烧瓶的放置更加有序,进一步的便于操作者对圆底烧瓶进行放置和拿取;然后,在第一连接杆6和第二连接杆11之间设置内加长杆10,且第二连接杆11的一端靠近内加长杆10的位置处设置调节阀12,便于操作者通过调节阀12调节放置架的高度;进一步的,在连接杆的外侧套接转盘,且在连接杆的外侧位于转盘的底端位置处套接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一种实验室圆底烧瓶放置架

【技术保护点】
一种实验室圆底烧瓶放置架,包括底座(1),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1)的底端设置有橡胶垫(2),且底座(1)的内部安装有蓄电池(3),所述底座(1)的外表面靠近蓄电池(3)的一侧位置处设置有充电接口(4),且底座(1)的顶端靠近蓄电池(3)的位置处设置有控制开关(5),所述底座(1)的中部设置有凹槽(18),所述凹槽(18)的内壁设置有内螺纹(19),所述底座(1)的顶端连接有第一连接杆(6),所述第一连接杆(6)的底部外表面对应内螺纹(19)的位置处设置有外螺纹(20),且第一连接杆(6)的外侧套接有第一转盘(8),所述第一转盘(8)的外侧连接有第一L形挂架(9),所述第一连接杆(6)的外侧位于第一转盘(8)的底端位置处套接有第一连接块(7),且第一连接杆(6)的顶部连接有内加长杆(10),所述内加长杆(10)的顶端连接有第二连接杆(11),所述第二连接杆(11)的一端靠近内加长杆(10)的位置处设置有调节阀(12),且第二连接杆(11)的外侧套接有第二转盘(14),所述第二转盘(14)的外侧连接有第二L形挂架(15),所述第二连接杆(11)的外侧位于第二转盘(14)的底端位置处套接有第二连接块(13),所述第二L形挂架(15)和第一L形挂架(9)的底端均设置有固定块(16),所述第一连接块(7)和第二连接块(13)的顶部均设置有环形槽(22),所述第一转盘(8)和第二转盘(14)的底端对应环形槽(22)的位置处设置有滚珠(21),所述第二连接杆(11)的顶端安装有LED灯(17),所述LED灯(17)电性连接控制开关(5)的输出端,所述控制开关(5)的输入端电性连接蓄电池(3)。...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实验室圆底烧瓶放置架,包括底座(1),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1)的底端设置有橡胶垫(2),且底座(1)的内部安装有蓄电池(3),所述底座(1)的外表面靠近蓄电池(3)的一侧位置处设置有充电接口(4),且底座(1)的顶端靠近蓄电池(3)的位置处设置有控制开关(5),所述底座(1)的中部设置有凹槽(18),所述凹槽(18)的内壁设置有内螺纹(19),所述底座(1)的顶端连接有第一连接杆(6),所述第一连接杆(6)的底部外表面对应内螺纹(19)的位置处设置有外螺纹(20),且第一连接杆(6)的外侧套接有第一转盘(8),所述第一转盘(8)的外侧连接有第一L形挂架(9),所述第一连接杆(6)的外侧位于第一转盘(8)的底端位置处套接有第一连接块(7),且第一连接杆(6)的顶部连接有内加长杆(10),所述内加长杆(10)的顶端连接有第二连接杆(11),所述第二连接杆(11)的一端靠近内加长杆(10)的位置处设置有调节阀(12),且第二连接杆(11)的外侧套接有第二转盘(14),所述第二转盘(14)的外侧连接有第二L形挂架(15),所述第二连接杆(11)的外侧位于第二转盘(14)的底端位置处套接有第二连接块(13),...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贺腾腾
申请(专利权)人:山东科技大学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山东,3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